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项目制”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3 16:54: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速了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以我校应用化学专业为例,根据专业发展方向,探索基于“项目制”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项目制;产学研;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王领 , 魏涛 , 杨效登 , 等 . 基于“项目制”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20,7(102):34-3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Industry-University- Research based on Project System
WANG Ling, WEI Tao, YANG Xiaodeng, LIU Jiawei(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Abstract: The demand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has accelerated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applied chemistry major in our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e will explor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project "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development mode and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for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project-based;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alent training

一 引言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衡量人才的标准更倾向于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凸显优势。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生产、教学和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创新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专业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高校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实现科研成果商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产学研合作教育符合当前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是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 [1]。

产学研相结合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研究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 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企业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知识传递、知识消化、知识转移、知识生产的教育形式 [2]。因此,产学研相结合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项目管理是指以项目为目标进行管理 , 用科学严谨的理论、方法 , 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部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项目,从而实现项目整个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协调与优化 , 并最终实现项目目的。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运用到项目活动中,以满足对项目需要和期望。

项目管理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形式 , 改善了企业对各种人力和资本利用的计划、组织、推行和控制方法 , 对现代管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4]。从国内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看,在国内教育领域中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尚处于理论引入阶段,实际应用例子尚有缺失。其涉及的方面有: 项目管理在高校课堂教学的应用 [5-8]、项目管理在高校实验课程教学的应用 [9] 等。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

齐鲁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以化妆品和洗涤剂制备与应用为发展方向,为国内日化行业提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及营销等方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日化行业为跨学科交叉行业,涉及到化学、生物学、材料学、中药学、皮肤科学等学科,应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现阶段,日化行业是朝阳行业,企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大,国内研究生(化妆品方向)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人才缺口相对较大。

近几年毕业的本科生(化妆品方向)主要在日化企业的研发部和技术部工作, 可见日化行业整体缺乏技术人才。因此,国内日化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日化企业,较多的产品研发项目要依托我校科研平台协助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较多。从 2017 年开始,应化专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以承接的企业项目为主线,专业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陆续在 2015 级、2016 级、2017 级应化(应用型)班里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织学生团队进行试点,产教融合,建设基于项目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经过近三年的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二 基于“项目制”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 目标定位明确
基于“项目制”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浮于表面,契合实际研发过程,形成应用和创新意识,开拓思维,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企业研发和生产实际接轨,以培养具备真才实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现学校企业的无缝对接。对于学生完成论文、取得科研成果的数量不做硬性要求。

(二) 项目内容灵活丰富
产学研项目应具有系统性、实用性、成品性、协作性和创新性,主要以产学研为主,也包括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如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 +、国家级校级大创项目等。在实际项目进展中合作项目有大有小,大的项目实施时间可达1~2 年,有些项目可能几个月内结束,为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和效果,任何项目都要经历选题论证、设计开发、测试验证、总结等过程。

举两个例子: 对于长期的项目,例如与上海的一家日化企业签订的合作项目,研究开发特色植物系列化妆品, 这就涉及到特色植物的选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活性成分的功效评价、化妆品配方剂型的研究、化妆品安全性、稳定性、功效评价等内容,具体研究内容较多,持续时间长,这个项目能让学生从原料的源头开始研究,直到产品上市,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以及所有可能涉及到的技术点,项目组学生都会接触到,通过实验和团队协作,最终使产学研项目得以实现。

对于短期项目, 可能仅仅涉及到化妆品的人体功效和安全性评价内容,学习的内容重点就在于精密皮肤评价设备的熟练操作、维护保养、评价方法的科学及完善、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报告的撰写等。无论项目大小,紧密与企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储备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研素养及团队协作能力,适应日化企业发展需要。

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科研,参与科研的平台,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实验动手能力的锻炼,真正实现了把书本知识用到实践过程中去,活学活用,发现问题,促进思考,引发科研兴趣,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目前,与我校产学研合作的日化企业有 10 余家,山东省内有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甲骨文生物科技、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青岛中仁、半亩花田、济南惠农玫瑰、芳蕾玫瑰集团等,省外有上海莱博科技、上海全丽、广州孚维生物科技等企业。这些企业与学校有长期合作关系,陆续开展了化妆品产品开发、化妆品功效评价、安全性评价、原料研制等项目,再加上国家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教师成果转化项目,项目种类多,可供学生团队选择的内容灵活丰富,保障了“项目制”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进行。

(三) 时间和环节合理安排,重点突出
指导方式和流程上,主要通过项目制 + 全过程的培养模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提早明确方向和目标,并在项目迭代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不断融入新学知识,沿着“专业认知→项目启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反馈→项目完善” 的路径,引导学生将不同学习阶段、实验及实训知点有效衔接起来,形成体系化的认知。

在时间安排上,将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贯穿于本科二三四学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周末、寒暑假参与,项目包括二年级的自主实验项目、三年级的创新性和应用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四年级的延伸项目。二年级学生主要是了解日化行业研究进展,开阔学科视野,掌握实验设备使用方法和产品基本的制备技术,做好相关研究的准备工作, 以“助手”的身份协助大三大四学姐学长开展项目; 三年级学生按照企业项目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进行系统研究,实施期限 1~2 年;四年级学生可根据项目研究的内容,往感兴趣和应用性强的方向扩展或者深入机理性研究,重点在于撰写文章、申报专利、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创青春等),也可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

管理方面,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①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10,11], 由专业内“双师型”老师担任项目总负责人,从学生团队中推举出“组长”,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细节内容,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②项目开展前组织开展立项会,召集专业内其他指导老师及企业负责人参与讨论,制定出可行的实验方案;③项目实施过程中,每 2~3 周召开一次项目进展汇报会,总负责的老师及企业负责人根据进展及时进行指导;④认真组织结项工作,召集企业负责人进行项目验收工作,形成一份完成的项目研究报告。

\
 
三 应化专业基于“项目制”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果

(一)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

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发现问题,查阅文献,整理资料,进行实验操作,整理分析数据,提炼观点以及撰写论文或实验报告等方面得到了扎实的训练。通过综合性的指导和训练,学生能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不但在概念层面了解日化产品,而是在产品的整个研发过程中,所有的内容和技术关键点都可能会涉及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宽度及理解的深度都大大提升。

经过一轮项目制培养,发现大部分参与项目的学生后期再分配新的项目时,指导老师只需要把目标和大体的技术路线给予提供,这部分学生很快就能进行项目的实施,实验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考虑的也比较周全。这也反映出,基于“项目制”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学生在以后的产品开发和制备过程中的举一反三的能力,科研思维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实验内容撰写文章和专利,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活动,表 1 为应化专业 2015~2017 级(应用型)参与项目的学生撰写论文、专利及大赛获奖情况汇总表。

(二) 提高了学生的择业竞争力
通过基于“项目制”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的过程,参与项目的学生择业自信心大大提升,专业实验室具备了较全面的实验硬件条件,包括各种化妆品的制备设备以及高端的皮肤检测和功效评价设备,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会接触学习,有些企业中试甚至大生产设备,在项目放大生产时也会用到。因此,在学生未来的择业过程中,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眼界,从 2015 级毕业生的工作地点来看,参与项目的学生大多选择在一二线城市日化企业工作,比如上海、广州、济南等城市。

另外,2015 级参与项目的学生中有 6 位学生选择了考研,他们在研究生复试时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参与的项目,掌握的技术、仪器设备熟练使用,都是导师面试时关注的点,学生从大二开始进入实验室,这些内容都在平时项目进展中学到和接触到,更易在研究生面试时脱颖而出, 从面试的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学生面试成绩相对都比较高,进入复试名单的学生最终全部录取。2016 级参与项目的学生中有 9 位学生考研,国家线过线人数为 7 人,均被录取。

(三) 有利于推进企业的技术更新,促进产学研深入广泛合作
以“企业项目”为依托,将产学研紧密结合, 项目的成功实施和完成,有利于企业的产品开发与更新,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参与项目的学生团队开发了 12 种新品,包括口红、面膜、眼霜、精华液、乳液、洁面等产品,顺利实现了生产及产品上市。另外,与企业开展的其他方面的合作,包括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并与企业合作申报科技项目 , 也在有序进行,这种模式促进了企业科技进步 , 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技术动力。同时,培养的学生达到了毕业即可上岗的程度,也解决了企业人才需求问题。

(四) 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通过与企业合作、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大赛, 提升了高校及专业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促进了专业老师的发展。在项目制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会让新入职老师以“助教”的身份参与其中,协助指导老师、帮助学生顺利实施项目。这样,有利于中青年“双师型”队伍的成长和成熟,也有利于老师科研成果的转化。

四 面临的问题

(一) 项目随机性比较大,培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企业项目的随机性更大一些,有的是短期项目有的是长期项目, 项目的内容不同,培养的能力和知识面上会有差异,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团队所学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差异。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短期项目的学生团队结束一个项目后,继续承接新的项目,在两年的时间内总体达到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接下来,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日化大企业的增加,长期研究项目会越来越多,这方面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 缺乏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
目前,学校与产研单位之前的合作大多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合作,其他项目也多是指导老师个人申报的项目,项目结束后,后期的项目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人才培养上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生(尤其是女生)喜欢化妆品,报名参与的学生逐年递增,后期我们将继续扩大产学研合作规模,完善人才培养保障制度,争取让应化专业(应用型)全体学生都进实验室参与老师们的各种项目,学院或学校也可提供资金支持“双师型”教师的科研项目,为“项目制”下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保障机制。

五 结 语
基于“项目制”的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是一种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从而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团结协作和团队交流的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模式将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创造就业的要求结合起来,使企业能够及时获得所需应用型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是齐鲁工业大学推动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应用化学专业通过基于“项目制” 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初步探索出了一套发现和培养创新和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机制,为教育教学改革积累了可操作、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欧志敏 , 王鸿 , 杨根生 . 生物制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J]. 化工高等教育 ,2008(3):62-64.
[2]罗跃丁 , 康乐 , 李水清 , 等 . 应用化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初探 [J]. 科教导刊 : 上旬刊 ,2011(10): 16-17.
[3]徐理勤 , 顾建民 .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 [J]. 高教探索 ,2007(2):57.
[4]韦宗发 . 地方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百色学院为例 [J]. 广西社会科学 ,2014(12):209-211.
[5]罗宇飞 . 基于项目管理的订单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D]. 合肥 : 合肥工业大学 ,2010.
[6]李英斌 .BHSY 职业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实施管理研究 [D]. 天津 : 河北工业大学 ,2008.
[7]徐言生 , 余华明 . 引入项目管理技术实施高职人才培养工程的探讨 [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5(3):52-53.
[8]刘峰 . 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实践与研究 [J]. 中国报业 ,2011(2):107.
[9]胡菁菁 . 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管理研究 [D]. 杭州 : 浙江工业大学 ,2011.
[10]周娟娟 . 高等院校省级品牌专业施行本科生导师制 的 思 考 —— 以 南 信 大 信 管 专 业 为 例 [J]. 价 值 工程 ,2016(17):184-186.
[11]强健 , 敖敦 . 基于导师制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12(23):162-1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