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因此,建设高质量的创新创业课程,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基础、迫切需求以及紧要任务。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到多门课程交叉融合,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本文从实践仿真的角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以期给同行带来参考。
关键词:教学改革仿真模拟;创新创业;双创课程;教学改革;教育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白禹,王慧,骆建林,等 . 基于仿真模拟平台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改探索——以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课程仿真模拟平台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2):34-37.
Exploration on Educational Re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Simulation Platform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Guiyang University
BAI Yu, WAnG hui, LUO Jianlin, LI Guoyong, WAnG Rui
(Guiyang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Abstract: In the era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how to improv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urgent issues to be solved.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courses is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urgent need and urgent ta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Sinc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volves the cross integration of many courses with rich content and diversified forms,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discussions on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simul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ers.
Keywords: simul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educational reform
一 引 言
2015 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 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5 年 5月 13 日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意见要求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强化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各地区、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2018 年 9 月 26 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 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 号),要求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2019 年 10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 号),意见明确提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随着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技能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 2020年 5 月 22 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增加创业担保贷款。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 2020 年 7 月 15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创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是助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方向发展、服务本地的强有力措施,因此,建设高质量的创新创业课程, 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基础、迫切需求以及紧要任务。如何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最具创业活力潜力的群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一直是各高校发展进程中最重要迫切的课题之一。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到多门课程交叉融合,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本文从实践仿真的角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以期给同行带来参考。
二 仿真模拟平台搭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是单一的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者培训,而是多学科交叉,多知识融会贯通的复杂的训练体系。这就要求,创新创业课程的老师是来自各行各业,多个学科背景。即使是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由于各个老师的授课风格不一样,学生需要在不同风格的老师之间来回切换,同时,由于是多个学科的综合,还需要在不同的学科之间不断进行思维的转化。这大大增加了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难度。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学生都存在困难。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就更是一个难点了。而在实践教学中,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不能对同一个学生实行长期稳定地连续不间断培养。学校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只能在某个固定时间段进入,因此,构建一个能给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的仿真模拟平台 [1],使学生在学中能创新,在做中能创业,具有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仿真模拟平台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理论日趋完善, 并且长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这为仿真模拟平台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贵阳学院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大量的运行经费进行支持,并选派本校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教职员工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仿真模拟平台搭建的依托部门为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是贵州省省级大学科技园, 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博雅众创空间(于 2015 年6 月,获得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级新型科技孵化器, 是当年贵州省高校中的唯一的国家级众创空间)。目前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正在和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共同创建贵阳学院- 双龙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因此, 仿真模拟平台的搭建具有可行性。
三 仿真模拟平台的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仿真模拟平台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仿真模拟平台更新缓慢。由于存在教学惰性、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大多数仿真模拟平台的案例实例,存在很长时间都没有更新的问题。所以,学生觉得案例实例陈旧,而缺乏兴趣。
(2)缺乏典型案例实例,针对性欠缺。由于绝大多数案例实例都是来自于已有通用教材,而通用教材的案例实例没有针对进行创新创业的创客团队和小微企业,因此,学生觉得缺乏可操作可借鉴,而缺乏兴趣。
(3)课堂设计不合理、不规范,导致学生对课程中案例实例的真实性和其方案可靠性、综合性存在疑问 [2],这也会影响学生对其实践教学的效果。
(4)仿真模拟平台互动性差。不少仿真模拟平台是机械地进行展示和示例。缺乏互动性,这造成了学生只会机械地进行操作,而缺乏实战能力的培养。
四 仿真模拟平台的构建原则
根据仿真模拟平台的目的和功能,其构建应该主要遵循易用性、创新性、可持续性这三条基本原则 [3]。易用性是指根据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开发相对应的模块,应该满足简单易用,学生不需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熟练掌握仿真模拟平台的操作上, 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锻炼。而在具体的案例实例的设置上,不能一味追求新颖性,而脱离了具体的教学理论。不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性,就是要求给学生预留一定创新空间, 使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仿真模拟平台要给学生更多尝试的机会, 鼓励学生大胆试错,探索未知的空间。可持续性, 就是要求仿真模拟平台能够与时俱进,特别是金融、税务等方面政策,经常在发生变化。那么仿真模拟平台就要针对这些变化,给出相应的案例实例或者是讲解。这样,使学生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政策咨询,有利于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政策,而为自己的企业提供方便。
五 仿真模拟平台的构建思路
(一) 总体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仿真模拟平台采用 Browser/Server 架构,运用区块链技术,分为物理层、数据层、网络层、应用层和表现层 5 层架构模型。区块链技术在多个领域进行了运用如科研管理领域 [4-5],医疗数据管理领域 [6],实验室安全领域 [7],同时也在教育领域 [8-9] 进行了探索。
物理层为创新创业教育仿真模拟平台提供了基础物理设施保障,是整个仿真模拟平台的物理基础。其中外部设施如摄像头等为仿真模拟平台提供实时的学生数据;选用高性能服务器和存储器,提供大量算力用以支撑模拟和评估所需要复杂运算而产生需求;总体上平台采用分布式云存储架构,用以保障数据安全。数据层主要是存储和管理各类教学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学生的基本数据,如学号、成绩等,学生的状态数据,如上课时面部表情等,教学案例实例。网络层提供仿真模拟平台的分布式网络和终端访问机制。它还包括数据加密传播、共享和验证机制。因为学生数据是包含敏感的个人隐私数据,所以用户接入需要进行验证,在各节点之间传输数据也需要进行算法加密,以免数据泄露,引发数据安全事故。应用层是按照课程体系分为多个功能模块以及基础功能模块,包括财税模块、人力资源模块等。表现层直接面向终端用户设计,提供多端访问的平台,如桌面端、移动设备端(包括 VR 系统设备和手机移动设备)、Web 端等,为终端用户提供可跨平台的教学仿真模拟智能决策平台,能够实现财税场景、人力资源管理场景等多个场景的仿真模拟与教学效果的评估打分功能,进而为仿真模拟教学平台的教学成果研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
(二) 功能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仿真模拟平台的目标用户是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与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 其平台目标是建设成一套集成场景仿真模拟、学生教学数据评估、教师教学辅助决策、学生和教师教学行为干预措施于一体的可视化综合创新创业教育仿真模拟平台,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和教师创新创业的教学能力。在现有的平台架构约束下,系统主要包含基础功能模块、教学功能模块、教学评估功能模块。基础功能模块主要是学生基本信息数据查询和教师基本信息数据查询,包括学生学号、成绩、教师的工号、基本介绍等。教学功能模块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实例设计的各种模拟场景,如税务场景、人力资源管理场景、路演场景等。教学评估功能模块是评估分析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供前面教学功能模块所用。根据学生的状态、过程、结果来评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其结果提供需要调整的方向以便学生自我调整。而通过教师的授课状态和学生学习成果等来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教法上的改进。
六 仿真模拟平台的使用
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学生的创新创业的需求, 不断地开发新的实践内容, 同时这些课程和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进行不同的培养,使学生快速进入创新创业的状态。主要实施措施如下:
1.针对大一新生,以创新创业思维为主。场景项目主要是以团队沟通、兴趣开发为主,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兴趣。邀请一些成功人士,通过 VR 来构建他们成功历程的视频,使大一新生领略其风采,了解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激发大一新生创新创业的内在激情。
2.针对大二学生,开始传授一些基础理论知识。根据大二学生的兴趣和要求,进行一些如财税场景、人力资源管理场景等的仿真模拟。这个时候,大二学生就能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例案例, 来了解接触这些具体的理论知识。这与单纯的课堂上进行知识理论的讲解有本质的区别。创新创业课程仿真模拟平台主要是解决用的问题而不是课堂理论灌输, 以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3.针对大三学生,开始尝试进行创客团队的组合与参加一些创新创业的比赛。这个过程,创新创业课程仿真模拟平台不再提供具体的理论知识学习场景,而是比赛流程的现场场景模拟,使大三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创新创业比赛环境。
4.大四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的比赛实战后,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开始进入实质的创业活动了, 针对大四学生而言,已经不是简单的场景模拟了,而是提供仿真模拟环境。大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搭建自己需要的环境,进行演练。
通过大学四年这一系列的仿真模拟训练,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创新创业教育, 达到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要求,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七 结论
通过构建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课程仿真模拟平台, 对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培养进行校企协同教育,培养了其创新思维、提高了其团队协作和自学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是学生能够满足公司需求,使其能够极大缩短适应岗位,满足岗位要求。该创新创业课程仿真模拟平台建设也为产学研协同育人领域给出一个新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董微巍 , 李光春 , 朴春香 , 等 . 基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虚拟仿真平台体系构建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9):389-390.
[2]刘姝婕 . 智慧税收筹划平台在纳税仿真模拟实训中的应用 [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34):89-90.
[3]宋燕芳 . 产品设计虚实一体创新实验平台的构建 [J]. 轻工科技 ,2018,34(04):164-165.
[4]Bai Y.,Li Z.,Wu K.,et al. Researchain:Union Blockchain Base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C]// 2018 Chinese Automation Congress(CAC). 2018.
[5]白禹, 陈军, 欧阳柏成, 等. 基于区块链的科研项目申报系统[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03):85-86.
[6]余楷 , 白禹 . 基于区块链的医学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初探 [J]. 科学与技术 ,2020(08):437.
[7]Bai Y , Chen Z , Liao L , et al. Discuss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Blockchain[J].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9, 1213:052018.
[8]唐宇 .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挑战探析 [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0(10):126-127.
[9]姚燕平 , 詹红燕 . 高校运用区块链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38(04):74-76+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