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红医精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医疗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深刻的教育意义,传承和弘扬红医精神在护理本科生培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索第二课堂弘扬红医精神的方法和途径,旨在不断加强护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培育政治坚定、技术过硬、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新时代护理人员。
关键词:红医精神;第二课堂;思政育人;护理学生
本文引用格式: 姜迪 , 于颖荣 , 刘汉波 , 等 .“ 红医精神 +” 第二课堂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20,7(92):107-109,15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RedMedical spirit +” second Classroom
JIANG Di, YU Yingrong, LIU Hanbo, WANG Xiang, LIANG Jing
(College of Nursing,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Weifang Shandong)
Abstract: The red medical spirit which is of remarkabl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ot only hasrich era connotation and profoun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rich connotations of the times and profoun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red medicine spir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nursing studen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methods and ways to expand the red medical spirit through the second classroom, aiming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to cultivate nursing staff that is politically strong, skilled, hard- working, and brave.
Key words: red medical spirit; second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ursing students
一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红色文化一方面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文化底色,另一方面则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最鲜明的自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机制相通,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可纾解大学生文化自信问题;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也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红医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以“红医精神”引领护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政治坚定、技术过硬、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新时代护理学子,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 红医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适应革命形势和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广大军民, 通过建立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红军医院、医务学校等举措,在服务军民健康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为核心特质的红医精神 [2]。
红医精神是苏区医务工作者悬壶济世、妙手仁心的医魂,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红医精神, 把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应用到护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 第二课堂的基本内涵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指以课堂理论知识为基础,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创造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措施,切实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 [4]。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成为高校当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高等教育事业除了加强第一课堂专业教学的综合改革以外,还必须找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契合点,系统构建与第一课堂目标一致、内容交叉、形式互补、时间协调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充分挖掘第二课堂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 [5]。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和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第二课堂”逐渐成为实施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能够弥补专业实践教学的单一性局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 传承与弘扬“红医精神”对加强护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 为新时代护理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在本次举国上下共抗疫情的行动中,医务工作者们的动人事迹一次次登上热搜,成为本年度最积极昂扬的正能量。有数据显示援鄂医疗队中护士占比超过 60%,在 4 月 7 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第 43 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吴欣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护士是主力军,他们为患者提供非常专业的护理”。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广大医护人员无私奉献、化解压力、迎难而上的信心来源,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为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资源, 丰富了载体 [6]。优秀的红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拓展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 就是要依托各种各样的形式,有效加强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 [7]。借助于合适的载体,红色资源在意识形态、文化传承、道德示范上的功能优势,能够有效地回应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诉求 [8]。特别是以“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为主要特质的红医精神,是新时代的护理学生的培养中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习“红医精神”不仅可以帮助护理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9],也可以帮助护理学生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培养其对护理职业道德的认同感, 提高护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二) 加强高校护理专业建设
在护理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大背景下,传承与弘扬红医精神,充分挖掘“红医精神”的内涵、探索“红医精神”在护理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时代价值,通过打造第二课堂“红医精神” 育人新模式,使之与第一课堂思政教育充分结合, 发挥“红医精神”在护理学生培养中的思想引领作用,对于培育政治坚定、技术过硬、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又红又专的新时代护理人员,加强高校护理专业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五 打造“123 红医精神”第二课堂育人新模式
(一)“红医精神 +”第二课堂建设思路
在第二课堂开展过程中,将“红医精神”融入护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和专业素养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探索与实践,逐步打造以“一个引领、两条路径、三个结合”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红医精神育人新模式。
(1)一个引领:坚持以“红医精神”为引领, 引领护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信仰之基。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的过程中,深刻领悟红医精神的精神内涵,发扬红医精神,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 特别是在当下的各式各样思想浪潮冲击下,红医精神能更好的引导护理学生分清是非、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坚持以“红医精神”为引领, 指导护理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培养他们面向医院、社区、农村服务的职业素养和角色定位,激发他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潜能。
(2)两条路径:传承红医精神,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构建引领路径。路径一,在“第二课堂” 的建设过程中,通过授课、讲座、报告等形式加强对红医精神的理论教学和研讨,让护理学生充分了解红医的概念及其精神的来源,感受波澜壮阔的红医精神发展史,让护理学生真正感悟红医精神的本质内涵。路径二,在新时代的深化专业改革的形势下,传承红医精神必须植根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土壤之中,让广大护理学生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提高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依托, 将“红医精神”与时代楷模相结合,开展互动式实践教学。在服务他人、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中体现红医精神的时代内涵。
(3)三个结合:发扬红医精神,结合日常工作,育时代新人。一是将“红医精神”与班级建设相结合,培育红色班级,通过不同形式的开展活动;二是将“红医精神”与党日活动相结合,以特殊时期、关键节点等为契机,加强对红医精神的学习和传承;三是将“红医精神”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通过创造活动载体,使护理学生在志愿者服务中深刻领会“红医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123 红医精神”第二课堂育人的具体途径
(1)建立红色班级,开展红医教育。建立红色班级——“红医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营造学习红医精神、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提高护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班风学风建设;通过主题班会,分享红医故事,加深自己和同学们对红医精神的理解。另外,还将红医精神与护理专业素养相结合,进行学术研讨式实践教学,实施以弘扬红医精神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纳入实践课程学分。
(2)举办人文论坛,讲述红色故事。一是邀请红色文化研究专家进校园,宣传红医精神与红色文化,使护理学生更好得将医学工作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红医精神。二是学生面对面,自己“说”红医历史故事,悟“真、善、美” 的红医敬业精神,从读懂历史深入到感知历史, 从感知历史深化到感悟历史。红医故事往往生动精彩、传奇跌宕,既吸引人、又感动人,对于即将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学生来说,容易感同身受, 获得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3)开展志愿服务,弘扬红医精神。参观革命重地,感念革命先烈,组织护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了解红色故事,感受红医精神;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农村医务室等地开展义诊、健康宣教、应急救护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应用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践行红医精神。
(4)构建网络平台,宣传红医精神。积极推动红医精神理论学习同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增强红医精神的时代感与吸引力。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阵地、两微一端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辟乐于接受的“红医”文化网络课堂,阐述红医精神的时代内涵,展现红医精神的魅力,实现红医资源共享。
(5)选拔优秀护理学生,塑造“红衣天使”。通过护理学生自荐、教师评定等方式,结合护理学生学习成绩及日常表现,选拔一批“优秀护理学生”标杆作为“红衣使者”形象大使,塑造护理学生特色的红医精神,发挥榜样和示范引领作用,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极向上,勇做表率。
六 “红医精神 +”第二课堂育人效果调查
为更好的探索“红医精神 +”第二课堂育人模式,评估该育人模式的开展效果,在“123 红医精神”第二课堂育人新模式实施后,对护理专业学生就“红医精神”认知及传承状况展开调查。本次调查共调查护理专业学生 368 名,其中男生 52名,女生316 名。通过调查结果来看,所有人均对“红医精神”的内涵有一定的了解,有 76% 的学生表
示非常了解,有 43% 人对“无私奉献”、“救死扶伤” 的精神了解较多,而在“政治坚定”、“技术优良” 的精神方面了解较少一些,在了解途径和方式上, 主要是以网络搜索和老师讲述为主;学生普遍认 为“红医精神”对当代医学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说明他们对“红医精神”时代价值认知更加清楚; 对于学习宣传“红医精神”的最好方式上,学生 较多的选择主题讲座、微型团课、实地学访等活 动形式,并且所有同学表示愿意加入到学习宣传 “红医精神”和红色文化的活动中来,这表明通过这段时间开展“红医精神 +”第二课堂的育人模式, 能够较好的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七 结论
“红医精神”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精神财富, 是新时代下医疗卫生行业的力量源泉,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医精神”,创新学生培养模式,而“红医精神 +”第二课堂的育人新模式就是对红医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一种探索。新时代,护理工作仍然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内容。在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加强“红医精神”教育,对加强学生专业认知、树立正确政治导向、提高专业素养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医患关系紧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的当下,导致现在学生对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顾虑,对专业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向。以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为内涵的“红医精神”能够为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成长为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贺兰英 , 王鹏伟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之关联 [J]. 教育现代化 ,2019,6(27):170-174.
[2]蔡运荃 . 论红医精神在医学教育中的价值 [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39(12):1284-1287.
[3]刘孝杰 , 曾新华 , 钟吟 . 试论红医精神的时代价值 [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39(12):1276-1279.
[4]黄书芳 . 发挥第二课堂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J]. 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19(12):55.
[5]陈妮娜 .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构建 [J]. 教育现代化 ,2017,4(29):14-16+22.
[6]孟国忠 .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 价值与传承 [J]. 教育现代化 ,2016,3(25):225-227.
[7]谭备战 .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以红色文化引领校园文化为中心 [J]. 教育现代化 ,2017,4(35):202-203.
[8]韩同友 , 周亚军 . 论红色资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价值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10):67-71.
[9]黄娜娜 , 王未强 . 浅析红医精神在医学生教育中的时代价值[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17,19(03):15-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