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课程导学是整个课程教学组织中的首要环节,对开放教育学生而言,导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导学方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该课程的导学效果,也会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结合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学习需求多样化、知识基础较薄弱、工学矛盾较突出等基本特点,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导学环节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应用“思维导图”探讨课程导学方案设计,以期对课程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开放教育;西方经济学;导学
本文引用格式:汤俊.基于思维导图的开放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导学方案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5):151-154.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Tony Buzan提出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用图画画出思想,然后通过线条、圆圈、方框等工具将发散的思维和主体联系起来,构成一张知识网络图[1]。最初,“思维导图”只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后来,人们发现思维导图在培养发散思维方面有很大潜力。现如今,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思维工具,还是一种学习工具。作为学习工具,思维导图被应用到营销策划、软件开发、教育教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西方经济学》是开放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综合性较强,教学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各种理论错综复杂[2]。对学生经济思维的培养是该课程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3,4]。课程导学是整个课程教学组织中的首要环节,对开放教育学生而言,导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导学方案设计是课程教学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导学方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该课程的导学效果,也会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对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而言,在课程导学方案设计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将教师的“辅导”与学生的“自学”有机结合。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让学生学得轻松、有意义,也要让老师教得有效果、有成就感[5]。因此,笔者拟结合开放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思维导图”,探讨《西方经济学》课程导学方案设计,对课程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应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学生的基本特点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面向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学习需求多样化
来电大报名的本科学生中,虽然最终目标是为了取得文凭,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终身学习观念不强,浮躁心理较为严重,仅仅是为了取得文凭而来,觉得轻轻松松就能顺利毕业,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期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有助于自身的实际工作。所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二)知识基础较薄弱
本科学生中,一部分是专科毕业后就选择就业,工作若干年后来电大提升学历,另一部分是专科毕业后,就来到电大一边提升学历,一边工作。部分学生是初次接触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可以认为是零基础。因经济学分析常用数学方法,而这些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普遍比较差,容易产生畏难心理。
(三)工学矛盾较突出
与全日制高校学生相比,电大本科学生基本都是在职成年人,除了学习,还有工作要兼顾,用于学习的时间有限,工学矛盾较突出。为了兼顾工作与学习,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差异化明显。如何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快乐学习是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 开放教育本科《西方经济学》导学环节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实施现状
开放教育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涉及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学等专业,课程教学主要包括面授辅导、在线辅导、作业答疑、期末复习、综合评价等环节,课程导学环节一般是安排在该课程首次面授辅导课进行。
(二)存在问题
1.导学课的覆盖面不广
近年来面授辅导课到课率不太理想,直接导致导学课的覆盖面不广。如何让导学课覆盖到更多的学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课程导学方案可以保证导学课的有效开展。
2.导学课的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导学课主要以面授辅导为主,鉴于学生工学矛盾,不能保证都参加面授辅导课,教师需要打破常规,采用适当的导学方式组织课程导学。在互联网时代,可以线上线下相融合进行导学。
3.导学课的内容设计不够合理
导学课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内容设计上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以便开展自主学习,而不是开门见山地灌输具体的课程知识。
四 基于思维导图的开放教育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导学方案
(一) 思维导图的功能
作为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通过分类与层次性来组织思想,按内在关联,将特定主题的相关知识集中在一起,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图像等向周围有组织、分层次地展现出来。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突出了思维内容的重心和层次。关键知识点间的连接线则突出主题间的关联性,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引导人们进行积极主动思考,呈现一个容易记忆的,顺应大脑思维的自然表达过程。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的理解上,为快速进行知识构建创造有利的条件[6]。
(二)导学方案设计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从解决实际社会经济问题的思维角度出发。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如何使用关键词、知识脉络的方式来呈现思维的过程和知识信息值得探究[7]。以侯荣华主编《西方经济学》(第4版)为例,设计基于思维导图的开放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导学方案[8]。
课程导学方案主要从Why(为何学)、What(学什么)、Where(在哪学)、How(如何学)、How(如何考)等五个方面入手进行设计,如表1所示。
(三)思维导图构建
导学方案设计时,构建了导学课、课程知识、章节知识等三个层次的思维导图,便于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去开展自主学习,符合一般的学习习惯。
1.导学课思维导图
先构造课程导学课思维导图,阐明教师从哪几个方面去辅导,学生如何去开展自主学习,如图1所示。
2.课程知识思维导图
在第一次导学课上,构造课程知识思维导图,阐明课程包含的知识体系及内在关系,如图2所示。
3.章节知识思维导图
以微观经济学部分的第一章“商品价格决定”为例,构造章节知识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
五 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教育方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开放教育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准确、系统地把握西方经济学知识结构体系和逻辑分析方法。
当然,在课程导学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需要向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助于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二是教师需要考虑到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进度差异性,将导学工作贯穿于整个学习周期;三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参与导学活动的情况,分析学习反馈信息,适当调整导学方案,以提高导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雯翠.思维导图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7,(31):21-22.
[2]谢金云.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中国外资月刊,2012,(5):33.
[3]张灵俐.经济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高等教育,2017,(17):198.
[4]梅琳.思维导图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和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9,6(29):106-107.
[5]王丹.民办院校经济学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5,(19):158.
[6]赵海峰,颜加勇.思维导图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61-64.
[7]芮文艳,密海英,沈茜.基于思维导图的《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课程知识点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51):130-133.
[8]侯荣华.西方经济学[M].北京: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7:1-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