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新世纪实践型、创新型卫生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神经解剖学在传授神经系统基本知识的同时,肩负着培养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责任。然而,灌输式的教学、接收式的获取知识,无疑是阻碍深度学习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案例为载体“三段式”“SPOC+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将其知识点和学习内容融入案例,通过课前、课内及课后三个阶段的自主学习、研讨学习、协作学习、分享学习等多种学习活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强自主协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有利于对复杂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迁移等这类深度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深度学习;神经解剖学;翻转课堂;案例;SPOC
本文引用格式:陈乔 , 胡卓瑶 , 李青 , 等 . 以案例为载体促进深度学习《神经解剖学》“SPOC+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5):138-140,144.
Research on Using Cases as Carriers to Promote Deep Learning Neuroanatomy “SPOC +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CHEN Qiao, HU Zhuoyao, LI Qing, YU Haiyan, HOU Jihua(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Jiangxi )
Abstract: Medic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 aimed at cultivating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health technology talents in the new century. Neuroanatomy not only teache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nervous system, but also should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graduate students’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However, instilling teaching and receiving knowledgeare undoubtedly the main factor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learning. The “three-stage” “SPOC +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cases is to integrate its knowledge points and learning content into cases, through three stage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seminar learn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sharing before class, in class and after class Learning and other learning activities can better stimulate students’ autonomy in learning and strengthen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autonomou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deep learning capabilities such as complex problem solv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transfer.
Keywords: deep learning; Neuroanatomy; flipped classroom; case;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一 引言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神经科学不断发展促进了医学工作者对神经系统疾病的重新认识,为该领域所存在的疑难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神经解剖学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作为神经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被设置于医学院校研究生基础教育阶段,为他们后期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SPOC、云课堂、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何改革神经解剖学传统教学模式, 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是神经解剖学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神经解剖学的课程特点分析
神经解剖学是神经科学中古老而经典的一门科学,相比其他系统解剖学而言,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内容涉及的解剖结构复杂且抽象,名词术语多, 而可供学习的标本量又较少,学生通过观察获取的知识相对有限,且感官印象差,无形增加了理解和记忆难度。(2)教学内容相对独立性差,相互之间联系紧密且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枯燥无味并有畏难情绪。(3)教材在介绍神经解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兼顾了生理和生化等知识内容, 并与临床联系紧密,而且还增加了近年来神经科学的新技术、新观点,呈现知识容量大、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学生对其充满神秘感和陌生感。(4)该学科发展时间短 , 进展快 , 未知领域仍较多,学习疑难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常使学生学习缺乏获得感与成就感。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消除学生学习恐惧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神经解剖学教学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 神经解剖学传统教学的现状
神经解剖学传统教学的整体现状较为落后, 具体表现如下:
( 1)教学模式落后。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 学生在台下聆听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室成为了教学的主战场,学习多局限于课堂的有限学时。
( 2)教学理念落后。神经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学习自主性,这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符。
( 3) 教学资源落后。传统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是课本知识,教学视频、前沿拓展、临床案例等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受到严重制约, 更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 教学手段落后。传统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手段如挂图、幻灯、PPt 课件和模型等,愈来愈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技术和素质教育要求 [1]。因此,建设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理念皆是广大教师当下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SPOC+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SPOC 即 小 规 模 私 有 在 线 课 程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 最早由美国伯克利大学福克斯教授提出,是后 MOOC 时代一种结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 [2]。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也称为“颠倒课堂”,即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3]。
作为校本慕课的一种形式,国内诸多学者对基于 SPOC 的翻转课堂模式改革已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王伟 [4] 等构建了 SPOC 背景下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翻转新模式 , 将课堂教学与慕课有机结合 , 创造了一种有别于传统课堂更为自由、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胡双 [5] 研究发现SPOC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优势明显,利用混合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学生可对测试软件项目进行实地操作设计,有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金玉阳 [6] 等在SPOC+ 翻转课堂的工程图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中发现,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课前以学生为主体, 能够实现优质视频资源的更多共享,并能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李腾 [7] 等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构建了一种多元化、系统化的考核评价方式,线上大数据考核评价结合线下评价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可见,“SPOC+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主动式学习意义重大,在提高学习自主性以及量化考核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学习效率及教学效果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以案例为载体“SPOC+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
深度学习是一种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学习, 对知识产生高阶层次的认知和思考,更多地需要学生内部的驱动 [7]。国内有学者提出,深度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行融会贯通,并能够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8]。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新世纪“实践型、创新型卫生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相对本科生而言,更应该注重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以后对临床疑难疾病的分析与诊断,以及医学前沿科研问题的探索研究。可见,深度学习更注重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真正做到从“学会”到“会学”。
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本教学团队发现,有些 SPOC+ 翻转课堂并未真正实现有效课堂翻转,仅是流于形式。该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1)课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尽相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对课堂翻转效果影响较大;(2)课前线上给学生设置的研讨问题针对性不强,且难易程度不等,因而考察的结果不够全面;(3)线下课堂营造的互动氛围不够活跃,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策略不多;(4)课下形成性评价的主观性太强,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如何将 SPOC 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有效培养研究生高阶思维能力,促进深度学习是研究生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以案例为载体对课程教学模式作了“三段式”教学改革,力求弥补以上传统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阶段,即课前学习准备阶段,学生需要完成对新知识点的预习。神经解剖学涉及神经系统多个知识模块,考虑到受众对象大部分为医学专业学生,讲授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周围神经、中枢神经、神经传导路、中枢神经的被膜与血管等知识点。为了便于课前学习,教师可通过超星等网络平台上传教学视频、弹题、学前测试题、预习后测试题等资源, 学生按照老师发布的教学要求及目标进行预习和初步测试,教师同时可通过学习通 APP 发布学习信息, 实时提供学习提醒、学习反馈、学习建议以及答疑解惑,让学生知晓自己的学习情况与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待学生完成以上自学任务后, 对新知识便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可选择或设计简单的案例,以其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会去思考并引导他们积极去参与线上讨论。
这一环节教师可最后公布案例结果,学生可将答案和其进行对比, 重新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初步学会处理简单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在线学习经验,深刻体会了学习满足感。如涉及脊髓章节时,教师可给出一个脊柱骨折及脊髓一侧半切断的案例,并提出为什么损伤在某一数目椎骨而脊髓损伤却在另一数目节段的案例问题,学生此时就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与分析。通过此环节,学生虽是以完成知识获取与记忆的低阶认知活动为主,但他们会学会关注知识间的联系以及对简单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向深度学习的过渡。
第二阶段,即课堂教学提升阶段,学生需要完成协作学习。神经解剖学各章节中,器官形态结构复杂,功能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孤立的学习记忆单一知识点不易对知识体系进行完整把握。为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综合分析等临床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课堂教学前被分为若干小组,组内人数以 5 人左右为宜。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随堂提问、疑难问题解答等教学活动。随堂所提问题相对简单, 对象主要以上一阶段学习效果相对滞后学生为主, 目的在于进一步检测在教师提出建议后他们再次学习的效果。
疑难问题的设置主要是教师收集、整理、提炼而为学生而设计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随机抽查若干小组,让学生开始进行互助式学习尝试,提高自身在小组学习中的贡献度,为下一步案例讨论分析奠定基础。完成以上教学活动后,教师在此环节可提供较为复杂的临床案例问题,如第一环节案例,此时可继续提出相关问题,如“为什么感觉消失有的出现在患侧,有的出现在同侧?为什么对侧痛温觉在脐平面以下消失?患者左侧腹壁反射为何反射结果不一?”学生对这些问题需独立思考、然后进行组内讨论与汇报、老师给予组间评价及及时点评。案例提出问题的难度加大让分歧也不断产生,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第三阶段,即课后复习巩固阶段,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教师进一步总结课堂案例讨论存在的问题,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及时复习存在的薄弱知识点,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难度较大且与临床密切联系的案例,目的是将前后章节知识点进行串联。学生在这一阶段,需要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将前两阶段培养的临床思维能力进一步应用到具体案例中去。
如以上两阶段分别是针对脊髓这一章节设计案例,在这一环节,教师就可结合周围神经或脑干等章节设计案例,将知识点紧密联系成面, 学生复习的同时又可进行新知的探索。神经解剖学作为一门研究生课程,其考核标准应侧重于学生科研思维及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评价,案例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发放,老师给予综合评价打分,学生也可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在期中或期末考核试题中, 教师也可以设置相关案例题,其考核内容涵盖整个教学内容,学生需联系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行解答,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知识潜能,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目的。通过此环节,学生基本都能参与到案例分析讨论中来,接受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体验个性化学习的成就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知识构建,最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四 小结
“SPOC+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学学习能力中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但在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翻转课堂的优化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以“案例载体 [9]” 的翻转课堂,是指将翻转课堂的各个环节设计成案例,形成案例序列,将知识点和学习内容融入案例, 并以案例为载体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内的研讨学习、协作学习、分享学习等学习活动。通过神经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发现,SPOC 环境下以案例为载体的“三段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创设开放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改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学习能力、对已学知识的良好运用能力的提高;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研讨问题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负载能力,让其创新力得到进一步地发挥。
参考文献
[1]杨志勇 , 李英 . 护理本科神经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8(6):574-575.
[2]丁永刚 , 金梦甜 , 张馨,等 .SPOC 课程中学习投入、交互行为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3):235- 239.
[3]GILBOY M B,HEINERICHS S,PAZZAGLIA G.Enhancing student engagement us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J].J Nutr Educ Behav,2015,47(1):109-114.
[4]王伟 , 陆莹 , 刘伟 , 等 . 基于 SPOC 背景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翻转教学应用研究 [J]. 中外企业家 ,2020(18):154.
[5]胡双 .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 SPOC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以《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为例 [J]. 教育现代化 ,2019,6(A2):275-276.
[6]金玉阳 , 周蕊 , 侯晓云 . 基于 SPOC+ 翻转课堂的工程图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J]. 教育现代化 ,2020,7(6):155-157.
[7]姚茜 , 张佳琪 . 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15):7-9.
[8] 郭华. 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 课程. 教材. 教法,2016,36(11):25- 32.
[9] 余飞 .“案例载体—活动导向”的翻转课堂模式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6,(8):96-1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