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1 13:44: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各行业领域,其中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给各阶段的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在信息化的推动下中职教育正逐步走向教学现代化发展。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重点探究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新发展,旨在寻求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新思路,为不断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发展

本文引用格式:李晓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5):102-106.

Research on Computer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I Xiao-ming

(Agricultural School of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Nanping Fujian)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deeply affected various fields,among which the impact o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also very profound.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into the education at all stage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computer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as ushered in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in order to seek new ideas of computer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an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computer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Secondary;Computer teaching;Reform and development

一 引言

在目前中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已经摈弃了单纯的讲解式教学方式,众多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开始在课堂上大展身手,尤其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通过使用学习软件和学习平台大大缩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进行转变,对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因循守旧,对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不充分,对教育信息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新发展进行探究。

二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于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探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有助于推进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与整体水平,这也是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研究背景

中职教育在我国起步比较晚,长期以来,我国更为重视体系化建设与理论人才的需求,忽视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需求,所以,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大都采用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导致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是中职院校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改革的关键与前沿,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的技术化与资源化优势。所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院校应积极地把计算机专业信息化程度高、专业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融入中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中,提高计算机课程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对计算机教学进行优化,同时也有利于其他专业的信息化新发展。

(二)研究意义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如果能够得到整合,那么将对智慧教育的建设发展以及职业院校专业教学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究,不仅是对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探究,更有助于中职院校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是对中职教育信息化的一种探究,有利于中职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的信息化软件建设得到发展,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革新,这都给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不断创新信息化课堂建设,巩固教学体系,这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长久高效发展大有裨益。

\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方向

中职计算机教学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丰富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新的解题思路与学习方法,彻底变革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面对面授课的教学模式。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学可以借助微信网络课程、手机App、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等,使计算机的信息化教学更加立体化,不断促进多种教学模式的协作与创新。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在信息化环境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要将信息化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准备阶段、课堂授课阶段、教学复习阶段、教学反思阶段等,不断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发展。

三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教育信息化是要将信息技术教学吸收到教育目标中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信息化人才;其二,是将信息技术方法用于实践和教学研究当中,为丰富教育资源和教学方式提供助力[1]。教育信息化最主要的目的是将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转化为信息化形式,简而言之,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都要运用处于科学与技术前沿的成果保证教学方式的现代化,使学校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乃至硬件设施都与时俱进。在学校的课堂上,教师能够全面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手段进行教学,以实际行动实践教学改革,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推动素质教育的普及。

四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

伴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优秀成果,可是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目前,中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是目前的中职院校在师资力量上有一定不足,不仅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教师的保障也有不足,此外中职院校还同时面临着生源质量不佳以及硬件信息化建设效果不明显等一系列难题。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获得的国家政策支持比较少,在经费和人才上存在很多缺口,在建或者建成的教育信息化工程因为缺乏标准规范的制约,其功能性也有一定的不足。尤其是众多学校即使投入资源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往往也是局限于硬件建设,即使有了多媒体教室等设施,但是许多课程还是缺乏优质软件来进行教学,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中职计算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员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职院校进行信息化课程研发需要资源与人才的共同作用,目前众多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很少有教师具备管理和课程整合的技术工作,当前中职院校中的教师多是大学毕业生,缺少职业实践经历,理论与实际联系能力较为不足。目前许多的中职院校在建设教育信息化项目上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对资源和人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也需要完整的政策来进行引导和管理,促进中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健康进行。多年来,我国的中职院校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生源质量反而逐渐下滑,这种情况更进一步影响了中职院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化移动终端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巨大改变。当前,计算机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这种现实的社会需求是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对于当前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而言,诸如系统维护、网站设计、运行管理等专业教学模块还无须进行较大调整,而有关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等专业教学则亟须依据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进行改革。在教育信息化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对计算机的新领域进行积极涉足,例如计算机操作系统、移动通信技术等,紧跟社会发展需要。另外,在教学信息化背景下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也是计算机专业发展特点的必然选择[3]。计算机领域技术更新速度极快,中职计算机教学也要紧跟行业领域的发展速度。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专业教师大都毕业于一些本科院校,在计算机专业领域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但是教师之前所学知识并不能满足计算机领域更新换代的速度。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始终接收到滞后的计算机知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要不断进行改革,在教学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更多优秀的信息化专业人才。

六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教育越来越普及,但是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中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的硬件设施配备方面整体上较为落后。与其他类型的教育院校相比,中职院校很多都处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理位置,在教育资金的投入方面比较少,这就导致计算机教学难以系统有效地实现。例如,在一些中职院校中尚未提供校园网的服务,导致很难开展那些关于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课程,使得计算机教育与时代脱轨。第二,师资水平整体不高。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师水平良莠不齐,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尚未达到一般平均水平。例如,很多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没有在计算机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经历,他们大都是大学一毕业就成为授课教师。另外,由于学校对于计算机教学的资金投入不足,难以聘请到水平更高、专业更强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这就使得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水平难以提升。第三,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而且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方面缺乏创新性,导致了较为落后的培养方式。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反映了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课程设置要始终与就业市场紧密相连。但是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体现出计算机教育的应用性与灵活性。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内容较为滞后,造成了与时代的脱轨,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就业之后难以胜任工作,出现被就业市场淘汰的情况。中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专业技术等这种核心能力便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点所在。当前,中职院校的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中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理论传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在课后学生也没有得到充足的练习实践,这使得学生掌握的专业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给学生今后的就业造成了重要困扰。第四,生源质量不高。中职院校在近年来不断进行扩招,学生的数量得到急速上升,但同时导致了学生整体质量下降的情况。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的学历都是初中,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都比较差,而且主要来自郊区、农村等偏远地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学习障碍,从而也增加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难度。

七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新思路

(一)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当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能力上均与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这直接造成了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不佳,无法满足中职院校对计算机教学质量的要求。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俱佳的教师来进行教学,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在理论与实际应用能力上有较好的表现。因此中职院校势必需要建设综合能力良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需要为教师创造一定的学习提升条件,促使教师参加高质量的教学能力培训,掌握更多的计算机以及相应的教学技能[4]。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还应当适当地进入企业参与生产、管理和研发,了解实际生产岗位的真正需求,从而确定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实际需求相适应。

(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索的状态,则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求知、探索、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达成学习目的,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课程开始进行之前,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提出要求,使学生在学习前利用各种有效的渠道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通晓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进行“制作基本图形”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便把示例任务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学习和摸索示例的绘制方法,并可以提前研究一部分背景或者内容的绘制。教师既可以让学生把预习成果发送给教师提前检查,也能够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的表现和成果予以评价。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能力必然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利用微课对课前准备阶段进行完善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细致而认真地进行课前备课,这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对课程的教学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学生的实际学业状况出发安排课程;借助互联网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明确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思考应用怎样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高效的课前预习,以确保教师与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实现无障碍的沟通与对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等形式把课程的预习要求与目标发给学生,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为开展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把自己搜集整理的课程教学素材与资源做成微课视频,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内容,然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电子邮箱、公共网盘等形式发送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接收微课视频进行提前预习。在微课自学中,学生可以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以便在课堂学习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与提问,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微课这一形式在向学生传递技能与知识是十分高效的,并且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通过微课进行课前准备与预习,有助于学生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学生参与计算机教学的积极主动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创设学习情境

在校学生学习课程较多,学习节奏也比较快,能够随意支配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学生有许多的碎片化时间。假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学习,那么则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时间利用率。因此,中职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划分,用一些较为短小的内容讲解这些知识点,促使学生有效地利用他们的零散时间,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5]。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变为文本或者视频的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保存,再将这些内容通过学习平台发送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实现网络学习,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的学习记录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聊天功能与学生进行沟通,甚至可以以此来模拟课堂学习状态,从而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进行沟通,激发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把网络学习平台的论坛模块利用起来,在论坛中学生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发表的文章和想法也可以进行更改。学生通过论坛讨论和分享,能够充分地利用信息化学习手段进行学习,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建立学习认知,在论坛上进行的讨论和探索相当于开启一个个头脑风暴,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研究和学习。在这样的学习情境当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进行研究创作,充分地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到计算机学习中来。不仅如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计算机课程项目进行指导的时候,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帮助学生通过自我研究探索与网络学习讨论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

\

 
(五)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的难点上,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耗用了不少课堂时间,但是很多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这些难点内容,更难以将之用于实践。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如果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充分地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将计算机教学难点使用信息化手段制作成视频、音频等,再将这些有趣的学习资料发送到学习平台上,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观看和收听这些内容来进行预习,还能够在课后返回观看没有理解透彻的难点,这样学生即使没有在课堂上完全理解教学内容,也能够在课后通过自学的方式进行查漏补缺[6]。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便能够自主地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够养成网络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更进一步的自我提升提供学习基础。

(六)利用社交媒体对课后反思阶段进行深化

长久以来,中职计算机教学在授课后,教师习惯于布置单一化的作业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检查学生的课上学习效果,也是对自身教学的一种反思。但是,这一做法不仅是给教师加重课后负担,也是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积极主动复习。所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来进行课后反思,深化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具有创意性的作业给学生,并让学生把做作业成果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QQ学习群等,让同学之间进行点评与投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改进完善;教师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等,与学生不定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反思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进行革新;教师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辟专门的反思专栏,创设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问题的平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韩乐,李科浪.教育信息化政策关键词研究--基于51个教育政策文件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A2):237-239.
[2]张万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影响[J].学周刊,2019(15):25.
[3]颜从从.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对中职教育影响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08):177.
[4]孙甜.信息化背景下中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46):152-153.
[5]崔婉萍.探究开发利用“微”资源推进职教信息化--中职计算机专业微资源建设与应用[J].电脑迷,2018(12):128.
[6]季丽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影响[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8):144-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4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