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生活中的毒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调查问卷分析及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8 12:08: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了解《生活中的毒理学》课程教学现状,任课教师通过课程问卷的方式,对课程学习效果、课程满意度评价、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师教学评价、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开放性问题等方式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反映,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学生的满意度高,但是部分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提出建议。笔者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对选修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活中的毒理学》;调查问卷;教学改革

       《生活中的毒理学》这门选修课程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选修课。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了解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如空气污染、化妆品、咖啡因等对健康影响的途径和毒性作用机制。为了更好地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精心设计了“《生活中的毒理学》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调查问卷,面向笔者所带的班级进行发放,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方法和建议,为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 调查对象、方法及统计学分析

(一)调查对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已完成《生活中的毒理学》选修课程学习的2016、2017级医学院本科生。

(二)调查方法

       2018年5月、6月在全体学习该课程的学生中通过发放电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2份,回收82份,其中有效问卷82分,有效率100%,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三)问卷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课程整体满意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标准、课程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效果等封闭式问题,以及3个开放性问题由调查对象自由填写,从而了解调查对象对医学院选修课课程的看法。

(四)统计学分析

        调查完成后,利用电子调查问卷(金数据软件)后台收集调查结果,使用Excel进一步整理和录入调查数据。进行样本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果,进而为提高医学院选修课教学质量和完善教学课程体系提供理论数据。

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于课程学习效果


        医学院学生完成选修课程学习后,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课程应用能力、课程学习难易程度评价以及课程的满意度总体评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过程非常愉快,9.8%的学生认为比较愉快。在课程应用能力方面的评价表明,90.2%的学生认为课程应用能力较好,9.8%的学生认为应用能力一般。90.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学习难易程度评价为容易和较容易,9.8%的学生认为难,说明课程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二)关于课程满意度评价

       在课程的满意度总体评价方面,97.6%的学生认为较高的满意度,仅2.4%的学生评价一般。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学生对课程总体学习效果自我评价的结论。另外,45.1%的学生更看重这门课程授课方面的内容丰富,45.1%的学生则更关注这门课程授课的实用性强,9.8%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的讲课幽默,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不满足简单枯燥的教学内容,他们更期望教师在课程的内容和实用性方面下功夫,满足大家的求知欲。同时,学生们也不喜欢严肃的老师,希望老师有丰富幽默的语言风采和知识储备,让大家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识。从上述结果总结,由于本系科一贯对教学的重视和严格要求,并且坚持认真备课、系科试讲等在教师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关于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97.6%的学生喜欢的课程授课方式为课堂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这一结果从反映出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纯粹地理论讲授。在课程教学手段调查发现,98.8%的学生认可PPT演示与多媒体结合相结合,仅1.2%的学生赞同PPT演示的教学手段。学生们喜欢PPT演示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希望课堂上出现结合课程主题、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活泼、不沉闷。针对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视频”环节,是否起到促进学习的效果的调查中,67.1%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大,32.9%的学生认为有所促进,即100%的学生认可“多媒体视频”教学方式,进一步证明了医学院学生不仅仅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而且也期待教师的上课方式灵活多样。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帮助学生在课程中理解和构筑课程知识点。同时,也需要思考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知识点等,宜采用多媒体的直观形式,而对有关需要推理类型知识的讲解,则需要教师课程采用PPT演示教学的方式,带动学生们的思考和理解。

(四)关于课程教学内容

        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针对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所期望的课程内容是否相近这一问题,调查结果反映出,53.6%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非常相近,41.5%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比较相近,3.7%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一般,1.2%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不相近。可以看出,医学院学生对于涉及到生活中的毒理学知识也是期待了解和认识,但是教师在授课内容方面需要进一步调整,多讲授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减少理论方面的介绍。针对授课内容与教学大纲是否契合,92.7%的学生认为完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7.3%的学生认为与大纲要求重点内容不突出、不连贯和关联度不够,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表示满意。在授课过程中涉及了较多的环境污染问题方面,96.3%的学生十分感兴趣和感兴趣,仅有3.7%的学生认为不太感兴趣,也表明了绝大多数学生对自身周围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五)教师教学评价

      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方面,98.8%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总体评价为满意,1.2%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总体评价为一般。从上述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满意和认可。

       对于本门课程3位不同的教师授课的整体性评价分析表明,75.6%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连贯、知识点完整,18.3%的学生认为不同教学部分关联度不够,3.7%的学生认为部分内容重复,2.4%的学生认为上课内容不连贯,知识点跳跃性大。从上述结果来看,学生们看重不同教师授课内容的关联度和连贯性。因此,亟待教师在备课内容方面,更加重视起来,教师可以尝试进行集体备课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在课后希望从任课老师那里获得帮助的调查中,83.3%的学生期待老师在课后对大家进行针对性的专业科研指导,35.4%的学生希望教师及时帮助与答疑,47.6%的学生期待教师指导大家专业学习的方法,51.2%的学生希望教师及时对个人进步的反馈,58.5%的学生希望教师与学生们能够朋友式交流。分析结果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满足于仅仅开展课堂填鸭式地讲授,期望在课后教师通过朋友式的指导和鼓励,积极参与科研学习,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来获取知识。

(六)课程考核方式

       本门选修课程通过平时成绩结合期末成绩进行整体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程考核方面,仅有64.6%的学生对当前的考核方式满意,认为不需要改进。34.1%的学生认同增加平时成绩比重,较少或取消期末小组汇报。另外,在期末考核方式上,50.0%的学生希望通过分组PPT报告方式进行考核,而48.8%的学生期待通过提交期末综述来完成考核,仅1.2%的学生希望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选修课考核。分析了原因,在于选修课结束的时候,一般是医学院学生专业课考试的高峰时期,通过分组PPT报告或者上交期末综述,会分散大家复习专业课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学生认为当前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们实际的情况,在课程考核方式上需要引起重视和思考。

(七)开放性问题

        本门课程的开放性问题中,设置了如下问题,“你在学习本课程后最主要的收获?”、“你对本课程有什么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对医学院在选修课学习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针对第一个问题,相当多的学生提出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了生活中的有毒物质,拓展了知识面。针对第二个开放性问题,部分学生们对教师的授课方式给予肯定,希望教师能够保持现有的教学风格。另外,最多的建议就是上课课时安排不合理,一下午5节课程导致大家听课比较累。这一方面,我们以后在排课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尽量减少每次课程的课时量,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听课压力。针对第三个开放性问题,学生们希望医学院在设置选修课程的时候,注意拓宽选修课的领域,跳出医学的范围,希望有更多有趣的人文类课程。这一点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教师在申请选修课的时候,尽量开设轻松有趣的课程,以减轻学生们的学业压力。

三 教改措施

      基于对本门选修课程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教学改革的依据。首先,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是学生们对此门课程是否感兴趣和认同的基础[1]。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不仅在备课和教学上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2]。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使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科研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为今后参与医学院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打下基础。再者,针对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课程内容要求,任课教师通过系科试讲、集体备课、讨论课程内容、PPT课件优化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3,4]。最后,我们需要改进课程考核的评价体系。我们目前现行的考核方式安排为:平时出勤30%+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50%。按照学生的反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平时考核成绩,而且更加侧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我们也改进了期末考核的方式,从最初单纯地提交期末综述方式,改为期末分组PPT报告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总之,我们积极配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思政教育,结合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另外,我们也积极推行教学相关的调查问卷和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对本门选修课程进行改革探索,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努力打造医学院精品选修课程[5]。

\

 
参考文献

[1]吴文静,罗清玉.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交通运输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158.
[2]吕欣,张晓妮.从调查问卷看《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J].高教论坛,2103,(3):69-72.
[3]魏卫东等.农科专业生物统计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分析与思考[J].大学教育,2017,(12):68-70.
[4]孙小玲,李咪等.应用上课情况调查问卷改进毒理学基础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0):52-53.
[5]王伟卫等.一线科研教师参与本科基础课程教学的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8):176-1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