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岗位能力分析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路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1 17:13: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文章分析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在国家专业标准制定经验的基础,形成了基于岗位能力分析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路径,并提出制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期为下一步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订,地方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发挥专业教学标准在专业建设和教学运行中的纲领性作用打下基础,进而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岗位能力分析;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王华丽,孙传聪,谭新旺,等 . 基于岗位能力分析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路径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0,7(94):105-109.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sett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Post ability analysisWAnG huali 1, SUn Chuancong 1, TAn Xinwang 1, DOnG Tianmei 1, WAnG Lijie2
(1.Shandong Drug and Food Vocational College, Weihai Shandong; 2.Shandong Keyuan Venture Service Co., Ltd, Jinan Shandong)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In national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 formed on the basis of post ability analysis of the path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standards, and principles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re pointed out,     in order to the next step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system) for repair,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local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to  play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i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work   in the foundation of a guiding role to guide and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for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of high quality.

Key words: position competence analysis;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set path

一 引言

专业教学标准是高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实施的基本标准和规范,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文件 [1,2]。2016 年 11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46号),并启动部署国家层面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 定工作;2017 年开始 , 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负责具体组织本行业(专业)领域所涉专业的《标准》的修(制)订工作,分 2017 年和 2018 年两批进行。

本项目组先后承担 2 个批次的 2 项国家层面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定,积累了丰富的标准制定经验, 借此总结经验,为后续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订,新专业标准的制定,以及地方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 教学标准制定的背景

教育部于 2011 年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2011〕9 号 ) 中首次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发展任务 [2]。2012 年教育部发布实施了 410 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 试行 ),对高等职业学校准确把握培养目标和规格,科学开展专业建设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12 年《专业教学标准》已经不适应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是,2015 年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专业目录》,修订后的目录在专业划分和设置进行了较大调整,更好地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但与 2012 年《专业教学标准》在职业面向、专业的内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业教学标准》已不能起到对专业建设发展的指导性作用。

二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得到来,新职业、新岗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行业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扶贫攻坚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行业企业更需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专业人才,专业面向、专业内涵与定位等亟需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

三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信息化水平、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等职教政策陆续出台,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规划, 指明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为更好地规范和引导专业建设,亟需将职教新要求贯彻落实到标准中, 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

\
 
三 教学标准制定的重要意义

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4]。教学标准是我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教学标准的制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对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了以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四个部分构成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 [5]。其中 , 专业教学标准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文件。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改变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参照普通教育做”的现状,实现了依据专门制度和标准办学,办专业,成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地位的教育类型,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的重要标志 [6]。

(二) 对找准职业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和 5G 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将发生重大或颠覆性变化 [6]。在这样的形势下,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组通过广泛调研、科学分析,重新对专业的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和具有前瞻性的调整,对找准职业定位和后续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 对职业院校专业内涵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专业教学标准除了对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规定外,还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政策,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建议、教学条件配备、师资条件配备及教学运行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可指导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是提高专业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 教学标准制定的原则

一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教学标准体系
承载着贯彻落实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应把育人方向放在第一位, 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服务国家战略,契合产业发展需求。标准制定过程中,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扶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战略或倡议,深刻分析本专业所属行业领域发展趋势,关注行业领域新岗位、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在标准制定中,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 [6]。

三是体现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7]。标准制定的各个环节, 从标准研制团队的组建,到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访谈,再到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人才培养过程、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最后到标准的论证、审核和验收都应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到标准中的各个环节,发挥专业教学标准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作用,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四是深入企业调研。标准的制定以广泛深入的行业企业调研为基础 , 瞄准行业企业的内在发展需求,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从行业人才结构与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状况,企业职业岗位设置与典型工作任务,对技术技能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解决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不平衡的问题。

五是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8],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等政策,在标准的制定中应吃透文件精神,将课程思政、三教改革、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依据国家要求融入专业教学标准中 [8], 确保教学质量和改革要求落到实处。
\
五 教学标准制定的路径

(一) 成立结构合理的项目组

项目调研和标准制定工作需要,成立 10-15 人的项目组。项目组成员应为本专业领域,并分别来自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或研究机构 [9], 其中企业、行业协会或研究机构的成员应不少于总人数的 3 人;项目组成员的地理分布应涵盖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

(二) 合理规划制定工作方案

从项目时间节点、成员的分工、工作要求和责任人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明确标准制定的时间点和路线图。其中调研工作是标准研制的基础,因此根据项目组成员专长和地理位置划分调研区域,开展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

(三) 制定调研提纲和问卷

调研前,分别选取个别企业进行企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调查,选取个别学校进行专业建设情况调查,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所学课程和课程设置调查,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分析的行业发展、职教新政策设计企业调研问卷、高职学校调研问卷和毕业生调研问卷。

企业主要从基本情况、主要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等方面开展调研。高校主要从现行标准的使用情况、专业建设情况、课程设置情况、专业师资情况、实践教学条件、学生就业创业情况、教学标准研制建议等方面开展调研。毕业生主要从基本情况、课程认可度、课程设置的问题开展调研。为方便作答,问卷设计成选择题的形式。

(四) 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

有针对性的选取本专业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代表性的企业。按地理分布划分调研区域, 企业区域涵盖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调研企业规模应涵盖大、中、小型企业,并兼顾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通过间接调研和直接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9]。间接调研通过问卷星软件制作成电子问卷,借助微信、QQ 和e-mail 等渠道调研;直接调研是与行业企业专家或一线技术人员座谈、研讨和访谈等形式开展 [9]。

(五) 开展实践专家访谈会

邀请在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工作过的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开展实践专家访谈会,开展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的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首先实践专家简述个人职业发展历程与代表性工作任务,从新手—生手—熟手—能手—技术骨干 5 个阶段,梳理各阶段的重要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与实践专家一起归纳、分析出岗位代表性工作任务。
在分析确定了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实践专家分析完成代表性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各位实践专业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自己所应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与实践专家一起归纳出完成该岗位代表性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在初步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各方调研数据,由来自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或研究机构的专家组,将工作领域的任务和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分析培养职业能力所需要的课程。

(六) 撰写调研报告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对访谈、座谈研讨结果进行归纳汇总,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至少应包括调研目的、调研背景分析、调研内容、调研结果与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 个部分,其中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在标准修制定中的建议对后续标准的修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 修制定标准

依据调研报告修订专业教学标准,确定职业面向和核心岗位,明确培养目标,归纳培养规格(素质、知识和能力),梳理出核心课程,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如课程思政、三教改革、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融入教学内容的建议,将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融入教学基本条件的要求中,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体现在标准修制定的相应环节中,初步形成以国家政策为引导,以调研为基础的专业教学标准。

(八) 审核论证

邀请方法学专家、企业专家和职教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从方法是否科学,人才培养是否符合企业需求,标准是否体现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标准是否定位准确等方面论证。

(九) 补充调研完善标准

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补充调研,修改完善标准,接受再审核直至通过验收。六 教学标准制定的注意事项

(一) 处理好国家统一性与学校特殊性的矛盾
我国地域广阔 , 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时必须考虑地区性差异,把握好标准定位、内容要求,既要考虑自身的纲领性和规范性,又要考虑自身开放性和灵活性,正确处理国家统一性与学校特殊性之间的矛盾,给与不同区域和院校特色发展留有自主空间 [1,2]。

(二) 避免调研和标准制定“两张皮”现象
调研是以标准制定为目的,又是标准制定的信息来源和基础,调研发现的问题、调研的结论及建议应体现在修制定的标准中,调研报告与专业教学标准前后呼应,避免出现两者毫无联系的两张皮现象。

(三) 掌握好“主攻”和“拓展”的关系
专业的职业面向和主要工作岗位的确定至关重要,涉及后续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涉及后续培养规格、专业课程等的一系列调研、分析和梳理。制药设备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面向是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中的药品制造类,药品制造类是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单位,也是 2015 年新修订的《专业目录》,虽然少数同学到制药设备企业就业,但制药设备企业属于制造大类,人才培养的规格与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有很大区别,因此即便有就业学生,也只能属于拓展的专业大类;再如依据调研数据,该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有:设备维修、设备运行与维护、设备管理、药品销售等岗位。其中药品销售因能迅速获取更高收入,因此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发展转岗到该岗位,但是不能作为该专业初次就业的主要岗位,应属于拓展岗位。

(四) 培养规格、课程和教学条件应前后对应
专业教学标准中的培养规格、专业课程和教学条件存在前后对应关系,培养规格应有相应的课程做支撑,课程的开设应有相应的实验实训室、信息化条件、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做保障。应避免有培养规格无课程支撑,有课程无教学条件保障的情况。

(五) 避免与职教政策和要求不符合或矛盾
避免专业教学标准的建议和要求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要求不符或相矛盾。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总课时规定、公共基础课总学时规定、实践性教学学时规定、顶岗实习累计时间的规定、生师比规定、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经历规定方面应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要求,不能违背或者低于要求。

国家层面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是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指导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实施的基本标准,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文件。本项目组认真总结两次制定国家层面标准的经验,从标准制定的背景、重要意义、原则、路径及注意事项五个方面进行经验梳理,以期能为下一步组织国家层面专业教学标准修制定和新标准的制定,组织区域和学校层面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常红梅 , 王月会 . 高等职业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研究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39(33):26-28.
[2]徐国庆 , 唐正玲 , 郭月兰 . 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需求调研报告 [J]. 职教论坛 ,2014(34):22-31.
[3]雷思鹏 , 姜亦玲 , 王强 , 等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必须实现“八个对接”[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9,40(01):15-19+86.
[4]蔡晓庆 . 校企合作视域下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研究 [J]. 科教文汇 ( 上旬刊 ),2020(01):129-130.
[5]葛维威 . 近年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成果 [ e B/OL].(2017.08.30)http:// www.moe.gov.cn/ jyb_ xwfb/xw_fbh/moe_ 2069/xwfbh_2017n/xwfb_ 20170830/ sfcl_20170830/201708/t20170830_312705.html.
[6]王 继 平 . 职 业 教 育 国 家 教 学 标 准 体 系 建 设 有 关 情况 [ e B/OL].(2017.08.30) http://www.moe.gov.cn/jyb_ xwfb/xw_fbh/moe_ 2069/xwfbh_2017n/xwfb_ 20170830/ sfcl_20170830/201708/t20170830_312706.html.
[7]周志春 .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核心架构和未来着力点 [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8(04):1-5.
[8]江津津 , 张挺 , 李永馨 , 等 .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8,12(01):87-92.
[9]王华丽 , 唐睿 , 阎华国 , 等 . 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的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J]. 医疗卫生装备 ,2019,40(07):89-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2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