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电子商务实训类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9 15:49: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毕业生和企业人才需求严重不匹配的情况,在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电子商务实训类课程中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并创新为PADA式。经过教学实践后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学生课程实训完后基本能够胜任相应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素养也得到提升。

关键词:对分课堂;PAD;教学模式;电子商务;实训类课程

本文引用格式:陈娟.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电子商务实训类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56):80-84.

Reform and Implementation of E-commerce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Based on Split Class Teaching Mode Practice

CHEN Juan

(School of Management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chang Jiangxi)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erious mismatch between the demands of e-commerce graduates and enterprise talents,the bisector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e-commerce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to strengthen students’practical skills,and it is innovated into PADA style.After the teaching practice,the expected goal is basically achieved:the students are basically competent for the typical tasks of the corresponding post after the practical training,and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is also improved.

Key words:Split class;PAD;Teaching mode;E-commerce;Practical courses

一 电子商务人才供需不平衡矛盾突出

电商行业发展瞬息万变,人工智能、社群电商、新零售、农村电商、新媒体、跨境电商等不同电商形态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据《2018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报告》对387家样本电商企业(包括:零售电商、跨境电商等)调查显示,电商企业人才缺口高达62%,所招聘人才中只有28%是来自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被调查企业认为高校电商人才培养需要改进,需要加强实操性教学、加强与企业对接需求、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所占比例分别高达81%、58%、54%。企业认为电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学习能力、工作执行能力、行业敏锐度和创新能力、责任心和敬业度、专业知识和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所占比例分别高达74%、72%、62%、50%、53%、51%[1]。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和企业人才需求出现极大不平衡,急需做出相应变革。

二 电子商务实训类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本人一直承担着电子商务专业的集中实训类课程教学,如:《电子商务综合实践》、《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网店运营管理与实践》、《市场调查实操实训》等。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每门实训课程安排一周22学时,学分1分。每一门实训课程完成后,学生要能够对相应工作岗位的有个基本认知、胜任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本人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周实训课程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方面:(1)师生角色定位合理,教师角色由主要传授者重新定位为主要引导者,学生角色由被动学习者重新定位为主动学习者。(2)方法合理,综合运用讲授、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3)融入职业教育素质。(4)实训内容要具有前沿性,并能够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对应的项目模块。(5)凸显成果导向,注重过程性考核。

\

 
三 对分课程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实训类课程中的运用

为了能够将上述较好地落地,本人在电子商务集中实训类课程中引入了对分课程教学模式。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基于课堂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和吸收(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简称“PAD Class”),一经推广,便受到广泛认可,被誉为当前唯一具有中国原创性质的本土化的新兴课堂教学模式。PAD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改革和评价,有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是促使学生提高深度学习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2]。PAD学习能力维度和深度学习能力维度整合框架如图1所示。


\
 

对分课堂整个教学流程包含三个阶段:讲授(精讲、留白)——独学(独立思考)——讨论(解决低层次问题,凝练高层次问题),如图2所示。现以《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为例,阐述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流程,通过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流程、教学辅助网络资源、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提升学生网络营销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

(一)匹配岗位需求,优化课程目标

《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课程目标为:以中小微企业从零开始实施网络营销过程为主线,以各项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网络营销理论知识、主流网络营销工具操作要领、各类文案写作方法、网络营销策划案框架结构,从而为学生从事网店运营、网络推广、网站策划、网站编辑、新媒体运营、微博专员、微信专员等岗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基于成果导向提炼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网络营销分为三个层面:战略层、战术层、执行层:营销战略层是由老板或营销总监制定;营销策略是由营销总监或营销经理来制定;营销战术是由部门主管级或专员级人员来制定并实施。

本课程侧重于网络营销战术层的设计: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网络推广(策划)主管或专员,他既需要了解网络营销策略懂得为什么这样做,也需要熟悉网络营销战术(如视频、微博、微信、广告等)的各种打法知道如何去做,更需要掌握网络营销执行层面(如广告语、关键词、标题、宝贝详情页、硬广文案、软文、新闻稿、H5)的实战作法并提交实训成果,并能根据企业目标撰写出网络营销推广策划案。主要规划了六个任务模块,如表1所示。


\
 


(三)PAD理念完善教学流程

基于对分课堂的理念,教学流程分为三个阶段:教师精讲(presentation)、学生内化和吸收(assimilation)、师生讨论(discussion)。《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为整周实训课程,含括最后的总结梳理,上课时间集中为星期一至星期五26学时。鉴于课程特点,采用的是“隔堂讨论”和“当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流程设计,简称为PADA式(图3)。

\
 
PADA式要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有以下关键点:一是教师讲授的原则是“精讲留白”,而不是“满堂灌”。侧重于引导式讲授,告诉学生为何学、学什么和如何学。为何学,是要让学生清晰课程学习的“有用性”;学什么即框架、重点、难点;如何学即提供方法、策略和技巧。这样,学生清楚了学习内容的有用性、整体架构,看到学习过程的指示后就会具备主动学习的动机、态度和能力。二是学生的内化吸收。现在大部分老师喜欢课堂提问,但是效果并不大好。因为学生要即刻反馈,是无法进行深度思考的。对分模式下,提倡学生在听完老师精讲后,通过参考老师提供的资料及网络查找后完成相应的作业,并形成亮(最大的收获)、考(考考你)、帮(不懂的)。这样就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执行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三是讨论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老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作业特别是“亮考帮”,交流各自的收获、疑难,共同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学生都提前有准备,是有助于深度讨论的,不至于冷场。同时,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将较好地改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生的辩证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四是作业的重新完善。经过和同学、老师讨论过后,解决自己之前所存在的疑难,再来完善作业,学习效果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线上教学平台助力教学管理

为更便捷地实施对分课堂教学,《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借助了线上平台:对分易https://www.duifene.com/。平台具有多项功能:班级学生、作业、考勤、分组、教学评价、成绩册、课程资源、互动直播、学生互测、课堂提问等,基本上涉及到课堂教学实施需要的各方面。本人以下功能使用频率较高:一是将相关教学资料上传到课程资源中,方便学生在内化吸收环节参考。二是使用分组功能,便于设立学习小组、讨论小组等,促进生生互动。三是在线发布作业,每项作业可以定时发布、规定提交截止时间。学生第一时间获取作业通知,完成后随时随地提交,老师在线实时点评并微信通知到每位学生。四是在线考勤,老师通过签到码、二维码发布后,学生考勤数据即时反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出勤状况。五是教师可以在线设计好课程评价机制,课程结束后一键导出。

(五)过程性考核评价

对分课堂强调学生的平时学习,引导学生转向过程性学习、个性化学习、问题化学习、合作性学习和策略性学习。这也就意味着要加强过程性考核,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职业素养等进行考核。如:《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考核由考勤(20%)、任务考核(60%)和终结考核(20%)三部分组成。任务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岗位典型任务胜任能力(按时按质完成每次布置的任务电子稿)。终结考核是对该实训学生的一个全面的评价,主要根据最终的总结报告和PPT汇报等进行考核。

四 结论与展望

经过近2年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电子商务类实训课程,整体上达到预期目标:教师较好地实现了由“满堂灌”单向“教”向“引导”学生主动“学”转变;实训内容基本也能企业工作实际接轨;学生经过一周的实训,基本能够对相应岗位形成认知并且能够胜任典型工作任务;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有所提升。但是也发现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①电子商务发展速度非常快,教师不仅需要及时掌握前沿的知识、工具和方法,而且要能够进行实践操作,所以针对教师的实操培训是需要高度重视并解决的问题。

②为了保障实训内容和实际工作一致,现在的教学实施基本是基于免费的主流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对于学生而言在一周的实训时间内,受课时的限制仅仅能停留在对平台的基本操作,不利于深度学习和学以致用。

③学生的讨论质量虽然借助于亮、考、帮的提前准备有所提升,但有些同学仍然比较被动,无法较好地融入。

④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训效果上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后期的教学中将继续从课前准备、课堂讲授、课后学习、课堂讨论、成绩考核加强实践、改革,以期找到每个环节所存在的关键要素,以使得课程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2018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R].http://www.100ec.cn/zt/upload_data/18rcbg/18rcbg.pdf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3]陈瑞丰.对分课堂:生产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6(3):71-74.
[4]金兰.实践合理性观照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23-227.
[5]陈娟.“以学评教”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建设与实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2):37-40.
[6]王晓婷,田晓娜.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4):246-247.
[7]吴智春,张发艳.“对分易”教学平台在中医院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1):44-45+64.
[8]郭燕,朱琼琼.互联网+”下基于大学生学习行为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究[J].教育现代化,2019(7):29-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3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