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科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这两个能力的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等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科技表达能力的基本内含、重要作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必备的科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指导老师、研究生角度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通过多措并举,有步骤、分阶段地训练活动,引导研究生自愿、自觉、自主、自发地开展科技表达能力的持续训练,从而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学位论文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能力培养;文献运用;文字表达;图形表现;口语表述
本文引用格式: 杨连发,何玉林,蒋奕红 . 工科研究生应具备的科技表达能力及提升对策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6):34-37.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pression Ability Necessary for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and Training StrategyYAnG Lianfa1, He Yulin1, JIAnG Yihong2(1.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2.Guilin Medical College, Guilin Guangxi)
Abstrac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mainly to cultiv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pression abilit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se two abilities and the quality of thes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tent, important rol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pressionability,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y are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course teaching, instructor, and graduate stud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ecessa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pression ability for graduate students. Through multiple measures and step-by-step training activities, graduate students are guided to voluntarily, consciously, autonomously, and spontaneously carry out continuous trai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pression skills,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esis level and graduate training quality.
Keywords: postgraduates; ability training; literature review; written communication;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ral communication
一 引言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而人才又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科技人才不仅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科技表达能力,即不仅要“会做”,而且还要“会读、会写、会表、会述”,具体来说,就是要有较强的文献运用、文字表达、图形表现和口语表述能力,这“四种能力”就是科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表达能力是指将科技活动中的思想、原理、方法、技术、方案、过程等用科技、专业的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的能力,是开展学位教育、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方案论证、沟通协调中必备的基本能力。
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科研能力是高校的重点育人目标,包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和表达问题等多方面能力 [1];而创新能力包括研究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知识的能力 [2]。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学位论文水平不高除了与学生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关外,科技表达能力薄弱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科技表达能力是研究生及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在研究生培养中科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首先定义科技表达能力的基本内含,强调科技表达在科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工科研究生的科技表达能力的培养现状,最后从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培养过程、课外实践四个方面,提出提升研究生科技表达能力的对策,以期引起工科高校、管理部门、责任教师和研究生对科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视,从而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研究生科研水平。
二 科技表达能力的内涵
人类通常将事物、思想、感情等用某种语言如文字、图形、话语等表达出来。在科技工作及研究生培养中,文献运用、文字表达、图形表现、口语表述,即“读”“写”“表”“述”的能力,是科技表达中最基本的形式。
“读”即“阅读”,是指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活动,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献的思维过程 [3]。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阅读的情有独钟。对于工科研究生而言,专业的阅读是指检索文献、阅读文献、分析文献、评价文献和引用文献等,即要具备较强的文献运用能力。
“写”即“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事物、抒发感情、阐明观点、交流思想、加工知识、传递信息的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科技写作是指借用语言文字将“读”过的文献进行评判、归纳、总结,或将方法、原理、工艺、方案等完整、明确地表达出来。工科研究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或书面表达能力,才能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科技报告等。
“表”即“图示”,以图形语言来传达信息,即将复杂、详细、抽象的文字性概述用图形来更简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地表现出来,以便交流。工科研究生经常需要将方法、原理、工艺、方案等用图形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来。这就不仅要求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细致的创新能力,即应具备较强的图形表现能力。
“述”即“表述”,是指用口头语言(说话)来表达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一种能力,是述说事物的能力即口语表述能力 [4]。工科研究生在学习、研究和工作中往往需要交替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将方法、原理、工艺、方案等清晰、简洁地表述出来,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既需要有“文采”,也需要有“口才”,两者缺一不可。
三 科技表达能力的作用
科技表达能力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检验研究生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之
一,也是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文献运用能力是科学研究中最基础的能力, 也是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一个科研人员花费在信息检索和文献阅读上的时间需占全部科研时间的 51%[5]。合理运用文献是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阅读、理解、分析、评判和探究文献,可以拓展研究视野、瞄准研究前沿、发现研究热点、思辨研究观点、找准研究切点、明确研究方向、规划研究课题、提出研究问题、精准研究目标、设立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思路、探索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
2.科技写作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它贯穿于科技工作的始终。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技术设计、技术革新的过程中,需要撰写大量文字材料, 如项目申报书、计划任务书、研究进展报告、研究总结报告、科学技术论文、专利申请文件、科技协作合同等。在培养过程中,研究生须分阶段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进展汇报、学术报告、学位论文等的科技写作。科技写作须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文字表达能力成为研究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础能力,也是广大科技人员卓有成效地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
3.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即“图文并茂”,是科技文献的基本属性。科技论文中的插图作为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观、形象地描绘用文字或表格难以表达的复杂信息。合适、规范的插图对文字内容起到补充作用,能准确地展示科研成果; 巧妙、直观的插图可以将论文内容迅速、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而生动、形象的插图可以起到活跃版面、吸引读者、引导阅读的功效。优质的图片比文字能更加准确、传神地传达传播作者的想法和意图,也能增加传播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4.口语表述是彰显一个人的才干、情感、素养与智慧等综合素质,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著名科学家卢嘉锡院士说过: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科学工作者。俗话说“词欲达意,则言必三思”,口语表述能力展现出了说话者的学科专业知识、语言组织能力、随机
应变能力、充分想象力、良好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研究生在交流讨论、进展汇报、开题论证、学位答辩等培养环节都调不开开口说话。因此,口语表述能力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四 科技表达能力的现状
我国工科院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而容易忽略对科技表达能力的培养,呈现出“重技轻文”的现象,并且有逐渐加剧的趋势 [6-7],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运用能力较弱。最体现文献运用能力之一的是文献综述,它是学位论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 英美等国的很多高校要求文献综述体现评价和论证两种思辨能力,即如何准确评价他人文献、如何论证自己的研究选题。我国工科研究生文献运用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检索方法不合理、文献收集不完整、阅读深度和广度不够、批判质疑能力弱、评价评述不客观、归纳总结不到位、文献引用不准确、文献使用不规范、文献利用效率低等 [8]。
2.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缺陷。科技写作能力仍是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文字表达方面:题不扣文、摘要概括性差、关键词不准确、前言牵强附会、段落层次不清、内容逻辑混乱、结构不严谨、详略不恰当、表述不流畅、语句欠通顺、语言不精炼、语义不确切、论证不严密、口头网络语言泛滥等。
3.图形表达能力不足。从工科研究生的开题论证、进展汇报、学位答辩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等来看, 主要表现在:图形不生动、图形不形象、图形不规范、图像不清晰、标题不图意、重点不突出、表意不到位、信息不完整、图注不分明、解释较牵强、图线不鲜明、细节欠清晰、标注不统一、讨论欠深入等。举例来说, 所制作的演讲 PPT 常用大量华丽的文本和炫目的文字动画来淹没实质内容。
4.口头表述能力稍为逊色。相对文科生,工科学生难以快速地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事情用专业的口头语言,连贯、清晰、准确、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他们口语表述现状是:术语不熟悉、条理不清楚、逻辑不清晰、语速不恰当、语气不妥当、说话不简洁、叙述不流畅、用词不达意、观点不鲜明、重点不突出、逻辑不严谨、反应不敏捷,篇幅不合理、布局不新颖等。
五 科技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
工科研究生普遍存在的科技表达能力不足的现象,关乎其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也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工科研究生的科技表达能力迫在眉睫。科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策略加以培养和提升。
(一) 开设实践课程
在研究生第一学年中,开设一门特色课程《科技表达方法与实练》,定位为必修课、实践课(而非理论课)。课程内容分别是“文献运用方法与技巧、文字表达方法与技巧、图形表现方法与技巧、口语表述方法与技巧”四个专题,核心内容是使学生掌握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进展汇报、学位论文、学位答辩、研究报告、学术演讲、会议展板、专利申请、项目申报、结题报告、撰写论文、投稿论文(如封面信 Cover Letter)等的准备、制作及优化, 重点讲解这些科技文献的形式、结构、布局、原则、规范、要求、方法、技巧、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等。
(二) 植入课程教学
除了开设实践课程第一课堂外,挖掘第二课堂。在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巧妙地植入科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多组织问答、对话、归纳、复述、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树立学生自信心,使学生逐步从被动性学习变成利用性练习,最终达到掌握牢固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科技表达能力。例如, 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了一种新技术或新工艺之后:① 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这种新技术的优势与劣势,可能应用场合;②给定 1 篇小论文初稿,让学生写出题目、摘要、关键词或结论;③给定一个题目或知识点,让学生查阅文献、制作 PPT,课堂上演讲。
(三) 融入过程培养
将科技表达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文献综述训练。文献综述属于研究方法论的范畴。文献综述训练是以问题为导向的“选题—检索—阅读—分析—综述—讨论—评价”七个阶段的训练过程。将文献综述作为研究生的必修环节,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文献运用能力,并对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均有较大帮助。
2.汇报交流活动。定期的汇报交流是培养研究生科技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将专利申报书、项目申报书、课题结题书、论文稿件等撰写纳入定期汇报交流中。到企业参观、学习或实践后, 以及参加行业会议、科技会展、学术会议后,要求研究生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总结报告、制作汇报PPT,将信息、收获、感想等与大家共享。
3.学术报告活动。科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述能力的不足,需要有更多实践环境和机会,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演”“讲”合一对锻炼学生的科技表达能力非常有效。将工科研究生作学术报告作为必须环节,在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要求学生必须在国际性或全国性的专业学术会议上作一次学术演讲,每学年在学校作一次学术报告。
4.举办专场讲座。在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学位论文期间,分别作一次开题报告、学位论文撰写方法及技巧的讲座;在开题论证、学位答辩之前的1~2 周内,分别作一次开题 PPT、答辩 PPT 的制作技巧、答辩技巧的讲座。由于针对性、目的性很强, 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加强课外实践
实践是从知识走向能力的唯一途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儒家学说也将认知与实践的关系提升到知与行的哲学范畴 [9]。学校通过营造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实现课内第一课堂与课外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寓学于乐,从专业角度训练科技表达能力。
1.专项竞赛活动。专项竞赛兼具认知、学习, 实践、行动的双重功能 [9],在展示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的同时,能促进学生科技表达能力的提高,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目的。可按学科、专业等举办文献运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图形表现能力的专项竞赛活动,初赛是文档作品, 决赛是演讲竞赛。
2.演讲辩论比赛。通过学科、专业等的演讲赛、辩论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能力,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演讲的准备阶段,培养文献应用能力;在制作演讲稿 PPT 阶段, 培养文字表达、图形表达能力;而在演讲及问答阶段, 培养口头表述能力。演讲辩论比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概括能力、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
3.专业征文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征文活动,征文活动可以是知识科普、科技通讯、科技报道、科技评述等文档撰写活动。如举办“创意、创新、创业” 主题征文活动、“我为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言”等通俗的征文活动,还可以是“齿轮的加工技术对比”“汽车中使用的各类材料对比”等专业征文活动。
4.专题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主导向本科生介绍本专业情况、选择专业方向的活动,向来访人员介绍科研团队情况、研究室及仪器设备,介绍个人的研究方向等。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科技交流活动,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口语表述能力, 培养自信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 结束语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工科研究生科技表达能力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工科研究生科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提出了加强工科研究生科技表达能力“案例示范、课内模拟、课外实战”进阶的培养策略,即通过开设实践课程提供课内练习机会、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增加演习机会、通过过程培养强化实训效果、通过课外实践增强实战能力。为此,除了需要工科高校的高度重视、管理部分的强力引导外,还需要专业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的通力协作、辛苦付出并加强自身的能力修养;更重要的是,要使研究生充分认识到科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推动学生课外自主实践,在课内模拟和课外实战共同作用下,才能显著提高工科研究生的科技表达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永光,张慧,苏凯 . 以培养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工科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索 [J]. 大学教育 , 2020,(1):1-5.
[2]于化龙,王树齐,丹媛媛,等 .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刍议 [J]. 教育现代化 , 2019, (26): 6-7, 26.
[3]温儒敏,巢宗祺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解读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2.
[4]郑伟芬 .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J]. 文教资料 , 2019, (30): 40-41.
[5]李振华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6.
[6]柏森,朱桂斌,陈代国,等 . 工学研究生数学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思考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11): 168-170.
[7]姚雪,郭俊,吕善辉,等 .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创新教育 , 2017, (4): 17.
[8]王新 . 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撰写与能力培养 [J]. 教书育人 ( 高教论坛 ), 2019, (21): 82-84.
[9]许淑华,李伟峰,乔世东 . 浅析专业竞赛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能 [J]. 教育教学论坛 , 2019, (50): 231-2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