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质量。对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表明,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并不理想,其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教学反思。影响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师个人的专业基础、培训机会与培训实效性、自我反思。采取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和教师自我提高等措施有助于提高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因素;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刘慧,等.影响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20,7(49):189-192.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ers in Poor Rural Primary Schools and Countermeasures
LIU Hui,DAI Shui-jiao,JIANG He-ao-f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basic education.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poor rural primary schools shows th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poor rural primary schools is not ideal,and the main ways of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pre service training,on-the-job training and teaching reflection.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ers in poor rural primary schools are teachers'professional basis,training opportunities and effectiveness,self reflection.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evel of English teachers in poor rural primary schools by strengthening national policy support and teachers'self-improvement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Factors;Countermeasures
一引言
本研究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者内在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1]在借鉴祁道林、樊文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2]中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对湖南省级贫困乡村长沙县高桥镇的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分析了调查结果,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二 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被试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湖南省级贫困乡村长沙县高桥镇的小学英语教师为被试。共发放问卷52份,回收问卷52份,有效问卷52份。其中,男性9人,女性43人;5年以下教龄者40人,6至10年教龄者5人,10年以上教龄者7人;学历专科及以下的教师6人,本科学历的教师有45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1人。被试的基本情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女教师居多;二是以新手教师为主;三是学历以本科为主;四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较多,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比例很小;五是大多教师除本职教学任务外还有额外的工作需要完成,工作任务较繁重。
(二)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3]。分析调查数据可见,被试的专业发展状况并不理想。详见表1。
表1显示,98.1%被试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很重要。43.3%的被试认为教师谋求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在于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37.5%选择更新自身知识结构,选择顺利晋升的只占19.2%。被试晋升职称的欲望不强烈,这可能是因为调查样本中的被试大多是入职不久的新手教师,他们的工作热情相对较高、生存压力相对较小。对于所在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被试中没有人选择“不重视”。对于学科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等理论问题,竟然有17.3%的被试自评为“不合格”,自评为“优秀”的仅占13.5%。对本人教学水平的评估,大多数被试持乐观态度,但有13.5%的被试自评为“不合格”。经过工龄对比我们发现,0-5年工龄和10年以上工龄的教师相对6-10年工龄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有自信。
(三)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综合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得知,我们发现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主要方式有职前培养、在职培训、教学反思三种。
1.职前培养
教师职前培养包括在校时期接受的师范教育及教师岗前培训,目的是培养适合岗位的、合格的教师。岗前培训包括教师资格证培训和入编上岗考试培训。调查数据显示,52人中仅有46人有教师资格证,其中39人的教师资格证是免试而统一发放的。
2.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措施。调查数据显示,被试一年内与一线名师或教学专家的交流次数三次以内的只有14人,四至八次的有30人,超过八次的仅4人,从来没有交流过的有4人。
3.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一剂良药。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是较为普遍的教学反思方法。被试中,没有人坚持写教学反思日记,只在学校安排的听课周才会进课堂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三影响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因素
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个人的专业基础、培训机会与培训的实效性、自我反思等。
(一)个人的专业基础
调查显示,52名被试中只有7名毕业于师范院校且拥有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其他的毕业于非师范类学校或者是师范类学校的非英语专业,所任教的科目与自身专业不对口,英语学科知识较匮乏,尽管他们认为本身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但付诸实践去努力提高到的却不多。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4]。非英语专业或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系统的理论知识及职前教学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在走上乡村小学英语教学岗位之前,虽然他们接受过短期的岗前培训,也参加过教育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或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但受限于他们原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岗前培训效果不明显。
(二)培训机会与培训的实效性
受访的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表示,他们无法做到“因地制宜”,不能积极有效、灵活自如地运用教学手段,教学水平不高。虽然有机会参加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但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培训机会太少,培训时间太短。一方面,在贫困乡村地区,一个教师通常要兼任几个学科的教学,难以抽出时间参加培训。另一方面,受培训资金和地区的限制,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很难接受长期的专业培训。
从访谈中我们还得知教师参加的培训通常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内容陈旧,培训手段和方法落后,缺乏对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总结。参加培训后通常是交些培训心得就敷衍了事,没有真正的收获。因此,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更新缓慢,教学效率低下。
(三)自我反思
经访谈得悉,绝大多数教师具备反思意识,且选择口头反思形式,几乎没有采用日志记录的书面反思形式。反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同行的讨论学生作业分析上,反思的深度和广度都显不足。相当一部分被试认为他们的工作任务繁多,反思只是“走过场”,反思效果并不明显。
四 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根据对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调查与分析的结果,采取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和教师自我提高等措施有助于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
(一)国家政策扶持
1.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性
贫困乡村教师工资普遍较低,福利待遇也远不及城市教师,社会地位又不高,贫困乡村的教师问题尤其突出,这些是打击教师“留得住”的主要因素。原有的教师被迫离开乡村教学岗位,愿意去贫困乡村地区教书的毕业生又是屈指可数,导致贫困乡村地区师资配备更加艰难。不仅要让现有的乡村教师留下来,还要吸引城市教师来乡村,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水平就是第一步。另一方面,在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地位不被重视,他们被认为是“副科”教师,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方面都不能享受小学语文、数学教师的同等待遇,这是导致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政策上扶持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正常开展、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地位。
2.加强乡村教师培训,提升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在职培训存在着时效性弱、监管力度差、受力面少、培训手段单一等问题”。[5]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6]颁布之后,教育工作者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贫困乡村地区教师的外出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有所增多,但政策未彻底落实到位。提供乡村教师培训机会,积极开展城乡教师交流活动,互相切磋,提升业务能力。鼓励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如计算机培训、多媒体教学培训、英语口语培训等各种培训。坚持共享原则,开发丰富的课程及配套资源,提供教师学习的各种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采取更加方便的培训形式,如网络培训等。教师可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通过更具针对性的培训来确保培训质量。同时,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给与优秀科研成果奖励,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指导教学,深入地、多方面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达到“会教又会研”的目的。
3.提高乡村教师准入门槛,保障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质量
当前,国家对教师资格认定的门槛不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得不到保障。国家没有限制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认定和从业的名额,无形中降低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标准。尤其是针对乡村需求的“小学全科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面试环节中,采用从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中任抽一科的方式进行,偶然性很大:有些对英语并不擅长的考生通过考语文或者数学,照样拿到了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证书。这样的“全科教师”分到乡村小学去教英语,实在是误人子弟。只有堵塞教师资格认定的漏洞,严把乡村教师入口关,才能提高乡村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准。
4.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去乡村任教,满足贫困乡村对高水平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需求
贫困乡村专业化的、高水平的小学英语教师奇缺,导致现有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严重限制了教师专业发展。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去贫困乡村小学任教是贫困乡村获得高水平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保障,既能减轻现有教师的工作量,让他们有专业发展的时间,还能带动其他英语教师共同发展。
(二)教师自我提高
1.坚定教育信念,提升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情意
教育信念具有引导思想和行为的功能。坚守乡村的教育信念能提升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情意。具有良好专业情意的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工作,挚爱乡村英语教育事业,坚持以学生为本,懂得教育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展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
终身学习能拓展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儿童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政策法规等,多阅读相关书籍,如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教师》等,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充电”。主动拓展专业发展途径,如利用网络媒体与线下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培训方式,改进自身教学观念与方法。新手教师们都是从城市里的大学毕业,缺乏在乡村教学的经验,所以新教师要坚持多看、多听、多学,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教学方法,将实践性知识乡土化。
3.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学反思能提高贫困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反思不但能促使教师主动地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能促使教师更积极地寻求专业发展。从复杂的教学中发现问题,记录教学得失,提升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积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如赛课、微型授课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坚持教学相长。学生能为教师提供最真实的教学反馈,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清楚的认识和领悟。当然,这种交流绝对不只局限于口头上的谈话,还有作业和试卷的批阅等。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云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祁道林,樊文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6):155-165.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OL].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37.htm.
[4]戴水姣.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3):67-70.
[5]熊英,袁峥.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6):37-3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Z].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