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然而许多高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却没有随之改变,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创新性。在创新创业背景下,本文从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出发,针对国贸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国贸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对策,进而构建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Specialty in Guangxi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YU Shi-hai
(Business School,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the wa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s improving constantly.However,the train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s in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not changed with it,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innovative talent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his paper,based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major in Guangxi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aims at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and then constructs a new system of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practical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major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Guangxi.
Key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practical teaching
作为国内院校普遍设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下面全部简称为国贸专业),其设立目的主要是给国家和社会培养一大批熟悉国际经济机制运行、掌握国际贸易技能的专门型人才,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充实人才保障。但是中国高校众多,也正因为如此,每个学校在培养外贸人才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由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特点与其他院校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外贸人才培养类型的特殊性。对学术型专业人才而言,其应用型外贸人才在实践中的上手能力更快,实践操作能力也更强。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表现在为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开拓的创新精神。此外,在培养外贸专业型人才方面也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换言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培养人才的外贸知识储备水平,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外贸的内容和形式也已出现了很多变化。鉴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需求,改变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共识。在改变国贸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无疑是培养社会所需外贸专业型人才最为直接的途径。近年来,广西外贸发展十分迅速,要培养新时期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就要对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又要兼顾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塑造。
一 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教学现状
为进一步培养国贸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广西需要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其中包括课程设置。目前,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内容很多,具体包括:军训和军事理论教育学习、外贸专业技能学习、专业课和公共课学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以及和国贸相关的实践学习等。国贸专业实践形式种类较多,但目前在广西的高校实践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偏向于实际生活中的实践,例如公共礼仪学习。二是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外贸人才在从事外贸过程中,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与专业理论相关的课程包括了案例分析,分析案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处理外贸事务的能力。三主要是建立在专业课基础上的公共课学习,包括商务英语学习、发表国贸相关的学术论文、外贸相关的市场调研、毕业实习等。虽然这些课程都是国贸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依然严重。就目前而言,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国贸教学方面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培养创新创型人才方面上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仍需大力进行教改和创新。
二 当前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理论远多于实践
在广西的众多高校中,国贸专业本科课程往往是按照一些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去设置的,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而实践教学课程很少。随着我国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理论远多于实践的现状依旧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而且仅有的一些实践教学也大都依赖于仿真软件,实验程序与操作流程都是固定的,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广西高校国贸专业的理论课程占据了主体地位,而我们所需要的实践课程却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专业方面安排的必修课多,选修课较少,没有突出课程重点。这种课程结构设计,明显是与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目标是不符。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缺乏创新
当前广西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阶段,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目前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大都是进入外贸企业、银行等单位,但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很少真正去了解外贸具体流程,简单的上机仿真模拟学习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此外,外贸也逐渐向复杂化和多样化发展,因此需要更具创新性与时俱进的专业教材。然而,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的更新、教案的设置等方面存在严重滞后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将创新创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相结合,在教学中培养并鼓励学生去创新、去发现,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外贸人才,而且能够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外贸人才。
(三)实践教学不能满足外贸实践能力培养需求
虽然广西高校国贸专业每年都为社会输送了不少外贸人才,但在能力表现上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国贸的实践教学内容设置还存在很大不足。首先,国贸专业的教学内容太过死板,纸上谈兵偏多,往往都是从书本到书本,针对外贸实操的课程很少,使得课程教学方式陈旧。由于缺乏针对国贸专业创新性课程的设置,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的体现出广西当下对外贸人才的迫切需要。其次,外贸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实践内容落后,仅仅在电脑上的模拟软件进行简单的课程学习,不利于学生外贸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国贸专业学生没有机会去更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 建立广西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和创新创业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的建议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加迅速。由于市场信息变化极快,外贸商机也更新迅速,对从事外贸行业的人才要求极高,必须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及扎实的综合能力。所以,需要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贸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实施国贸专业教学改革。为了提高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提高国贸基础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水平。该平台主要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由三个板块构成:基础国贸技能操作实验,国贸专业综合性设计实验,以及创新实验。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逐步增强国贸专业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三大模板又可以再细分,第一板块的基础国贸技能操作实验包括国贸专业方面的专业课学习,可以在《国际贸易学》、《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统计学》这些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操作性的实践内容;第二板块主要是国贸专业综合性实践,在学习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同时,还可以学习《报关实务》、《外贸函电与谈判》、《国际贸易实务》这些与外贸息息相关的课程,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其对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三板块主要是创新实验,这一模块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为创新意识的提高才能更好的促进外贸发展,此外,还可通过研究科研创新的课题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立国贸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通过设置实训,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国际贸易能力。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进出口贸易流程是不够的,必须要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去,所以就需要设立一些外贸实训仿真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模拟,可以让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实际流程,学生也可以在各个环节,掌握各个流程的具体情况,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如果不进行实战性训练,只通过书本来传授知识,那么学生的外贸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高,更不能满足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课改来培养新时代国贸人才的要求。
设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作为当代大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是必备要求。考试虽然重要,但考试并不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方式。学校也应看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平台,可以设置很多活动,例如,校内创新创业模拟实践、外贸行业竞赛活动,科技创业实践等。在校内创新创业模拟实践上,可以设置校内创业模拟课堂、创业设计大赛;在外贸行业竞赛活动上,可以设置各种校内比赛,如与外贸相关的英语口语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科技作品比赛等;科技创业实践则主要包括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加强国贸实践基地建设。加快外贸基地建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实践,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所以建立校内外外贸基地是实现国贸教学体系改革完善的重要保障,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更新校内实验室陈旧的软硬件设施,引进先进的外贸教学软件,利用教学系统设置的场景,让学生自主选择外贸业务角色,操作外贸业务,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能够在毕业后很快融入工作岗位。
四总结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紧迫要求,也是高校国贸专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创新创业融入实践教学中,培养适用于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目前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国贸专业只有认真面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握外贸人才培养的趋势,选择和实施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在外贸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赢得主动权,并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华生,敬丽华.高职国贸专业在线课程的“点线面体”型构建及实践——以“出入境报检业务”课程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1):59-61.
[2]杨莉.基于POCIB的国贸专业课程体验式教学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135-136.
[3]陈倩.海峡两岸应用型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法律课程设置对比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144-145.
[4]徐添添,孙亚平.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目标与方法探讨[J].金融经济,2017(22):172-174.
[5]童俐丽.高职国贸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32):149+151.
[6]李霜,阳恩丰.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创新指导探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7,1(05):25-27.
[7]任雪梅.产教融合背景下国贸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J].金融经济,2017(18):137-138.
[8]周晖.高校外贸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基于国际经济法的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17(09):90-92.
[9]林璐丹.国际贸易专业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衔接的分析与探讨[J].考试周刊,2017(61):182-183.
[10]王玥雅.论国贸专业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7(18):138-139.
[11]李峰.以就业为导向建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1):90-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