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认识实验教学是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新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内涵和实现方式,发挥实验教学监控在实践过程中的认知性监测功能和反思性调控功能;同时结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实践实例,阐述如何完整的发挥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本体功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内涵;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郭莹莹,赵晶,刘虹豆.研究生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内涵与实现——基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实验课程质量监控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37):1-3.
Connot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of Gradu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Based on Quality Control Practice of Experimental Courses in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GUO Ying-ying,ZHAO Jing(Corresponding Author),LIU Hong-dou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Tsinghua University,Shenzhen,Guangdong)
ABSTRACT:Cogni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is new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teaching mode and important part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The paper analyzes connotation and realization way of experiment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gives full play to cognition monitoring function and reflection regulating function of experiment teaching monitoring in practice process.At the same time,it expounds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ontological func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completely with practical example of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KEY WORDS:Graduate education;Experimental teaching;Quality control;Connotation;Functio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1]。随着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和方式已从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转到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相关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或具有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为了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将理论课和实验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验教学是研究生教学模式的一个新方向,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等院校中已普遍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而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还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局面[2]。由于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性质及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别,而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又各具特点,故有必要针对实验教学的规律、任务及特点,有必要设计一套适合于实验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科学地评价实验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学特色的形成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
一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内涵
在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对监控“度”的掌控不当,出现了“手段”和“目的”的背离,使教学质量监控逐渐沦为控制教师教学自由的工具[3]。建设良好的质量监控体制,有助于发挥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
(一)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
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是质量,对教学质量的理解是认识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教学质量是学校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提供包含教学手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工具性要素和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等主体性要素,为学生提供一组固有特性,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要求。优异的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好的教学质量监控手段作为保障,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质量监控活动,特指研究生教学主体按照研究生培养目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研究生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与培养目标中保持一致的活动。
(二)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
研究生实验教学监控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研究生的实验教学活动。实验教学监控的对象包括: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手段、效果、条件保障等。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本质是针对教学质量改进的活动。教学监控以针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行为居多,容易与教育行政管理行为混淆。教学质量监控是围绕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进行的专门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行政管理是保证教育共有序进行,范围相对宽广。在教学实践中,需明确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不能沦为妨碍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热情[4]。
二 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实现方式
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准确可靠的信息为基础,在教学中随时做出配合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控制。
(一)实验教学质量检测功能的实现——信息收集
实验教学质量监测功能从客观角度看是一种信息收集活动,通过信息分析教学质量活动,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一定的判断;从主观角度看是具有认知性的监测功能。教学质量检测是通过信息来认识教学质量活动,目的是为了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一定的判断。搜集活动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是调控功能的基础,没有信息搜集,就无法继续进行监控。教学质量信息的搜集活动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的教学质量检测有问卷调研、学生评课、结构性访谈、督导听课等;非正式的教学质量监测包括教师课堂观察、师生交流、学生建议等。
(二)实验教学质量调控功能的实现——教学行为调整
实验教学质量调控是具有反思性的,在对比判断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控。信息收集后,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方向为根本,制定实验教学质量监控标准,并进行比对,从而对研究生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判断。在判断分析后,对实验教学质量活动进行相应调整。调整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现状保持,实际效果标准的纠正和教学方式行为调整[5]。在实践中,教师内隐的教学行为以保持为多,外显的教学行为以调整为主。
实验教学质量监控是建立在监测基础上的合理的调控行为,是监测活动和调控活动的统一。因此,完整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功能的实现包括“信息收集——教学质量认知——调整决策——教学行为保持或调整——新一轮信息收集”的循环动态过程。
三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探索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院大力推动研究生实验教学的建设,大力推动研究生实验教学的建设和改革,将新知识、新技术等科研成果不断融入实验课程,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树立以育人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理念。同时深化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对传统的实验管理体制进行整改,成立研究生院层面的实验教学中心大平台,协助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近年来,学院大力推动实验教学的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各个学科的实验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同时强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经过几年努力研究生实验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开展约1200学时的实验课,每学科实验课时占比均超过15%。在保证量的同时保证质,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实现教学质量的监测功能和调控功能,改进实验教学质量。
(一)成立督导团队,强化对实验教学的监督指导
督导听课、结构性访谈等都是正式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方法之一,用于实现教学质量检测功能。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督导在日常教学督导活动中,更多地倾向对理论教学的监督指导,对实验教学的监控力度相对较为薄弱,加强对实验教学的指导督导意识,强化督导团队的角色意识、功能意识。实验教学督导通过现场听课,记录实验课程开展具体情况的信息:抽查每个实验项目,确保按时按规进行,记录实验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定期召开实验教学工作座谈会,从实验平台规划、实验教学大纲到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等进行探讨,听取建设性意见,广泛参与到实验教学工作的质量监控。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进行课评调研
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课评调研,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学条件保障等为核心设计调研问卷,用于实验教学质量检测的信息收集。评估问卷的内容设计覆盖多方面:包括实验课程内容设置的评价、师生互动、实验课程效果的评价、教师指导参与度、学生参与度、课程规范性等。从2015年起,学院每学期都会进行教学实验课评估,回收率为90%-95%,秋季学期一般60门实验课程,约1000份有效问卷,春季学期一般30门实验课程,约350份有效问卷;到2018秋,7个学期共回收有效问卷5000余份。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是教学质量监控发挥调控功能的数据基础。
1.实验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及内容。评价核心主要包括4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实验授课投入程度、严谨性,是否因材施教和兼顾不同背景的学生;第二是实验内容合理性,能否帮助专业学习,和指导书是否规范性,能否起到指引作用;第三是实验课进行过程的是否有序严谨,实验课时的占比是否合理;第四是实验效果,包括促进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哪项更有优势。
2.实验教学质量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整个学院每学年约95门实验课程,会让每个学生填写相应课程的评估表,,对比参与实验课人次,回收率约90%以上,覆盖16个学科。统计每个实验课程的教评分数,对比不同学期课程的教评数据,跟踪实验课程的认可度与质量;对比其他学期同类项的评分,读取不足之处,用于制定教学计划调整的数据基础。以2018年秋季实验课程调研评估为例,75门实验回收有效问卷1362份,按上述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了每门课程的平均分,实验课教评平均分为93.91,其中42门课程达到平均分以上,大部分课程分布在92-96分的区间,证明课程评价指标设置合理。计算各学科的实验课程平均分,并对比过往几个学期的平均分和开课情况,分析部分学科分值变化较大的原因。整体统计分析看出教师对于实验课程投入程度高、严谨,很认同超过83%,本项认同率几个学期都保持稳定,证明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质量保证。但是把这项与“实验内容设计”及“因材施教”项这三组数据叠加对比,实验课程内容设计和互动方面尚需改进;74%的学生认同实验指导书的规范性,并发现有助于其完成实验;但实验指导书的规范性有待提高。秋季69门课程中有89%的同学认为实验课时的比例非常合理的,此项认同率在稳步增长,证明学生任课在研究生的课程中加入实验环节,也证明随着经验的增多,教师在实验课程时间控制中更为准确。实验效果一项中,学生认为实验教学能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很认同率(A项)的比例分别为77.9%和76%,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的激发比前两项稍低,非常认同率为71.3%;在研究生的试验内容涉及上要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在此基础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开展细节上,有48%的以实验设备操作类实验为主,26%的以数值模拟实验为主,25.3%的实验为综合型实验。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教师指导实验过程是保证实验课质量的关键,学生要直接参与实验教学,接触实验设备,才可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3.基于调研数据分析,进行教学行为决策调整。教学质量调控功能是基于信息收集比对,对教学质量进行判断,依据判断结果对教学活动做出调控。教学质量调控功能主要是对教学主题活动做出调控,目的是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方向,高效实现教学目标。调控三种方式:现状保持,实际绩效标准的纠正和行为方式调整,在研究生院教育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多以教师内隐的教学行为保持和外显的教学调整行为为主。例如,依据2018年秋季的调研数据,分析对比实际情况,做的调整决策:加强实验项目质量把控,确保实验课按计划开展,规范严谨,记录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例如硬件条件所限要轮流使用设备,或设备要求实验室环境高,只能以模拟实验代替等,加强实验平台的搭建;关注实验项目内容,鼓励教师开拓跨学科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的设计要与本科实验内容区别,减少验证型实验;规范实验指导书,发挥其作用;严格监督实验课程中教师指导参与度和学生的动手参与度;完善从申报到监督的全过程管理。
四结语
综上,我院在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中,完整的发挥教学质量监控本体功能,做到了“信息收集——教学质量认知——教学决策——决策声明——教学行为保持或调整——新的信息收集”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更好地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使实验教学成为深圳研究生院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
参考文献
[1]何亚群,张建伟.整体性治理: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理性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2):29-33.
[2]张景华,刘一飞,俞海洋,等.建设高水平大学背景下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6):44-51.
[3]马宁.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0):9-10+19.
[4]彭国甫,梁丽芝.治理视野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39-44.
[5]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罗宾斯《管理学》(第11版)学习指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