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SPOC的多平台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3 09:32: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信息化教学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为更好地实现线下教学到线上的“空中课堂”的转变, 搭建“智慧型”线上课堂教学模式,文章以高等师范院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为例,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 MOOC 平台,开展基于 SPOC 的多平台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调整与创新,为有序实施线上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SPOC;多平台;线上教学;混合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方燕妮,赖南燕 . 基于 SPOC 的多平台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J]. 教育现代化,2020,7(96):64-6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ulti-platform On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SPOC——Taking“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as an ExampleFANG Yanni*, LAI Nanyan(Nanch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

Abstract: How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offline teaching to online “air classroom” and build a “smart” onlin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re new challenges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teaching reform. This article takes the example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makesfull use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ethods,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SPOC-based multi-platform online mixed teaching model, and develop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resources ,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other adjustments and innova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orderly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e online teaching modes.

Key words: SPOC; multi-platform; online teaching; mixed teaching mode

在当前形势下,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转变为“录播 + 直播”式的混合教学,即线上直播将替代混合教学模式中的线下课堂教学环节,但是,线上直播在教学实践中必然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在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实现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 是我们亟须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文章将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的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基于 SPOC 进行多平台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与研究。

一 相关理论

(一)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 [1],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学习者进行了仔细的思考时才能发生,必须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在学习者头脑中重建认知图式。此理论下的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境和讨论交流给出了具体的要求:学习情境要利于激发学习者的思维,主动进行思考,能在小组合作的方式下进行交流讨论, 最终达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下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者是主动建构者,即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意义建构的辅助者和促进者,即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资源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作为学习者开展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用于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二) 混合教学模式与 SPOC

教学模式是在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具体环境中展现的描述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 [2]。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程序化的教学活动框架,应包含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

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融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于一体,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平台的教学视频,然后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和组织开展讨论,释疑解惑,从而巩固对知识的掌握与完成知识体系框架的搭建。

SPOC[3]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 • 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从它出现以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顶尖大学在部分课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验。相比 MOOC,它们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使用规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私人订制”, 更为重要的是,SPOC 在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增强学习体验、提高课程完成率等方面,比 MOOC 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高等教育中的大部分课程由于专业性强的原因,更多的是教师根据培养定位、专业特点和教学对象开发出的校内课程,因而基于 SPOC 的混合教学应用更为广泛,在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的同时又能凸显教师的教育教学作用。纵观国内外大学基于 SPOC 开展的教学研究的课程,多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更多地为交流研讨, 师生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
 

二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
笔者所在师范院校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资历,因而对本科层次的师范专业的毕业要求中不同于同层次办学的本科师范院校,对于本科班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师范生,定位是能胜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教学,既包括小学六年,也包括初中三年。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与毕业要求有较紧密关联的课程,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能适应现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具有本科文化程度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师。该课程可以帮助师范生进一步掌握中小学数学基础理论,更好地了解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现象、探求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对中小学数学课程和数学教育教学的整体认识水平,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因此,它在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与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从师范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出发,让师范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将教育理论运用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并能够对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解释,在使师范生获得对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的同时,也能推进其在教育教学能力、教师情感、职业态度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从课程性质可以明确看出,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既要有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又要具备夯实的理论基础,既能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又能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研究。

(二) 多平台线上混合教学的优势

线上混合教学主要采用“录播 + 直播”的教学方式替代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基于 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 的录播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空情况进行自由弹性的学习; 而“直播”技术则能弥补“纯录播”或“纯视频” 教学中教师自说自话、内容枯燥、交互性不足、个性化学习指导不及时等不足,尤其是直播课堂对于教师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能将教师更多的精力回归到课堂教学设计和个性化学习指导中, 直播技术与在线教学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4]。

在线上直播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出镜与不出镜两种方式,为了探究哪种方式更利于教学, 有学者采用比较研究的实验,对比两种方式下教师的责任感水平、教学投入和教学效果,得出直播过程中教师的出镜,更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对于教师的责任感水平和教学投入则没有显著影响 [4]。

另一个角度,在直播教学中,学生是否出镜的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在笔者的一项调查中发现,仅有 14.72% 的学生表示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大部分的学生选择无影响和有制约,其中认为出镜与否对学习效果基本无影响的学生中性格外向、平时就敢于表达自己的居多,而会制约自己的学习效果的学生中性格内向的居多,这部分学生更愿意在不出镜、只发声的情况下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表达自己,实现情感交流。因此, 多平台线上混合教学中使用的平台应具备开放屏幕与语音互动的功能。

三 基于 SPOC 的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223”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构成

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采用“223”的线上混合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高度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23”指的是“录播 + 直播”两种课堂教学形式、“学习通 +QQ 直播” 两个网络平台,以及“问题 + 翻转课堂 + 任务驱动” 三种主要教学方法 [5]。

(二) 线上教学内容的调整

围绕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网络教学的特点对学期内容作了重新调整,将理论教学优先安排,其中穿插教学技能训练中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材分析能力,其他微格试讲实训则放在返校后集中进行。

(三) 线上教学资源的再开发

本课程在学习通平台已有现成的教育教学资源,每章节都配备了系列教学微视频、教案、课件、参考资料等,但还不足以满足现阶段的线上混合教学的需求。为此,我们将教学微视频增加了弹幕的功能,提高学习者在线学习的积极性。

在线上教学处于疫情阶段时期,教育部门的官方教学平台、教育机构的教学平台以及各类教育类的微信公众平台都免费开放了各类公共教学资源,如赣教云发布的中小学各年级的直播教学视频、人民教育出版社开放的教师用书电子版下载、各类直播平台的教育专家的公益直播教学研讨等。我们将这些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研讨过程中和小组合作讨论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学案例分享”“微视频”“中小学数学课程四大领域的知识体系梳理”“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整合 [6],在课程平台的资源库发布,既满足线上混合能随时观摩中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分析网上见习的需要,又对学习者将来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与无生试讲)、教师招考、乃至今后的教学工提供充足的资源。

为了满足提高学习的完成度,增加了一课一练、一章节一测试,丰富了教学题库,既做到了教学内容的及时巩固与强化,又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设置网上讨论话题。这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深受学生喜爱,提升了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 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教学方法的使用

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被分为课前在线学习、课中直播教学、课后拓展学习三个阶段。课前在线学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程度的学习任务(必学与选学),包括学习资源,练习内容、实践实训任务等,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完成任务点的学习,小组合作中则可以自由接受相应的任务分工等;课中直播教学,教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问题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创设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组织课堂活动,采用师生一对多、一对一、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分享、研讨,教师进行重难点点拨,释疑解惑,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内化和反思等;课后拓展学习, 教师布置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如分组任务、开展话题讨论、线上答疑、课后问卷等,基础弱的学生可以继续与教师或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线上答疑解惑,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积极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增进学习深度。以下是我们的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施过程,采用“一课程内容类型一方案”的方式进行,如图 1 所示。


\
需要详细说明的是,在线上直播教学中,本实践之所以选择“学习通活动发布 +QQ 分享屏幕”的方式,是因为这一方式具有以下优势:第一, 屏幕分享可以随时调用不同的资源信号,教师能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及时调取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学生作业、活动统计结果、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等;第二,屏幕分享式的直播,教师全程出镜, 学生则可以根据出镜对于个人学习效果的影响性自由选择出镜或不出镜,随时打开关闭语音话筒, 完成讨论与交流分享;第三,学习通平台在线选择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提问,采用随机选择和点名选择两种方式,既起到了督促学生的作用,也增强了课堂交流互动的趣味性,类似的更具有趣味性的多样化签到方式和问题抢答,也颇受学生们的青睐;第四,师生可以同时利用电脑和手机两个终端进行教学活动,减少了师生查找教学资源而需要切换平台的时间,为学习提供了便捷。

(五) 线上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创新

“线上课堂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自觉性、注意力等是很难把控的,为了提高学习者对于本课程学习的完成率和减轻教师的评价任务,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于一体的线上学习评价体系则尤为关键 [7]。

因此,我们基于两大平台,三个教学阶段的考核项目应尽可能地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搜集,本课程的考核项目主要有作业、签到、课堂互动、课程视频学习任务点、章节测验、分组任务完成、访问数、话题讨论、期末考试等。不同的考核项目则会安排不同的评价主体(教师、线上系统、生生互评),从而达成评价主体多元化。

线上评价系统只要教师科学设置,还能对未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提前私发督促学习信息和通知,使过程性考核落到实处。本课程对于各个考核项目采用较为平均的权重进行设置,占比以 10% 为主,课堂互动和和分组任务完成各占15%,期末自评占 5%,科学自动化的网络测试与评分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课后评价负担,还能进行数据化统计的学习效果分析, 既可以进行班级内部生生比较,也可以进行班级与班级的对照比较,为改进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四 结语

本教学团队构建的基于 SPOC 的多平台线上混合教学模式,是教育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创新进程中的又一次探索与实践,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与完全线上混合教学的转变,开发了更为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 [8],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课堂交流互动,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凸显教师作为组织教学的主导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教学中推进这一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施良方 . 学习论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2- 189.
[2]施永川 .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D]. 浙江大学,2019.
[3]陈宫,谢晓兰,刘汉英 . 高校基于 SPOC 的差异化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J]. 大学教育,2020(04):10-12+28.
[4]程雪姣,皮忠玲,洪建中,等 . 网络直播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以“职业规划课程”为例 [J]. 现代教育技术, 2020,30(02):85-90.
[5]杨天明,陈智豪,唐孝法 . 基于“经济数学 SPOC 课程”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 [J]. 教育教学论坛,2019(36):201- 202.
[6]沈卉卉 . 基于 SPOC 理念的数学拔尖创新人才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高教学刊,2019(03):92-93+96.
[7]毛丽霞 . 基于 MOOC 的高职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究 [J]. 现代经济信息,2019(22):405.
[8]许学添 . 高职院校 SPOC 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J]. 教育现代化,2020,7(33):125-1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