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体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2 16:24: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借鉴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理论构建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体系研究框架,从时间维、能力维、知识维三个角度对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问题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不同培养阶段中研究生培养的实战化能力,为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干部进行军校研究生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实战化;能力;体系框架;霍尔三维结构

本文引用格式:高丽丽等.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100-102+114

        实战化能力培养是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和主要标志,也是当前军队建设对高层次军事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实战化训练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中,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实战化训练上,仍然采用经典的教育方式,针对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的目标还未充分考虑高位需求,实战化能力分析还不清晰,实战化能力培养方法较为单一,实战环境建立还不完善,整体上制约了研究生实战化能力的有效生成。这种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针对性强的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体系设计。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对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在体系设计上适应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形成和发展要求,为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一 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目标分析

       实战化能力是研究生的一项重要能力,与当前实战化训练工作,以及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密切相关。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设计、综合考虑。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是在以往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满足当前实战化训练的人才培养需求。研究生作为军队院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同研究生的一般能力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但要求涉猎知识广,还应具备作战指挥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是一项最为普遍的要求,但是实战化能力不仅如此,还要求研究生具备作战指挥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熟悉作战指挥是实战化训练的基础,每名干部只有掌握作战指挥的基本知识和作战流程,才能进行实战化训练;二是具备组织管理能力是干部的基本职责之一,是干部开展工作的必要基础;三是具备作战指挥和组织管理能力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只有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英明果断的作战指挥,才能推动战斗力不断提升。

\

 
(二)不但要求学术能力强,还应具备学术能力向实战化转化的能力

       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是获取研究生学位的基本条件,但实战化能力不但要求具备学术能力,同时要求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实战化训练中。只有把学术能力运用于解决实战化训练问题,才能体现研究生能力的本质价值。一是将最新的军事理论指导实战化建设,为军事理论创新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将先进的科学理论推动实战化建设,为军事训练效率提高提供有力的保证;三是将最新的学术成果深化实战化训练,为军事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补充。

(三)不但要求专业技术硬,还应具备发现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是研究生能力的关键,但是实战化训练不但要求研究生具备优秀的专业技术,还应具备发现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实战化训练中,经常会遇到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够发现问题所在并能创新解决,是发挥研究生培养效用的关键。一是发现问题,从实战化训练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的差距出发,找到制约实战化训练的瓶颈因素;二是找到途径,确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三是技术创新,从技术实现角度对实战化训练问题加以解决。

二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体系框架

        基于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目标,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建立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体系,为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提供科学指导[1]。

(一)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体系框架构建

        运用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对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这一复杂系统问题进行规划探析,形成研究生能力培养体系框架。

       研究生能力培养体系框架主要由时间维、能力维和方法维组成。时间维是从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进行考虑;能力维是在时间维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时间阶段中,研究生应该培养的具体能力进行分析;知识维是在不同时间维的不同能力培养上,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明确了这三个维度,对研究生培养问题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概念。
时间维明确了研究生培养中所涉及的主要时间阶段。主要包括:入学教育阶段、课程学习阶段、选题阶段、研究阶段、论文撰写阶段、答辩阶段等。

        能力维是针对时间维上的每一个时间阶段,明确在这个阶段中,应该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具体实战化能力。主要包括专业业务能力、实战科研能力、实战创新能力、战略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系统思考能力、总结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指挥管理能力等。

          知识维明确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军事学、战略学、教育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学科专业领域科学、创新理论等。

(二)时间维

        时间维主要从研究生培养入手,涉及研究生整个在校期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入学教育阶段。入学教育阶段主要进行研究生的军政基础教育、研究生导师双选、研究生学习规划等工作。军政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军事基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院校制度教育等内容,使研究生具有适应军队院校学习的基本能力,了解培养制度,为后续学习建立基础;研究生导师双选主要是通过研究生和导师双向沟通,明确研究生的指导关系;研究生学习规划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习阶段的具体课程,明确学习目标,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在这个阶段中,让研究生具备明确的学习目的,确立打仗观念,坚定胜战决心,是培养实战化能力的重点要求。

         2.课程学习阶段。课程学习阶段主要根据拟制的研究生培养计划,通过课程教员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实施,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使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当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为强化实战化能力培养要求,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在课程内容上要紧贴实战,加大前沿知识和实践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与部队建设紧密联系;二是在教学模式上要面向能力,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使课程目标为能力培养服务。

         3.选题阶段。选题阶段,主要是按照研究生培养计划,通过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交流,选择研究课题。选题要面向实战化能力培养要求,结合部队实战化训练任务、结合研究生个性特点、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才能达到研究生培养和实战化能力培养两个目标的协调一致。

        4.研究阶段。主要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资料搜集、思路确定、重点攻关,完成所选课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拓宽研究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加强部队调研,增强研究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部队工作建立基础。

        5.论文撰写阶段。主要是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研究过程,撰写学位论文。

         6.答辩阶段。主要是进行论文审查、论文答辩、论文修改和归档等工作。

(三)能力维

         能力目标为研究生实战化培养明确了指向,是体现当前研究生实战化培养要求的具体体现。能力维是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研究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描述如下:

        1.专业业务能力,是指研究生应该具备的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工作后适应岗位工作,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现实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实战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能够根据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实际情况,发现实战化训练难题形成科研课题,并运用自身专业知识组织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3.实战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能够针对实战化训练关键问题,进行创新探索的能力。针对创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面,又可以分为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

        4.战略思维能力,是指研究生能够从战略层面考虑部队实战化训练问题,能够确立正确或合理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的能力。

        5.终身学习能力,是指研究生能够顺应实战化训练和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活到老学到老,不断保持知识的更新,拥有思维和探索的习惯。

        6.系统思考能力,是指研究生拥有系统观,用系统科学的观点认识问题、用系统工程的程序思考问题,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系统思考能力有助于研究生在从事未来实战化工作中把握全局和重点、一般和特殊、专业和综合之间的关系,并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

         7.总结表达能力,是指研究生应该具有观点总结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具备科学抽象问题并让人理解和接受的能力。

       8.沟通协调能力,是指研究生应能与他人沟通协调,并能在工作岗位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日常的训练、管理、教育、保障工作中与上级、同级和下级顺利交流,顺畅沟通,为快速高效进行工作提供基础。

         9.指挥管理能力,是指研究生具备组织指挥和对人、事、物的管理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理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为进行指挥和技术管理岗位提供支持。

       不同的时间阶段,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的重点会有所不同。不同阶段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点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

 
(四)知识维

         知识维是研究生所要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术,这些知识可解决的典型问题描述如下:

      1.军事学可用于培养研究生具备良好的军事素养,了解战争的未来发展动态,把握战争胜负的基本规律,熟悉军事作战理论,为研究生在选题、研究以及未来岗位工作建立基础。

       2.战略学是研究战争全局和全局性战争指导规律的学科,可用于培养研究生具有战略思维,从战略角度思考和把握实战化训练和岗位工作。

      3.教育学可用于指导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进一步把握研究生教育规律,编制研究生培养计划、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提高研究生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管理科学既可用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活动、研究生管理活动、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提高研究生培养效能,也可用于研究生个人管理能力的提高,使其在研究生学习和未来从事岗位工作中提高效率。

       5.系统科学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全局观念,用系统科学思想武装头脑,运用系统工程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6.学科专业领域科学能够让研究生具备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研究生具备博、硕士学位相应的学术水平,并为其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解决技术问题。

       7.创新理论为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建立理论基础,有助于研究生把所学知识和创新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水平。

三 结论

         从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出发,运用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构建了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的霍尔三维结构,并从时间维、能力维和知识维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为军队院校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提供方法论指导。研究生实战化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也是研究生培养实践的关键难题。突破该难题,需要在本文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下,从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出发,关注研究生培养的系统性、过程性和实践性。

       一是系统性。由于研究生教育涉及了军队院校的整个系统,必须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考虑到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生源质量、科研水平、经费投入、研究生管理队伍、管理制度、过程管理等一系列因素,只有加强实战化能力培养的文化和氛围建设,才能有力推动研究生培养的整个系统向实战化迈进。

         二是过程性。即考虑研究生培养是一个过程,必须从研究生培养的入学教育阶段、课程学习阶段、选题阶段、研究阶段、论文撰写阶段、答辩阶段等全过程阶段出发,从各个阶段中需要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各种能力出发,落实能力培养,才能将研究生的实战化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三是实践性。即必须重视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实践,将实战化训练和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充分发挥部队实战化训练的牵引作用,加大研究生课题参与深度和广度,才能有效提高研究生实战化能力。

参考文献

[1]汪英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军.系统科学与方法[M].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2007.
[3]陈利军.关于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军械教育研究,2013(3):26-28.
[4]赵战彪,史宪铭,陈春良.基于Hall三维结构的陆军装备保障转型体系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2014,25(4):129-132.
[5]李亦斌,傅则恒,徐磊.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1):132-137.
[6]魏华,孙胜祥,钟强晖.军校装备经济管理类课程实战化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0):236-237+2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