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功能材料专业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方向本科生的认识实习的形式和内容展开讨论和探索,具体针对交叉学科特点阐述了功能材料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的现存问题,根据专业方向特点提出了改善形式和创新举措。通过实习流程的梳理、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考核形式的革新,以及认识实习效果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行了先进教学形式的创新探索,力求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实现认识实习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功能材料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存在问题;课程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高晶,等.纺织学科背景下功能材料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的探索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2020,7(36):110-112,135.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Form of Cognition Practice for the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Functional Materials with Textile Background
GAO Jing,SUN Bao-zhong,YAO Lan,GUAN Guo-ping,WANG Fu-jun,WANG Lu
(School of Textile of 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explores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cognition practic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Functional materials at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biomedical textil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in the College of Textiles of Donghua University.Concretely,expounds the necessity,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forms of cognition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ary.Through the carding of practice process,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the innovation of practice assessment form,and the analysis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actice effect,the innovative exploration of advanced teaching form i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Functional materials speciality;Undergraduate;Cognition Practice;Existing problems;Course reform
一 引言
东华大学功能材料本科专业是教育部支持和鼓励的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专业和立项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依托我校纺织、材料、化工生物等特色学科,下设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生物材料、新能源与光电材料三个专业方向。其中,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专业方向依托全国“双一流”学科——纺织学科,本专业方向通过生物学基础、医学基础、纺织医用材料、生物医用纺织品制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生物学、医学与纺织功能材料的交叉融合,使学生获得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的科学实验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贸易及组织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生物医用纺织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功能设计及市场营销,能在医用纺织品、人工器官、生物功能材料、卫生保健用纺织品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教学、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工作。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专业认识实习是本专业方向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的先行课程。本课程能够使学生对专业的发展前景、创新技能、学习内容及工作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功能材料专业的概念、激发学习功能材料专业特别是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方向课程的兴趣和动机。我们在原认识实习的基础上,探索了专业认识实习新的教学模式,采取校内专业带头人、企业资深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负责人担任授课教师,同时建立相关产业领域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后再进行专家座谈进行创新巩固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交叉专业群的相关性、连带性和创新性的认知[1]。此外,还优化了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2]。
二 专业认识实习常存在的问题
第一,专职教师缺乏,认识实习准备不充分,授课内容差异性大。认识实习一般集中在1-2周,不配备专职教师,教学工作由教学系组织,带队教师的讲授重点会因教师的学科背景产生差异,不可能对每一个流程和工种的讲授做到面面俱到。此外,认识实习前动员力度不够,实习中监督管理不力,结束后总结分析不够。
第二,实习涉及知识面广,实习任务系统性完成困难。纺织工程背景下的功能材料专业涉及到纤维材料成型、纺织结构成型、材料功能整理、工程结构化设计、生物学、医学、生化、光电等内容,知识模块和知识内容多,各模块之间跨距大,学生很难自主做到将实习过程中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模块化。
第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认识实习的关注度和积极性不高,观摩学习过程中马虎了事。此外,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学生就业方向多元化,一些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工作,对本专业的认识实习缺乏兴趣;或者思想上认为认识实习本来就是认识一下,走过场。
第四,实习企业对认识实习不重视。由于专业特点,所实习的部分企业是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实习环境设备高速运转,企业首要考虑实习的安全性,因此常引导学生在安全地带进行观摩,报着以安全为主、学习为辅的思想。还有一些高精尖产品端企业,企业生产制备的保密性强,因此,认识实习浮于表面,企业以自我宣传和与学生座谈形式为主[3]。
三 提高本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
(一)完善认识实习管理机制
在组织上,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认识实习,在各教学团队中,将认识实习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团队来进行建设。
建立稳定的认识实习指导教师团队,选拔优秀的、有经验、有责任心的老、中、青教师搭配的团队,从组织上保证了认识实习的教学质量。同时,鉴于专业方向的多样性,在选择指导教师时,也考虑到了从各专业方向进行选择。不同专业方向背景的老师的组合,做到了专业知识无“死角”,全方位对同学们进行指导。
在实习前进行积极的动员工作,提高学生对认识实习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认识实习是自己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进行碰撞的第一个关键环节。认识实习的真实效果将为以后的毕业实习、毕业课题的进行,甚至走入工作岗位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认识实习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入心”、“入脑”。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敬业精神,强化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和对本专业的认识[4]。
(二)加强本专业方向实习基地建设及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纺织学科的功能材料专业实习基地涵盖了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特种复合材料等企业,应继续扩大实习基地的外延建设,继续重视实习基地的遴选工作,将更多的行业内有影响力、产品上有代表性的、生产工艺流程成熟的企业作为我们实习的首要选择标准[5]。将具有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的原料、成型制备到产品应用各个环节具有特色的企业纳入实习基地建设行列。本专业方向典型实习基地列举如下:
1.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是一家从种桑养蚕、缫丝制丝、丝织加工、印染后整理,最后到丝绸产品创新研发的综合性强的企业,既能让学生了解到蚕丝的来源、制备、加工成型、染整改性,又能了解针对不同参数原材料所对应的加工工艺,从而制备的终端产品,有利于推动学生对于丝蛋白制品的从起源到创新产品开发的认识和思考。
2.绍兴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医疗器械、卫生用品、防护用品等为主要产品的企业,企业的主打产品医用敷料囊括了从棉花种植、纺纱、机织、针织、后整理、剪裁、杀菌消毒和包装打包的全工艺生产链。为学生的全工艺链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实践条件,也为学生对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的制备加工的全面认识提供了很好的实例展示。
3.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最终用于生物体内或体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动物部为生物医用纺织材料进入临床前提供动物实验支持,这里有完整的动物实验前期申报和实验流程,动物小、中、大型齐全,作为我们专业方向的实习基地,能通过教学部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实验用动物的要求,实验前予以的批准程序,以及动物实验的注意事项。老师们还亲自为同学们展示基布的动物实验技巧,并引导同学们进行尝试,给同学们更多的实践训练。
4.上海养志康复医院。随着“医疗为主,预防和康养为两翼”“一体两翼”的大健康共同体发展架构的提出,医疗事业逐渐向纵深外延。因此,康复医疗逐渐被重视,该实习基地在康复诊疗和受损部位康复方面具有大型医疗器械,也具有和纺织专业相关的康复用纺织产品,例如:矫正鞋垫、关节修正器件、柔性压力防护纺织品品,肌肉恢复用辅助纺织品等。同学们通过对康复治疗诊断、实施、测评等多方面的学习参观,能够了解康复治疗的主要流程,以及在康复治疗中对材料的特殊要求和测评机制等。
在这些有特色的实习基地完善企业兼职教师机制,鼓励企业资深工程师、校企合作企业负责人担任兼职授课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非常熟悉现场工艺流程,通过他们的讲授能更好地结合生产和研发对同学们进行深入浅出的指导,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培养“创新型”和“工程型”相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
由于目前留校就职的专业青年教师大都毕业于“985”“211”高等大学具有博士学历的人才,相对而言,接触生产实际的经历不多,而且由于跨学科人才引进日益强化,对于本学科的生产实践有深刻了解的青年教师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由学院、教学系等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专业课教师去企业定期锻炼和学习,加强鼓励专业课教师参与校企生产科研合作项目。本专业面对的企业一部分为传统生产型企业,可以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提供良好的工程支撑,提高自我工程实践能力。另一部分企业为创新研发型企业,能够促进学校研究成果的产学研转化,提高教师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6]。
其次,在青年教师认识实习带教的同时,配合有经验的年长教师进行搭配,发挥东华大学一直秉承的“传-帮-带”精神,在保证认识实习的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良好专业素质的青年教师。
(四)改革认识实习的内容与形式
针对认识实习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已有实习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力求能够有效地克服实习效果不好的现象。
首先,为了避免同学们到生产企业走马观花、走过场的现象,实习前期我们安排学生在专业实验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内综合实训小样机上进行认识和学习。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是学校最早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学院,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国家“九五”、“十五”“211工程”以及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学院。学院实践平台完备,具有纤维材料加工成型的整个生产流程的设备和小样制机。因此,同学们通过对校内基本纤维材料的加工成型和小量化试制手段的初步认识,并结合现场问答、座谈讨论等形式,加深同学们对生产设备、流程特点等的初步认识。使他们在后期大生产学习中有更好的基础,通过校内和校外的反复介绍,加深同学们对工艺路线和产品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对企业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参观层面,可以提前邀请资深的企业工程师对同学们进行介绍,让同学们对实习企业历史、生产流程、产品先进性、产品的应用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让同学们对企业的发展历程有明确的认识,从而更能理解企业的现状。在企业介绍过程中,引导同学们积极提问,通过互动,增强同学们的积极性。
最后,对有校企合作项目的部分企业也可以采取鼓励同学们参加项目汇报会等形式的交流,让同学们知道目前学校和企业关注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激发同学们自身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积极性,培养同学们在大学时期就应具有创新精神的理念。
(五)创新认识实习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是认识实习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功能材料专业“一流”本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评价是必要手段,目的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在认识实习过程中深入钻研。同时,指导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因此,有必要调整思路,努力研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保障学生的实习效果[7]。
传统的认识实习多以出勤考核和提交实习报告等书面形式进行考核,指导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学生对实习内容及生产现场的掌握程度,也无法直观准确地对学生认识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在完善评价方法过程中,更应注重采用生产现场问答、实习参观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及时考核评价,督促和引导学生加深对生产实践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由于认识实习是集中实习,实习报告中的内容往往相似度太高,单凭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内容难以评定学生成绩,因此,完善评价方法还应结合实习考试、实习多媒体汇报等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力求做到公平合理地对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进行考核。
四 结语
认识实习安排在功能材料专业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方向学生学习的第二学期,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专业的初始阶段,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环节,承担着专业感性认识、课程感性认知、专业文化认知的任务,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认识实习的教学方式、实习形式、考核标准等方面应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认识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过程中的重要衔接作用。
参考文献
[1]祝夫文,刘琪,李月英,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过程中效果实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50):125-126.
[2]沈建.工业设计认识实习教学方法的探究[J].设计,2018(19):73-75.
[3]张科静,马彪,董平军,等.基于Design Thinking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4(13):39-41.
[4]Mayke W.C.Vereijken,Roeland M.Van Der Rijst,Jan H.Van Driel,Friedo W.Dekker.Authentic research practices throughout thecurriculum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Student beliefs and perceptions[J].DOI:10.1080/14703297.2019.167468.
[5]张宇峰,袁渊,翁文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4(50):281-283.
[6]袁伟忠.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效果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9(17):60.
[7]Weir Laura K,Barker Megan K,McDonnell Lisa M,Schimpf Natalie G,Rodela Tamara M,Schulte Patricia M.Small changes,big gains:A curriculum-wide study of teaching practices and student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biology[J].Plos one,2019,14(8):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