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善经济贫困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教育扶贫。本文通过结合当前国家对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有关指示,分析职业教育与教育扶贫之间的联系,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扶贫有效途径的观点。着重分析了西藏在实施教育扶贫的过程中,为发展职业教育所采取的举措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凸显西藏实现教育扶贫需倚重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西藏职业教育;教育扶贫
本文引用格式:杨洋,等.发展西藏职业教育促进教育扶贫[J].教育现代化,2019,6(05):103-105,112.
Developing Tibetan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es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YANG Yang,ZHUO Ga
(Plant Science College of Tibet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Nyingchi,Tibet,China)
Abstract: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promot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improving economic poverty,helping education to alleviate poverty to a certain exten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relevant instructions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plan of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deep poverty areas,the connec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nalyzed,and the view that developing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put forward.The measures taken to develop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chievements made in recent year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ibet are emphatically analyzed,highlighting that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ibet needs to rely on care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Tibetan voc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一 引言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较为直接和密切的部分,有利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我国近代教育学家、职业教育的先驱和首倡者黄炎培先生提出的。他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为个人谋求个性发展、谋求生存、为个人服务于社会,为国家乃至世界增进生产能力的必要准备。自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也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2005年中央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政策基础;2014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转型升级指明方向。在当前实现教育脱贫的关键时期,教育部于今年年初颁布《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中明确提出工作目标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支持“三区三州”每个地级市(州、盟)建设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预计到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将显著提升,将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使贫困学生接受更好更高层次教育,有机会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实现家庭脱贫。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为西藏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助力教育脱贫提供了技能保障[1-5]。
二职业教育与教育扶贫的联系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本的教育,是通过对受教育者传授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道德操守的教育。受教育者通过职业教育能够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解决自身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中的重要部分,分为“扶教育之贫”和“教育脱贫”两层含义。“扶教育之贫”意是对教育系统中各阶段的贫困学生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如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资金扶持使其完成学历教育;“教育脱贫”意是改变传统扶贫方式,减少参与扶贫,提高了地区生产发展能力,如普及农村教育,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解决了相关人员的就业问题。
(一)职业教育与教育扶贫的服务对象具有一致性
职业教育和教育扶贫都是面向人的,其服务对象具有一致性。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级别,面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的贫困受教育者,为其提供学习职业技能的机会,学习期满后为其解决就业。教育扶贫通过为贫困者提供经费、人力物力、教育减免等措施帮助其顺利参加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教育,得到学习技能的机会。
(二)职业教育与教育扶贫的服务内容相融合
职业教育是以应用型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使受教育者学习掌握特定职业的技术技能、实际操作方法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运用。职业教育的服务内容是根据市场导向的需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参与实践工作。教育扶贫的服务内容是为缺乏技能知识学习、迫切想要得到工作的贫困者提供教育帮助,使其通过学习相应的技术技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为贫困者提供职业教育正是符合教育扶贫的需要和内容,帮助贫困者学到技能,获得工作。
(三)职业教育与教育扶贫的服务目的相吻合
职业教育和教育扶贫的服务目的都是对贫困者施以必要的教育,为其解决经济收入问题,提供生活保障,摆脱贫困。职业教育通过为受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得到提高,具备工作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经济水平。教育扶贫的目标是为扶贫对象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资助,职业教育可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技能学习,获得实践工作能力解决经济需要。因此,职业教育与教育扶贫的服务目的相吻合。
三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扶贫的有效途径
“实干兴邦,务实兴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改革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又一个重要时期,职业教育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顺应时代要求,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各阶段的不同需求,逐渐成为推进国家经济增长、人民富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6]。
2011年,我国GDP首次超过法、英、德、日,世界排名从第六位升入第二位,达到47.2万亿元。体现了我国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来人力资本快速积累的显著成果,展现了职业教育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优势。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6067万人,意味着每年就有606.7万中高级职业技能型人才投入社会生产,走向经济建设,成为建设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从人均GDP来看,我国各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仍是阻碍脱贫致富的主要矛盾和阻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7]。
“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是我国2015年至2020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战略目标,“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教育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扶贫必须扶智,治愚和扶智的根本是发展教育。职业教育因其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己任,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可紧密服务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战略,从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人民富裕奠定教育基础。
四西藏实现教育扶贫需要倚重职业教育
西藏有“世界屋脊”之称,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是中国进入南亚的重要通道,北护青海、新疆,东屏四川、云南。由于受到历史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的恶劣使得西藏经济条件处于全国排名的末位,同时也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扶贫难度最大的省份。据有关研究统计,西藏是目前全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多达44个贫困县,其中昌都、那曲、日喀则为深度贫困。作为国家重点扶贫区域,就业困难、缺乏职业技能指导是导致西藏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职业教育是教育扶贫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可在公平的基础上让贫困地区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获得人力、物力资本积累。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指导和帮扶下,西藏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逐步实现了全区贫困学生的职业教育建档立卡,并有针对性的实施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短期培训,专门设立贫困帮扶基金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职业教育对贫困人口实施教育扶贫,为其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家庭收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8-15]。
(一)扩大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对贫困学生实行精准扶贫
根据西藏教育年鉴统计,2009年西藏自治区中职学校为7所,在校生总计4412人,教职工为582人,高职高专院校1所,在校生2625人,教职工239人;到2017年中职学校发展为11所,在校生总计19300人,教职工有1631人,高职高专院校发展为3所,在校生有9521人,教职工有759人。2009年-2017年的八年期间,西藏自治区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增长77.1%,从事中职教育的教职工人数增长64.3%;高职高专院校增加2所,学校招生人数增72.4%,从事高职教育的教职工人数增长68.5%。除此之外全国还有12个省市的33所学校开设了内地西藏中职班,为西藏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从学生就业率情况来看,2013年-2018年的五年期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5%,个别学校就业率达到100%,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达到95%以上,职业院校累计为西藏各行各业输送人才5万余人。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已成为实现教育扶贫、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和推进西藏经济繁重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对贫困农牧民实行精准扶贫
西藏自治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各地级市开展了具有公益性质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实现“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稳定一家”的发展目标。以2016年由日喀则市人社局国家支持资金和山东援藏资金联合建成运营的日喀则市公共职业技能服务中心为例,学校在就业培训方面,面向广大贫困农牧民开设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务课程,包括维修、电工、建筑施工等十余个工种进行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一年期间培训了3728人次,结业合格率达到100%,就业率达到96%以上。除此之外,西藏日喀则市人社局还启动了2018万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为在外务工的农牧民提升职业技能,涉及工种有太阳能设备维修、藏餐厨师、装载机驾驶等30多个专业技能培训。
为解决西藏自治区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餐饮服务行业的人才紧缺问题,林芝市民办职业院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从2016年至今,林芝市人社局成立了5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供农牧民学习餐饮服务知识,至今已为林芝市旅游产业培养农牧民餐饮行业人才一万多人次。
职业技术学校也积极响应自治区号召,阿里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整合学校师资力量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学校与地区工会、地区人社局等单位开设农牧业科技、手工编织、酒店服务、村级财务管理等各类培训多达20余期,培训农牧民达2600余人次,大大提升了区内农牧民的就业率。
(三)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精准教育扶贫
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西藏自治区规模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除了保留具有传统手工艺鲜明特色的唐卡绘制、手工制药等专业外还与内地职业技术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开创了“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指学生在职校求学的第一学年在西藏学习,打好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二年在内地合作院校学习,既可受到区外职业教育的熏陶又可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实践能力;第三年则下到基层企业进行实训或进行企业顶岗培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过对学制机制和产教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创新,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主体获得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机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其学会生存技能,也为学校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为企业建立选拔优秀人才的基础。不少毕业生就是利用实训期间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教育脱贫”。
西藏那曲因地理环境较为恶劣,职业技术学校的就业问题一度成为困扰。那曲职业技术学校为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学校办学模式分为区外合作办学与区内合作办学,区外与郑州财经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以及辽宁职教建设集团建立合作,将区内人才派出学习毕业后建设区内经济;区内学习则与西藏藏医学院、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合作办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专业的藏医知识与农牧科技,并为学生从中等职业学校升入高等职业学校搭建桥梁,将西藏自治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再到应用型大学专业学习一脉贯通。极大程度地推进了西藏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实现教育脱贫打下坚定基础。
五结语
职业教育是实现西藏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贫困者通过接受职业教育从而提升个人知识储备和技术技能水平,有助于改善贫困者的生存发展状况,从这个角度看,职业教育无疑是最具扶贫功能的教育形式。从扶贫的投入与产出效果来看,职业教育在为期较短的时间内对受教育对象进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实践工作的能力,是一种投入成本较低,受训时间较短,产出效果优异的教育形式。从就业情况来看,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在就业形势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积极发展西藏职业教育,充分释放职业教育在生产实践中的效能,可促进西藏的教育扶贫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军.精准扶贫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8,(8):144-149.
[2]刘胜勇.职业教育有效对接精准扶贫[J].教育与职业,2017,(22):39-42.
[3]陈雪梅.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脱贫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8,(3):56-63.
[4]朱奕龙.完善职业教育政策助推精准脱贫[J].教育与职业,2017,(22):231-239.
[5]谢亮.西藏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间关系的研究[J].河北企业,2017,(7):50-54.
[6]王坤,王俊.精准扶贫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研究[J].职教论坛,2017,(10):74-77.
[7]蓝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现状实证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7,18(38):50-54.
[8]王志强.基于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J].甘肃农业论坛,2018(19):29-32.
[9]贺补珍,张青峰,李清连.发展西藏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战略[J].西藏教育,2018(6):3-5.
[10]李清连,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西藏教育,2011(9):142-145.
[11]巴果.论西藏发展高职教育的必要性[J].西藏研究,2004,(4):117-120.
[12]巴果,格桑.发展西藏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思考[J].高职论坛,2003,(12):19-20.
[13]巴果.西藏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路径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2):35-39.
[14]郝峰.西藏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2016,24(37):19-23.
[15]杜健宇,刘泽世,许亚梅.精准脱贫背景下职业教育脱贫路径研究—以保山市龙陵县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0):159-161.
[16]中国西藏统计年鉴[z].20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