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一门新的专业也随之诞生——电子商务运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落差 ,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密联系企业进行教学改革 , 尤其是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办公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借助网络开展商务运营工作是目前营销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家也在不断推动电商的跨境合作,给电商运营带来了广阔的市场。一些高校教师由于缺少经营实战经验,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导致学生的成长出现瓶颈。因此,文章将系统性地介绍电商专业的概况,并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课改办法。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电商专业
本文引用格式: 耿伟斯,朱晓丹,叶夏 . 电商专业电子商务运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0,7(100):44-48.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E-Commerce Operation in E-commerce
GENG Weisi, ZHU Xiaodan,YE Xia
(Shando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 new profession is also born-e-commerce operation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has caused a gap between the demand of employers and the supply of talents. This requires that we must closely contact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s, especially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s. In the Internet age, everyone's daily life and work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computers. It i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ing industry to carry out business operations through the Internet. The country is also constantly promoting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of e-commerce, which brings a broad market to e-commerce operations. Due to the lack of practical operational experience, some college teachers still hav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students, which leads to bottlenecks in the growth of student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 the overview of the e-commerce major, and propose targeted curriculum reform methods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e-commerce; teaching reform; e-commerce major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商务作为新崛起的行业力量,改变了许多传统经营的模式, 极大地拓展了经营渠道,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力量。随着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等的推行, 以跨境经营为主体的电子商务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企业应当正确认识这一行业趋势,积极招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高校对电商人才的培养,应当更加关注实践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比赛和实习,使学生能充分地将课本知识消化运用,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适应转变。
一 电子商务运营概述
(一) 电子商务运营的基本概念
电子商务运营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各产品推广优化、电商平台维护、网络产品研发与盈利等, 主要包括调研、产品定位与管控、数据分析与跟进等工作,具有市场性、网络性等特点。随着国家对电商的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依然处在上升阶段,许多高校也逐渐设立了电子商务等专业,每年为市场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电子商务运行与传统的实体经济运营有很大区别,其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受信息波动影响程度较大,在实际的电商经营中,还会涉及很多的领域。电商前端包括了美工设计、数据调研等;电商的中端包括了营销策划、日常管理、售后维护等;电商的终端包括了数据分析、产品开发等。在实际教学中,可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推广、网络营销等课程,从店铺营销、网络数据分析、经营管理和售后服务等不同的角度开展,并加强对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积累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电子商务专业的内容很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需要有更加精细的培养计划。随着高校扩招和专业人数增加, 学校会在大三时给大专业的学生进行分方向授课,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这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精细有深度。电子商务的细化可以分为运营、策划、广告等。
(二) 电商运营专业的主要特点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广泛性、实践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电子商务只是一个技术概念,在电商经营的过程中,可以与农业、制造业、设计业、服务业等不同的行业相结合, 使其成为电子商务的产品对象。这种广泛性给电子商务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许多学生会感觉到校园学习和实际工作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其次,由于电子商务的涉及面很广,导致该专业学生在大三、大四时都需要通过企业实习、个人创业等锻炼实践能力。在学生进行实战的过程中, 能够逐渐学会分析和处理电商经营中面临的问题,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在日后就业时能够更有竞争力。最后,电子商务中包括了很多不同的发展方向,如数据分析师、新媒体运营和品牌策划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在后期实习或创业的过程中提升个人优势, 正确处理遇到的经营问题。
(三) 电商专业的培养要求
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业经营有很大的差异, 但都是以服务客户为最终目的。因此,高校在开展电商专业时,要对人才培养做出必要的规划。根据国家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来看,必要的基础课程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电商专业广泛性的特点,在对人才培养时要注重应用和思路的转变。学习电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主要分为工作和创业两个主阵营,而这两者对知识的需求方向有很大不同。学校在对学生的日常培养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营,加强学生的实践经历,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能够充分认识电商运营的不同岗位和环节,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锻炼。学校在面对电商专业的毕业生时,应该放宽其毕业设计等相关项目的自由度, 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开展毕设,在实战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与成长。
二 电商专业育人模式的问题
在目前各大高校进行电商专业育人过程中, 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落后、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和忽视校企合作重要性三个方面。
(一) 培养方案落后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属于新领域,一些高校在对学生培养方案制定时不能紧跟市场的发展,导致培养方案落后的现状。首先,一些高校由于硬件环境的限制,不能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课程环境,而是采取计算机模拟经营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软件不具有灵活性,与实际的市场经营有一定的区别,使学生不能真正掌握电子商务技术。模拟软件的教学效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感受市场经营的复杂性与变化性,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1]。其次,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实践工作的重要性,过分强调课本知识。但其实,电子商务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课程的重点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出现偏移, 过于死板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电商运营的内涵。
(二)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由于高校教师远离市场,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度不够,缺乏实战经验, 导致电商教学效果不理想。首先,电子商务专业内容的涉及面很广,教师的专业广度不够,不同的课程之间难以形成体系,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困惑。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软件设计、电子工程等不同的专业相互融合,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电子商务专业教材过于陈旧,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营。电子商务教学的灵活性很高,过于统一的教材很难使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课本, 而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查找新的教学案例,避免教学内容与市场经营之间产生断层。
(三) 忽略校企合作
电子商务运营是一门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的专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很难落实实践活动。因此,学校必须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平台。但是一些学校由于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导致了校企合作开展困难,学生无法通过企业实习等方式得到锻炼,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面对一些困难。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的专业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将其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经验。学生在寻找实习机会时, 由于对行业的陌生,很难迅速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如果学校可以开展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的企业实习保驾护航。
三 “1+X”证书概述
(一)“1+X”证书制度
“1+X”证书制度是在职业教育规划改革过程中提出来的新理念,并在 2019 年开始正式在试点院校推行。其中的“1”是指传统的学位证书,在学生完成必修学分后就可以得到,由学校统一授予本校学生国家通认的学历证书。其中的“X”是指, 学生根据专业、就业等原因自行选择并考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是由专门的培训鉴定机构统一发放,且受到国家、企业和学校统一认可的技能证书 [2]。在国家不断大力推行职业化教育的背景下,施行“1+X”证书制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职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快速进行职业规划,拉近学生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1+X”证书制度帮助高校建立了一个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框架,极大地改善了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学生能够根据就业市场中对实际技能证书的价值排序和自我兴趣,找到更加合适的路径。
(二)“1+X”证书的意义
“1+X”证书制度是符合国家对于电子商务技术发展要求的一项专业认证,且许多高校和企业都认可“1+X”证书的含金量,能够证明学生的个人能力。首先,随着各大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国家每年有近 40 万电商专业的大学生流入人才市场。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很难快速判断学生的专业水平,引入“1+X”证书十分必要。“1+X”证书制度能够使电子商务行业形成规范统一的标准,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1+X”证书制度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专业,如营销、运营和客服等等,收缩了学生学习的宽度,但延伸了学生的学习深度 [3]。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灵活性,但是引入“1+X”证书制度, 可以将数十万学生纳入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之中, 提升了学生的培养目标,有利于高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引入这项制度,也是为学生在就业时准备好助力,使学生能够厘清行业发展的走向,不断在合适的道路上钻研学习。在“1+X” 等级证书制度中,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成长模式,即多方面发展和转移方向发展, 获取不同岗位、不同等级的证书。
(三)“1+X”证书制度的要求
在施行“1+X” 证书制度的过程中, 将学生的毕业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挂钩,对学生的毕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就业时的专业性。首先,在必修科目中,学生的所有基础科目必须全部通过,且必修科目的课程学时占学生所有学时总长度的 50% 以上。在选修科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在毕业之前的选修课程累计学时应在总学时 10% 以上。其次,由于电商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实践课程,可以分次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内完成, 也可以统一累计在大四上学期完成。学生的实践学习学时长度不应少于总课程时长的 25%,企业实习周期累计不少于 3 个月。最后,根据“1+X”证书制度,学生在毕业之前需要取得 2 个或 2 个以上不同方向的职业技能证书,并按照个人能力, 鼓励学生多方向发展。根据“1+X”证书中对职业技能的划分,分别包括了初、中、高三个级别,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实现个人就业与校园学习协同发展。
四 电子商务教学改革重点
(一) 突出实战教学的重要地位
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要求较高的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实战的重要地位,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独立运用知识的环境。首先, 教师在制订学生的培养计划时,应该结合目前社会对电商人才的主要需求,制定出以就业为指导性的方案,充分发展和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以电子营销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将美工作为课程的一个分支,在布置学习任务时,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发挥空间。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对案例进行自由讨论,提出个人的想法和建议,在通过组间交流的方式分享观点,互相评价对方的发言,教师需要在适当的地方给予学生引导。这种教学模式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很大,能够让学生在面对电商案件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快速将课本知识转变为实践经验。
(二)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竞赛
许多企业、高校和联合会都会定期举办电子商务竞赛,吸引高校学生参加。学校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安排有带队经验的教师给学生进行竞赛宣讲和参赛指导,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在大学时期多参加竞赛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从学习者变为实践者,打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在企业举办的电商竞赛中,如果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学生毕业时,可以丰富履历, 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竞争力,找到心仪的工作。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包括了团队合作精神、知识运用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等 [4]。电商竞赛就是一个小型模拟经营,学生在参加竞赛中会遇到很多突发的问题, 通过组内合作和指导教师的帮助,学生的职业能力会得到锻炼,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有效。
(三)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教师由于长期处在校园环境中,对实际的市场和社会了解不够充分,有时会引起教学上的偏差。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定期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方式使教师队伍保持活力。首先,电子商务专业与市场的变化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除基础的专业知识外,学生应该掌握如何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学生升入大三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实战应用上。教师自己应该加强日常积累,践行终身学习的要求,保持对专业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其次,教师之间需要加强沟通, 包括了教学经验和前沿知识等,学习他人的长处,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5]。不同的科目之间应该关注其融合性与联系性,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培养电子商务运营的基本体系。
(四)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企业实习对电子商务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鼓励大三、大四的学生参加实习,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首先,校企合作对学校、学生和企业而言是三赢的模式。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融入真实的电商运营环境中。学生可以在实习中掌握和学习行业的新数据,借助实习经历,能够把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运用能力。企业前辈的指点和教师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维度的成长 [6]。其次,在国家不断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下,电商专业的学生更具有独特的优势。电商创业的成本较低,借助淘宝等平台,学生能够快速搭建起一个电商店铺,通过亲身经历电商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能够更加掌握电商的重要内核。
(五) 开办有价值的模拟实验
电子商务专业也需要开设一定的实验课程, 包括模拟经营、沙盘推演等,学校应该做好基础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设施条件完备的实验室, 在校园内开展有价值的模拟实验活动。并非所有的电子商务经营都是完全依托淘宝等成熟的电商平台的,许多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会开发属于自己的电子平台。面对这些有开发设计需求的学生, 学校可以提供实验室帮助学生。以开发一个农产品销售的电商平台为例,学生需要借助腾讯或阿里平台的基础资源,使用 JAVA 或 C 语言进行程序开发,并收集果农们的货品信息,根据顾客的需求订单,智能匹配距离、价格和品质最佳的卖家,并由平台独立完成配送服务 [7]。由于直接打通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渠道,这种小应用程序的供给价格更低,许多大学生都会利用这一优势在校内进行创业试练。
(六) 充分利用网络相关资源
电子商务的经营离不开网络的支撑,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学会充分利用网络上的相关资源,拓展和延伸专业学习。首先,面对教科书中陈旧的案例,教师可以根据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 通过互联网中海量的资源,将专业知识变得更具吸引力。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将一些成功的电商案例在课堂内展出,由学生分析处理风险危机的方式,并从中学习优秀经验。其次,在网络中有很多适合大学生学习的 App,将市场中瞬息万变的数据信息汇总整理成能够显示出变化趋势的统计图,学生在进行创业、实习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查找到真实的市场信息 [8]。市场营销和电商运营都要基于真实的市场,学生可以借助市场数据培养分析能力和敏锐度。只有依托于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才能够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极大地弥补了校园虚拟试验的不足。
(七) 构建电子商务精品课程
目前,许多大学都在不断研究校园精品课程, 并采取网播的方式将课程进行分享。构建精品课程不仅能够扩展学校的知名度,也可以让许多非本专业的学生了解课程,并产生学习兴趣。首先, 电子商务专业的入门并不难,一些对本专业有学习需求的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进行学习,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借助校园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可以及时与教师联系,拓展了师生的沟通渠道,使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其次,学校与教师共同设计完成的精品课程可以帮助学校扩大知名度。在进行校企合作和企业实习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隐性便利。企业的人事部门可以根据学校对电商专业学生打造的课程,掌握学校的主要培养规划,对本校学生的基础水平形成一定认知,在后续合作和招聘的过程中工作展开更加顺畅 [9]。在网络时代下, 电子商务运营应结合大数据分析,如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京东等平台都是依靠大数据分析来选择产品、市场分析与运营规划,因此在电商运营也应加入相应课程,如电子商务运营实务、网页设计,等等,主要包含了对产品的定位分析和不同运营平台特点的掌握,学生通过模拟开店的过程掌握基本的实践经验,并进行产品、视觉和流量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运营训练,加强对后期运营和客户社群的维护管理。这种综合性的电商运营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 还可以快速融入不同的环节,具有更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五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电子商务运营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实践教学的主要地位,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书本知识的应用。学校应当做好学生学习的基础建设工作,包括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建立设施条件完备的实验室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电商相关的竞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行业经验。为了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在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引入“1+X” 证书作为对学生的等级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真实可靠的企业信息。
参考文献
[1]陈惠红,刘世明 .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国家专业标准研制路径:以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为例 [J]. 职业技术教育,2019(20):34-38.
[2]梅晓仁,夏青 .“四维一体”跨境电商实践体系的构建 [J].绥化学院学报,2019(01):26-28.
[3]陈静 . 应用型电子商务课程群改革及建设探索与实践 [J].现代职业教育,2017(34):98-99.
[4]王汉荣 . 高职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7(03):31-35.
[5]范敏,方小教 .“互联网 +”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01): 117-120.
[6]段洁,余思维,龚周周 . 以实战为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探讨 [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02):37-38.
[7]楚树雄 .“互联网 +”概念下中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J].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09):73-74.
[8]汪永华 . 电子商务专业实施 1+X 证书试点刍议 [J]. 电子商务,2019(12):89-91.
[9]汤云峰 . 新零售时代应用型大学物流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8,5(10):56-58+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