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基于网购业务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随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而在行业发展空间逐渐增大的背景下,体现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中职院校作为专职人才的培养摇篮,每年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而其中包括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输送。但是纵观当前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的开展,因教学模式滞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无法满需当前物流行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所以需要通过施行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管理教学模式来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基于此,本文针对学会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职;物流管理;学生就业导向;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林俩国等.关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探析[J].教育现代化,2020,7(39):74-77.
On the Teach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LIN Lia-guo*,LIN Yan-hui
(Jinjiang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Jinjiang,Fujian)
Abstract:Based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nline shopping,logistics industry has a new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and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space,reflects a large number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needs.As the cradle of full-time talents training,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ill send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to the society every year,including the train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However,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the train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can not satisfy the actual demand of logistics talents,which affects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student employment-oriented management teaching model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talents.Based on thi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employment-orien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start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mand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finally,it explains the employment-orien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strateg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logistics management;student employment orientation;teaching mode
作为我国主要人才孵化基地,中职学校担负着人才教育与培养的重任,通过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与建设贡献巨大力量。而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管理人才缺口不断增大,促使中职学校开始侧重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发掘。但是纵观当前中职学校物流管理教学的开展,诸多限制性因素的存在使得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具体需求,需要通过开展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教学模式来实现对综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而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一 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在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网络购物模式的普及转变人们购物方式,人们也开始习惯于通过淘宝、京东、亚马逊等购物平台来选择自己所需商品。而网络购物模式的发展,推动了当前物流行业的兴起,而随着物流公司的不断涌现,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俨然成为各个物流企业争取的主要对象[1]。尤其是掌握计算机技术、具备物流管理能力的人才,成为当前物流行业发展中的“香饽饽”。但是大部分物流企业站在长远发展角度,秉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对物流管理人才仍有着较高的标准与要求。而作为主要物流管理人才输送基地,中职学校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通过开展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进而实现学生可以更快、更高效的融入到企业中,缓解当前物流行业急缺物流管理人才的尴尬局面。
二 中职学生特点分析
中职学生大多都是未考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所以在学习基础方面相较于普通高校学生相对较差。并且其中部分学生对学习存在厌烦、排除的心理,再加上在学习期间受到教师的批评和训斥,极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2]。鉴于此,中职教师需要在学生入校初期阶段充分抓住学生表现、渴望进步的心理,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为后续教育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 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中职学校针对物流管理教学的开展,呈现出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部分学校未依据学生当前实际就业需求、岗位需求进行课程的合理设置,这就导致中职物流管理教学开展存在较大的限制。具体体现:(1)未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发展方向进行课程的合理设置。相较于高职生、本科生而言,虽然中职学生同属于学生最后的教育阶段,但是其学生能力基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部分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多是按照高职、本科院校的课程进行设置,这就导致其课程的设置存在较大难度,学生学习困难[2]。(2)课程设置为体现出针对性与专业性。所以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物流管理课程种类较多,并且还包括与物流管理专业存在关联的课程,但是课程的设置并未与学生的就业需求相结合,课程设置不存在专业性和针对性。(3)实践课程设置较少。当前,部分中职学校物流管理教学的开展仍体现为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在具体学习期间无法对高难度的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加之实践课程的设置相对较少,学生缺乏应有的锻炼和实训,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培养和强化。
(二)教学理念与模式滞后
当前中职学校物流管理教学的开展,部分教师其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应用仍相对滞后,具体体现为在实际教学期间,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只侧重对学生进行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课堂教学的开展,因其教学氛围枯燥单调,所以哪怕教师在课堂中再怎么卖力教学,学生仍无法提起多大的兴趣,甚至部分学生会在课堂期间表现出昏昏欲睡的状态,显然此方式的应用无法提升物流管理教学的效果[3]。
(三)实训条件差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现阶段中职学校针对物流管理教学的开展,其中大部分中职学校都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在教学期间过分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记忆,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无法得到培养。究其原因,大部分中职学校都未对实训教学提高重视度,再加上学校自有的物理管理实训场所、实训设备滞后、不充足,这就导致实训教学的开展受到较大的限制。倘若中职学校对此情况仍未及时转变,极易导致学生到最后只会纸上谈兵,而缺乏应有的实践操作能力,其物流教学水平仍无法得到提升与强化[4]。
四 就业为导向中职物流管理教学开展策略
(一)进行课程的合理设置
要想进一步提升中职物流管理教学有效性,实现对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的践行,需侧重对物流管理课程的合理、科学设置,以此为高质量开展物流管理教学奠定基础[5]。与此同时,通过对课程设置的合理开展,也是对当前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迎合。鉴于此,中职学校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为依据,通过科学分析研究后进行物流管理课程的针对性、专业性设置,具体包括:(1)依据现阶段物流行业岗位人才的具体需求,设置对应课程。中职学校需要在课程设置前积极分析讨论当前社会岗位需求现状,并充分考虑当前物流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实践知识等方面,合理设置物流管理课程。与此同时,秉持着删繁就简的原则来提升物流管理教学课程的针对性,实现对学生就业的凸显。(2)理论学课程的设置需要与实践课程充分融合在一起,作为新兴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具备一定的特色性和专业性,所以需要通过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关系的平衡,来提升当前物流管理教学水平。需要注意,开展具体教学期间,应转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强化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强化实践综合能力[6]。(3)以学生就业为依据,设置科学合理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基于对当前社会岗位需求、物流管理教学目标以及学生未来就业需求的充分分析与研究,合理开设相关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以期通过专业技能教学的开展来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符合当前物流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进行新教材内容的开发与优化
基于我国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当前中职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教材内容已经与当前物流行业发展不相符,无法适应于当前物流学习的特点[7]。并且针对物流管理教材而言,其中大部分内容晦涩、枯燥,学生在学习期间无法调动自身学习兴趣,并且部分中职学校的教材多为高职、本科学校的教材,加之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所以教材中部分内容学生无法完全掌握与消化。而针对教材基本教学内容而言,虽然学生可以掌握与理解,但是存在较强的理论性,而针对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开展缺乏教材指导。基于此,中职学校应侧重对物流教材的重新开发或者是革新优化,基于对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现状的掌握,结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进行物流管理新教材的开发,具体为:(1)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合理挑选,可以选择《物流经济地理》《物流企业管理实务》《第三方物流运作实务》《快递实务》《物流运输实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等教材,不仅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还适用于现阶段物流行业发展需求[8]。(2)进行教材的自主研发,中职学校可以聘请物流行业专家、教授依据中职学生特点、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来创编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以此为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的开展打下基础。
(三)进行就业为导向物流管理教学模式的丰富
在以往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学课堂中无法充分体现就业为导向,并且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热情被不断挫伤,鉴于此,教师需侧重对物流管理教学的创新与丰富,以就业为导向,施行现代化、科学化物流管理教学模式[9]。具体体现为:(1)案例分析教学。在具体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代表性、高价值案例来需帮助学生强化对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例如教学《物流活动作用与分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例举通俗易懂且经典的案例,比如为学生讲解“学校要购进一批办公设备”案例来分析的购买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物流现象,包括物流生产、销售、运输以及回收等。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并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内化。(2)角色扮演教学方式。例如教学《快递实务》课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自告奋勇来扮演物流配送过程中在不同环节所涉及的人物角色,以此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充分锻炼学生物流管理实践能力。(3)项目教学方法。所谓项目教学,是指在教学期间教师依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布置相应教学任务,而学生则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探究、解决问题,继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物流管理教学水平,并达到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目的。
(四)进行实训设备的健全与完善
物流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实践能力。而面对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实训设备匮乏、实训场地较小等问题,中职学校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实训条件的不断完善与健全,确保为学生物流管理实践学习的开展提供平台和条件[10-11]。基于此,中职学校可以结合以下方面来达到完善实践条件的目的:(1)注重对学校现有实践设备的革新和引进,并结合设备养护管理工作的强化开展来确保实训设备作用的发挥。倘若学校有年久失修的设备,则需第一时间进行维修或更换。(2)构建实训中心,倘若中职学校缺乏应有的实训场地,会导致物流管理实训教学的开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也无法得到培养。鉴于此,学校需强化对实训中心建设资金的投入,在最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设备完善、条件良好的实训中心。需要注意,实训中心内必须做到设备、设施的齐全与完善,应具备叉车、控制系统、电子标签分拣中心等设备系统。(3)校企合作的强化。中职学校需要积极与优良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岗位和平台,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确保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可以更快的融入岗位。
(五)进行师资队伍的强化构建
要想进一步提升就业为导向物理管理教学水平,中职学校需结合自身情况组建具备高专业、高素质的教师队。所以,中职学校需重视对物理管理教学师资队伍的高质量构建,以期其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达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的。首先,学校需重视对师资培训共组的强化,定期开展就业为导向教学管理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在培训期间树立就业为导向教学理念,并在培训期间发展自身综合素质。其次,注重对物流培训监督与考核的强化,学校要想保障其培训效果,开展培训监督与考核至关重要,学校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淘汰制来严格要求师资队伍的素质与专业性。与此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专业物流管理教师队伍进修学习,以此帮助教师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完善自身业务素质能力。此外,中职学校可以结合物理管理教学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以此实现教师积极的调动,并约束教师的行为,为专业化、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购物模式的普及推动物流行业迎来巨大发展契机,而大量物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成为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尴尬局面。鉴于此,作为物流管理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中职学校深入分析当前物流行业具体发展,结合对学生具体就业需求以及物流管理教学目标的研究,开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物流管理教学,制定并实行科学物流管理教学策略,实现对当前物流管理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大幅度提升物流管理教学水平,充分践行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慧丽.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探析[J].科学与财富,2017(17):128-128.
[2]甘仁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02):329-330+335.
[3]陈肖璐.基于就业服务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研究: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2016(03):115-116..
[4]柴晓慧.基于学生就业导向下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70(24):182.
[5]朱洁琴.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1):123-124.
[6]郭冬青.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中职)职业方向、岗位分析与课程设置[J].科技信息,2010(01):227+232.
[7]李凤梅.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2):361-362+365.
[8]金建成.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实施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训教学探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259.
[9]李凤梅.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9):89-90.
[10]冯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9):106-107..
[11]肖永利,熊山.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51):196-197+2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