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7 10:38: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统计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在高校各个学科的研究中都有统计学的参与。然而现实中统计学的教学情况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本文针对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并指出改革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关键词:统计学;人工智能;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张燕.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4):39-42.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of Statistics Course

ZHANG Yan

(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Guangzhou,Guangdong)

ABSTRACT:Statistics is a inter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which is involved in research of various disciplin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owever,there are many deficiencies in statistics teaching in reality.This paper introduces specific content of statistics teaching reform of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ra,and points out reform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s.

KEY WORDS:Statistics;Artificial intelligence;Teaching reform

统计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在高校各个学科的研究中都有统计学的参与[1]。然而现实中统计学的教学情况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举例如下:

1.教学方法不合理,不能与时俱进,不会利用现代教学工具,与现今人工智能时代下新兴的教学方法脱节,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当今时代学生的发展。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如一线教学人员,越来越重视教育,相应的教学方法也不断的在更新改变,而这些方法的目的是能让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从而可以有着更多的就业选择。随着人工智能的极速发展,现在出现了学生们只需一台电脑,在家就能随时随地学习的情况。如今出了很多新兴教学方法,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2-4],这些新兴方法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指导和借助教学资源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学生们读书自学的兴趣,学习能动性。而统计学课程并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课堂上依旧是老师们单纯站在讲台上讲课,简单而理论的介绍完理论知识,讲述的知识点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们提不起学习兴趣,长时间下来学生们听着味同嚼蜡,不喜欢甚至逃避上统计学课,经常对出现应付上课,甚至只将及格作为学习目标的情况。

2.人工智能时代随之而来的是海量数据的诞生,应培养学生对这些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统计学有很多专业分析软件:如:SPSS、SAS、SYSTAT等,这些软件基本能满足对大学生的教学要求。然而现实中没有足够的时间讲授这些软件,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锻练。统计学课一般是有32学时或48学时的教学,由于统计学本身公式繁多,学生在上理论课时比较难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实际上统计学课程时会适当延长理论课时教学,压缩软件操作的教学。统计学课程涵盖了很多知识点,内容复杂、琐碎,在应用软件使用一种统计方法处理问题时,通常会涉及到相关的其它知识点,如果不能有足够的时间详细向学生们讲解清楚软件中为什么会使用这个命令,使用这个命令前为什么会有其它操作,很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混乱,造成学生对统计学学习兴趣不浓。

\

 
一 改革内容与改革目标

针对现实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本文从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讲解了实施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教学方法改革

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可采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老师们要对学生们有具体的要求,给学生适当压力。因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更加的认真。学生们的上课时表现良好,对老师的提问能积极回答,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们会感到被需求,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可以找到职业上的自信,而更加认真努力的教学,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同时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利用一些新的现代教学方法,如对分课堂、慕课等,采用一切可以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这些方式,而不是之前的传统教学方法,争取学生喜欢上这些方法,提高上课时的教学质量[5]。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统计学课程时的兴趣的同时,老师们也应该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不断的调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手段改革

在实训室上课,可将教材上的例子通过Excel操作一下,后让学生在电脑上演练一遍,并加强难度,学生学习时初期记忆知识点的能力是比较强的,之后学习效率降低,记忆知识点的能力下降,如果学习后不及时的复习学生会很快遗忘,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所以要给学生布置课堂练习题,上机演练,强化记忆。之后可以采用真实案例数据使用软件进行处理。最后使用SPSS,SAS讲述不同软件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这些有利于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到相关数据收集领域实地考查,力争熟练掌握统计学习中的每个环节,从而达到学用所用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目标改革

考核方式应多元化、综合化,摒弃之前期中、期末考试只是纯理论考试的方式,实行机房上机考试和纸质试卷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在期中考试时,学生们想在考试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在班级排名上能有着好的成绩,于是考试前几周便开始死记硬背课本,划重点等等,希望自己在考试的过程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是期中考试的分数并不是最终成绩,现阶段考试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期中和期末构成,按照三、三、四的比重分配,且期中考试时学生随堂无间隔地坐着考试,考试的时候是有摄像头监控,只是由于监控不严格,很多情况下只是一种形式,而老师们对期中考试也不是很重视,这就可能会出现学生作弊的情况,从而无法保证学生的成绩客观,对于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讲不公平,老师也无法真实的了解学生们在学习中的真正状况,建议将在教室考试的方式改为每人实地调研后提交一份调研报告的方式。提交调研报告有助于避免出现学生作弊的情况,老师也能了解学生们学习的真实状况,哪些知识点学生能准确掌握,哪些知识点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得老师进一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这让学生做到诚信考试、避免在学习上造假的同时,又能促进老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一举两得。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直是备受重视和瞩目的事情,而统计学课程,作为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更应该倍加重视,并顺应时代,不断改革、发展。根据全新的教学大纲,制定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保证能将理论知识精讲清楚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具体表现在:实践操作时间可延长,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水平;理论学时可适当缩减,由于很多学生不是数学专业的,学习基础差,以后用到统计学知识的机会有限,在讲述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不需要很详细介绍,只需将思想或者方法简单介绍即可,统计学对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方法,注重的是应用型;同时,统计学的教学内容设计也要紧随制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而相应调整,紧跟社会发展潮流,以防在学生学习时与社会脱节。

基于以上几点,本教学改革中致力于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在现阶段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方法,与时代接轨。
2.提高学生熟练掌握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将原来的考试方式和评定成绩的方式适当调整,制定更科学的考核标准。
4.人工智能时代,制定相应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并相应调整教学内容。

二 实施方案

(一)引入更有效教学方式


统计学课程教学时引入网络教学方式,尽量少用之前的纯粹满堂灌的理论上课形式,在上课过程中加入互联网因子,融合二者优势,学生在学习中除了可以学习根基坚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可以在网上找到更多有趣的教学实例,将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同时加入对分、翻转课堂等新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力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二)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让学生掌握SPSS、SAS等统计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们动手操作,应用计算机编程、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应用性人才奠定基础。

(三)添加实操能力考核

采用新的方式考核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添加学生们的实操能力考核标准,添加学生做调查问卷的能力要求。这对于学生们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专业能力,避免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

(四)制定全新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

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长相对较少,使得老师没有充裕时间讲述统计学理论知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不得不提高讲课语速,讲述完一个理论知识后不管学生能否消化,继续讲下一个,产生了老师为了赶进度,为了讲课而讲课的错觉。这使得学生们学习时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之外,还出现了听不懂,无法掌握上课所学内容的情况,因此实际教学中应分清主次,去粗取精。同时对于一些因时间关系无法在教堂上讲清楚的知识点,可安排学生们课下自主学习,并做一些相应习题。

(五)总结教学现状

最后,老师们可以采用深度访谈等方便老师们得到一手数据的方法,多次开会,认真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和看法,了解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和现阶段存在的其它问题,为制定新的改革方案作准备。

三 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2019.10.10前的工作任务:确定研究纲要,2019.10.15前制定研究方案,2019.10.20前讨论项目研究方案,明确成员分工及进度要求。
2.研究阶段:2019.11-12月搜集文献资料,2020.01-02月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020.02-05月深入同类院校和企业调研,2020.02-06月整理、分析调查资料,编写调查报告。
3.总结阶段:2021年7月总结。

四 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环境与条件


会计系是我院统计学课程主要承担单位,会计系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系里新建了一批实训室,并斥资购买了很多相关正版软件,为老师和学生们熟练掌握统计学相关知识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成员学历与经验

组成员高学历,大部分为硕士以上;高职称,大部分是讲师以上;授课经验丰富,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论文)积累。其中,组成员何老师入职本校很多年,一直勤勤恳恳,致力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有丰富的经验。

(三)教学探讨与尝试

组成员大部分有统计学教学经验,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深入的思考,也探讨过相应对策。本研究汇集了一线教师的理念和灵感,也是统计学教研的有益尝试。只有不断的尝试和总结经验,才能够发现问题所在,最终总结出研究成果。

(四)制定方案

小组已制定了研究思路、方法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小组成员分工,组成员的每位老师都认真,保证能及时完成任务,可保障研究项目如期完成。另外,小组定期开会,有的成员负责查找相关资料,有的成员负责整理资料并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开会时每位成员都将自己负责内容的进展情况汇报一下,并说明遇到的问题或者接下来的计划。大家群策群力,努力早日完成任务。

(五)编制教学大纲

在此基础上,将编制与新的改革目标匹配的统计学教学大纲等。编织教学大纲的工作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纲要,教学学时与教学重点都可以通过教学大纲反映出来,编制适合学生们的教学大纲是教学改革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六)预期推广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首先将面向会计系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和相关教师,然后进一步面向学院外系上统计学课程的学生和相关教师,取得预期效果后将在广东省范围内同类院校中逐步推广。从点到面,从小到大,在推广过程中能发现研究成果是否适合当前教学,从而更好的调整。

(七)应用范围

本研究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的经管、财会类学生和相关教师,其他层次的院校师生也可参考。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可参与到这项研究中,相互学习,弥补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的地方,来提升自我。

(八)受益面

1.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高大学生操作能力,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强的高精尖人才。在以后的相关研究或者是工作上,能够发挥学生们在统计学上的专业性,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2.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学院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同时为同类院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是一位老师的事情,更加不是一所院校的事情,是现阶段各高校所有相关老师共同面对的重任。3.由于学校培养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可以促进企业和人才发展。企业需要很多能准确处理数据等有实操能力的人,而且企业自身发展是有成本的,包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若学生能在学校里通过学习具备熟练处理数据等的实操能力,顺应时代发展,则可以顺利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华丽转身,为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凸显自己较强的适应能力,促进企业和自身发展。

(九)特色

1.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色。本研究旨在改善统计学教学相对滞后,无法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局面,通过改革统计学教学方法、目标和应用统计软件,实现学生掌握数据处理、分析技能的目的。

2.研究形式的特色。本研究实施过程中,可有效利用多媒体网络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形式应用到项目中,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人工智能时代,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善于借鉴和利用这些教学方法。

3.研究模式的特色。本研究将先后在本校、同类院校和企业同时进行,扩大调研范围,增强研究论证结果的可信度。好的研究是有普遍性的,单独放在一个教学班级上有成效的研究不一定是好的研究,可以扩大范围,这更加有益于研究的客观性。

4.研究方法的特色。老师学生们积极参与,采用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统计学本身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不能一味禁锢学生在教室里,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与老师们一起,通过实地考察等方法,

(十)创新之处

1.选题新颖。人工智能时代,顺应时代发展,构建全新的统计学教学模式,类似的研究在国内还非常少见,相关文献不多。本文致力于从实际出发,结合现在趋势,深入研究人工智能下统计学教学改革,写出有意义、有借鉴作用的文献,为漫漫长路的统计学教学改革工作添砖加瓦。

2.实用意义重大。构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统计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新时代数据分析人才。如今人工智能时代下,研究大数据、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重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研究大数据的队伍中,“大数据热“也吸引了更多的专业人员,而统计学教学改革工作为大数据专业人才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3.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有助于研究的正向进行。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闭门造车、只专注几本书就能有成绩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为避免心浮气躁,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协助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借助互联网,查找已有资料,学习、借鉴已有结论,吸取已有成果的精华,站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取得一定成果。同时有之前的研究成果,才能保证研究基础扎实,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毫无方向地乱撞。

五结语

统计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在高校各个学科的研究中都有统计学的参与。然而现实中统计学的教学情况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如:学方法不合理,不能与时俱进,不会利用现代教学工具;人工智能时代随之而来的是海量数据的诞生,应培养学生对这些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然而现实中没有足够的时间讲授这些软件,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锻练。本文针对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和目标,如: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可采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掌握SPSS、SAS等统计软件的使用。最后指出改革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王路,王茜茜.大数据及互联网时代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及新方法[J].高教学刊,2019,130-132.
[2]高贵现.“慕课”背景下地方院校经管类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33):35-37.
[3]温娜,吕海霞,李保铭.基于MOOCs的高校通识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95.
[4]王魏根,偶春,隋娟娟.生物统计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7(11):104-108.
[5]范明,厉力华.工科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40):7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7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