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Discussion on the Way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Helping Rural Rejuvenation
WAng Shi-ying,XIA Jin-x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Abstract: The change in the demand for social talents has played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propose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giv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 new orien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ole played b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t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strategic need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n practice will serve the role of talent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rural-oriente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mission to achieve educational integration.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s the background, expounds the positioning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highlighted in practice, thus providing an important basis for exploring the path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serv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ervice path
一 引言
众所周知,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所作出的决策部署,也是推动我国乡村发展的核心战略。受制于传统乡村发展理念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由此引发了对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关注。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输出的主渠道,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育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化、质量化及创新化发展。
二 职业技术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
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都坚持以农村为主体, 为农村提供了丰富的职业教育选择,也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输出,有效解决了农村人口就业的现实问题 [1,2]。具体而言,职业技术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如下定位:第一,服务乡村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传承,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专业型的技术培育机构,对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由来已久,依托自身优势的教学资源,为乡村建设培育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第二,面向乡村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在社会发展方式和结构不断变革之下,乡村地区已经成为发展重心, 也是职业技术教育应用的主战场,无论是生源供应还是人才需求,都已经形成了农村高于城市的趋向。第三,融入农村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使命担当,乡村振兴属于国家战略,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应主动承担历史责任,为实现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服务,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 乡村振兴战略为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 职业技术教育重要性得以凸显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人才队伍的培育刻不容缓,其不仅是拓展乡村振兴人才的基础, 更发挥着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质量的保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技术教育应突出“懂农业、有文化、技术高、会管理”的新型培训理念,打造全新的职业技术人才培育途径,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思维,以满足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特殊要求。首先, 应关注对专业技术的培养,使其具备农业领域的稳定性;其次,应针对市场运营能力加强培养,以形成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契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最后,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培育农业现代化意识,提升基本的农业素养,最大程度的彰显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优势。
(二) 使为农服务价值面向“三农”
“三农”问题一直是一项基础性问题,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方略日益清晰。对于职业技术教育而言,更应当审时度势加强转变,在契合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的基础上, 不断夯实职业技术培育水平,把握职业技术培育方向,真正使职业技术教育能够面向“三农”,提升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指导向和时代价值。事实上,从某种角度来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将具备更深刻的实践价值,一方面,其面向“三农”的总体目标,将有助于推动国家农村事业发展, 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输入保障。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实现职业人才的融合, 依据乡村振兴需求提供教育服务,优化人才结构。
(三) 拓展职业技术教育空间及资源
近年来,伴随农村人才资源发展模式的变革, 实现了对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将产业领域与乡村振兴领域有机融合,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关键性支撑。与此同时,职业技术教育的加入,使乡村振兴人才结构趋于多元化,既丰富了对人才领域的选择,又丰富了人才利用的空间,并借助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从而形成了一条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之路。在国家与政府的有力引导下, 产学结合模式日益得到普及和推广,这使得职业教育空间及资源得到全面优化,为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发展渠道,在优化配置、扩充资源、落实政策等一系列优势下,职业技术教育势必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拓展,提升自身的实践与培育能力,大幅解决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人才困境,最终引领自身教育效能的发挥。
四 职业技术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
(一)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结构异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职业技术教育,核心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而服务的,包括教育部、财政部及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专门针对农村地区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政策引导,以帮助职业技术教育更契合于农村发展 [3-6]。然而,以往经济模式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仍然严峻,使农村地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更趋向于工商业领域,与乡村振兴战略中所需求的农村人才难以适应,进而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出现了“离农”倾向,而对本土化的人才培养有所忽视,也给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埋下隐患。
(二)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以民营为主, 具有市场经济的经营特征,在人才培育上更加追求实际利益,更趋向于巨大的城市市场,而忽视了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开发,进一步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同时,受制于农村职业地区特殊的地理、经济、产业链等因素影响,农村职业学校缺乏“走出去”的发展理念,一味保持“等靠要” 的思维,使
市场需求难以向农村转移,导致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不高,人才需求量下降,无法真正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契合,而较低的衔接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质量。
(三)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匮乏
师资力量是决定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受农村地区经济产业的局限,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难以实现突破,导致师资队伍发展滞后。本质在于,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相较于普通教师而言,需要具备更专业和实用的技能,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不断创新,使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日益提升, 但由于教育结构及来源渠道的单一性,导致职业技术教师出现断层现象,教师队伍比例及供需失衡, 影响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四) 专业技能与思想教育不匹配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当前农村技术人才缺口较大, 而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由于教育结构、现实格局等问题,每年所培育的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涌向城市,而真正能够服务于农业建设的有限,从而导致了人才流向不均的新问题。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进入高速推进阶段,在农业职业技术人才上的需求日益扩大,但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在思想教育层面的开发仍然有限,无法实现技术人才在思想上的转变,尤其是对农业存在歧视思想和职业认知偏见,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混文凭,找出路,无法将其职业规划向乡村振兴聚焦。在此格局下,少数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同样趋向于这种思维,在实际的教学中忽略人文素养教育,或者在思想教育层面与当前的局势不相匹配,导致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陷入被动,转换效率受到极大限制,导致这些“新鲜血液”无法真正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
五 职业技术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一) 实施多元协同创新,大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对照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地区的特点,导致区域性经济落后及贫困的根源不尽相同,主要是源于自然条件及文化、风俗及观念等方面。要想摆脱这一困境,首要任务便是需要将职业技术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发展的全过程,针对乡村振兴人才匮乏的现实问题,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持续优化,致力于专业型、多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育,构建多元、协同、创新式的人才培育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第一,应持续推进开放化、协同化办学理念。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为主线,以产业振兴发展路线为依托,强化农村实用型专业人才培育思路,围绕地域化的农业产业结构特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技术课程,并积极寻求与高职院校、农业机构、科研院所、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创新实践产教结合模式,提升人才培育的整体质量。第二,注重各培育层次的协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应借助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与各级专职教育及管理机构进行衔接,建立优质完善的教育体系及课程开发体系,切实突出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育目标,并为综合型人才培育提供借鉴。第三,做好职业教育向下延伸工作。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职业技术教育,应打破传统模式的禁锢,开设必要的农民教育课程,将技术培训作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及实效性。
(二) 积极面向乡村振兴,优化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落实,应以不断拓展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为切入,积极构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体系,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化渗透提供保障与支撑。虽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具备长期性、系统性的特征,并非一蹴而就的,但有条不紊地推进乡村振兴工程,仍然是乡村振兴战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需求。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至关重要。一方面,坚持面向社会办学,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开放性。针对性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应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坚持与时俱进的执教理念,将职业技术教育打造为更开放的教育平台,持续不断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技术教育支持。同时要突出实践特色, 为学员制定契合实际的教育培训计划及课程安排, 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适应乡村振兴下的职业技术教育特点,促使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跃升。另一方面,突出信息化建设,提升现代教育培训优势。职业技术院校在教育投入中应一视同仁,积极实施信息化教育教学,不断改善农村职业教学条件,依托网络化的教育资源共享,拓展学员的视野与眼界, 真正做到“智育”与“能育”的完美融合,帮助职业技术教育更符合发展需求。
(三) 科学完善组织形态,实现由学校向平台的转变
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快速变革,使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全新的转变,对于职业技术教育而言,除发挥必要的传统办学功能外,还需要依托当前的职业培育发展模式,实现由学校向平台的深入变革。第一, 积极打造产教融合的平台。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实用型人才培育的核心部分,也是实施产教融合的重要出发点,面对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人才需求,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应突出“一校对众企”的发展结构, 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应用,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平台构建更为具体。第二,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平台。校企业合作是产教融合的深度延伸,依托联盟化的办学理念,让职业技术教育能够直接与企业实现人才对接,并使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更贴合于实际,为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及平台创新。第三,全力构建资源集聚的平台。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而言,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匮乏已属于常态,因此在乡村振兴推动下,应不断优化集聚各类资源,包括寻求政府财政及政策的支持,吸引社会企业的参与等,从而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支撑。
(四) 全面激活思想认知,创新活动强化职业认同
职业技术教育应重视“工匠精神”、“农民心态” 等人文素养教育,立足于职业技术教育实际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将职业技术人才的上当重新吸引到乡村振兴之路上来,转变传统固化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思维,帮助其寻找创新、创新的新思路,并在丰富的教育活动中提升职业认同,将个人的职业情感与乡村振兴情怀相衔接,促进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因此,对于职业技术教育而言, 应当不断加强创新活动引导,借助各种创新平台提升职业认同。首先,搭建农业帮扶项目平台。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应当契合实际,利用志愿活动的模式进行引导,让人才深入到农村感知农业文化,提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认知,激发其认同感和责任感。同时,组建农业帮扶小组,利用“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作
为基础平台,选派部分职业技术人才深入一线,开展农业科技帮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激发职业技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其次,实施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企业与学校相融合的方式,吸引农业优秀企业进入校园,让其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激发对农业领域的敬畏之心,并引入优秀实践成果进行宣传,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渗透提供新思路 [7-9]。
六 结 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重视乡村发展的关键举措,也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结合区域性的实际情况,强化城乡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注重专业的升级改造和结构优化,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克旭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民职业化教育路径分析 [J]. 现代化农业 ,2019(03):45-46.
[2]郑劭育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乡村振兴战略 [J]. 当代继续教育 ,2019,37(01):47-53.
[3]张同力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J]. 江西农业 ,2019(04):146.
[4]孔韬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困境与出路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06):80-85.
[5]马彦蕾 .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J]. 现代教育 ,2018(10):48-49.
[6]中共中央国务院 .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n]. 人民日报,2018-02-05(1).
[7]孙莉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J]. 教育与职业 ,2018(13):5-11.
[8]申峻松 , 李巨银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牧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J]. 教育现代化 ,2018,5(39):18-19.
[9]林冲 , 卓献荣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工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19,6(27):7-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