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本科院校社会培训服务模式探究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校培训”模式实践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2 11:50: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高职本科(应用技术型本科)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高职本科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特别是探究其社会培训服务模式,利用高职本科院校的资源和优势,丰富继续教育形式,面向劳动者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通过近10年的实践,形成了有特色的社会培训服务模式——“院校培训模式”,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高职本科院校;社会培训服务;院校培训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侯昌东,等.高职本科院校社会培训服务模式探究——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校培训”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39):133-135.

Social Training Service Model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College Training"Mod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HOU Chang-dong,ZHAO Xing-j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YNNU,Kunming China)

Abstract:Since 18th Congress of CCP,the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a lot of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pplied Undergraduate)is an important part.Play the Function of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especially the social training service mode of inquiry,the using of resources and advantage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crease the 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for the workers to carry out a wide rang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promoting the learning society construction.After 7 years of practice,the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has formed a distinctive social training service model,“college training mode”,and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ocial Training Services;“College Training”Mode

         社会服务作为高校“三大职能”的重要组织部分,社会培训服务是高校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要求“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并“重点办职业教育本科”。高职本科院校作为一种新的类型正式出现在高等学校体系,其教学科研资源较中等职业学校和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层次要高,社会服务功能更为突出。云南省教育厅于2008年全国率先提出并探索“高等职业本科”办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和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省内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促进高职本科院校利用专业与资源优势提供方式多样的社会培训服务。

\

 
一 社会培训服务对高职本科院校发展的作用

(一)社会培训服务可以提高高职本科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本科教育常常被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非主要内容,得到的扶持不够,存在“口惠而实不至”现象。相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和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高职本科教育常常被当作理论多于实践的普通本科教育,存在用人单位“不信任”现象。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惯性思维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制度本身的不完善,还有院校自身的因素。高职本科院校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服务,提供具有院校特点的高质量、专业化、品牌化服务,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加强高职本科院校自身宣传,获取社会认可度,提升社会影响力的快捷方式和有效途径。

(二)社会培训服务是高职本科院校与社会的沟通“桥梁”

         学校和社会是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系统,社会培训服务可充当这两个系统间的沟通“桥梁”。高职本科院校通过培训服务需求调查,对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提供剖析案例与战略支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高职本科院校还可在此工作中增设实训基地,进行实践类课程教学的深度合作,共同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同时在就业方面也能更加贴合社会需求,所培养人才就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社会培训服务促进高职本科院校创新发展

          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同类型的院校在这三方面的侧重点与结合方式也存在差异。现代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相对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高职本科教育的社会培训服务职能更加突显,这也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高职本科院校通过社会培训服务,促进产教研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协调,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高职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实现创新发展。

二 高职本科院校社会培训服务的定位

       高职本科院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因此,学校提供社会培训服务的范围与方式、内容与实施亦需具备各自特色,这需要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国家鼓励发展的高职本科院校要面向社会、产业和行业,紧密贴合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社会培训服务的作用。

         高职本科院校在聚焦人才培养——学历教育这一主业的同时,亦可根据社会需求,发挥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挖掘并整合资源,抓准机遇,扩大社会培训服务的数量并提升质量,实现多方共赢。社会培训服务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注重实际效果,充分体现院校特色,提高效能与满意度,在工作开展中将学校综合实力进行提升。

三 高职本科院校社会培训服务的内容

(一)人才培养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提升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高职本科社会培训服务本质上是为面向社会全体劳动者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一个重要舞台,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高职本科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利用其专业特色与资源优势,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并可发挥示范作用。

(二)文化熏陶

         高职本科院校是由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或其下属部分院系、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院校转型形成的,让参加培训学院在院校的悠久校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科学人文氛围中接受熏陶,身心得到洗礼,综合素质等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三)交流平台

         高职本科院校服务对象面向社会全体劳动者,结合院校拥有的各级教学科研平台,可为涉及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劳动者提供横向与纵向交流平台,让不同思想在一起碰撞,创新理论,更好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四)专业拓展

        高职本科院校通过社会培训服务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联系,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深化产教融合,共同举办职业教育。发挥行业、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根据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战略规划,举办或申办特色专业支持,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五)成果转化

       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制。高职本科院校可使用社会培训服务平台,针对不同培训对象、不同行业安排院校相关科研前沿理论培训与成果推介工作。

\

 
四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社会培训服务模式——“院校培训”实践探索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于2010年成为云南省高职本科试点院校,学院践行“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建院,特色立院,服务兴院”,以建设区域高水平教学应用研究型高职本科学院为发展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构建以教育、理、工、文、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潜能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和中等职业教育师资。

          目前,学院已形成了国内有影响、省内领先的集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社会培训服务“三位一体”办学特色。学院立足学校教师教育的资源与优势,在社会培训服务的作用、定位、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与探索,形成了“院校培训模式”。

        2011年,学院践行“院校培训模式”,与云南省纪委合作“云南省纪检监察干部院校培训班”,并获“云南省纪检监察干部院校培训基地”。2013年,在总结院校培训工作经验基础上,利用学校资源,将学历教育与干部在职培训相结合,与云南省纪委一起首创全国“云南纪检监察学院”,并开展法学本科专业纪检监察方向全日制办学。

         2013年,该学院与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开展培训合作。2015年,该学院作为合作主体参与学校与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共建“云能应用技术学院”。云能应用技术学院创新性地探索了公办大学与大型国企合作的模式和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机制,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应,教学内容体现职业标准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体现职业工作过程,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证衔接,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并推荐就业,并于2016年招收符合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的“应用化学专业(侧重食品检验)”和“公共事业管理”二个本科专业,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5年,学院下属农药研究所利用举办“全国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新技术高级研修班”的机会达成两项农药技术转让。学院举办“2015年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双创’背景下高职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班”和“2016年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建设’与创新发展专项培训班”,并聘请授课专家为学院客座教授,为学院及我省职业院校做做专题咨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2014.
[2]丁昶玮.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基于天津财经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6):254-255.
[3]田苗,王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科研服务社会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48-49.
[4]王富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模式有效性探析[J].教育评论,2015(07):3-6.
[5]王旭东.地方高校通过社会服务提高办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5(Z1):56-58.
[6]马开忠,李江顺,李法.浅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8):37-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218.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