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English Teaching Discussion of Biology Speciality under Background of Sino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SUN Zhe, WANG Zhi-ying, HE Cheng-guang, YAO Dan, WANG Kang-yu, DONG Hao
(Life Sciences School,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
ABSTRACT:Under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been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constructing and developing new education mode of Sino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t is a relatively new teaching topic to cooperate with foreign partners based on existing Chines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unique advantages of Sino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To help students fully accept whole English teaching, our school has set up English vocabulary course of biology speciality. During five-year teaching, the author summarizes some experience from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finds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study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eaching work of Sino 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KEY WORDS: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Biology speciality; English; Discussion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国内各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大学共同建立并联合设置了众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这些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与资源。根据生物技术本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需要,本学院在学生开始接触全英文生物相关专业课程之前我们开设了生物专业英语这样一门辅助课程,可以为学生提前做好专业英文词汇储备,还可以将一些英文授课的内容提前做好预习。笔者在近6年的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与管理的经历中,摸着石头过河,摸索出一些对于生物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经验,在此分享在教学中其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对应问题的分析。以供有着同样教学工作经历的教育工作者借鉴。
一 生物技术本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
各高校的中外合作专业都各具特色,有的采用n+n 模式,即学生入学后在国内学习一到三年时间,在此期间内完成需要学习的科目后可以付国外合作学校就读其余课程。还有一些高校采取由国外合作学校选派教师在国内全外文授课的模式,直接将国外的课堂搬入我们的大学校园,使我国大学生不出国门即可享受到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我校与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于2013年起联合开设中外合作办学生物技术专业,双方学校共同制定的本科培养方案中有16至18门核心专业课程由外方选派的外籍教师采用全英文模式在我校讲授,根据规定全英文授课占总课程数的比例达到34%。外方教师决定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以及最终考试内容。这样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外方教学资源的原汁原味儿,使该专业保持独特的中外合作办学特色。
(一) 对研究课题的掌握不到位
每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每节课的知识点也是不变的。学生在变式教学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讨论价值与讨论意义需要教师严格进行把控。如果教师把每名学生提出来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很容易造成知识点的偏移,导致教学重点难以掌握的情况出现。在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筛选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因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没有采纳而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变式教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从找不到问题到提出有深度问题的转变,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意识,讨论与交流问题的核心才是决定着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
(二)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多元化的问题
学生通过课前学习了学习任务书,观看了教师准备的课前学习视频材料以后,将通过自己的学习整理出来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不同、基础能力等多方面个体差异的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存在着许多不一致性,在课堂上讨论的环节,每个学生提出讨论的问题不同,讨论的问题过于复杂,基础较弱的学生难以理解;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认为降低的学习效率,很难实现教学的统一性。中外合作合作办学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在课堂交流与讨论的环节是否真正的做到了全员参与需要教师严格把控,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主动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 教学技术的应用问题
在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成手”教师,新教师的比例只有二成左右,中外合作合作办学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教学考验。许多教师都没有接触过课前预习的微视频制作,许多教师都不知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制作,更不知道制作应该运用什么软件。主要原因还是教师自身对于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不够熟练,大部分教师都有着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时间很难改变自身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即使教师已经做好了每堂课所需要的学习视频资料,上传到相应的平台,让学生进行自主观看学习。但是,由于义堂镇处于较偏远的农村,网络平台的建设不完善,学生在学习资源观看与下载的的过程中会受到网速等方面问题的限制,影响了学习效果。
(四)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中外合作合作办学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制作微视频以及学习任务书,学生要提前做好预习。学习目标需要学生在课前自己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这样许多学生都存在课前掌握了基础知识,缺乏对知识的运用与深入思考的主动性。中外合作合作办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刷网页等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行为,这些教师与家长都很难把控,需要学生提高自律性。
二 根据专业类型、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教材,做到教材与课堂教学材料相匹配
在《生物专业英语词汇》课堂中我们需要根据专业类型、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教材。本专业的特点是中外合作办学且核心课程为外教全英文授课。这些核心课程涉及到普通生物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生物技术方面的本科专业课程。所以该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生物专业英语知识需要囊括生物技术专业所有必要课程。因此在为数不多的生物专业英语教材中,我们采用了将悟生编写的《生物专业英语》第四版教材[1]。该教材图文并茂,知识点解释清楚。在课文后附有生词表以及课后练习题方便学生学习与练习。另外,在课文的安排上该课本采用徐徐渐进的方法,先从普通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讲起,逐渐涉及到植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对于将要接受全英文授课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预习过程。
中外合作合作办学教学背景下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都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对于每节课所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进行总结,从而用自身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教师布置的的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会主动学习,让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对于重点与难点进行钻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调整学习的时间,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预习,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对自己存在的疑惑与同学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敢于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真正的起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
三 加强对授课教师的英语培训非常必要
国内各高校的生物专业英语教学的任课主要由各专业任课教师以及公共外语教师担任。在教学过程中生物专业课教师具备专业知识以及词汇优势,对专业内容相对比较熟悉。但是在英语语言基础特别是发音和口语等方面相对薄弱,难以从语言的角度将较难语句和段落讲解得更加透彻。另外,能够胜任专业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相对较少,需要选聘英语非常好,或者有欧美国家留学、研修经历的生物专业教师。而公共外语教师由于对生物专业知识了解不足,难以从专业角度去讲授生物知识[2]。因此对适应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有一定难度。因此, 加强对专业教师的英语培训非常必要。对于本校的合作办学专业来说,生物专业英语的任课教师可以提前进入外教授课的全英文专业课课堂听课学习。掌握外教授课的知识点以及授课重点词汇,做好教学重点词汇等内容的记录与总结。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自己的生物专业英语课程中,让学生在全英文授课前做好充分的词汇准备。
中外合作合作办学教学背景下,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任务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微视频与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梳理,对于存在疑问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学习,让学习的目标更明确。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对于一些具有一致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探讨,积极地鼓励全体同学都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中外合作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每一名学生都可以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导向思维去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通过目标的指引,让学生实现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避免出现因学生自身缺乏自控力而导致出现了教学效果差等问题的出现。
四 学生的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需要同时加强教学
本校的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省内生源与省外生源各占50%,在入学成绩上并没有英语水平的限制。所以造成了英语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学生的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需要同时加强教学。因此,本专业在本科教育必须的大学英语课程之外,为学生专门聘了英文外教, 讲授英语视听说课程。利用该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视听说能力,为学习全英文专业课打下一定的语言基础。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外教老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尽量不要使用一些特别复杂的语法和英语用法,因为大家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最大程度地理解课堂内容。对于课堂上的问题,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准备,让有表达能力的学生带动那些消极发言的学生,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语言缺陷,多鼓励,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3]。
生物课堂变式教学的方式已经在我国生物课堂课堂教学中应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已经被我国大部分教师所认可,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应用过程中都只是对题目进行变式教学,在具体的知识点的运用中采取的变式教学并没有做到融会贯通。当今社会所提倡的深化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新时期,让更多的教师正确的运用好变式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中考复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实现变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有效运用进行理论研究与具体的实践分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想实现中外合作合作办学生物专业英语课堂课堂教学的中外合作合作办学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实现学生的互动性。课前的预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从听课转变为学课,学习的节奏都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难点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沟通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如果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可以咨询老师与家长。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合作探讨的方式对重点难点的知识点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在课堂上表现的更积极,教师也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传统教学背景下的师生互动主要采取的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通过反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更积极,在自由、平等、互动、合作的氛围下,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实现了课堂的高效利用。
五 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尽量的贴近全英文课堂的授课方式
由于本专业的《生物专业英语词汇课程》是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适应外交全英文课堂而设置,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尽量的贴近全英文课堂的授课方式。为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课堂上会带领学生跟读新学的专业词汇,按排出固定的时间由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并进行逐句翻译。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还采用了新颖的翻转式教学方法。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各自提出中外合作合作办学题目,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查询资料、总结内容、制作多媒体讲稿等,在课堂上学生作为主体,走上讲台使用英语对自己准备的课程进行阐述。这种中外合作合作办学的授课方式极大的激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深刻的了解了课题涉及到的知识。
中外合作合作办学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给学生设计的每个学习目标任务书进行自主学习,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学习,让学生对于生物专业英语课堂课程不再感到畏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现了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时间相结合,通过所学习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符合新课标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积极与活跃,在讨论的过程中敢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每一个学生都是表达者与倾听者,更符合对学生全面综合质素培养的发展需要,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并总结了一些问题,比如:本专业每个年级的生物专业英语课堂均由近一百名学生构成,对于这类有关外语的授课课堂来说近百人的课堂设置有些不合理,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在听课过程中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有点难度,一旦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外教的教学内容没有同步,那就会造成思维断档,时间一长,形成了恶性循环,可能会有更多的学生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中外合作办学就成了一种形式,学生不认真听课,在教室里做一些无关的事情,而外教又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听课状态。规模过大的课堂更加不利于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集中精力听课[4]。根据英语协会的论证显示,外语授课的课堂最适合授课人数为25-30人以下。这样以便于授课教师采用分组教学等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更有利于学生听清楚外语内容[5]。因此,将缩小课堂学生数量, 将原有的大课堂变为数个小课堂分别授课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规模过大的问题。
中外合作合作办学的教育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教师也要充实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文化素养,明确的制定好每堂课给学生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合理的安排好每节课的教学规划。要准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规划,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的设计、安排,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的整理,要学会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为教师也要具备较强的求知欲,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降低自己的身段融入到学生的群体中。通过反复的准备、设计、实践、总结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的为学生做好教育服务工作。
另外,在课余时间,笔者还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外教主讲的科研讲座,在组织讲座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接触专业知识,听取国外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思路,这对提高学生对生物专业知识的兴趣起到了和好的效果。
六 结 语
本文根据近五年来本校中外合作办学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专业英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具体条件下做了具体分析,认真总结了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中外合作背景下的生物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全国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建设与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如何有效的利用好现有的中方教育资源与外方相结合,发挥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独特优势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课题。笔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结了更多的实践经验,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有效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展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悟生.生物专业英语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许婉芳.大学本科生物专业英语教学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 2011,26(06):92-93.
[3]贺承光,孙喆,姚丹,等.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以英语为媒介的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48):172-173.
[4]孙喆,贺承光,姚丹,等.生物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04):220-221.
[5]赵丹,周晓杭,高冬妮.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3(04):2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