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热处理设备与控制课程设计线上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9 15:44: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2020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的课堂面授教育模式被动做出调整,各种线上授课模式纷纷涌现。教师们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学科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热处理设备与控制课程设计》这门课的特点, 找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平台,探寻最佳的线上教学模式,让网课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热处理设备与控制课程设计;线上教学;教学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俊琛,李瑞东 . 热处理设备与控制课程设计线上教学模式探讨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6):11- 13,25.

Discussion of Online Teaching Mode of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Control Course Design
LI Junchen, LI Ruidong(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

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2020, the traditional face-to-fac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was passively adjusted and various online teaching modes emerged.Teachers are constantly exploring the teaching mode suitable for their own subjects.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Control course design, finds out the teaching platform suitable for this course, and searches for the best online teaching mode, so  that the online course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control course design; online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一引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的春季,学校不能如期开学,但是同学们学习知识的脚步却不能停下来。为了切实落实上级各部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指示精神 [1], 教师们积极适应线上教学工作的同时,对线上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讨,针对性地解决师生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热处理设备与控制课程设计》这门课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通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热处理设备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能力来分析和解决热处理设备的设计问题,要求同学们对这几方面的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能够根据零件尺寸、生产批量以及热处理工艺等要求完成热处理设备的设计,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这些设计的完成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文通过《热处理设备与控制课程设计》课程特点,分析设计类课程线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筛选出适合本课程的网课平台。通过系统总结现有网课的特点 [2], 将其优点与此课程相结合,从而提高此类课程线上授课的效果。

二 设计类课程的特点及线上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 设计类课程的特点

设计类课程主要是在拥有相关专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分析,继而绘制出合理的图纸, 并且这类课程是需要团队分工合作完成的,对于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工科生而言,做好一个课程设计将会对他在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而且还可以培养缜密的思维和处事的能力。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这类课程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 因此,学生首先要查阅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对设计内容及过程有个基本了解,撰写设计方案。 第二, 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对于传统的面授课只需要学生进行手工绘制作图,而对于线上授课则需要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来绘制图纸。第三,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每位同学主动参与,还需要每个组进行相互探讨合作,同时,每个成员之间可以就一些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倾听和综合团队的意见,最后合作完成设计。

(二) 设计类课程线上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首先,设计类课程需要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及时进行相互交流讨论,而网课则缺乏面对面的直接性,学生有问题不能和老师进行沟通,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进度缓慢。其次,设计类的课程一般都需要学生分组进行,把任务分配给每个人, 各自独立完成后,小组进行讨论,但是老师在上网课的过程中,学生没法像传统面授课一样按小组坐到一起有问题随时讨论,这导致小组之间协作效率降低。

最后,设计类课程需要作图,作图过程中要求全神贯注,不能出现一点差错,但是网络授课学生都是在家里,家庭环境可能会影响学生。而且线下授课本来是以手工绘图完成作图的,但是线上则必须依靠作图软件来完成图纸。手工绘图虽然效率差,作图繁琐,不易修改,但是相比作图软件来说, 其技术要求比较低,所以线上授课学生势必要先熟悉作图软件(例如:autocad),这对没有接触过作图软件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三 网课的特点

网课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授课形式,不同于传统的即时现场面授教学,网课大多是以音频或视频的成品或者直播形式出现,作为一个线上课程产品, 其生产、呈现和跟踪反馈等等也都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的,故其缺乏面对面的直接性,老师学生都只是隔着一张屏幕进行交流,没有办法维持像现实课堂的秩序,因为如果不开摄像头的话,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在干什么,更别说维持秩序了。

网课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自律能力的强弱对于网课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3]。自律能力强的同学网课效率较好,他们提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而且对于有些录制好的网课,他们会反复观看,效率甚至比学校上课更高。但对于自律能力较弱的同学,网课的效率不言而喻。

相比于课堂面授网课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与优势,网课是以一些软件作为平台,通过互联网进行授课,有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网课授课方式多种多样,灵活便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其特点主要是如下。

1.学习者在家就可以上网学习,只要有网的地方,就可以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灵活便捷 [4]。

2.手机有录屏功能,学生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录屏,录屏后其视频、图片和资料可反复观看,学习者可针对自己学习弱项强化训练。

3.对于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特点,比如:QQ 群课堂,腾讯会议。QQ 群课堂,可以在 QQ 上分组建群,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使用腾讯会议可以预定会议,设置上课时间,为了更好地和学生互动, 还可以选择把摄像头打开,为了给学生呈现出更好的效果,还可以设置美颜功能。腾讯会议还可以共享屏幕, 这能帮助我们把 ppt、pdf、word 等相关内容展示到学生面前。之后就和正常上课一样了。老师们可以选择让学生开麦或者开摄像头,方便学生和老师互动。

四 如何将网课的优势与本课程相结合

(一) 筛选平台

要想提高网课授课质量,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授课平台。设计类课程需要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并且需要学生及时把自己的进度展示给老师和其他同学,以便于老师及时指出其正确和错误的地方,避免耽误进度。腾讯会议可以预定会议, 设置上课时间,还可以共享屏幕,老师可以把自己要讲解的内容分享在屏幕上,学生也可以把自己作的图或者设计过程的相关资料分享到屏幕上,老师们可以选择让学生开麦或者开摄像头,方便学生和老师互动 [5]。

设计类课程还要求学生分工合作,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这一任务。因此小组成员必须及时探讨, 确保进度统一,不要因为一个人拖全组的进度。线上授课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QQ 有建群的功能,每个小组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 QQ 群,方便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6]。

\
(二) 教学方案

课程教学分小组进行,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 结合成员间讨论、老师从旁指导共同实施 [7]。本课程实践性强且时间有限,要求每一阶段的设计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继续进行,达到课程设计相关要求才可参加设计答辩。

课前,学生利用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上老师发的课件及电子教材进行预习,在平台讨论区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会激发同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及时登录平台,归纳同学提出的问题,适当调整授课方案。学生在课前还需要对相关的绘图软件进行练习,比如 autocad,熟悉软件的操作,以便上课的时候上手操作。

课中,教师通过在平台上的直播教学,向学生系统地讲解有关知识,并对学生在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给学生答疑解惑,这既可以让提问者明白,又可以让其他同学深入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和学生之间通过连麦的方式进行互动,从而时刻关注学生上课的状态,并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解热处理的设计步骤、设计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大家在网络平台上寻找必要的资源,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找到相关电子版书籍,然后引导同学进行设计,并设计热处理炉,相关工艺参数等数据老师可以帮大家进行引导,然后学生可以就不懂的问题询问老师,从而有效地设计出合理的步骤及合适的热处理炉。

网课的一大特点是学生可以独自听课,不受别的同学影响,也不会像传统面授课一样所有同学面对一个大屏幕听老师讲解,这有效避免了部分学生看不清或者听不清的问题。因此,只要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打开屏幕共享,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师的每一步操作,老师可以就绘图软件为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指导,学生可以清清楚楚听到并看到老师的讲解步骤和实际操作,这便于学生更快地了解并熟悉作图软件。

课后,同学们可以对自己在预习当中提出的疑问进行自己解决或者结合老师的讲解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完成,在“自问自答”或“我问你答”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针对教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在下次课上进行汇报交流 [1]。

(三) 评价机制

在整个课设进行过程中, 老师可以在 QQ 群里面建立群相册,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课设进程以图片的形式上传到 QQ 群相册中,并附带日期,等到课设结束,老师可以按照每个人上传的图片,作为过程评价标准。还有,在课设进行过程中,老师对于课堂提问和出勤进行记录,最后记录也作为过程评价标准。

课设结束后每个人展示自己的课设结果,比如: 绘制的图纸,通过屏幕共享让所有人都看到,然后由小组选出每个组的优秀成员,作为小组评价标准。此过程中每个人对自己进行打分,作为个人评价。最后,通过在线答辩,老师对每位学生进行打分, 作为结果评价标准。

(四) 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参与度是评价课堂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要提高学生参与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细分任务责任到人。老师上课过程中,将每个阶段的任务提前通知学生,再由组长将任务分配给组内每一个成员,并且组长将任务分配表发送给老师,每个小组再 QQ 群里面建一个以小组号命名的相册,完成任务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上传到各自的相册中,这样方便老师随时关注每一个同学的进度以及整个小组的进度,同时对每个学生起到督促作用 [8] 。

2.阶段考评。为了在规定日期完成设计,在每一阶段的设计截止日期之前,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组目前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进度,对于不正确的地方老师予以说明和指导,对进度缓慢者进行鼓励和督促。这样确保在每一阶段截止日期,学生完成任务。

3.随机抽查。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定时进行一组抽查或者个别人抽查。

五 总结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的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理工科高等学校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是老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课程学习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针对性地找到适合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成为各位老师及同学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热处理设备与控制课程设计》线上教学模式的探讨,从设计类课程的特点、线上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何将网课的优势与设计类课程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论述,筛选了适宜的平台, 制定了完整的教学方案与评价体制,通过小组讨论、随机抽查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有效提高了线上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屹 , 苏萍 , 宋佳一 , 等 . 基于企业微信平台和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的线上教学实践 [J]. 大学化学 ,2020,35(05):104-108.
[2]杨蓓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网络教学研究 [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34(03):257-260.
[3]朱晨凯 . 上好网课靠自律,自律靠什么 [n].  宁波日报 ,2020- 03-05(011).
[4]周蓉蓉 , 王家凝 , 黄舒翎 .“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网课的使用情况研究 [J]. 山西农经 ,2018(07):112-116.
[5]张莉 , 刘健 , 孙波 , 等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生理学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28(02):221- 224.
[6]张冰 , 张广亮 . 运用慕课、微课开展线性代数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19,6(A5):90-92.
[7]郑雅茹 . 借助网络及软件提升“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 [J]. 微型电脑应用 ,2019,35(05):33-34+38.
[8]姜理英 , 叶杰旭 . 基于“互联网 +”背景下《环境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 教育现代化,2019,6(A5):153-1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5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