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翻转课堂的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9 16:03: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分析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与模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并提出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保障。

关键词:翻转课堂;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实施保障

本文引用格式:徐璞.基于翻转课堂的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J].教育现代化,2020,7(40):132-135.

Teaching Mode Desig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XU P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main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undergraduat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urse.Based on key points and models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it redesigns teaching mode of undergraduat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urse from three links:before,during and after class,and puts forward successful guarantee for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undergraduat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urse.

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Teaching design;Implementation guarantee

一 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发展

翻转课堂在是由美国的教师夏伦·萨姆斯(Aaron Sams)与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提出并实践开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当时仅在美国的局部地区有所应用。“让我们用视频来改变如今的教育模式”,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世界教育工作者对于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视。随着翻转课堂在世界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国内本科院校也逐渐开始探索翻转课堂这种教育模式,许多学者对翻转课堂展开了研究,但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运用十分欠缺。国内何教授深入探索了解了翻转课堂的内在意义,并为翻转课堂中国化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二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掌握,将为组织行为学、人才管理等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以及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由于知识体系比较完善,涉及的概念及相关内涵非常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反馈,课程知识点理论、抽象,希望了解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许多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较多,受师资数量、课时安排限制,多采用“大班式”教学(班级人数通常超过100人),课程也多采用讲授法,没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充分的课堂讨论,从而造成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秩序难以维护、教学过程针对性欠佳等问题,最终难以提升课程教学效率和效果。

如何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本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能力弱


在当前教学阶段,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学习能力较为弱势,且基础管理能力较差,因此使人力资源管理学习更加困难。同时,认知惯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来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学习,无法将学到的知识熟练应用,进而导致了学生无法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实际应用,长此以往的依靠“死记硬背”使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应用能力无法进一步提高,从而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学习质量。

\

 
(二)教师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引导程度不高

传统的学习方式制约了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也使得知识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独立的理解模式,再加上学生没有及时对课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进行复习,使得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学习无法深化,从而导致了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学习综合能力下降,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应用无法提高。长此以往的持续下去,学生就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失去兴趣,由于学习效率低下,也会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一定的打击,从而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成绩下降严重。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引导,将会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深度学习,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学习效率。

(三)知识体系不完善

在当前阶段的教学中,知识培养体系通常都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忽略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培养,从职业技能培养的角度来说,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表面上看与职业技能提升没有必然联系,但实际应用上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应用综合能力决定着职业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职业技能的提升,却忽略了个人素质的提升,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彻底失去兴趣,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这门学科产生了排斥心理,这样的问题是学生无法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成绩的关键问题之一。

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模式和形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顺序,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即教师将课程知识点进行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录制好知识点学习视频,学生在课前观看并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同时自测检验自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集中解决课前学习时学生们产生的共性困惑和疑问,另一方面侧重于传授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翻转课堂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实现课堂教学时间的高效利用[1],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2]。

翻转课堂创设了自主性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和创新,改变了学生的知识建构顺序,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率、有意义的学习。其实施核心在于两个关键点,一是教学时空的翻转,二是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产生了新的内涵[3]。

五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更应该注重实际应用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并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在讲述人力资源管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需要学生去实际应用,所以翻转课堂的应用更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吸收。然而大部分学校因为教学时间紧迫,教师无法做到在课堂中为每一位学生讲解人力资源管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而翻转课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由教师在课后录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用视频,再借由多媒体在课上与学生们分享视频,课后学生想继续学习可通过教师录制的视频反复钻研,教师带领学生充分解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知识,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二)时代的需求

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完成课前预习,在课后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课前课后的双向学习有助于知识的沉淀,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共享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课的奥秘,这样的教学方式更符合时代的需求。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正呈现着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一旦教师的教学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极易引发学生的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也制约了教师教学内容开展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三)以多样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拥有着多种多样的应用方式,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且翻转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基于翻转课堂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框架设计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需从学习内容分析与学习目标设计、教学微视频制作、课前学习与自评、课堂教学、总结性评价五个方面着手进行考虑。基于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图模型[4],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情况,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框架进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定教学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区别其他教学,不是以单纯的理解知识为目标,更多的是以管理思维与实践应用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课堂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学中,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使课堂学习能够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课堂的活跃度,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兴趣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文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进行自主学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翻转课堂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使整体教学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材施教,以翻转课堂优化整体教学过程,使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时刻处于愉快的教学氛围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

 
(二)课前——知识传授

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完成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

首先,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区分出哪些知识点是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与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结合紧密并需要进行讲解和模拟运用的。将学生能够自学掌握、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录制成小视频,为保证视频学习时的精神集中度,视频时长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5]。除视频资料以外,对课本外的补充教学材料(如习题、案例、学习网站、课外阅读文章等)也需要进行充分的查找、编辑与整理,同时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制作教学课件。

其次,确定课程教学对象。基于授课班级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了解班内学生的基础水平。以4~6人为单位,将所有学生编制成学习小组、推选出组长,配合教师完成课程的全部教学过程,同时在课程开始前,召集组长进行培训。此外,可通过微信、云班课APP等技术手段建立便利的师生交流空间,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增进师生互动。

最后,发布课前学习任务。根据教学计划,将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课前学习要求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课程开始前2-3天提交学习报告,教师根据学习报告,综合归纳出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准备于课堂授课时进行集中回答。

(三)课中——构造课内翻转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课内的翻转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教学资源进行整理组合,做出课件来调动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积极性。多利用多媒体去讲授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布置问题由学生找出图片、资料利用多媒体来解答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问题,再通过课堂上的实际应用将管理知识熟练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养成学生探索问题的良好喜欢,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及学生利用多媒体解答来构造课内翻转。同时,在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由于知识点较多,且知识点之间连接较少,无法探寻知识点之间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选择性,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说出人力资源管理都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中,使学生全程自主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教师正确引导将知识点带入,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乐趣,调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性,使其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进而提升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兴趣。

(四)课中——知识内化

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与学生一起,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点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集中回答课前学习时大部分学生提出的疑问,并对难以理解的、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系统解释,促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接着,以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或演讲等形式,进行知识点的应用练习,以小组为单位,以人力资源管理现实事件为背景,鼓励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课堂展示,分享、交流各小组的思考成果。之后,任课教师对交流活动进行总结与点评,并对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这一模式下,教学目标由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转向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最后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重要知识点和难点,促进学生的反思,实现知识的升华。

(五)课中——以翻转课堂实现举一反三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由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组成,如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很难将知识生动的展现出来,学生将不能充分理解。如果在课堂上运用翻转课堂来讲授这些知识时,将会把讲授的这个过程变得更为生动。例如,在教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时可以充分的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作用。管理应用是人力资源专业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与普通管理有着有着一定相似度,但探究本质却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可以通过录制视频,指导学生按照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理解,并将相似知识点转移到学习过的知识点上,使学生在遇到不同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学习,敢于尝试,学会应用,以自主学习找出人力资源管理与普通管理之间的差别,为课程深化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将此类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掌握,但在此过程中还要带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本质,强化应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使知识变的更为生动。如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抛出相关文问题,例如可以提问学生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在各个行业中有何不同?并要求学生说出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的应用方式,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加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将思想延伸到后期实践中。

(六)课后——检验评价

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收集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

一方面,结合不同的考核形式对学生的课前自学主动性、课堂参与积极性、课程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及综合评价。考核形式可采取小组成员互评与教师评价、期末考试成绩等不同方式,同时要注意设计好不同评价主体的评分权重。另一方面,设计课程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采取问卷调研及学生访谈的形式,收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感受、意见和评价,基于学生的反馈及课程学习成绩,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并思考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工作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七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保障

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相应的保障。

首先,在学生层面,需采取激励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在于学习意愿,还在于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教学材料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发现问题、教师解惑、同伴探讨均产生兴趣,增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应提醒学生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对信息的敏锐度,提升信息素养。

其次,在教师层面,对于课件与视频制作、课程管理类APP的应用,可邀请外部技术人员或技术熟练的教师,采用讲解及答疑的形式,对教师信息技术工具应用能力进行培训,必要时还可采用第三方外包的形式优化课件与视频制作质量。此外,翻转课堂的课程建设也应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团队的力量,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时间,对于课前学习知识点的确定及小视频的制作,如果能在课程教学团队内进行合理分工,每个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量就能够得到减轻,相关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应能得到提升。

最后,在课程组织层面,一方面应控制教学班级规模,课堂人数是翻转课堂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为保证翻转课堂上有更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提问、讨论、互动与展示,小规模班级是实现课堂完全翻转的最佳选择,班级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6]。另一方面,需探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最佳教学课时,使相关的教学环节有充足、恰当的时间来完成。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指导和训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时不够,为了在受限制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选择灌输式教学方法也是无奈的选择,如果有充分的时间给到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则有利于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5):26-32.
[2]齐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01):21-27.
[3]饶彬,金黎希,王怡.翻转课堂研究若干问题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7):49-51.
[4]郑瑞强,卢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01):97-103.
[5]张艳媛,吴曼,裴天骄,陈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的应用现状[J].教育现代化,2019,6(12):80-81+106.
[6]朱桂萍,于歆杰.基于翻转课堂的主动学习促进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18(05):29-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3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