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集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思维方式与创业潜能等多种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能力。慕课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慕课特点针对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应用型本科“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与改革,从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实践效果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慕课;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创新创业
本文引用格式:田巧莉.慕课视域下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54):50-53.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o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urse from MOOC Perspective--With Exampl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IAN Qiao-li
(Business School,Guilin Tourism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ABSTRAC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tegrating innovation ability,communication ability,practical ability,scientific thinking mode and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MOOC is a new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Internet.Combine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MOOC,problem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the paper explores integration and reform of“Internet plu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rom aspect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teacher resources and practical effect,to enhanc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MOOC;Applied undergraduate course;Teaching reform;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慕课作为一种创新型教育形式,越来越多的高校及教育机构都开始进行慕课的设计、制作与使用。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慕课不仅是对“互联网+”教育形式的有力补充与完善,也是围绕“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认真思考后的必然选择。
一“慕课”的内涵与影响
“慕课”(MOOC)是个外来词语,它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慕课”作为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和教育模式,迅速影响或触及到了世界范围内200多个国家大学教学思想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及数以百万参与其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改变。
基于慕课视域下,对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改革,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慕课视域的到来对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冲击与影响,而不是单单的对其的应用,还应考虑到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传统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确保慕课视域下的应用型本科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凯洛夫曾提出“五环节的教学结构”,并且持续发展到现代化教育教学领域中。但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各领域都受到信息化技术的影响,扩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其在各领域中都充分发挥着自身的重要作用与价值。而对“五环节的教学结构”却带来巨大的冲击影响,使传统化的教学模式单一、呆板,无法满足现代化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慕课视域背景下,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改革、优化模式,是目前根高校最主要的核心工作,记住“大数据”、云服务技术,详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改革教学、创新教学提供重要信息依据。
而慕课教学模式与传统化教学模式相比较,其自身的优势比较多,第一,慕课教学模式具有多样化的教学特点,如:面对面教学、视频点播、翻转课堂、混合课堂等。第二,遵循“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从主导者逐渐转化为引导者,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与自主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学习,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降低教师教学难度、学生学习难度,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除此之外,慕课视域还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模式产生积极影响,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让加深能够意识到,“教学需要做什么,对学生有什么影响。”使高校始终都遵循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学生的角度全面分析,再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技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慕课教学模式,更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提倡把教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教学主导者,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分配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可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降低教师教学难度、学生学习难度,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愉快精力对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生动性。
二创新创业能力的含义
“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集创新、交往、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思维方式与创业潜能等多种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业思想,通过理论的指导,培养自身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创业理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在用人标准日益提高的当今社会,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越来越被各界认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时代诉求[1]。
三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
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多由高职高专院校转型而来,如果不做好顶层设计,很可能出现自身优势弱化、自身弱势扩大的情况。以课程设置为例,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立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与专业课程的主体地位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地位。部分教师与学生对此也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一项“形象课程”,甚至认为创新创业课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实质作用,还有一些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上岗技能培训,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不完善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创新创业课程缺乏整体规划与规范操作,导致学生无法从课程中学习到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难以真正掌握和提升;其次是创新创业课程很少与专业结合[2],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教师在讲授创新创业课程时,教案基本没有区别;三是在教材选用上既没有统一标准又没有突出所在院校及专业的特点;四是在课程考核方式上较为随意,必修课以理论考核为主,选修课往往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未来职业规划或创新创业感悟方面的小论文,难以真正考核学生实际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以及超前性,因此,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具有极高的要求,需要兼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超强的创新思维以及创业实践经验。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设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往往来自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及学生工作部门(如辅导员)等,他们普遍缺乏丰富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经验,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师人员综合能力待提升
在传统化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形式,教师会以传统化教学理念对学生教学,忽视对学生自主能力、思维能力的教学,以此形式长期教学,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况。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对教师人员的招聘,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人员,虽然此类教师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不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始终是以传统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为主,单纯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教学,严重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高校忽视对教师人员的培训,使教师人员的教学水平持平,无法提升,对新颖的教学模式、新教学理念实施造成阻碍,无法从学生的角度全面分析,对高校教学改革造成巨大阻碍。
四 慕课为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一)慕课具有竞争性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慕课具有竞争性,是指学习者可以对不同的慕课进行比较与评价,根据慕课优劣来进行教学资源选择。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能够对不同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做出即时的评价,评价越高的课程越受到欢迎,而评价低的课程则要面临在慕课平台下架的压力,这就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使得高校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有序发展。通过慕课的竞争性特点,能够使真正优秀的创新创业慕课凸显出来,一方面有利于保证课程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慕课具有的开放性能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慕课具有的开放性,是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形式,不受校园、地域甚至是国界的束缚,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管理部门之间构建一个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有效沟通平台,从而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他教学相关信息得到实时的交流,实现教育资源的共通与互享。对创新创业教师来说,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学习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从而弥补了国内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不足[3]。
(三)慕课具有的自由性有利于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效果
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高“应用”能力的社会型人才,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然而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怎么合理的分配课堂时间也是令不少教师都为之头疼。慕课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碎片化学习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从实际需求出发,在慕课平台选择感兴趣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效果。
(四)慕课的大众性能够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有机融合
慕课具有大众性,是指所有的慕课资源都能够被获取与共享,任何人都能够学习到优秀的慕课课程。慕课的课程教育者也不再局限于学校教师,可以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人才及有识之士扩散,并且创新创业教育也始终在强调“大众创新”,不难看出,慕课的大众性能够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五)加大教师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人员专业能力
为确保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稳定发展,还需高校与教师人员对慕课视域影响情况的全面分析,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无论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还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都对相关教师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方面应加大对教师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教学学科、教学岗位的不同,制定多样化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引导每位教师人员的积极参与,教师人员通过自主参与到专业培训活动中,对新颖教学模式、新教学理念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使教师人员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与价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除此之外,遵循“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模式,拓展教师人员的视野,可对其他国家优秀教学模式的学习,再结合高校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高校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
五 慕课视域下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议
(一)准确定位,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慕课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会完全取代现有的传统教育模式,这是由传统教育模式独特优势决定的。例如,学生与师生之间随时随地的近距离沟通,能够为双方获得情感享受,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课堂教学培养的交流能力也是真正的创业实践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慕课更应该定位为传统教育模式的辅助。如何发挥慕课与传统教育的共同优势[4],混合式教学是很好的尝试。积极完善慕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协同合作相结合的新模式实现渠道,使得慕课与创新创业教育完成线上与线下优势联动的紧密结合,从而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打造符合专业特色的慕课,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
由于各高校的专业具有自身特色,所侧重的方向也各不相同,所以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与其所学专业紧密贴合[5]。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知识,制定创业项目,围绕项目现状、项目创新点、项目研究目标、项目可行性分析等因素与教师进行探讨,教师对创业项目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再由专业人员给予深层次的具体指导,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
(三)打造校内外结合的慕课教学团队,提升师资队伍建设
选聘成功的企业家和行业专家作为创新创业指导人员,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创业经历向学生传授创业经验,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创新创业过程分析。学生也可邀请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这样的“双师型”和“复合型”专家的补充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创新创业能力[6]。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通过对校内外教学团队的打造,充实和提升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四)突出慕课教学重要性,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突出慕课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慕课教学模式注重对教学结构、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与信息化技术的综合应用,逐渐创新出共享型课程教学体系,储备大量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7]。而从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发展情况分析,是以信息化技术为创新支撑,以“核心能力构建”为教学驱动,加大对教学体系的改革力度,确保教学体系对教学质量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注重新时代的发展,详细分析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力度,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所制定与选择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现代化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加大学生学习、考核力度,通过对学生综合性的考核,也使学生自己充分意识到不足的地方,能够在后期学习中明确学习的目标[8]。教师发挥出自身的教学作用与价值,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借助信息化技术编制教学课件,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更全面地学习与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都处于活跃状态下,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五)制定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在慕课视域下,对各阶段的教育教学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师资力量等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对此,还需高校注重对教学体系的完善,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基础要求,注重对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并全面实施到各科教育教学中,可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教育教学所存在的相关问题,针对问题详细分析,明确引发问题的具体影响因素,并采用措施的有效解决,避免影响整体教学质量[9]。与此同时,还可以对教学内容的完善,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设置的特点及相关标准要求,以基础知识为教学基础,然后对基础柱还是的拓展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为后续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以基础知识为教学前提,再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可把自身所学习与掌握的相关知识正确应用,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探索出能够将慕课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的新方式,准确定位,更新教学观念,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打造符合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类慕课,提升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创新创业课堂教学质量。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婕.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改革及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5):169-170.
[2]李思寰.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课程“慕课”建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2-4.
[3]车鑫,郝毓业,刘楠.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以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学分置换为例[J].大庆社会科学,2017(05):134-136.
[4]廖倩,何光耀.慕课视域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07):62-64.
[5]常大全.高职高等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47):39-40+43.
[6]刘伊.“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8,162(10):75-78.
[7]石琳.在线课程建设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基础法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71(02):138-141.
[8]闫丽静,高俊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慕课”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7(8):10-13.
[9]齐平,刘家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及其实现之策略[J].高教论坛,2017(6):5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