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融合机制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5 12:56: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是各国间综合实力的较量,而教育、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承担者,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高等院校教育应该根据社会现实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应该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努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社实践融合机制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机制

本文引用格式:邓燕芳.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融合机制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7):157-158+161

Exploration on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in the New Era Deng Yan-fang

(Xijing University,Xi'an,Shanxi,China)

Abstract:the 21st century,is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era,i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ountries’comprehensive strength,and education,innovation is the inexhaustible power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college students as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herland,their own comprehensive quality plays a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reality,so a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society.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we should mobilize the forces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nd strive to provid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mechanism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是时代发展的序曲,同时也是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内在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是一个漫长复杂而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高校要联合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的内容和方式,为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是一种自我能力的提升,能够在学校阶段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去适应市场的要求,从而完善自我。首先,现在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越高,大学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而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够通过创业为自己将来打下基础,了解市场需求,不断完善自身。其次,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创新创业课程,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能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特点开拓就业。第三,在学校利用校企平台,能够充分的利用其提供的资源,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去了解市场的需求。第四,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试错成本比较低,而校企两方面都能够为其创业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为其创业提供方向上的指引。

二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融合机制的现状

(一)教育教学模式单一


      创新创业对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有审视周围环境的观察力,探寻市场商机的洞察力,以及迎难而上的探索精神等。而目前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中,更多时候是采用讲座课程形式开展的,这样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对本身素质的提高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其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资源比较单一,现有的教师更多是理论教学,实践创业指导还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大部分高校必修课程开设的居多,选修和实践课程还不完善;创业训练的场地经费有限,不能满足各种创业项目的需求。第三实践的模式有局限,缺乏对社会的了解,更缺乏针对性的训练,仅限于专业类的实习、见习,知识面较窄。

(二)企业参与度不够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贡献力量的项目。从大学生的项目孵化以及到项目成型,期间需要不同的人来给予各方面的指导。对于学校而言,更多的时候给与学生的是理论层面的知识,他们明白如何开展创新创业项目,什么样的项目才是成功的创新创业项目,这些理论层面的知识受市场挑战比较大。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造成企业的参与度不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更多是倾向于一种“温室花朵”的项目,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候,往往溃不成军。毕竟,大学生的认知层面、观察能力、学习能力都还是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说,应该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为理论和实践搭设桥梁,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三)评估模式不够健全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本身处于一个孵化期,对自身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不够清晰,在发展中具有不可预知的潜力。大学生的项目,它的诞生环境在学校中,可能具备其生长壮大的环境。但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其中环境的变化便是对该项目的一种可以预见的挑战。而对于企业来说,本身长期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社会的需求了解的比较清晰,需要通过一定的评估模式,来将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当然了,就目前来说,企业这方面的评估相对比较薄弱,一方面是校企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单纯的人才培养的合作,项目之间的合作比较少;另一方面,企业忽视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未能透过必要的评估系统,对他们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所以说,企业评估模式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走入市场,走向社会。

三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融合机制

(一)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更多的时候传达一种学习方式,一种创新意识,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样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首先,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创新创业课程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各种维度提升创新能力。比方说,开展必要的基础课程,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定期聘请一些优秀的企业家来分享经验,为其带来鲜活的经验。同时根据教学课程制定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活动,在完善课程活动的同时,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铺路。最后,提升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虽然说开展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但是很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连接,仍旧是需要教师在这方面进行引导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如何,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

 
(二)连接校企信息资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高校和企业之间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学校关注的是学生理论层面的发展,而企业更加关注的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和企业之间为大学生提供的环境不一样,这样就要求加强校企之间的信息资源的连接,从而各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高校和学校加强信息沟通,让企业了解高校人才培养情况,特别是在创新创业培养方面的成就,而学校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借助企业的平台,接受市场的考验。其次企业一定程度对学生的项目进行考察,适当支持项目的开展运行,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检验。第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要结合社会企业需求进行,不断修正培养方案和目标,从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上满足三方需求。

(三)整合资源,搭建校企社综合服务平台

         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说,社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是需要搭建平台的。一方面,校内资源整合,建设综合性、开放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同时为创业团队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比方说办公场所,同时提供必要的创业服务,包括了法律、工商等方面的信息支撑。另一方面,企业尽可能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或者一定的工作岗位,既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财力,为企业做好人才储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工作意识为走向职场做好准备。第三方面社会应当启动支持系统、评估系统,服务部门牵头搭台,联动政府以及企业资源,搭建校企社综合服务平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评估模式,对项目的产品营销、团队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以便整合资源,引导项目流向优秀项目。

\
 
四 总结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各界应该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给予适当的支持以及鼓励,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运动蓬勃兴起,大学生作为自主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积极利用社会及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政策,培养自己开拓创业精神,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松美,文雅,齐文娟.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05)
[2]张望,李瑛,王俊生.面向创新创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45).
[3]荣海平,武伟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J].大学教育,2015,(04)
[4]马飞.浅谈互联网思维与大学生创新创业[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1)
[5]王梦珂,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1).
[6]李一婧.从就业能力角度谈高校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J].河南教育(高教),2017,(12)
[7]陈雪.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智库时代,2017,(10)
[8]张立娟.高等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分析[J].智库时代,2017,(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