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查阅研究生就读期间论文成果的方式,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土建类院校,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在校研究生科研和生活的现状,总结了近九届土木工程大类毕业生论文发表情况,提出从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导师加强指导,研究生培养增加投入,合理处理实习就业与论文撰写以及科研工作的关系,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提供便利等措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针对学生从事研究工作和解决就业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土建院校;双一流;研究生教育;土木工程
本文引用格式:刘吉营,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土建类普通院校研究生培养现状和思考——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41):31-36.
一 引言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研究生开始大规模扩招,录取人数攀升,录取比例也在不断扩大[1],研究生教育为国家科研创新、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当前研究生教育问题变得日趋严重,资源的有效性和精英教育的不足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有必要在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同时,确保研究生的教育质量[3,4]。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对于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一流人才和提升学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6]。为此各个高校适应形势、抓住机遇,在提高研究生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构建起较完善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制度体系,发挥研究教育的重要作用[7,8]。
作为土建类特色普通院校,山东建筑大学自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在研究生招生、培养、质量管理与监控、学生管理以及授权点建设与评估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构建了比较完备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校最近出台了关于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规定和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励办法等措施,为发挥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支撑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指导文件。但由于现有的研究生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仍需要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开展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探索,因此论文开展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土建类院校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研,探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查阅硕士在就读期间学术成果的方式,调研了山东建筑大学在校研究生学术科研和研究生活的现状,分析了近八届土木工程大类毕业生论文发表情况,提出从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导师加强指导和培养经费投入增加等方式,以及针对学生从事研究工作和解决就业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措施。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问卷调查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大类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为三年制,本次问卷调查面向2016级至2018级所有专业在校研究生展开,年龄在21岁至29岁不等,总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623份,回收率95.84%。问卷填写的硕士研究生男生占比67.74%,女生占比32.26%。有效调查问卷不同专业的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
问卷涉及研究生基本信息和普遍关心的问题,包括(1)基本信息,即专业、年级、性别、培养类型等,(2)研究生的科研现状,包括与导师开会情况、论文发表情况、生活补助和收入等,(3)就业与升学问题,涉及读研究生初衷统计,校外实习情况等。
(二)毕业研究生发表成果统计
山东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本研究统计中国知网(CnKI)2010届至2018届研究生毕业论文,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六个专业方向作为统计目标,包括081401岩土工程(简称岩土),081402结构工程(简称结构),081403市政工程(简称市政),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简称暖通),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简称防灾),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简称桥隧)等542名毕业生的学术成果情况进行统计,参见表1。由于2018届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毕业论文在知网上未检索到,因此2018届毕业生成果统计只做部分参考。研究生发表成果只统计毕业论文中所列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研究生导师培养学生力度
导师对于研究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图2统计了导师招收研究生的数量,研究生数量在4名及以上的比例为58.42%,表明平均每年的研究生人数不超过2人,学生数量在7人及以上的比例为22.63%,表明平均学生人数超过2人。学生数量增加会导致导师的工作量加大,指导力度受限,但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多,有助于两者的传帮带作用。
图3统计了导师与研究生召开例会(含单独会面)的次数,由此看出研究生导师每周与学生例会(含单独会面)1次及以上的比例达到42.54%,其中每周1次的情况有36.95%。但是也存在导师几乎不与学生开会的情况,比例约为4.33%,说明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不重视。研究生培养环节导师指导力度亟待加强。
(二)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情况
针对研究生对导师科研项目了解的情况,如图4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导师拥有省部级、地市级和企业级项目,但是仍有30.34%的学生对导师从事的科研项目情况知之甚少,从侧面反映了研究生对于导师科研项目参与力度不够,或者导师根本没有科研项目。
调查发现在校研究生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覆盖全部研究生的一次性专业奖学金,最高为全年8000元,占比约25%。除此之外,针对导师对研究生补助的发放情况,如图5所示,有41.25%的研究生表示没有补助,占比最高,有14.13%的研究生每个月可以拿到400元及以下的补助,15.73%的研究生每月能领取400至800元的补助,而只有2.89%的研究生每个月可以领到800元以上的补助,同时仍有26%的研究生补助存在发放时间和发放数额均不确定的情况,其主要是根据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情况决定。除了导师对研究生发放补助,在校研究生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一次性专业奖学金,占比达到64.69%。
针对研究生经济情况,不考虑专业奖学金和导师补助,仍有近一半的同学通过校内勤工助学或校外实习兼职获取一定收入,因此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有待提高。
(三)研究生实习情况
在对在校研究生读研目的的调查中发现,如表2所示,高达60.35%的研究生为了找更好的工作而选择读研,其认为研究生的综合能力高于本科生,找工作更具竞争力,成为大多数研究生读研的目的。大约有26%的研究生表示爱好研究,打算读博深造,也有13.65%的研究生表示本科毕业没有详细计划,所以继续上学,目标并不明确。
针对在校研究生三年级参与实习情况的统计,如图6所示,有8.99%的研究生未参加过校外实习,有23.76%的研究生参加过非本专业的校外实习,45.75%的研究生表示参加过1~2月的实习,16.05%研究生参加过3~6月的实习,实习期在6个月以上的研究生比例有5.46%。相比于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山东建筑大学的学生有着明显的就业压力,因此多数研究生选择参加实习,如图7所示,80.1%的研究生表达实习的原因,是为了能够积累经验,同时增加进入实习单位或者本行业其他企业的机会,只有19.9%的研究生参加实习是为了赚取生活费。关于研究生不参加实习的原因,如图8所示,调查发现只有13.16%的研究生不担心就业问题而选择不参加实习,41.73%的同学表示需要撰写论文或参加导师课题,而不能参加实习,只有5.0%的研究生表示因找不到实习单位而不去实习。
综合以上分析,多数研究生认为研究生就业比本科生更加具有竞争力,为了找到好工作而读研,在读研期间多数研究生希望参加以就业为目的的实习,研究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同时,未参加实习的研究生普遍存在撰写论文或参加导师课题工作的需求。
(四)在读研究生论文发表情况
调查各专业在读研究生三年级发表论文情况(本人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且学生为二作),如图9所示,68.86%的研究生论文发表在非SCI/EI/SCD期刊上,在SCI、EI和SCD期刊发表论文情况分别占比为4.98%、4.33%和12.62%。调查发现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在《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发表论文,统计得到发表论文的人数占比达到10%。
(五)往届土木大类各专业方向论文成果情况
针对往届研究生土木大类六个专业方向论文成果情况,以研究生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为准,统计研究生发表的SCI、EI或SCD高质量期刊和其它普通期刊论文,首先以2017年毕业生为例,如图10所示,岩土和桥隧专业人均发表期刊论文1篇,防灾,暖通及市政专业人均论文超过1篇。结构专业人均发表论文0.83篇,表明有毕业生读研三年期间没有发表期刊论文,而是凭借其他研究成果达到了毕业标准。六个专业人均SCI、EI、SCD期刊论文发表情况均不到1篇,数量最多的市政专业为0.64篇,结构、岩土和暖通专业人均高质量期刊论文数量分别是0.12篇、0.33篇和0.30篇,值得注意的是桥隧和防灾专业的数量为0。
图11是2010届至2017届毕业生就读期间人均期刊论文发表情况。统计发现研究生发表SCI、EI或SCD等高质量的期刊文章数量较少,除了暖通和市政专业外,其他专业毕业生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人均数量均不超过0.2篇。最新学校出台了《关于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或其它替代性成果(专利或竞赛等),其中学术论文包括SCI、EI或SCD来源等期刊论文或学位评定学院分委员会认定的补充期刊论文。因此,目前土木工程大类研究生普遍存在论文数量不多,相比于学校颁发文件的要求提升空间较大。
基于论文作者专业背景,选择暖通专业往届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分析。如图12所示,近几年暖通专业人均期刊论文发表数量较稳定,虽然暖通专业毕业生较多,但人均论文数达到1篇及以上。同时,近三年人均发表期刊论文数量出现上升趋势,2018年人均期刊论文量达到1.5篇。但在高质量期刊,论文数量与学校的相关规定存在一定差距。
四 讨论与思考
通过对在校研究生现状的调研和往届毕业生发表论文成果的统计,主要体现为以下问题。
1.研究生指导力度不够。在校研究生的调研发现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次数偏少,且学生对导师的科研项目的参与力度不足,两者都反应了导师和学生的接触较少,因此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介入力度亟待加强。因此,一定的研究生例会次数是必须保证的,无论是组会还是单独开会讨论,研究生基础学术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导师定期督导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时,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开拓视野,将所学知识用于科研实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研究生可分担导师较多的工作压力。
2.研究生培养投入较少。虽然学校提供了专业奖学金,但是研究生经济压力仍然较大,同时导师补助给研究生的支持偏少,直接影响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因此,导师对于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可以适当提高,比如资助研究生参与本专业的学术会议,有利于其开拓视野,激发研究生专业认同感。同时,学校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年轻导师的照顾。
3.实习与科研的关系问题。绝大部分研究生主观认为研究生的综合能力高于本科生,参加工作更具有竞争力,但是调研发现研究生仍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女研究生,而实习是为了积累经验进入所实习的行业或者公司。研究生不参加实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从事科研工作,因此,就业与科研工作对于当下大多数研究生而言是需要平衡的问题。学校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一定的实践经历,而学术型研究生没有明确要求,但是目前超过九成的研究生选择就业工作,而不是读博,因此在给研究生树立科研目标的同时,采取相关政策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平衡学生实习与科研的矛盾问题,解决学生就业焦虑的深层次问题。
4.论文成果发表不多且质量不高。统计发现往届土木工程大类的毕业生发表论文数量不多,且质量不高。可以预见,今后在执行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规定的时候,需要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然,学校在自选期刊设置上给予一定的余地,以暖通专业为例,学生在普通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人均数量总体无太大波动,在学院自选期刊上发表人均论文的数量却总体呈增加趋势,学生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自2014年以后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依赖研究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急于实习和就业不可避免会影响到论文发表工作,容易使得研究生表现急于出成果的浮躁心态,来应付学校的学术要求。因此,未来一段保证论文数量与论文质量,仍需要合理处理好与研究生实习和就业的关系。
本文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只统计了往届毕业生在就读期间三年内的论文发表(以毕业论文为准),并未对诸如专利等类型做统计,因此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科研成果。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指导老师和研究生相互沟通和相互提高的过程,对于研究生培养现状的描述,缺乏导师的有效反馈,今后需要针对指导老师开展一定规模的调研工作。
五结论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对于巩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论文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土建类院校—山东建筑大学为例,通过对623名在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山东建筑大学2010届至2018届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6个二级学科542名硕士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提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加强指导,提高培养经费投入,积极提高研究生从事科研的主动性,合理处理实习与科研工作的关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提供便利,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和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淑贞.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88-90.
[2]沈秋红,邵荣.“双一流”背景下我国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探索[J].高教学刊,2018(14):14-15+18.
[3]刘平,顾丽琴,吴旭舟.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5:60-64.
[4]周萍,吕义凯.“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9,32(03):77-81.
[5]朱国仁.建设教育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J].行政管理改革,2017,11:60-63.
[6]申纪云.始终坚持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根本任务[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1-5.
[7]张林华,徐琳,曲云霞,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暖通空调方向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8,33(2):90-94.
[8]徐雪松,曾智.“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研究生的创新教育问题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1):102-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