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模块化导向下的大学课程高效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9 15:34: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网络化迅猛发展,高校大学生的课程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目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系统掌握和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问题,在考虑高等学校学生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等特性的基础上,以思政教育为导向,引入模块化控制方法和进阶式教学思想,提出基于模块化控制的大学课程高效教学模式,旨在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于所学课程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模块化教学;教学改革;进阶式教学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综合协调高等教育各单元相互关联和作用形式。高等教育实施的目的在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保证高校学生了解专业特质与知识体系。近几年,国内外高校在开放性课程建设与课程互动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面对高等学校学生课程教学方法设计和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课程教学方法无法实现贯穿式教学,高校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课程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中无法带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等。

一高等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增长,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迅猛的提升,高等教育实现“井喷式”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受教育的供给能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即存在高等教育供给质量与供给能力的发展不平衡问题。[1]同时,当下高等学校盲目的追求提升招生数量和毕业率,而忽略了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思考、以及吸收能力[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建设者的使命,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思考创新以及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态度,是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3]如何在高等学校教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在课堂中对于学生潜在思维意识的正方向的教育,是当下高校教学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之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教育课程设置除校公共课外,相关专业课的专业性比较强,相对于社科类课程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难以融入思政思想,同时,也难以将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系统生动的贯穿于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致使学生对于所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了解程度不高,难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真正掌握和应用。再者,由于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数量较多,授课过程中教师无法估计到每一个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不易调动学生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4]

\

 
       上述问题普遍存在于高校各类专业性较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高等学校学生已经具有了比较成型的思维模式,如何在思政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合理和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觉深入了解授课知识,并根据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是本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 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等学校教育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高等学校学生在摆脱高中学业压力后,部分学生沉迷于各自的信息传输网络,忽略了专业知识学习和团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致使课堂秩序难以全面掌控。模块化是一种处理复杂系统分解为更好的可管理模块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将复杂系统划分为简单模块,便于管理和控制。将模块化控制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自顶向下把学生总体划分成若干模块组的形式控制,能够增加模块内部各个单元的团结协作和互助性,对实现大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应用模块化控制的教学模式

       以模块化控制为基础方法,以进阶式思想为模块关联平台搭建基础,考虑思政教育关键因素,在融合专业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模块化导向下的大学课程高校教学模式,为提升高等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必要的方法支持。

(一)模块化控制教学模式

       在教育教学理论中,小班化、讨论式教学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和肯定。[5,6]模块化控制思想能够科学合理的将小班化和讨论式教学方法相融合,并能够提升学生团结协作、开拓性思维和实践的能力。模块化控制教学模式是本文提出的课程教学的前提和高效教学模式展开的基础。

          图1中呈现了模块化控制教学模式划分的基本步骤。模块化控制教学模式的本质是在确定课程授课目的和授课班级数量统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偏好或随机性将授课学生划分为M个模块组,根据系统可控性原理设置每个模块组人数为5~15人为宜,具体根据授课教师经验设置,这样便完成了初始模块组的划分。为了能够让学生融入到课程教学和活动中,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设定M个教学课程相关课题,并通过偏好选择或随机方式分配给各模块组。课题内容需要贯穿授课内容的主线,使学生能够自主搜索课题参考资料和学习课程内容,在实践和讨论中学习课程内容,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最后,各个模块组的学生以项目报告等形式对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和成果的提交。

\


(二)融入进阶式教学思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在模块化思想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分组的基础上,将思政教育进步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并结合进阶式教学思想,提升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政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引导的重要环节,由于专业课的特殊性,因此,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加入思政教育,应重点将其与课程内容和章节内容的发展历史相结合,实现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教育,基本思路如图2。

        进阶式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中心性,让学生通过课堂课程的学习过程自主的实现对知识的主动认知和对相关内容的探索。将进阶式教学思想融入到模块化导向下的课堂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内容为主线,以课题为副线,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和项目实践中获取知识。

         图3呈现了进阶式课堂教学方法基本流程。进阶式课堂教学方法是模块化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课堂互动。该课堂教学方法着力点在于加强模块小组之间的互动性,提升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让模块组学生能够协同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提出质疑和解决方案。
\


         进阶式课堂教学方法具体流程:首先,需要课程主讲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置问题,并随机选择答题小组 对问题进行解答,进而选择答案检验小组  对小组X答题结果检验,并说明答案的正确性及原因,如果小组给出的检验结果正确,则授课教师继续课堂教学,否则需要选取小组 对答案进一步校验,若检验结果正确则返回第一步教师继续授课,否则教师示范解得问题的正确答案。

四 以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为案例分析

        以某高等学校本科生核心课程“运输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为例,介绍本文提出的模块化导向下的大学课程高效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课程教学基本情况,“运输规划与设计”课程授课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本科生;授课班级学生人数为46人;课程内容较多且课时有限。

        (1)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设置将其划分为5组,其中有四组9人,一组10人,分别编号:组1、组2、……组5,同时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相关课题且制定统一的课题各项相关资料提交时间节点和内容安排,由各组代表随机抽取对应研究课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课题企划书和任务分配。授课教师会及时提醒项目各时间节点和讲解需要提交的资料。

       (2)教学课程的第一课为课程的概述部分,主讲教师在课程开始时讲述交通规划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特别是在国内发展历程和项目要求部分授课过程中融入了思政教育思想,例如:“中国各级政府认识到交通规划对于城市、区域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较早的时间便展开比较正规的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是各项交通方案实施的基础,交通调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课题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协调好多方面的关系,在各组相互探讨和相互帮助中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课程内容较多,因此以交通网络拓扑建模部分授课内容为例说明如何融入进阶式细想。在对交通网络及其拓扑模型基本知识和相关例题详细讲解后,教师给同学们展示了学生熟知的学校附近区域路网的实际交通网络图,让各小组对该网络的拓扑模型进行构建,答题时间大约10分钟,而后随机选择小组2在黑板上绘制答案,并选择小组4对答案校验,由于小组4给出的答案和理由正确,继而授课教师继续完成下一部分“路段径路连接矩阵”课程的教学。

五结论

        模块化导向下的大学课程高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对知识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模式,实现了课上教学和课下教学并进的教学模式,其中课下教学以课程相关课题项目为基础,能够让课堂学习的知识得到应用,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课上教学是在模块化分组的基础上融入了进阶式教学思想,能够促进模块组内成员的协同作业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模式应用过程时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充分掌握课程知识体系,设置课题要能够贯穿课程的大部分主要内容,同时,课题设计要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题目不宜过难。

参考文献

[1]王斌伟.中国高等教育行政有效供给研究[D].中山大学,2004.
[2]刘献君.“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02):19-24.
[3]陆向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210-212.
[4]刘德宏.要正确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5(6):105-106.
[5]郝兴伟,张强.翻转课堂教学:经验与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65-67+48.
[6]Liang S,Ma M,Wang G.Exploratory teaching method of college courses based on the module thought[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18,6(6):5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