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将完成从精英化、大众化向普及化转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风向。但是,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控力参差不齐,导致学习成绩两级分化严重。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众多高校出台了相应的学业预警机制。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工科背景下“学业困难学生”产生的成因,并结合学业困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构建了“三全育人”学业困难学生精准预警帮扶体系,有针对性地保障学生健康成才成长。
关键词:学业困难;帮扶;学风;预警
本文引用格式:邢飞,等.新工科背景下学业困难学生精准预警帮扶体系的构建——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45):133-135.
The Construction of a Precise Pre-warning Assistance System for Students with
Academic Difficulties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Tak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as an Example
XING Fei,CAO Jia-jia,LI Jun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Abstract:The outline of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 puts forward that by 2020,the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will be transformed from elitism to popularization.With the deepe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new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However,the learning ability and self-contro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uneven,which leads to seriou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two levels of learning achievement.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introduced the corresponding academic early warning mechanism.Tak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students with academic difficulties"in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from an objective perspective,and combines the personalized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with academic difficulties to build a precise early warning and assistance system for"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students with academic difficulties,so as to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Key words:Academic difficulties;Help;Style of study;Early warning
一 引言
学风建设是各个高校学生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学生课业压力加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异大等先天因素,加上后天身心发展情况的不同,出现了一类新的学生群体“学业困难学生”。该学生群体学习成绩较差,一门甚至多门学科达不到教学要求,因而受到学业警示,最终只能被迫休学甚至退学。因此,帮扶学业困难学生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风建设推动者高度重视的工作,如果在平时的工作中未能专门对这部分学生加以监督和引导,放任其学业继续恶化下去,学生将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甚至影响其身心健康[1]。这不仅阻碍学生个人发展前程,更会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进程。
二 学业困难学生的行为特点
新工科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新工科有着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等重要的内涵和特点,高校学风本身也有着层次性、裹挟性、可引导性的特点[2]。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变革。工业发展呈现出可持续发展、大数据、计算能力、跨学科合作等系列特征,这些都深刻影响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演变和人才培养。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在学校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的过程中,不乏因学分总数及学分绩点达不到学校教育教学规定的基本要求,以致留级、退学、延期毕业甚至因学业问题引发诸如抑郁、自杀等问题的学生。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给社会、家庭及学生本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损害。
以北京化工大学某工科学院为例,学困生的总人数约占学生人数的8.42%,学习成绩预警约占学困生的总数的66.35%,学习状态预警约占学困生的总数的33.65%,留级警示约占学困生的总数的58.65%,退学警示约占学困生的总数的35.58%,不及格警示5.77%。其中学分绩点GPA小于2的占97.12%,介于2~3之间2.88%,少数民族学生15.38%,担任学生干部人数14.42%,另外,我们发现这些学生未自愿参加过学业的辅导工作。在调研学困生的行为特点时,我们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家庭教育影响和缺失关心关爱等方面[3,4]。在新工科背景下,造成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是多角度、多方面的,从工科课程安排角度,低年级基础课程较为集中,高年级专业课与基础课联系较为紧密,课程实验安排较为密集,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够高,在学业压力较大时,就选择了自暴自弃。从学生自身角度,学习兴趣不够,平时对学习的投入时间较少,学习缺乏目标,生活学习作息不规律,沉迷与网络等。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家长虽然知道学生自制力较差,作息不规律,但对学生平时看管不够,造成学生逐渐出现了懒惰、缺乏沟通与关爱的现象。从学校教师、辅导员角度,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像高中教师那样细致入微的管理,一些学生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再加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造成了学业的困境。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上,针对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人才培养与人才储备的要求,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诉求[5]。因此,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学困生的行为特点,构建有效的预警体系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帮扶至关重要。
三 精准脱困预警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三全育人”精准脱困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高校的重视与管理,是推进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与构建三全育人精准脱困工程的关键。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一致的顶层设计是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的根本保障。首先,要建立网络化的管理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学工部、教务处、各学院各司其职,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和朋辈讲师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从学生管理、教师帮助和朋辈辅导多角度进行学困生的有力帮扶。另外,加强工作协同,推进学困生的帮扶工作与其他工作的互通、互补和融通,随着其他各项工作的展开而推进,加大对学困生精准脱困工程的帮扶工作的力度、资源配置、师资力量等具体运转的管理和协调,发动和组织一切校内外资源力量,优先配置保障相关教育资源[1]。
(二)“三全育人”精准脱困工程需要做到“四个结合”
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促使学生产生学业困难的部分原因来源于家庭,除了学校领导、老师对学困生的帮扶之外,学校要和家长建立通畅的交流联系,必要时需要学生家长的介入。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沉迷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辅导员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网络观、价值观尤为重要,帮助学生摆脱网瘾,走出“网络”困境,正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关键[6]。
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在掌握学困生信息后要格外留心关心这类群体,同时发挥好学生骨干在学生群体的积极作用,做好日常作业和上课出勤等活动的监督。课余时间,辅导员、朋辈帮扶人要积极主动地补位,督促学困生进行自学、答疑。从课上迁移到课下,全过程为学困生的学习保驾护航。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充分把握新形势下网络在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特点,通过创办名师大讲堂、朋辈微课、线上答疑群、线上打卡等活动,把传统的教学和答疑结合起来,既可以将学困生帮扶的阵地拓展到网上,又可以及时回应和解答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惑,既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学,也锻炼了学生分析、研究、判断大数据网络中复杂信息的能力。
供给与需求相结合。在进行相关帮扶工作前要充分调研、明确学业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和问题后,再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实效性地满足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诉求。任课教师在开展帮扶时,需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交流并解决学生的疑惑;辅导员在开展帮扶工作时,重点在于对学业困难学生的观察、管理和关心,解除学生的思想负担[7];朋辈帮扶人在解决问题时,更重要的是陪伴、补漏和行为影响,用同龄人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相关的帮扶。
(三)“三全育人”精准脱困工程需要明确责任到人
学困生的精准脱困工程的“精准”突出特点在于要责任到人,要为学困生配比一对一的学习帮扶人,可以为班级骨干、室友等成绩较为优秀、学习习惯良好的同学,辅导员要每周、每月与帮扶人和帮扶对象进行约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辅导员要和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实施学困生的“一人一策”,形成工作合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 精准脱困预警体系的构建方式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摆脱困境,根据工科学业困难学生的特点以及面临的现状,构建了“三全育人”精准脱困预警帮扶体系。主要的工作原则是要做到“全面覆盖、分类指导、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学业预警工作要调研到全体学生,覆盖面不仅包含降级生、学位警示学生和不及格学生等,同时也要包含由于突发变故引起学业情绪波动的学生。同时,要了解导致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针对同类问题进行集中解决,不同问题区分原因分类帮扶。要关注各班排名靠后的学生,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效的、积极的措施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一)全面化预警信息收集
新生入学伊始,建立学生信息大数据库,做好学生信息的分类工作,主要包含学生生源地、家庭结构、家庭条件及特色爱好等基础信息。通过新生辅导员的深度辅导、宿舍走访和年级会等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和交际能力等,根据制定的标准,建立学业困难学生的动态台账,每学期定期更新一次,并根据各学院的实际工作特点建立帮扶记录登记表。另外,与心理中心、资助中心和就业中心联动,对心理危机产生的学业困难学生、经济困难造成的学业困难学生进行特殊的关注与帮扶,也要关注学业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形成信息互通、数据连通、帮扶畅通。
(二)全员化学业监控评估
构建“校-院-班-宿舍-家”的五级联动体系,形成学工部、教务处与各学院联动,实现动态预警的监控评估。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学校要重视引导班主任、中层干部联系人、任课教师、导师和辅导员对学业困难学生重点关注。针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业问题,辅导员要与任课教师和家长深入沟通和交流,制定解决方案[7,8],形成学业困难学生帮扶的一人一策。发挥骨干的带头模范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要为每名学业困难学生配备1对1朋辈帮扶联系人,重点帮助解决学业困难的同时,时刻关注学业困难学生的生活、心理状况。同时,要将对学业困难学生的朋辈帮扶工作纳入学院朋辈讲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动,增进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对于那些因为家庭问题而学业困难的学生,学校应该针对其自身的难处,和学院一同为其排除不稳定因素,提供相关的财政和心理帮扶等支持。
(三)全程化学业预警帮扶
按照造成学生出现学业困难的形式,我们可以把针对学业困难学生预警的方式分为两大类:学习成绩预警和学习状态预警。学生常年学习成绩不稳定、学习状态不好、学习动力不足,有面临留级和退学的危机,针对这类学习困难学生的预警为学习成绩预警,学习成绩预警为固化的预警类型,要覆盖到所有学业困难学生。学生身边的事物发生变化会引起学生学习状态的波动,若不得到及时处理,长期将演变成学业困难学生甚至心理危机学生,针对此类学生的预警为学习状态预警,学习状态预警为随机的预警类型,要注重观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针对学习成绩预警,学生可能产生不及格警示、留级警示和退学警示。每学期至少开展三阶段的调研工作,调研时间点至少包含:学期初、期中考试后和期末考试前。调研对象为学生本人、一对一帮扶人、任课教师与家长。辅导员要全面了解学业困难学生近期的学习状态与思想动态,设立相应的警示等级及危机科目,并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帮扶工作。针对学习状态预警,学生会出现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意志等方面的困惑。每学期不分调研阶段,辅导员需根据学生骨干的反馈、深度辅导与宿舍走访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思想动态,对于出现学习状态不好、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热情不高等现象的学生建立台账,并及时与任课教师与家长沟通,在学生还未出现危机时及时预防。
参考文献
[1]周鸣.主体协同:大数据时代高校学业预警机制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7,4(18):115-117.
[2]李强,张昆,张毫杰,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提升路径浅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5):139-140.
[3]何莹.高校学困生现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7):192.
[4]王卉蕊.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以重庆某工科高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35):118-119.
[5]史艳红.开展学困生群体学业指导的必要性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9):247-248.
[6]孙文博,冯麟淞.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困难学生帮扶路径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9(09):30-34.
[7]董华.深度辅导视域下个性化学业咨询服务体系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5):33-35.
[8]张靖晨.辅导员视域下高校学生学业预警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7):27-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