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材分析是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考察日语大型语料库「と」「ば」「たら」事实条件句的日语母语者使用现状,并以此为基础考察日语精读教材中语法记述的现存问题,从导入顺序、说明方法、例句练习等方面提出改善方案,以此为实例探讨基于语料库进行教材分析的方法。
关键词:语料库;事实条件句;教材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郭圣琳,等.基于语料库的基础日语教材分析——以「と」「ば」「たら」事实条件句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55):187-190.
Analysis of Basic Japanese Teaching Materials Based on Corpus
——Taking“と”“ば”and“たら”Truth Conditional Sentence for Example
GUO Sheng-lin,ZHANG Xiu-jua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Abstract:Textbook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reform.This paper studies Japanese large corpus“と”“ば”‘たら“truth conditional sentences of Japanese native speakers use present situation,an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Japanese grammar describ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teaching,from the import order,description method and example practice improvement scheme is put forward,for instance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rpus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Corpus;Factual conditional sentences;Textbook analysis
一引言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教材分析是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核心课程,语法是该课程的教学重点,教材的语法点记述成为了日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国内外出版的基础日语精读教材数量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系统介绍日语语法。但基础日语精读教材的语法导入顺序、介绍说明、例句练习等多以日语记述语法系统为基础,没能很好地反映日语母语者的实际使用状况[4],这样不利于学习者日语实际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因此通过母语者语料库考察母语者的实际使用现状,从母语者的使用现状出发分析日语教材的现状及问题,对于教材设计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BCCWJ是目前日本最大型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由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该语料库从书籍、杂志、报纸、白书、博客、国会会议录、教科书、法律等体裁中随机抽取样本,收录词汇数量达1亿430万个,并附有准确的形态分析和详细的图书信息。
「と」「ば」「たら」事实条件句指用日语条件表现「と」「ば」「たら」阐述过去发生的一次性事件的句子。
本文在考察『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以下简称为“BCCWJ”)「と」「ば」「たら」事实条件句母语者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基础日语精读教材进行分析,探讨教材中语法记述的问题点及改善方法,以此为实例探讨基于语料库进行教材分析的方法。
二 研究现状
中俣尚己(2014)通过BCCWJ考察了日语基础语法母语者的使用现状,整理出每一项语法的前后接续,尤其是前接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数量,并与教材的例文进行对比,主张把使用多的接续形式用于教材的例句,并对教材例句提出了改善方案。[5]除此以外,森敦子(2014)、郭圣琳(2017)、陈秀茵(2019)等均通过语料库的考察进行了教材分析,发现教材的语法记述与母语者使用现状不一致,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于「と」「ば」「たら」事实条件句的研究成果较多。丰田丰子(1977、1978、1979a、1979b、1983)、铃木义和(1986)考察了条件表现「と」的含义及用法;丰田丰子(1982)、莲沼昭子(1993)、加藤理惠(1998)、莲沼昭子等(2001)、前田直子(2009)、宫部真由美(2013)等对「たら」和「と」事实用法的异同进行了考察。
现有研究中有以下不足:①对事实条件句的讨论仅限于「と」和「たら」,鲜少讨论「ば」;
②通过语料库考察事实条件句母语者使用现状的研究尚少;③在考察母语者使用现状基础上进行教材分析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旨在通过BCCWJ考察「と」「ば」「たら」事实条件句的母语使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日语精读教材进行分析。
三事实条件句母语者使用现状
条件句的事实用法有连续、契机、发现和显现四种用法[3]。连续用法是指表现同一主体发出两个连续动作的用法,如例(1)。
(1)母は部屋にはいるとドアに鍵をかけた。[3]契机用法是指不同主体发出的动作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如例(2)。
(2)佐沼が帰って行くと、山代大五はベッドに仰向けに横たわった。[3]发现用法是指由于前一分句的动作发现了后一分句的状态,前后主语不同,如例(3)。
(3)ホテルの窓から見ると、東京も案外丘陵が多い。[3]显现用法是指前一分句动作进行中后一分句发生某一动作,前后主语可同可不同,如例(4)。
(4)音楽を聴いていると眠くなってきた。[3]前田直子(2009)指出「ば」可以用在连续、契机和发现用法中,没有显现的用法。连续用法中需使用「言えば」这种发言性的动词才自然。而契机用法用在较老的文体里,且前后分句要有关联性或因果关系。像「思えば」这种复合表现形式也可以表示事实关系。「たら」在事实条件句中有较多的使用限制。连续用法中后一分句需是非意志性的动作,或意志性很低。而且,前后分句须有因果关系或是因前一分句的动作而引起了后一分句的实现。如例(5)和例(6)。
(5)彼女も昨夜は旅行のことを考えたら、なかなか眠れなかったのだ。[3]
(6)蒲団に入ったら、すぐにぐうぐう寝てしまった。[3]
笔者对BCCWJコアデータ事实条件句进行考察,结果显示「と」、「ば」、「たら」分别为790、109、241句。事实条件句中,「と」连续用法为86句,契机用法为192句,发现用法为449句,显现用法为63句;「ば」契机用法为25句,发现用法为84句,连续和显现用法为0句;「たら」连续用法为40句,契机用法为96句,发现用法为93句,显现用法为12句。具体比例详见图1、图2、图3。
「と」的考察结果有四个,分别是:
①「と」条件用法在BCCWJ的コアデータ中有1607句,事实条件用法有790句,占比49%,验证了益冈隆志(1993)所提出的「と」的基本特征是表现从现实观察到的先后发生的事态这一观点,以及前田直子(2009)提出的比起条件关系「と」更多的是表现时间关系这一观点。
②「と」的发现用法占比57%,在事实条件用法中比例最高。
③「と」事实条件句使用限制较少,只是主语不能为第一人称,体现了「と」的客观性。
④与「たら」不同,连续用法中「と」后一分句可以是意志性动作也可以是非意志性动作。在连续用法的86句中,后一分句是非意志性动作的有32句(37%),意志性动作的有54句(63%)。「ば」的考察结果有三个:
①「ば」条件用法在BCCWJ的コアデータ中有1191句,而事实条件用法只有109句,而且用法只有契机和发现两种,可见事实条件用法是「ば」条件句的派生用法。
②表示契机的「ば」前一分句和后一分句均有关联性,前一分句的事件引起了后一分句事件的发生。
③前田(2009)指出「~すれば~した」这一句型多用于表示过去多次发生的习惯,一次性非假定用法只有极少。但通过考察BCCWJ发现,这一句型表示过去习惯性动作的只有10句,而事实条件用法有109句,过去时态中事实条件用法是习惯用法的接近11倍。
「たら」的考察结果有三个:
①「たら」的条件用法在BCCWJ的コアデータ中有840句,而事实条件用法为241句,可见「たら」的典型用法不是事实用法。
②在事实用法中,契机和发现使用率相近,较高。
③与「と」不同,「たら」主语可以是第一人称,反映了「たら」可以描述说话人的实际体验,而「と」是从外部作为观察者描述事物的(莲沼昭子1993、前田直子2009等)。
以上是对「と」「ば」「たら」分别进行考察的结果,对三者进行横向比较的结果详见图4。四种用法中「と」的使用率最高。「たら」多用于口语,因此在书面语语料库里数量不如「と」多。「ば」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也具有事实条件用法,此次考察结果没有连续和显现的用法。
四 教材分析
考察母语者使用现状后,笔者对以下七本教材进行了考察:在日本出版的①『日本語中級Ⅰ』、②『新文化初級日本語Ⅱ』、③『中級日本語』和在中国出版的④《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語中级下》、⑤《综合日语第二册》、⑥《新编日语》、⑦《大家的日语中级Ⅰ》,发现有以下可以改善的地方。
(一)可对「と」事实条件句增加说明
有四本教材只导入「たら」事实条件句,而从母语者使用现状的考察可知,「と」是典型的事实条件句。且市川保子(2010)提到学习者对「たら」有使用过量的现象,需提醒学习者「たら」是口语,论文和报告中不可使用。书面语需用「と」。建议对「と」作为事实条件句的用法增加说明。
(二)调整「と」和「たら」的导入顺序
有部分教材同时导入两者,或者先提出「たら」。而如第3节考察探讨发现,实际应用中「たら」的事实用法限制较「と」多,如「たら」在连续和契机用法中前后分句需有因果关系,在发现和显现用法中主要用于表示意外、惊讶等。建议先提出「と」后提出「たら」。
(三)导入语法点时可区分理解水平和产出水平
从母语者使用现状考察结果可知,连续用法使用率不高,导入时要求学生达到理解水平即可。虽然教材没有提出「ば」事实条件句,但作为了解,教学时也可稍作说明。
(四)将母语者使用频率高的前接动词、形容词等加入例句及练习中
如中俣尚己(2014)所说,需在教材中加入使用频率高的前接形式。大部分教材的例句及练习具有随意性,因此可在例句和练习添加使用率高的动词、形容词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启示
从以上考察可知,建立在日语记述语法系统上的精读教材语法设计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日语实际运用能力,设计教材的语法体系时无论是参考日语记述语法还是日语教育语法研究成果,都需要与母语者的使用现状相结合,才能进一步确定教材设计的合理性[6-9]。
教材分析作为教学改革研究的一部分,既可通过母语者语料库考察母语者的使用现状进而进行教材分析,也可以通过学习者语料库考察学习者的习得状况进而进行教材分析。通过母语者语料库可以考察具体语法项目的接续形式、使用频率、共起表现,进而探讨分析语法的导入顺序、用法说明、例句练习等是否妥当。具体策略有:
①在难度相当的情况下,同一语法点先导入实际使用率高的表达形式以及典型用法;②用法说明需结合母语者使用现状及现有语法研究成果;③例句和练习需加入使用率高的接续形式、词汇、共起表现。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把通过教材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作为今后的课题,需结合学习者语料库进行考察,制定既符合母语者使用现状又符合学习者习得状况的语法导入体系。
参考文献
[1]庵功雄,高梨信乃,中西久実子,等.初級を教える人のための日本語文法ハンド7*-ック[M].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2000.
[2]蓮沼昭子,有田節子,前田直子.日本語文法セルフマスターシリーズ7条件表現[M].くろしお出版,2001.
[3]前田直子.日本語の複文-条件文と原因理由文の記述的研究[M].くろしお出版,2009.
[4]森篤嗣编.コーパスで学ぶ日本語学日本語教育への応用[M].朝倉書店,2012.
[5]中俣尚己.日本語教育のための文法コロケーションハンドブック[M].くろしお出版,2014.
[6]王桢,毕晴.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日本学生“比”字句的偏误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4):79-80+111.
[7]陈帅.以中国日语专业学习者为对象的日语拟态词教学新探[J].教育现代化,2019,6(26):196-198.
[8]黄利斌,李广志.基于语料库的日语“Vてある”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33(02):59-64.
[9]张欣雅.基于HSK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及教学对策分析[D].贵州大学,2019.
[10]毛文伟.日语语料库建设的现状综述[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06):42-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