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公安院校法医学实战化教学改革策略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6 10:36: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法医学在公安专业人才现场勘查能力培养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强法医学的实战化教学,对于提高公安院校办学水平和公安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是培养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公安人才队伍的有力保障。分析公安院校法医学实战化教学的现状与不足,结合院校特点制定明确的发展对策,探索一条公安法医学实战教学的新道路。

关键词:法医学;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

本文引用格 式: 张云 龙,范 昱,雒彩虹 . 公安院校法医学实战化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J]. 教育现代化 ,2021,8(41):80-82,121.

Analysis on the Reform Strategy of forensic Medicine Practical Teaching in Police Colleges
ZHang Yunlong1, Fan Yu2, LUO Caihong1(1. Jiangsu Police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 Taizhou Public Security Bureau, Taizhou Jiangsu)

Abstract: Forensic medic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cene investigation ability of police professionals. Strengthening the actual combat teaching of forensic medicine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running level of  police colleges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police students. it is also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andardized, professional and professional police talen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hortage of forensic medicine actual combat teaching in  pol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es clear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a new way of forensic medicine actual combat teaching in pol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forensic medicine; pol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actical teaching

一 引言

结合近年来公安部及地方公安厅对于公安教育教学的指示文件精神,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加强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现场勘查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各公安院校均结合自身特点,尤其是根据各地方、各部门公安专业的特殊需要,加强了包含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微量物证、电子物证技术、大数据应用在内一系列公安技术类课程的开设及调整,努力构建设置科学、结构合理的现场勘查课程体系,尤其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培养能够适应公安实战需要的公安技术专业人才。

诸如图像识别、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公安实战教学已然形成了紧密接合,且在现代侦查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以法医学为代表的传统公安技术的实战化教学虽也有进展,但与之相比则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法医学作为一门社会应用医学,除以医学为基础外,其研究对象与法律密切相关 [1]。通过研究刑事及民事案件中的死亡、损伤、生物性检材、涉案人员的精神状态等,法医学为案件侦查和法庭审判提供相应的医学证据。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医学学科,法医学专业往往设置在各地的医学院校,但因与公安实战联系紧密,仍是广大公安院校均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公安院校法医学建设的目的与方向有别于医学院校,更强调其在现场勘查、案件侦办中的实践应用,绝大多数公安院校毕业生并不直接从事公安法医类检验鉴定工作,但其涉及的案件,尤其是刑事案件又与法医学学科专业密切相关,如何在学警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既教授法医知识、又有利于其开展刑事侦查工作是公安院校法医学教学的重点,故研究公安院校法医学的实战化教学具有必要性、紧迫性。

二 公安院校法医学实战化教学的现状

(一) 缺乏完整的法医学教学体系

作为一门医学学科,法医学的教学体系应当建立在一定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上,并依据实践方向, 开设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法医毒理学等分支学科课程。国内法医专业多设置于医学院校的法医学院或基础医学院,而公安院校中仅有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设置有法医本科专业 [2],主要开设《法医病理学》《临床法医学》《法医毒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人类学》《司法精神病学》等专业课程,但其临床基础医学的教育依然较地方医学院校薄弱。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为代表的部属公安类院校均设立有法医学专业,所招录法医学研究生多具备本科医学院校的教育背景,对于更高层次的学科研究有良好支撑。地方公安院校中,虽大部分学校均开设有法医学课程,有的甚至已经开设了如法医物证学等分支学科课程,但一般仅作为专业基础课或者通识类课程,学生往往是在毫无医学基础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学习法医学,甚至部分文科学生在高中并未学习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故而缺乏必要的医学及生物学基础知识。此种情况下,法医学在公安院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并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既不利于知识的讲授与传播,也不利于法医学向实战化的延伸。

\
 
(二) 实战训练不足及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

寻求既能教给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又能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是目前公安政法院校明确的教学改革方向 [3]。作为一门与公安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法医学的课程设置应当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如模拟法医现场勘查、尸体解剖观摩、动物实验等均应列入法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中。

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公安院校已经在重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公安机关尸体解剖示教,增设如溺死、电击死动物实验的方法逐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甚至有前瞻性地引入虚拟仿真技术或虚拟尸检技术满足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但绝大部分地方公安院校对于法医学课程的实训及实验投入不足,部分院校尚缺乏开展法医勘查实训、法医动物实验的场所及条件,具备该条件的部分公安院校也存在法医实践课程比例不达标或在毫无任何医学基本培训基础上就开展动物实验的情况, 甚至在一些警察职业学校中,作为通识类课程的法医课仅有课堂教学而无实践教学环节。

以上实际均严重制约了法医学教学实战化水平的提升,学生仅从课堂所得的内容,容易遗忘或混淆,在接触到刑事案件中涉及法医检验的部分,往往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操作或进行保护、提取,甚至可能出现因专业素养欠缺而破坏现场生物物证的情况发生。

(三) 学警法律知识体系背景的优势之处

虽然地方医学院校开设法医学专业,其医学教育条件雄厚,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往往缺乏专业的法律素养培养。很多地方高校的法医学专业仅有法医法学专业课,学生并无系统学习过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类课程,即医学强而法学弱。而公安院校的法医学教育,虽然在基础医学领域欠缺较多,但其公安学科培养方案设置中, 往往在法学领域已较为成熟,作为专业学习要求,各公安类专业学生均具备良好的法律知识体系,甚至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便可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即法学强医学弱。法医学作为一门和法学、医学都联系紧密的学科,其培养对象应同时具备两种专业背景的知识素养,这是我们应当看到的公安院校法医学课程发展的优势之处,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引导公安院校法医学课程建设与创新值得探讨与发掘。

三 新形势下法医学实战化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科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在公安类各专业中扩大法医学课程的开设范围, 增加法医学的总课时数, 调整实训及实验课程所占比例,有利于优化法医学的学科设置,保障更多的公安专业学生能够有机会认识和学习法医学知识、通过实训和实验熟悉和掌握法医实战技能。同时,应当针对不同类别的公安专业,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侦查学专业等,专业实践中与法医学接触较为紧密,在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设置更多的法医类实训及实验课程,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掌握,其总课时数以 50 课时以上为宜,实践课时不低于 15 个。

而对于公安管理学、治安学、缉毒学、网络安全专业等,也应了解和具备一定的法医学知识,其总课时数以 30 课时左右为宜,实践课时不低于 8 个, 可以以公共选修课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设置。同时, 学生专业实习及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可以依托优秀的司法鉴定机构,建立实习基地与创新基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派出所机构实习,使专业实习更具针对性,以形成“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校内外合作平台,实现教学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交流两项功能 [4]。

\
 
(二) 调整教学内容方式,突出实战导向

法医学的课堂教学仅局限于知识科普是远远不能满足实战化需求的,面对普遍缺乏相应医学基础知识的公安专业学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全面完整地介绍法医学知识、而又突出实战化导向,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首先,应当利用前期课程着重讲授法医学涉及到的医学基础、人体解剖结构等,以便在后期阐述专业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准关键点。其次,采用标本室参观教学、尸体解剖录像观摩、赴公安实战机关进行尸检示教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法医实战。最后,通过具体知识点与案例内容、图片、资料的结合,教会学生如何去应用知识解决公安实践问题。

除此外,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更需贴近实战,如对于命案现场的布置应更符合实际案件的特点,通过模拟现场培养学生法医学实际作战技能和思维,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采用动物实验类比人体死亡、损伤时应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等,动物实验是法医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出真知,只有加强此方面的学习,才能对案件提供医学上的证据,还原事实真相,保障死伤者的人权 [6]。

(三)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教学运行

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内容,科研创新往往都离不开实验室的支持,而对于学生来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消化和实践也都需要在实验室进行 [7]。作为一门医学学科, 法医学的实训及实验课程需要具备完善的实验设施、仪器等基础硬件条件, 建立专门的法医学实训室及实验室是推动实践化教学的重要条件。针对法医病理、法医毒理类动物实验,应当具有专门的动物实验台及取材台,必要时设立动物房以保障实验动物供应,同时配置如包埋机、切片机、全自动染色机等病理切片制备设备及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基本的检测仪器。针对法医物证类生物性检材个人识别或 Dna 提取分析实验,应当设置专门的污染区及清洁区、单向通道等。

法医现场勘查实训,应在与真实案件相一致的地点进行布置,如在房间内或野外一定区域设立专门的实训室。在基础设施保障的基础上,可开展较大规模的学生实验,但如果仪器数量不足或因实验清洁要求等需要,也可仅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摩的方法进行。必要时可以一个案件送检后处理的整个过程为基础开展情景模拟教学。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了法医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8]。

通过教师演示及实际操作过程,学生能够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使其熟悉法医鉴定的现场勘查及实验室检验的整个流程及注意要点,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有效避免因不了解、不认识而影响今后侦查办案的情况发生。

(四) 利用新式资源技术,开辟创新发展

专业发展应以传统优势为依托,并不断探索新技术在学科发展中的应用。结合当下新兴的大数据资源库,通过与各地市公安系统资源的对接,汇总分析当前社会刑事犯罪的特点和趋势,把握教学导向,并针对性调整教学发展方向。法医案例数据库的建立, 不应仅局限于通过案例收集来丰富公安院校的教学资源,还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将收集整理的案例资料建立资源互通的信息化系统工程 [8]。

在注重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教育手段与方式的革新同样适用于法医学教学改革创新,例如运用微课、MOOC、在线课程等现代技术手段,拓宽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打造线上课程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课程类型, 同时,在实践环节中引入国际前沿技术,如虚拟解剖、虚拟损伤分析等,通过设置不同案件背景、现场情境, 做到个性化案件的多样性设计,加深对于课堂讲授内容的掌握及应用能力,增强其专业素养及心理素质, 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其今后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五)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注重课程思政思想融入

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自我专业素养的完善,针对目前公安院校法医学开设课程多、专业分布广、教学任务重等特点,应鼓励引进具备良好学科素养的法医类高层次人才和关注现有法医学任教教师的专业提升与培训工作。因公安院校法医学教学侧重于法医学的广度,故宜引进本科所学第一专业为法医学的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应侧重于其硕博阶段法医病理、法医物证两个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关注其科研方向与本院校的结合是否紧密,而对于现有法医学教师应组织定期培训与实践调研,使其及时充分地了解一线法医工作中应用的新标准、新技术、新手段,保持思想上与学术上都能紧跟时代发展与学科前沿,避免教学与实战脱钩。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过程中还需注重课程思政的融入,结合法医学学科的特点,将对法医职业的优秀道德品质以及司法鉴定中客观、公平、公正的法治理念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对培养公安高素质人才队伍具有积极作用。

四 结语

法医在刑事案件办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公安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但由于法医学学科的特殊性与局限性,一直是公安院校教学中的“软肋”,在新形势下,我们不但应重视发展新公安工作联系紧密、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研究与加强法医学实战化教学的方法是新形势下公安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虽然由于学科发展和财力投入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很多地方公安院校对于该课程的建设还不可能在一时间得到突破与解决,但作为公安法医学教育的从业者,应当积极面对困难形势,找寻合理的学科建设途径、改变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专业保障,通过一系列有效途径探索法医学实战教学的方式,结合多方面手段同样有机会补全公安技术教育的这个短板,甚至创办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新型法医学专业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梁克伟 , 马伟康 , 刘永粤 .“模块化教学”在公安法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医平台课教学为例 [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7,23(04)84-86.
[2]庞宏兵 . 我国公安法医人才教育与培养现状与对策初探 [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5, 30(05): 551-553.
[3]刘泉 “.案例—学导教学法”在公安法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湖北警官学院为例[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6,29(06):116 -121.
[4]吴留戈 , 孙超 . 美国法医学教育 ; 理念、模式及启示 [J]. 医学与法学 ,2017,9(06):65-67+94.
[5]朱英 , 李永国 , 赵敏珠 , 等 . 模拟现场教学法在法医物证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J]. 2019,35(07):1092-1095.
[6]赵 苏 艳 . 浅 析 公 安 院 校 法 医 动 物 实 验 [J]. 科 技 资讯 ,2016,14(02):140-140+142.
[7]刘长海 , 乔建梁 . 刍议在法医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体现 [J]. 教育现代化 ,2017,4(11): 56-57+60.
[8]霍塞虎 . 公安院校法医物证学情景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 西北医学教育 ,2010,18(6):1162-1165.
[9]刘兆 , 徐欣 , 贾振军 . 浅析法医案例数据库的应用 [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6,22(01):41-42.
[10]王红健 . 对基层公安法医队伍建设的思考 [J]. 法医学杂志 ,2015,31(04):314-314+3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