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现代化网络的快速发展,它正在改变着人类的思想、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在这种网络教学环境下,要面对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既复杂又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变化、如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建构意义是需要去探讨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网络教学对师生关系变化的影响、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其意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网络教学;师生关系;构建;平等和谐
本文引用格式:程彦伟 , 何文佳, 张延召, 等. 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师生关系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21,8(41):134-137.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NetworkEnvironmentCHEng Yanwei1, HE Wenjia1,2, ZHang Yanzhao1, LI Huiyun1(1.School of Life Science,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2.XuHeng Middle School of Jiaozuo, Jiaozuo Hena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network, it is changing the human thought,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etwork teaching has become a new teaching mode, which greatly enriches the school education content, teaching means and teaching process. in this network teaching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both complex and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chang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ow to establish equal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need to be focused 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Keywords: network teach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onstruction; equality and harmony
一 引言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1]。传统教育遵从传道授业,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教学的主导者,垄断了信息源,教师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按照课本传授的固定知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被阻碍,得不到发展, 这导致了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依赖心理,没有教师的讲授指导参与,学生将会无法正常进行学习,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被动对立的师生关系在网络的冲击下逐渐向平等和谐转化 [3]。在网络环境下,逐渐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通过浏览器的各种链接、个人图书馆、知网、文库等网站和数据库主动去了解、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网络化教学操作的复杂性也给教师创造了困难,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技能,转换教学方法,正确认识其所处的地位, 充分发挥所拥有的知识将变得十分重要。
二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教育相结合进行教学的过程,对师生双方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求学生对此做出相应的改变, 这种网络式教学操作的复杂性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在教学技能、教学手段方面做出改变以及对自己的角色地位有一定的认识。在这种网络环境下,学校可能要求教师在手机软件上定位签到,会用多媒体演示来进行课堂教学,用网络来搜集资料, 通过电脑、手机进行作业和试卷的批改和评定。
教学理念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学会学习、学会探索, 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利用网络上海量的学习资源成为信息的加工者,教师教学方式由单一传授知识变为重于引导学生学习;师生关系由疏远逐渐转化为平等、互相尊重;教学内容由固定单一的课本知识转变为丰富多样、互联共享的网络学习资源;教学环境由封闭转变为开放,学生被束缚住的思维得到解放,达到了要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实现了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但同时也要避免学生对网络的沉迷 [4]。另外网络化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和进度,做到关注到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 [5]。
三 师生关系的转变
(一) 传统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将师生关系一直视为主客体的关系, 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从课本和教师那里获得知识,教师是主导者,教师的权威就是建立在这之上的。教师控制着课堂的进行,按照课本上固定的教学内容依次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不解与质疑会一笔带过,学生的观点和看法得不到关注,因此扼制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传统教学在一个封闭、远离生活的环境中进行,对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另外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教师完全的服从,这从表面上来看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实际上这无疑是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鸿沟,阻碍了情感上的交流,这不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培养 [6]。
另外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容易主观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个人平时表现等进行划分,这种不平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这就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学生对学习的厌烦。
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只有教师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固定的课本知识,获取知识的来源单一,只是被动接受和储备知识,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弱,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将无法正常进行学习,这也表明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到的知识只是单一储备在脑海里, 却不能有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好奇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弱,这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7]。
传统教育环境下, 学生主要学习场所是学校, 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在固定的课堂时间内, 以阅读背诵的方式记忆学习。传统环境下的这种典型的教师权威和学生顺从依赖导致忽视了师生的平等地位。传统教学下学生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大规模的班级授课制、单一的知识来源、听讲记忆不思考的学习方式、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填鸭式教学等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课后的学习不主动,提不起学习兴趣,所以传统时代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师生关系 [8],限制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 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络的快速普及,传统教学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学生获取知识、处理加工知识的来源不再是只有教师和课本, 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教师传授知识的主导权被大大削弱。
在网络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主获取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单一授课,而是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合理教学,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师生在网络教育环境下,不再是主客体的关系,是以平等合作的关系相处,这增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信任,通过师生相互学习、探讨、交流, 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往,这更有利于教师发现不同学生身上独有的个性才能,不再只以学生成绩评定好坏 [9]。
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开放、自由和广阔的空间,学生在网络上尽情根据需要获取知识,可能还会了解学习到老师不知道的知识,书中有“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的典故,因此教师更多地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引导者,从而师生达到共享网络资源。教师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进行教学,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共同讨论合作,给出指导, 接受反馈,这种合作共享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而且缓和了师生传统的对立关系。而且在网络教育环境中,教学模式由一对多式的教学转变为“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模式。学生固有的思维被打开, 网络教育环境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关系得到了缓和 [10]。
网络环境促使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使师生共同进步。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新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降低,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平等交流, 共同进步 [11]。
(三) 网络环境带来的弊端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师生不能直接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虚拟性的网络以符号化、数字化进行交流,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易对学习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由于身边熟人的存在和道德法律的约束,不敢自由发表言论和想法,而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自主性、开放性,使学习者在网络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网络学习者往往受虚假消息、广告等的诱惑而使网络原本发挥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利于学习者身心发展和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另外,网络学习准确地说是学习者的独立性得到了加强。由于学习主体在网络学习中独立性较强,与人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减弱,用键盘敲打出来的文字取代了语言,其思维被束缚 [12-13]。
四 师生关系在网络环境下的表现
( 一) 建立合作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在原有的传统教育观念下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创造出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学生由机械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交流, 共享学习资源的过程。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独特之处,与教师和其他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样,学生也应该尊敬爱戴老师,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信任学生,接受学生的问题质疑反馈,接纳不同个性的学生,学生的发展不是单一的,不再以学习成绩划分等级,应发现鼓励每位学生的独特之处 [14]。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做好提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各项工作,教师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关注到每个学生, 发展每个学生的优点,实现素质教育 [15]。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和热爱,这样才能保持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为保持网络环境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由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转化为网络环境下引导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索新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6]。因此教师应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才能独立长远的发展,避免对教师产生依赖性 [17]。
(二)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建立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
网络为学生提供开放、共享、自由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顺应时代变化改变刻板式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环境下 ,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很快,课堂教学活动也变得更复杂,教师仅靠传统教学方法和仅有的课本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网络教学 ,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及时掌握信息。
这样教师才能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才能使教学技能和内容不落后,跟得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节奏。教师也应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学习,更新教学方法,学习各种信息技术,做好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以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18]。
信息化社会中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能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堂,使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被关注到,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协作者与学生有效进行学习交流, 信息化社会中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更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支持、鼓励学生使用网络探究和解决问题,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具有网络教学操作技术的能力,教师还要具有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知识结合到课堂上的能力,并能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生实现交流, 网络交流工具有 QQ 群、微信、电子邮件等 [19]。
五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在信息化教育下,有助于构建师生互尊互敬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互尊互爱,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 接纳学生提出的反馈意见,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 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宽容学生的错误 , 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样,学生也要尊敬、服从教师的正确指导 , 虚心聆听教师的教诲 [20]。
网络化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 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师生关系不和谐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 , 学习效率降低 , 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降低,因此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下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出改变,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效率,既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又做到了终生学习的理念。另外网络环境下 , 信息不断更新 , 教师与学生都面临着不断学习和创新的任务 , 而网络化教学又把人分割开,不能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就要主动与学生沟通 , 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与技巧。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 可采用多媒体演示、实物演示、实验操作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信息化时代,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了更多信息,问题就会层出不穷,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随机应变 [21]。
六 结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 网络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促使培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或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另外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封闭式环境到开放式环境;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固定的班级授课制到自主学习的方式。而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要,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教与学的方式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革,社会文化的改变,教师越来越受媒体大众的关注,在社会的期望下教师的责任感不断提升,教师终身学习的价值观提高。网络教学的发展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有利于师生的讨论交流, 扩宽了双方的知识面;测评方式更加透明、公正; 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因此在现代网络教育背景下 ,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研究也变得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淑侠 . 网络环境下新型师生关系探析 [D]. 第四军医大学 ,2006.
[2]康嘉 , 吴建芳 , 付冰 . 网络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再认识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06(03):67-69.
[3]范士龙 , 曲铁华 . 网络社会和谐师生关系促进策略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3,23(09):81-85+80.
[4]师晶晶 . 浅谈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教与学 [J]. 甘肃科技 ,2010,26(03):177-179.
[5]吴红波 . 对网络环境下教学特征的几点认识 [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6(05):54.
[6]吴岳军 . 传统师生关系的透视及其现代转型 [J]. 现代教育管理 ,2010(01):73-75.
[7]李浩然 . 网络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4):190-191.
[8]徐晶晶, 张虹 .“互联网 + 教育”视域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 内涵、嬗变及形成机制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8(35):29-31.
[9]Burbules,n.C. Dialogue in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nY: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M].1993:42
[10]李浩然 . 网络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4):190-191.
[11]李海峰 , 王炜 .“互联网 +”时代的师生关系构建探析 [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7):81-87.
[12]吴倩 . 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冲突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13]孟庆军 . 网络学习代价研究 [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4] 陈桂生 . 略论师生关系问题 [J]. 教育科学 ,1993(03):5-9.
[15]庞慧慧 . 刍议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J]. 新西部 ,2018(05):39-40.
[16]王亚芳 . 网络环境下师生关系的构建 [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06):14-16.
[17]李红梅 , 沈正 . 基于 MOOC 的混合式教学在路基路面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26-27+74.
[18]何善秀 , 杜默君 . 网络环境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19):125-126.
[19]王卫军 .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20]Changing traditional student/teacher roles with CMC[EB/OL] .
[21]殷际文 . 探讨网络环境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0,8(01):29-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