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教学信息化也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是大势所趋。高职院校营销心理学课程在信息化教育的要求下,一定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下面本文首先重点阐述当前高职院校营销心理学课程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手段和建议,为优化现代营销心理学课程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营销心理学;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司徒巧敏.高职院校营销心理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93):70-72.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Of Marketing Psycholog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ITU Qiao-min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rade, Guangzhou, Guangdong)
AbstrAct: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all walks of life.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has become key direc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development as trend of the times. Under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marketing psychology course should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activel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aper reviews problems in informatization of marketing psycholog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means and suggestions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reform, to provide important guidance for optimizing teaching quality of modern marketing psychology course.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rketing psychology;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reform
现如今许多高职院校中都开设了营销专业,其中在营销专业中最重要的当属心理学了,这门课程中主要是在营销过程中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探索,并在这门课程中形成了一个统一探索的规律。营销心理学主要是以普通心理学课程作为基础,并结合市场营销课程,针对营销活动开展的心理探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实践性,针对此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样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
一 高职院校营销心理学教学现状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营销心理学教师存在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问题,导致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将全部精力放在理论学习,然而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并不能起到帮助作用。对于营销心理学这门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来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对营销心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体现在师资配备较为缺乏,安排课时较少,甚至一些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不能充分利用最新的社会现象解答消费者心理需求和经济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对于高职院校营销心理学课程来说,需要教师利用相关网络案例深层剖析,加强师生互动。
(一)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营销心理学属于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针对学生来说,营销心理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显得不那么重要,因此许多学生无法提起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这样一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较差,学生也很难学习到有用的知识[1]。
(二) 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化
就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很多时候都是以传统教学为主的,这与市场营销专业中的教学理念存在些许偏差,同时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营销人才,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他们也很难真实的发挥出自身的技能。当经济不断发展时,为了不断强化营销技术和营销理念,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也慢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和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整体上存在一定的偏差[2]。
二 高职院校开设营销心理学的作用
(一) 通过营销心理学帮助学生了解消费心理,提升理论应用水平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营销心理学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高校营销心理学,普遍重视理论知识讲解,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因此新时期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为学生呈现出更多生动活泼的案例,围绕基本理论让学生产生消费体验,最终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让学生理解营销实践的有关知识,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为学生呈现出相关案例,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与总结,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中搜集出相关案例,让学生针对整个营销环节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案例教学下师生之间互动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合理调整学习计划。
(二) 有利于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看似目不转睛,其实思想早就游离在课堂之外。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较为缺乏,课堂气氛较为压抑,通过信息技术与营销心理学的有效结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案例,并且融入其它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和演示中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小组辩论,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要求学生根据营销心理学的某个知识点搜集相关理论,然后围绕案例进行辩论,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立场,之后要对学生的辩论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在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下,可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 有利于提升学生配合意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营销心理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比如在网络中呈现案例,之前要求学生明确分工、准备材料,在讨论环节要求小组成员把握好观点,要求小组成员充分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以及商家的利益需求,做到二者之间关系的平衡。在案例讨论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小组表现进行有效点评,这一过程中要分析小组每个成员的表现情况,协作情况,并且要把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重要参考。
(四) 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效营销心理学教学需要转变传统单向授课模式,尤其是在呈现相关知识点和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疑惑的情况,教师可以继续利用其他网络案例呈现出来,然后师生之间继续探讨,教师也可以制作出微课,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帮助,并且学生存在疑问可以在线与教师互动和交流,进而帮助学生提升理论素养。此外,对于营销心理学来说,关键在于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必须科学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在网络中收集相关案例,以趣味性的形式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加强学习,进而为学生成长提供帮助。
三 营销心理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措施
(一) 转变课程教学理念
《营销心理学》是一门集实践和理论为一体的课程,在当前信息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中走出来,积极认识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和教学手段,能辩证认识信息化教学的必然性和科学性,能接受现代信息化教学改革带来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学习信息技术,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知识水平,提升相关技术操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进行自我的提升,扩展知识面,鼓励教师多接触信息技术,全面帮助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能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二) 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高职营销心理学材料为突破口,紧扣教学任务, 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组建与高职营销心理专业相对应的教学平台, 常态化模拟教学过程、上传教学资源及制作教学课件, 为培养高素质营销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统一对外采购营销教学设备,以保证设备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销学习创造教学条件。
(三) 多样化教学手段
信息化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例如,在教学“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对广告决策的影响”的内容时,就可采用分组教学,其中教学任务主要包含了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商标设计、商品命名、广告选择等方面[3]。此时,教师可以进行分组,学生按照人数进行分组,4-6名学生一个小组,每组1名小组长,指定小组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利用浏览器、教学平台等收集和整理资料。每个小组都集中学习和讨论单元内相关的知识点;还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并采用采访营业员、超市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商品的广告策略、命名、基本功能、包装、名称等,然后并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了解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原则以及他们在购买商品之后的感受。此时,让学生对消费心理、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例如,在学习平台中,借助计算机的大数据分析功能,能快速找到每一个消费者的路径,对于分析消费心理非常有利,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自主采集资料,收集信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平台,进行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做出最后的总结。在这个教学方法中需要在最后做出小组的互评和自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调动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这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便能够大胆发言了。教师在此种教学法之下,主要是将任务完全交给了学生,这样便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而学生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要认真研究和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信息工作等,在中期的制定方案工作以及修改方案工作中,更是学生能够进行学习的一个环境,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其分析问题的能力[4-6]。
(四) 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媒体信息,以此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合理引导学生,比如让学生观看销售技巧的视频,在看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在总结中让学生们再次还原视频中的情景,当一个学生在扮演时, 其他学生需要仔细观察,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从实际角度和理论角度去全面分析问题,并详细分析应该如何在营销工作中去说话、去做事,并思考怎样去说、怎样去做能够让顾客更加满意,比如在讲解顾客的心理特征时,就需要请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分为扮演销售人员和顾客,并让扮演销售人员的学生按照顾客的特征去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从而让双方达到一个良好的沟通效果,在演练完视频之后,再让学生与视频中做一个参照,这样一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热情,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7]。
(五) PPt展示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PPT教学方法,以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先了解一个场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解读。比如,小米科技公司利用的消费心理,采取预售的方式, 并且以网络抢购限额,吸引很多用户抢购,该营销模式属于典型的“饥饿营销”。通过PPT展示教学,帮助学生解读案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让学生自行思考, 想出最终的解决方法,之后便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让他们自行评价不同的方案,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并拓展他们的思路,帮助他们提升了自身的能力。借助PPT功能,让学生能具备一定的自我组织能力和案例整理能力,能对独特的营销案例进行整理,全面分析之后,掌握营销心理学的精髓知识内容,真正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教学战略目标,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整体水平,真正改变传统的课本呆板教学,创建信息化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
四 结 语
总的来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障社会的发展,需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在如今信息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当属营销活动了,且营销活动自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高职院校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学习更多的心理知识, 并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营销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重视这个问题,并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慧玲.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9(10):122-123.
[2]刘小转.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2):48-50.
[3]赵晓英.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J].才智,2018(02):75.
[4]余运英.高职院校老年心理学课程项目化教改实践探索[J].衡水学院学报,2017,19(04):109-112.
[5]刘媛媛.高职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创新改革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45.
[6]谢兰璋.关于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探讨[J].职业时空,2016,12(05):73-76.
[7]谢思真. 职技高师心理学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建构[D].湖南农业大学,20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