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带教能力及对带教老师和临床基地的满意度。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自编问卷对护理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7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方向的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考评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考评总分与其临床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相关性最强。不同年级、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医院、老师有无带教意识比较,研究生对临床带教及实践基地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MNS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总体能力满意度较高,但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欠缺;MNS研究生对实践基地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带教老师能力的影响,因此高校和医院要着重加强对带教老师科研能力和临床教学方面的培训,提高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质量。
关键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实践基地;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李妮蓉等.护理专硕研究生对实践基地及带教满意度调查[J].教育现代化,2020,7(48):182-190.
Survey on Satisfaction of Practice Base and Teaching with 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Students
LI Ni-rong1a,LIU Ling-ling1a,YI Ya-qiao1b,TAN Hu1c,HU Hui2,QIN Li-hua1a*
(1.a.School of Nursing;b.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c.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2.Supply Room,The First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Abstract:This paper’s objective is to investigate the 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students(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to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 teacher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teachers and clinical bases.Using cluster sampling method,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nduct a field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27 postgraduate nursing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Results show that graduat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training directions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scores of clinical teaching teachers(P<0.05).The total evaluation scores of teaching teachers ar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clinical professional ability,teaching ability,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Compared with different grades,different research directions,different hospitals,and teachers'awareness of teaching,the differences in postgraduate satisfaction with clin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e bas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fore,MNS graduate students are highly satisfied with the overall abi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 teachers,but lack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teaching ability,MNS graduate students'satisfaction with the practice base is largely affected by the ability of teaching teachers,so universities and hospitals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o train teacher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clinical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 of MNS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students;clinical teaching;practice base;satisfaction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是国务院2010年批准设置的,其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独立参与和解决临床护理常见问题、同时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1]。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强调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2],临床实践能力作为MNS研究生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之一[3],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转型成为临床护理专家的前提和基础[4]。据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3年制MNS研究生临床实践时间为18~24个月[5],因此临床实践基地条件及带教老师能力和素质是影响MNS研究生临床护理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对MNS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和带教老师尚未设定明确的资格准入标准,导致各临床实践基地条件和带教老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本研究通过调查MNS研究生对临床科室带教老师带教能力考评情况、科室带教老师和临床基地的满意度,旨在了解临床带教老师各方面的能力及对实践基地的满意度情况,为制定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带教方案提供依据,提高MNS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研究对象为长沙市某高校护理学院27名MNS研究生,其中硕士一年级12人、硕士二年级8人、硕士三年级7人,女性为25人、男性两人,17人实践基地为高校的直属附属医院、10人为非直属附属医院,有11名研究生第一导师为学校导师、16名研究生第一导师为临床导师,培养方向分别为中西医结合护理8人、老年护理7人、临床专科护理12人。
(二)方法
1.调查方法
一般情况的调查项目包括研究生年级、性别、实习医院、第一导师、培养方向,带教老师学历、职称、有无带教意识,医院设施、教学情况等。
通过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查阅有关文献,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1]自行设计并形成初始问卷,经专家审阅、小范围预调查后进行调整和修改,形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及实践基地满意度的正式问卷。
第一,临床带教老师能力考评问卷。参考王晓芬[6]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能力考评问卷进行修改,包括临床专业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管理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五个方面内容共25个条目。每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23、0.968、0.869、0.910、0.932,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82,内部一致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信度。
第二,满意度。调查包括科室带教老师满意度和实践基地满意度两个维度,其中带教老师满意度包括研究生对带教老师带教意识的满意度、临床带教老师对研究生临床实践指导情况等11个条目;临床基地满意度包括实践基地环境及条件可以促进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学习、实践基地学习氛围融洽情况等8个条目。满意度表中赋值:非常不满意1分、比较不满意2分、一般满意3分、比较满意4分、非常满意5分。临床科室带教老师满意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6,实践基地满意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45,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3,内部一致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信度。
采取整群抽样法,问卷发放方式为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28份,回收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为96.4%。
2.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方法一般资料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变量因素间关系用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临床带教老师及实践基地的一般情况
调查可发现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最高学历大多数为本科,硕士学历者很少,职称多为护师及以上,大多数老师有带教意识。研究生所在实践基地基本上都有普通科室和专科科室轮转安排以满足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要求,大部分医院能够按教学目标要求合理排班、参与教学查房、重视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按规定进行出科考核和鉴定,仅有少部分医院配有图书馆和提供宿舍。44%的研究生认为临床实践与本科实习区别比较大,25.9%的研究生认为临床实践与本科实习区别比较小,11.1%的研究生认为临床实践与本科实习完全没有区别(见表1至表3)。
(二)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能力考评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临床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考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专科护理方向带教老师考评总分较老年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高。其它不同年级、不同医院、学校或临床导师为一导的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考评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至表7)。
(三)MNS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和临床基地的满意度
不同年级、不同培养方向、不同医院、老师有无带教意识比较,MNS研究生对临床带教
及实践基地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或医院导师为一导的研究生对临床带教及实践基地的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8。
(四)相关性分析
带教老师考评总分与其临床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相关性最强。带教老师的临床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相关性最强。基地满意度与带教老师满意度相关(见表9)。
三 讨论
(一)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的学历和带教能力有待提高
MNS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能力考评总分较高,但在科研思维、科研成果、教学能力和方法方面得分较低。这可能与临床带教老师学历不高有关[7],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多为本科学历,少数为专科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基本没有,受学历限制,很多高年资的老师虽然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缺乏,且家庭、社会压力及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导致其对科研积极性不高[8],理论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同时由于我国MNS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临床带教老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教学目标缺乏了解,研究生数量较少,临床老师带教经验和带教意识不足,难以满足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指导需求[9-10]。
MNS研究生对实践基地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带教老师能力和带教意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硕士三年级研究生对科室带教老师和临床基地的满意度均高于一、二年级,可能与各年级研究生分配的科室带教老师不同有关,基地满意度与带教老师满意度相关,带教老师满意度与其考评总分相关,而带教老师考评总分与其临床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关,与李晓霞等[11]的研究结论一致,表明MNS研究生对带教老师的临床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要求较高。
因此高校、医院及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加强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在设立或完善MNS研究生带教老师准入标准时应从临床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着手,重点提高带教老师在科研和临床教学方面的能力,筛选出临床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各方面符合要求的临床带教老师,且每个科室应有固定的研究生带教老师,这样不仅有利于带教老师积累带教经验同时也保证了不同年级研究生享受带教资源的公平性。对于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护士,医院应为其创造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并将具有研究生带教资格作为职业晋升的有利条件,增强临床老师的带教意识与带教能力,从而提高MNS研究生对临床带教、实践基地的满意度及其临床实践质量。
(二)实践基地和带教老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应具有侧重点和针对性
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对其临床带教需求不同。硕士三年级研究生对科室带教老师和临床基地的满意度均高于一、二年级,可能与低年级研究生刚开始进入临床,对各方面不太熟悉有关,所以对临床带教老师的依赖和需求高于硕士三年级,另一方面也可能与MNS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低年级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各方面能力需求提高有关[11]。
临床专科护理方向带教老师能力考评得分在临床专业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方面均高于老年和中西医结合方向,且临床带教和实践基地满意度也均高于老年和中西医结合方向,与带教老师能力考评一致。可能与医院带教质量参差不齐及我国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内容缺乏针对性有关,未强调不同培养方向研究生的临床实践侧重点和个性化发展需求[12],临床专科护理包括急危重症和肿瘤,其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均为综合性西医院,临床带教条件更具优势,如医院软硬件设施、病情病种及带教规章制度等,但在中医院或专科医院实践者可能对于自己培养方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接触较少、待遇福利较差、临床老师带教意识及能力不足等导致其满意度相对较低。因此MNS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在重视基础操作技能的同时,应突出专科实践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专业能力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安排临床实践内容,提高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10〕15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1005/t20100513_92739.
html
[2]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szfa/hlss/xgjs/275922.shtml.
[3]李峥,汪健,李永刚,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考核方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12-16.
[4]胡月,李倩,谭琳,等.基于德尔菲法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8,25(7):1-5.
[5]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护理分委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Z].2014.
[6]王晓芬.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资格考评标准的构建[D].衡阳:南华大学,2017.
[7]吴德坤,朱寿鸿,宁桂兰,等.过程性评价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9,6(28):98-100.
[8]景彩虹,任海燕.三甲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科研能力的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33):234-235.
[9]赵小磊,牟绍玉,陈琰晗,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教学认知及能力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6-18.
[10]葛伟,徐莎莎,曹宝花,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现况与期望需求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12):1450-1453.
[11]李晓霞,周春兰,胡明钰,等.基于在线沟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带教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9,26(11):4-27.
张斯秀,徐翠荣,颜涵.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9,26(12):4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