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开展教研教改工作所探寻的方向。文章以“互联网 + 智慧课堂”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财经类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特色,探讨如何从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设计适合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尝试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讨智慧课堂的综合运用。文章从课堂与实践教学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将来推广“互联网 +”、大数据为背景的现代教育模式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智慧课堂;高等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胡伊,温晓 .“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智慧课堂教改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20, 7(100):1-4.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Accounting Professional Wisdom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 Yi, WEN Xiao
(School of Account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Guangzhou Guangdong)
Abstract: With the Internet, big data, such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ow to make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colleg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he innovation scale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ersonal cultivation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dire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work in our country.Based on the“Internet + wisdom education class”as the research object, surrounding the features and economics of the accounting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discusses how to innovate from the teachers' teaching concept, the design is suitable for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ways students easy to accept, trying to build an online and offline wisdom of combining classroom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explore the integrated use of wisdom in class. Targete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classroom and practical teaching,so as to promote“Internet +”in the future, big data as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education pattern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Internet technology; wisdom classroom; higher education
随着互联网资源在高校的推广,网络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互联网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构建信息化的现代教育平台,而且可以逐步形成具有创新性的科研组织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社会服务模式,最终为高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必要的依据和保障 [1-2]。
“互联网 +”的理念已经得到了教育界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也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教育部办公厅于 2018 年 4 月 18 日发布了《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要求建成“互联网 + 教育”的大平台,努力提高在校师生信息化素养水平, 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适龄学生以及全体教师的教学应用能力。国务院常务会议在 2010 年 5
月 5 日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自此“互联网 +”背景下的信息化教育模式逐渐成为促进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将结合财经类高校的课程教学实践,探讨“智慧课堂”在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下的创新运用。
一 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智慧课堂作为数字教室与未来教室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慧教学当中能够实现学员考勤、教学资产的智慧管理、教学环境的智慧调节、相关视频及监控系统的远程一体化控制,未来将是高校教学改革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关于智慧教室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 1988 由 Rescigno,R.C 所提出的“Smart- Classroom”。Skipton 指出基于电子或技术增强型的教室是智慧课堂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应偏重于从技术层面对智慧课堂进行研究。美国的《每日论坛》中指出智慧课堂的应用是创新的学习环境的一种方式。Sevindik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智慧课堂确实能营造高效的学习环境,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的 Brain Glozalez 在 2010 年指出,未来的教学课堂将有颠覆性的改变,教师能够把知识传授到教室之外的地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性地接受教学内容,以便能够有更多的学习沟通和交流 [3]。
2008 年“智慧地球”概念提出,国内开始出现关于智慧课堂的探讨。陈卫东认为,智慧课堂的相关功能在课堂自动化、学习的及时反馈、教学过程的多维交互、课堂实录等方面的应用中得以体现 [4]。黄荣怀提出智慧教室“SMART”概念模型,将智慧教室的功能拓展为:内容呈现、资源获取、环境管理、即时交互和情境感知五个方面, 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对未来设计智慧教室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此后的研究体现为:智慧课堂的设计考虑教学目标的实现、智慧课堂的互动和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以及智慧课堂的教学评价效果等 [5-6]。会计专业课程多数为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当前的教学手段还比较落后,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运用,学生上课时常出现浏览网页、微信聊天 等行为,当会计专业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演示替代 “黑板 + 粉笔”站在讲台前讲解复杂的计算公式及专业知识时,学生却很难做到全神贯注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对于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模拟内 容,大部分高校都强调在校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从“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最后出“财务报表” 的整个企业经济数据加工过程,着重强调对专业 财务软件(例如:用友 ERP 财务管理系统、金蝶云管理系统)的熟练运用,以此来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综合应用。因此,借助智慧课堂多方式教学的优势与特点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因材施教,能够从理论教学到实践运用的各教学环节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 创新会计学专业教学范式的探讨
要提高课堂效率,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学设计时将以教学对象为中心的原则贯彻到整个教学环节,运用多种互动教学方法来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会计专业课程为例,在知识点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选取有针对性的典型教学案例,根据选取的案例与实践应用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从有趣的案例分析中学习知识点,总结案例带来的学习成果。而实践应用的教辅平台大多出自教育机构的研发,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课堂建设研究尚停留在理论层面。当前关于大数据平台下智慧课堂的实践应用及评价研究还比较缺乏, “互联网 +”等信息化的智慧课堂平台是能够深度融合教学资源与课后评价管理、教学分析与教学管理的综合类智慧教辅工具 [7-9]。
会计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模拟企业财务业务情景等教学活动开展教学, 如安排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情景剧来呈现现金管理条例中的现金使用规定,不仅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而且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使其印象深刻,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课前围绕教学目标设定场景,为学生进行分组,分配角色待完成任务,最后进行总结评价。任课教师可以在会计专业每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结束后为学生们提供某一企业的相关背景资料,让每个学习小组能够利用课外的休闲时间来充分了解该企业财务会计的相关工作,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创新性提高工作方式奠定基础条件和宝贵经验,如下图 1 所示。
除以上环节的教学设计外,构建基于“互联网 +”平台的智慧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应结合高校本科生具体专业进行实践应用,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互联网 +”平台应用教学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等,设计适合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大数据平台教学方案。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慧课堂能够通过收集、反馈、分析学生的相关学习数据,创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改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方式。借助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进行量化,通过网络交互性链接、课堂及时反馈等功能的实现为“智慧课堂”的教学互动提供便利,课程教学使用过的 PPT 及相关视频等内容都可以通过下载获取,学生在课程的预习和反馈过程将更加及时和有效,课后的随堂讨论和课后反馈都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做到全程记录,教师随时可以做到利用数据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支撑。
三 高校会计学专业智慧课堂的建设分析
教研教改是推动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 其成效如何将对工作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满足师生对教育相关资料的需求,教学内容的实时探讨和教改成果的归档等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与之相配的以“互联网 +”“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课堂”信息平台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高校会计专业的智慧课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教案分析的时效性、操作服务的易操作性以及涉及隐私的数据安全性。立足教学管理的视角,明确学生的知识需求,设计高效快捷、操作应用舒适方便的可视化界面, 充分凸显大数据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分析管理方面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智慧学习平台”,采集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对其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进行诊断和评估反馈。
其次,“互联网 + 智慧课堂”的建设需要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借鉴高校“互联网 +”助力普通高等院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阶段性成果,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对会计专业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优化, 文章提出以教学对象为主体,教学成果分析为主要目标,按教学的先后顺序可以将整个教育评价过程划分为:数据采集整理、作业批改审阅、错题剖析指导、教师精准指导、融合实践巩固、教学质量改进、成果项目汇总。从学生群体数据入手,聚焦班级差异,突出财经类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剖析,明确后续资源配置方案, 突出信息化优势资源,辅助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
最后,“互联网 +”智慧课堂平台建设还需要综合考虑教育资源存在分配不均和选拔标准同质化等突出问题,让更多学生能够听到会计专业优势资源教师的“金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高质量的个性化教育”的目标。 采用“互联网 + 智慧课堂”的信息化手段,注重会计专业教与学的相互融合与渗透,真正起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构建会计专业知识体系、提升企业实践能力 , 进一步丰富学生个性化实践数据内容。在现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努力将教学反馈落实到每一位教学对象上,让这些受教对象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四 高校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措施
开展“互联网 + 智慧课堂”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学时与教学经验外,还需要能够创作 PPT、微课视频、语音讲解等信息化教学资源, 所以不断提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能力,是高校教育教改发展的需求,并让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高校教师的新常态工作。结合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以及“互联网+高校教学”的前期应用成果,文章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智慧课堂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从而整体推进高校教学能力、学生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首先, 基于“ 互联网 +” 教育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在界定智慧课堂内涵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流程、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比较分析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的不同。倡导学生能够个性化学习,既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又要兼顾个性化发展, 智慧课堂学习能够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依托互联网海量的会计类学习资源,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会计学的前沿知识与应用现状,通过学习交叉学科的知识,学生可以自我构建并完善相关知识体系,综合培养多学科知识交叉、整合与运用的能力。随着教学环节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很快地通过数据的形式统计出来供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数据,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进行差异化、个性化辅导,从而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从智慧课堂的实现条件、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层面构建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以此模式作为实践应用的基石。针对高校会计专业课程特点与现状,制定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目标:掌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生成的,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知识整合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采用大数据平台的特点及功能综合运用的基础上,对智慧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实践,包括课前环节、课中环节和课后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搭建“互联网 + 智慧课堂”的信息化平台,推动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创新,并合理利用该资源拓展高校会计类课程的教研教改活动。
五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信息化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越发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不断尝试引入互联网平台、智能手机及移动终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创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推进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也逐渐能够尝试并适应基于“互联网 + 教育”的自主学习模式,教育信息化对我国现代教育的改革发展影响作用日益显著。大数据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深度融合将创新出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智慧课堂更加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全符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需求,将智慧课堂的相关技术运用到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对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沟通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淑洁,仇星月,叶新东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微格教学系统设计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8):23-27.
[2]侯明艳,智慧课堂模式下高校教学参考资源学习平台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8(16):17-19.
[3]李小志,陈宥辛,叶新东 . 基于虚拟课堂的学生技能训练实验平台设计与开发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9):63-66.
[4]王晓娟 . 基于 MOOC 模式下的远程教育课程教改研究 [J].教育现代化,2019(20):23-24.
[5]肖丽利 . 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动态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8,5(13):160-162.
[6]杨健,杨刚,叶新东 . 虚拟微格教学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10):75-78.
[7]俞婷婷 .“互联网 +”时代《企业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结合大数据与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现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3):56-56.
[8]赵宝芳,李洺瑶,于帮新 .“互联网 +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J]. 商业会计, 2019(10):127-129.
[9]庞敬文,张宇航,唐烨伟,等.深度学习视角下智慧课堂评价指标的设计研究 [J].现代教育技术,2017(2): 12-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