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红色基因教育在研究生思政工作中的价值和切入点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8 14:26: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做好研究生思政工作是培育社会主义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必要任务。研究生思政工作与本专科在管理、教育等方面有一定的不同,需要在工作中注重对工作平台、载体的建设,以适应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开展。本文结合多年来红色基因的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通过红色基因与思政社团的对接,探索了开展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红色基因;高校;思政工作;理论社团

本文引用格式:孟长海,等.红色基因教育在研究生思政工作中的价值和切入点[J].教育现代化,2020,7(49):123-125,159.

Value and Entry Point of Red Gene Education in Postgraduate Political Work

MENG Chang-hai1,2,JIN Xiao-qin 1,LIU Bin 1

(1.Hena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Rehabilitation Medical College,Zhengzhou Henan;2.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Zhengzhou Henan)

Abstract:Doing a good job in political work is a necessary task to cultivate the outstanding high-level talents of socialism.There is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postgraduate thinking work and this specialty in management,education,etc..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 platforms and carriers in the work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thinking work.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ed gene into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of graduate students over the year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ive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throug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d gene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mmunity.

Key words:Red gen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nking about political work;Theoretical society

一 引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支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研究生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新挑战,如何有效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精英人才,是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政治工作。这里根据多年的研究生管理工作实践,对红色基因纳入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探讨如下。

二 红色基因教育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

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本专科教育后的层次提升,代表着人才的高端化培养,担负着科教兴国的神圣使命。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机制跟不上、学生思想成分复杂、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等问题突出,研究生思政教育亟待强化。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有共同之处,表现为培养对象都是鲜活的大学生,活跃度高、思维活跃,对社会参与热情高,有积极向上的整体风貌;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同,表现为:研究生学术思想开始产生、批判意识、独立意识、实用主义思想增强,而对价值观的强化弱化;研究生管理上要比本专科生自由度高,年龄差异大、政治信仰复杂,党建团建工作相对集中度下降;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时间不足,集体事务关注度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思政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就必须找到一个符合思政教育工作要求的,并且研究生能够共鸣的教育平台和主题。我们研究认为,研究生教育需要又红又专的培养才能适应未来国家的需要,而专的培养就是强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贯穿这一主题的最好方式就是强化中国革命文化的教育。而红色基因是革命文化的核心,加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对于研究生来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一)红色基因是贯穿本专科与研究生教育的红线

研究生和本专科生的共同之处是学生,学生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红色基因教育是贯穿所有学生教育的红线,可以将天南海北的大学生、研究生连起来,这是中国大学生革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两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基因发源于我们党的伟大斗争和实践,是革命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和资源,对于当代青年来讲重要的教育资源,代表着先进的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基因的传承对于红色文化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架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树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加强红色基因教育,就是传承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对伟大革命事业的继承和发扬。

(二)红色基因是激发研究生做科研、建功立业的动力之源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在当今我国正处于复兴中国梦的快速发展时期,更加需要一批道德品质高、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立志报效祖国。多年来一代代革命家、科学家、教育家为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极大努力,树立了典范和革命的精神,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等这些精神表现为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红色资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青年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2]。加强对研究生红色基因教育,能够以榜样的无穷力量和我国科学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站起来到走起来跑起来的过程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幸福感,更好地激发研究生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三)研究生思政工作对本科生教育有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研究生对于本科上来讲,具有一定的师长学长的作用,研究生身份在本科学生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往往是优秀学生的化身。一些研究生还要担任本科生三助工作,对于本专科生在学业上指导、思想上引导具有积极的作用。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可以提升研究生管理的效能,展示研究生良好的学生形象;同时也可以将研究生培养的有效模式推广到本科生,并通过对研究生优秀人才的作用发挥,在指导本专科生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当今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社会的多样化、产品商业化、社会不平衡发展的矛盾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为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带来新问题新矛盾。同时,研究生群体庞大构成复杂,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情感意志力较为稳定,由于专业、地域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差异性较大,机制差异巨大,给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高的难度和较大的挑战[3]。

(一)研究生管理的相对松散,导致自由主义盛行

研究生管理从全国上下来讲,整体要比本科生宽松,这是其成长经历和研究生研究环境所决定,比如医科院校研究生要在做好专业学习的同时跟随导师做科研或者进行临床实践,因此研究生的管理除了在一年级集中学习时,大多数成为自由的研究者、学习者,对思政工作很难做到一刀切、集中教育和管理。同时由于各高校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配套政策等方面的不同,单纯的依靠政治辅导员无法实现研究生的统一化管理。这样的环境下,一些研究生表现为对组织的不关注,我行我素或者自由主义,管不住、管不好的问题客观存在。

(二)研究生理想信念不稳定,奋斗的热情下降

研究生群体有大学已经发展为党员的和没有发展为党员的两个组合。对于一些研究生党员,在加入党组织后,出现活动热情下降、学习热情下降,对政治理论和组织生活不感兴趣,再因为科研任务重的影响,对于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不能够保证时间。而一些已经形成了政治观念,有些加入民主党派、有些坚持无党派等,这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有调研认为,高校在实际中存在重才轻德的现象,高校管理者和导师往往侧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及专业知识的传授,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看作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认为是研究生思政工作专职人员的事情,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往往成为衡量研究生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准[4]。

(三)奉献热情下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盛行

研究生管理的自由化、教育的相对弱化,带来研究生群体对组织的热情下降,生活中、学习中关注自己的工作、学习、科研任务会多一些,对于群体性的工作付出的热情下降,或者不愿意付出。思政工作者普遍感觉工作没有抓手,研究生各忙各的,无法调动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5]。特别是在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时,容易忽视集体利益。而在导师、学校、学院管理的不同模式中,也有取舍,更多地选择个人利益服务。这样的情况常常导致研究生整体的工作开展被动,在班级集体事物管理上参与度不高、组织力度下降等。

\

 
(四)对红色革命文化不感兴趣,受到民族虚无主义冲击

新时代的研究生尽管年龄增加、思想丰富,观点独特,但对于党的历史的学习掌握不够,对于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不足,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影响了研究生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研究生开展红色基因教育,以真实的客观的革命历史教育学生,提升认知和政治站位,是对抗民族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

四 红色教育纳入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实践和体会

在具体工作时间中,作为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我们十分注重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走到思想上重视思政,行动上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的方方面面,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转变观念,强化思政教育不放松

对于研究生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必须客观对待,要改变过去一些对研究生已经上过大学可以管的宽松一些、思政教育不好做干脆不做或降低要求等模糊的错误的认知,要真正的站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审视研究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认识到研究生思想道德、政治信仰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要真正树立敢于抓,要抓就要抓好的思想,真正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教育是加强对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一个很好的切入点[6]。这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几年来,我们以红色基因为主线,很好地开展了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

(二)红色基因纳入思政教育的方法和实践

1.将红色文化纳入研究生入学教育和日常教育当中。近些年来,作为研究生管理者,我们十分注重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红色基因主线,贯穿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

一是在入学教育时突出红色基因教育,邀请院系党委书记、或学生主管副书记开展专题入学教育,引导研究生学习红色文化、继承红色基因。二是配齐思政工作人员,明确兼职辅导员身份。在工作中理清组织架构,明确主管书记、主管院长的管理职责,明确兼职辅导员身份。三是突出班团建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研究生的奉献精神。作为研究生数量较少的院系,在工作也强化了党组织、团组织、班组织建设。在全部研究生中建立党支部,在党组织的建设上采取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并加入支部的做法,同时也成立了团组织、班委会,积极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三是强化政治学习不动摇。通过集中的支部学习、同时开展网上课堂等,引导研究生学好红色理论、做好红色实践。四是组织好暑期社会实践。在暑期组织研究生下乡义诊,并到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旧址、兰考焦裕禄纪念馆等红色遗址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等,激发学生红色意识。

2.与本科生共建思政社团,共同进步提高。近些年来我们根据工作实际,将研究生与本科生党员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在2017年底学院成立理论社团星光研习社,所有学生预备党员、正式党员都要加入研习社学习。该社团一是研究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研究、学习、思考党史以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知识。在社团管理的实践当中将党员、团员管理有机结合,并开展了红色基因寻访工作,组织会员走访了河南省红色基地30余处,开拓了视野,进行了深刻的党性教育,为社团的发展找到了途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研究生本科生互动、高年级与低年级穿插,有效地整合了力量,对于班级党团建设、院系党员教育达到了共享共进的作用。经过一年的实践,该项目荣获河南省思政教育品牌,得到了河南日报、郑州晚报等媒体的报道,申报成功教育厅、郑州市、校级理论课题研究3项,展示了社团良好的发展成果。学生表现积极,学习热情高涨,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果[7]。

思政工作是研究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合格建设者和高层次人才是高校的使命所在,我们认为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要立足现实,面对问题和矛盾,通过红色基因教育这一主线不断加强对研究生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是有效的值得推广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晓静.习近平红色基因基本内涵论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7(4):7-10.
[2]熊辉,仰义方.红色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功能与运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21-25.
[3]潘莹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83.
[4]梁大战,李光晔,吴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1):100-102.
[5]马化祥.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对策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08,2:50-52.
[6]范方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6):73-75.
[7]孟长海,姚明超,张芝兰.论高校理论类社团的现状与建设思路[J].河南教育(高教),2019(03):48-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2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