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3-29 12:00: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使教学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高效课堂;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使课堂练习灵活多变; 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打开新的大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巧妙应用信息技术,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转“有效”课堂为“高效”课堂,变抽象为具体,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教学领航人,不仅要审时度势,努力做到观念、规划、设备、培训、应用到位。

一、巧用信息技术,使教学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自控能力弱、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就要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全力去思考、研究、探索,为整节课铺下基石,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动起来”。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用课件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孙悟空在从西天取经后回到花果山。一天,他招待猪八戒、沙和尚。 席间,他拿出一个人参果对八戒说:‘我要把这个人参果分给你和沙和尚,每人能分几个?答对了这个人参果给你吃,答错了就没有。 ’用哪个整数表示呢? 猪八戒, 沙和尚冥思苦想也想不出来。同学们,孙悟空提出的问题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同学们知道吗? 然后引入课题。学生急于想知道结果,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
 
二、巧用信息技术,使教学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成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是今日教改的必然选择:之所以需要信息技术, 是因为它对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 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条件,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用信息技术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品质;还可以用信息技术,尝试创造新的课型,创造新的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从而创造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限定的40 分钟内,最大限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育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1 千米有多长”一课,教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不利于永久记忆、思维发挥和 发展。 因此,我就设法用信息技术媒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动起来,进 而掌握了 1 千米有多长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便于操作,学生乐于思考,效果良好。

三、巧用信息技术,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往往不能理解和利用他人的思维成果, 特别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内容,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感官协同 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光凭教师的嘴皮子,即:首先将圆柱沿底面直径切成两半,然后将两半再平均分成若干等份, 最后两半交叉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得到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V=SH。 这样简单、机械的传授,不就是“纸上谈兵”吗?效果不佳。因此可以通过课件在一体机上用动画的展示,一目了然,使学生在动与静的对比中、理性与感性的交流中、抽象与形象的转换中,提高学习热情、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合理地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能恰当化解本节课的疑难,使学习内容的过程和方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

四、巧用信息技术,使课堂练习灵活多变

利用信息技术媒体,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抢答、 填空、选择、游戏、实践等,同时可以丰富练习内容,给练习加入情景,使学生感觉到练习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练习中还可以设计评价,如得到的红花、星星、红旗等, 这样来调动练习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练习时更细心。

如在课堂练习中,我常运用 PPT,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设置一些九宫格的男女竞赛活动——每一个格子通过超链接设置相关习题,男女生分成竞赛的两组,依次选择格子,并对超链接的题目进行作答,答对得分,率先将答对的格子连成任意一条直线的一方获胜。既是习题,又是游戏,还是竞赛,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将课堂推向高潮,让学生夯实基础。

\
 
五、巧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信息技术的直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 40 分钟里,将上课要用的例题、练习、情景交流或新的知识点,课前设计在投影片或课件上,教师随时选用,增大了教学容量,提 高了学习效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恰当使用下,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总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对于教师学生来说都是有益的,关键在于适度运用,灵活处理,恰当选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筱萌.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研究[J].中央电化教育,2011. [2]刘春燕.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吉林 大学,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张殿魁.漫谈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科技向导,2011.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329/2019032912033474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4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