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创业思维能力培养关键问题及实现路径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7 17:00: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创业思维能力培养是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的核心任务,也是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实现目标, 基于现有教学现状和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自我提升、专业融合、课程思政、创业思维等角度分析了双创教育的关键问题,以此为基础,探索并提出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创业思维能力提升的多种实现路径,并进行了初步改革实践。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业思维;专业教育;实现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 田秋丽,刘战合,周秋霜, 等 . 大学生创业思维能力培养关键问题及实现路径 [J]. 教育现代化 ,2021,8(40):116-119.

Key Issues and realization Path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Ability

TIAN Qiuli, LIU Zhanhe, ZHOU Qiushuang, WANG Fei, ZHANG Kexin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Zhengzhou Henan)

Abstract: Cultiv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core task of entrepreneurship foundation course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also an important realization goal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ethod reform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and teaching practice, the key issu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a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goals, self-improvement, profession integrati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A variety  of realization paths of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ability improvement combining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es was explored and proposed. And preliminary reformation is implemented.

Keyword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alization path

一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已成为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衡量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1-3],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对高校教育方式、教学模式及教学过程都带来了新型挑战 [4-5]。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自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相继出台多项文件和政策对双创教育提出了策略性、改革性要求和计划,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逐渐从内容上、制度上、过程上、培养方案上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融入 [6-8],尤其表现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实践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教学方法、教学体系上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思想政治意识,教育部在 2018 年后相继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指出要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统一”[2]。结合学校本科教育实际现状,以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为突破口,融合不同专业如理、工、文、管等,建立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理论体系,研究创业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学科竞赛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和关键问题、探索大学生创业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路径,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工程应用能力。

\

二 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

从培养体系上看,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本科教育主要包含专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基础、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双创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等,其中大学生创业基础作为基础课程,已写入各校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中,专业教育也开展了初步的双创教育培养融入探索,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 创业基础课程开展离双创教育目标有较大差距

教育部于 2012 年颁布“创业基础”教学大纲, 引导该课程成为本科培养的必修课,主要面向广大不同专业的本科生提供一种使学生理解创业知识、具备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机会和培养过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双创教育本身紧随时代潮流的特点。与区域经济、地方经济和特殊发展相适应,各高校也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开展了长期探索和实践,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学校教学上具有“航空为本、管工结合” 的典型特点,与之相适应,专业教师基本具备航空类、管工类相关素养,在创业基础教学上进行了初步融合。考虑河南经济、郑州航空经济发展,大学生创业基础逐步实现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过渡。

(二) 创业基础课程内容体系难以实现自我适应、自我提升

从大学生创业基础知识体系来看,一方面,大多本科院校尤其是二本院校教师团队一般并无创新创业经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身体力行”式感受, 创新创业思维判断较为缺乏,课程讲述过程中,主要集中于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拓展,从知识面上对创新创业的概念、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机会识别进行讲解,作为进一步延伸,结合创业模拟对商业模式、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新企业的创办等展开,其课程教学方法与常规的通识课、专业课程基本一致,并无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来看,一般多数大学生并无创新创业意识,在以上课程内容学习中表现为简单的接收、单一的被动学习情况,尽管课程中采用了讨论、体验等方式,但由于自身成长经历的单一性、专业知识学习尚未系统化、对社会经济现象及发展状态缺乏敏锐认知, 往往造成课堂氛围沉闷、抬头率不高等现象,学习效果较低。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创业基础课程内容体系上看, 相对不变的教学内容较难与教师、学生形成自我适应、自我提升系统,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教学思路上进行创新性改变和完善。

(三) 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融合度较低,较难形成凝聚力

如前所述,当前大学生创业基础的教授过程主要面向双创理论知识尤其是创业基础知识,而对创新创业理论和思维、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契合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从专业知识角度考虑创新创业等涉及较少,同时,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教育的核心内用,对学生未来的创新创业能力有主动推进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将专业教育背景知识、专业工程应用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与大学创业基础进行深度融合,是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为实现以上双创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对现有教学团队教学能力提出了较大挑战,一方面需要创业基础专职教师具备各专业知识的基本应用能力,一方面需要专业知识教师加入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充实提高创业基础课程的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因此,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的融合式教学,在当前教学实践条件下存在一定难度,较难形成共同培养、共同提升的凝聚力。

(四) 思政元素融入双创教学体系不够深入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同向同行是当前本科教育的主要方向,对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来说,结合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过程、课程培养方案等,思政元素的融入结合度较低,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多关注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说教式传授,如何与专业教育、国家经济发展、民族复兴、社会热点问题、家国情怀等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创新创业知识学习中、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中,具备优秀的思政意识、爱国爱民族爱行业的胸怀并能为之奋斗的精神。因此,考虑到专业具体实际、省情校情等情况,因地制宜的设计、引导、提升学生从社会需求、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行业等的关注度和能力,从创业关键知识点、企业组织、企业财务、企业融资等相关方面出发,培养学生懂法、守法的强烈意识,结合实际案例、模拟创业环境等,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懂法守法等爱国、敬业、法治、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培养实现路径缺乏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主要关注创新创业理论体系、基本知识传输,教学方法上尽管采用了在线课程、案例结合的讨论式等方法,在课时上也逐渐将实践学时、实践内容引入,但教学思想、培养思路等仍主要为知识理论等的传输和理解,其课堂设计、课堂内容组织均是以知识理论的输入和理解为主, 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表现为快速轮动效应,僵化的思维意识很难适应这一发展需求。因此,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社会需求来看,需要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的在理论知识体系基础上,将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即针对性建立理论知识体系 + 思维能力提升培养。结合未来专业知识、个人性格特点, 以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体系为基础,培养学生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理性预判行业、产业发展趋势,融入个人能力、个人知识储备,提升学生在处理意外事件、风险预判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思维意识,与团队成团共创共进步的综合能力。就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来看,以上创新创业思维能力提升尚缺乏与学生学习相适应的培养实现路径。

三 面向大学生创业思维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

自 2015 年作为本科培养方案必修课开展以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对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授课方法和要求进行了大量研究实践,为适应我国航空产业、河南通航需求、学校“航空为本” 教学目标的改革需求,在原有偏于创业基础理论知识讲述的培养体系上,逐渐向双创实践、学科竞赛、双创项目等多个维度融合发展,并在课程改革中, 对原有理论体系进行重构升级,内容上以更符合逻辑的模块化思想为基础,构建理论和实践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多级模块化知识更重视创业思维能力培养,实现路径如下图 1。
\

图 1 面向大学生创业思维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
 
相比创业理论知识而言,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实践特性, 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尤显突出,基于教学实践探索, 从课程内、课程外两个维度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研究,课程内以双创理论、双创实践为主,理论课时为 24、实践课时为 8,课程外以学科竞赛、双创项目为驱动,在实践过程中带动学生思考双创知识,进而提升创业思维能力。以课程内、课程外培养体系中,微思维项目、微创业设计、社会需求相融、专业知识相融为创业思维能力培养的四个核心内容。

(1)课内微思维项目设计

创业基础课程从知识模块上看,主要包含创业内涵、创业要素、团队意识、风险意识、社会及个人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等,构成逻辑相对统一的课程体系;从能力培养上看,一般大多学生对各模块知识的了解较为陌生,针对性根据模块知识特点, 设计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案、项目,由学生根据课内知识、个人认知、实践观察、逻辑思考,结合课内活动方案、分组讨论、项目演练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模块化知识、在实践中潜移默化提升创业思维,转变固有僵化思路。如在课堂上设计纸飞机试验,如图 2,引导学生从创业思维去考虑成功与失败、投资与风险、团队合作与人生观、社会责任等。
 
\

图 2 课内纸飞机竞赛活动

(2)课内微创业设计 + 课外学科竞赛设计

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内、课外实践活动,课内以创新创业知识理论为基础,通过活动方案策划、创业议题设计等,如团队共创画板、限时机会创造与寻找、班级内班级外创业市场拓展、课内创业大挑战等,活动组织中,使学生认识到创新与创业的概念、如何实现创业、创业风险如何判断、如何看待机会与意外、意外如何转化等创业思维,活动中不限内容,引导学生从参与积极性、社会正能量、创业正素养等出发,提升学生关注团队、关注发展。同时,结合不同班级专业背景、专业特点、个性特点等,有序组织学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 +”等创新创业大赛,通过赛事引导和激励,融入创业知识、创业思维,进而提升学生在赛事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提升学生综合创业思维能力。

(3)与专业教育相融,提升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创业基础教育往往伴随专业教育,而一般创业基础教育作为必修课多在大一大二开课,其对专业知识了解较为有限,但结合专业情况来看,双创教育的有效开展和质量提升,与专业教育相融性需求较高。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群体,引导学生从自身专业知识出发,锻炼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专业知识在双创教育过程中的相对比重;同时,引入专业教师或相关教师参与双创教育课程讲授、参与课程微创业设计和学科竞赛设计,完善双创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融合度。

(4)与社会需求相融,培养家国情怀思政意识创新创业根植于社会需求,以郑州航空工业管

理学院为例,管理类专业、航空类专业均与航空工业关系较大,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方案组成均面向航空工业需求,兼顾其它行业。在创业基础课实践中, 多以航空工业未来发展中、我国我省通航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管理问题、产业问题、关键技术问题等,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调研、讨论、设计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业思维, 同时基于社会需求的实践,培养学生爱国家、爱社会、爱民族的家国情怀意识。

四 结 语

通过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实践,通过课程体系模块化设计,探索研究了面向创业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和实现路径。首先对创新创业教育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培养过程来看,创业基础课程离双创教育目标差距较大,课程内容体系难以自我适应及自我提升,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融合度较低、专创融合凝聚力不够,思政元素融入深度不够,尤其是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缺乏;其次,针对以上问题,探索提出了基于课程内(双创理论、双创实践)、课程外(学科竞赛、双创项目) 的创业思维能力提升实现路径,重在结合学生特点, 有效推进微思维项目、微创业设计、社会需求相融、专业知识相融等,形成多点路径融合的创业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战合 , 田秋丽 , 王菁 , 等 .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研究 [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9(04):8-12.
[2]尹静涛, 刘利平. 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评《创新创业教程》[J]. 教育与职业 ,2020(24):114.
[3]刘娅 , 徐震 , 杨蕾 .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 [J]. 黑龙江教育 (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12):91-92.
[4]陆成龙 , 张业明 , 董永辉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分析与探讨 [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0,36(06):69-72.
[5]全晓洁 , 邱德峰 . 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12):28-32.
[6]刘战合 , 王菁 , 田秋丽 , 等 . 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切入方法研究[J].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0,38(04):79-83.
[7]田秋丽 , 刘战合 , 郝爱民 , 等 . 面向 OBE 理念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20,7(35):47-49.
[8]盛晓娟 , 李立威 .“专创、产教”双融合视角下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36(09):206- 2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47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