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混合式教学结合了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点,成为当今医学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混合式教学如何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是其在应用和推广中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探讨生理混合式教学目标,并基于此目标来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表明, 它不仅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如何构建并加强应用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仍需继续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OBE;混合式教学模式;生理学
本文引用格式:唐标,李峰,邓常清 . 基于 OBE 理念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20,7(96):20-23.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Physiology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OBE Concept
TANG Biao,LI Feng,DENG Changqing(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Abstract: Blended teaching,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nline teaching, has become a popular teaching method in medicine. However, in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there is a key problem that how to better integrate and achieve the curriculum goal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blended teachingshould be resolved. Therefore, we primarily have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physiological blended teaching, and built a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idea of Outcomes Based Education (OBE).
As a result, the physiological blended teaching pattern based on OBE showed that it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curriculum objectives, but also to the stimulation of students’autonomy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elf-study ability, and then to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effect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Moreover, how to construct and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integrated blended teaching mode of physiology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still need further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Key words: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blended teaching model; physiology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怎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 [1]。混合式教学是近年来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课程教育,推动了医学教育的改革,但混合式教学如何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是其在应用和推广中的关键问题 [2]。生理学是医学的核心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已在生理学教学中普遍应用,但是探索基于生理学课程特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仍是生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3]。近年来,教研室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构建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
一 混合式教学与 OBE 理念
混合式教学是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融合, 融合了传统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两者的优势。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资源和实施路径以及不同教学环境的混合,既是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教学理论的融合,也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参与线上交流的融合。由于兼具课堂面对面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的优点,混合式教学模式备受关注, 具有很好的前景。
近年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世界范围逐渐盛行,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美国80% 左右的高校都已经应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 [4]。在中国,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并且在医学教育领域,如何正确适当地应用该模式以促进课程目标的顺利达成是当下亟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5-6]。
OBE 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现已在全球范围推广。OBE 又称为目标导向、能力导向或需求导向教育,是一种基于“学习产出”的新理念。该理念注重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实现目标,再根据过程反馈改进原有的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OBE 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学习成果,强调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基于学习产出的 OBE 理念,作为工程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理念已受到世界各国工程教育专业的认可,被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纳。用 OBE 理念引导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7]。
二 基于 OBE 理念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目标
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理学的学习注重基本概念、原理,同时也注重知识之间逻辑。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记忆,忽略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课堂教学较难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学生的学习很多停留在对知识的记忆层次,觉得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较难,“望而止步”。因此在学生学习生理学过程中,常有基础知识难与临床联系,缺少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缺乏思维训练等问题。
生理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怎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基于课程的自身特色怎么更好地与临床人才的培养相结合,一直是生理学课程改革和探索的重要内容。
因此,基于对混合式教学和以学习成果为导向 OBE 教学理念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基于 OBE 理念的“一体两翼” 生理学混合式教学目标:以基础和临床结合为主体,以厚实基础、强化技能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以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为两翼。既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同时学会应用知识,基础联系临床,为临床服务; 不断强化知识理解和培养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 [8]。目标融入线上线下教学的多环节中,通过多环节的协同实现教育目标。
三 基于 OBE 理念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一种智慧学习公众平台 , 集微信与 PPT 于一体,该平台可分为学生和教师两大模块,学生模块有签到、课程学习、在线测试、反馈、弹幕以及投稿互动等功能;教师模块有发布学习任务和公告、推送学习资源、评价反馈、学生数据分析等功能, 其可以将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大数据教学的优点集于一体,促进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广泛应用于混合式教学,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线上教学平台 [9-11]。
基于教学目标,探索运用教学相关理论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中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和教学评价”三个核心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构建平台、混合教学模式以及评价体系,在平台上建设“校本化”课程资源,设计基于该平台的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一) 整合资源,构建在线学习平台
通过文献调研,结合学情分析和教学大纲, 深入探讨和细化教学目标,包含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和思考题的章节学习提纲、各章节课件、配套试题以及生理学国家级精品慕课资源,并在雨课堂平台建立课程点,教研室亦补充制作部分知识视频、专题视频和拓展视频,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资源及引用视频资源的链接地址上传至雨课堂,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同时教师通过QQ 群和微信群组建班级在线交流平台,这些资源和平台的提供为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保障。
(二) 构建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思路构建生理学混合式教学。课前开展线上自主学习,在雨课堂平台上,发布资源、学习目标,包含知识点、案例以及图形分析等多环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目标、任务和要求; 提供学习视频等多种学习资源并配以课前练习、在线测试和学习辅助资料,供学生课前在线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后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在线监测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监督学生学习;同时利用在线交流和互动平台收集学生反馈、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前主要是引导和督促学生学习,理清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握本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课中开展线下课堂教学,教师根据课前学习中学生反馈的问题、作业及测试中的疑难点以及知识中的关键知识点开展讲解,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以及突破难点。同时结合关键知识点设计案例教学,基础密切联系临床,帮助学生拓展知识, 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如稳态的学习, 介绍稳态概念,探讨稳态在生理情况下的作用和病理情况下的改变,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生物电学习中,介绍静息电位的定义和机制,阐述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分析,从离子跨膜转运过程的剖析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以及从动力和条件分析各因素对静息电位的影响,建立生物电学习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动作电位的讲解和兴奋性的分析强化思维;血浆渗透压的学习过程中,讲解血浆渗透压的概念和临床应用,介绍渗透、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和生理学意义, 分析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的过程和相关的水肿, 理清知识的思路,基础联系临床,拓宽学生知识接触面,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关键知识点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理清知识的思路和逻辑,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加深学生理解、促进知识内化;此外,开展小组学习和 PBL 教学,实施翻转课堂,在教师的主导下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小组协作能力,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调整教学策略。此外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单元,基于课程知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医德、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构建了专门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医学史话课堂,基于诺贝尔医学奖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构建元素集,并应用于生理学教育中,从诺贝尔生理学奖介绍和学生探讨科学发现、科学精神、人文和爱国情怀。
课后主要结合线上和线下开展个性化教学, 通过雨课堂线上测验结合课堂测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同时针对课前和课堂教学中以及课后存在的问题开展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自主性和个体间的差异,促进师生交流, 督促部分学生的学习,也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 提供扩展学习,如全英文案例学习和文献学习, 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基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临床思维的培养。
(三) 建立教学交互互评体系
分别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展开评价, 建立教学交互评价体系。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建立课前、课中和课后形成性评价体系,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形成性评价 80% 来自教师,20% 来自学生,教师的评价主要包含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课中学习的投入和讨论的参与,课后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团队协作的投入以及参与讨论的情况,评价及时公布,用于督促和激励学生学习。基于教师的教学,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学生中展开评价,主要考察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教学互动的组织,教师的评价主要用于教师改进教学,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
四 基于 OBE 理念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 OBE 理念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从最初的在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到向其他专业教学的推广,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形成了“一课多策”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知识的理解
和应用以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注重思维培养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核心模式,并且结合专业特色形成了多元化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 OBE 理念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实践开展,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践过程中亦发现,利用线上和线下协同构建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此外,混合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应注意不过度占用学生时间,如何把握好时间的度,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导者,而不是被迫主动学习,这是混合式教学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混合式教学还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和个性,比如课前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为应付式,只是完成了雨课堂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真正学习,课中因为手机的频繁使用, 自律性差的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课后抄袭作业等现象,这需要教师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预判并提前干预学生,因此督促和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是混合式教学的难点。
综上所述,基于生理课程自身的特点、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以及基于“学习产出”的 OBE 理念, 我们确定了一体两翼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目标: 以基础和临床结合为主体,以厚实基础、强化技能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为两翼 [8]。基于目标,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和课前—课中—课后思路的多元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完善和调整,形成了“一课多策”的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厚实了学生的医学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能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理论联系临床, 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将有利于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也为基础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苏志武 .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7):10-14.
[2]岳梅,张叶江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现代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研究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6):47-49.
[3]于洋,李垚,李伟红,等 . 混合式教学在生理学课程的应用研究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5):18-21.
[4]李明. 美国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及问题研究[J].
山东高等教育,2019,7(5):70-75+81.
[5]谭爽 .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J].
中国高等教育,2019(6):51-53.
[6]汤红飞,丁凡,秦君玮 . 基于 SPOC 的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J]. 智库时代,2019(37):174-175.
[7]魏飞,秦国民,胡西厚,等 . 基于成果导向的医学教学设计研究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1):79-80.
[8]唐标,尹抗抗,陈懿 . 医教协同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J]. 高教学刊,2016(21):158-159.
[9]谭琳,高春艳 . 基于“雨课堂”的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J]. 教育现代化,2019,6(A4):91-95.
[10]常德显,张琦,张斌 .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J]. 计算机教育,2020(4):71-74.
[11]贺旭,赵宏,汤艳,等 .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8,27(06):596-5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