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地方高校引进人才师德考察与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4 15:28: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全国高校普遍关注师德建设的新形势下,地方高校面临着人才紧缺,资金紧张等难题,而在待遇引人、环境引人、情感引进的前提下,地方高校仍应秉持注重高质量的原则,对引进人才进行全面的师德考察,并制定完善的师德培养措施。本文通过对引进人才师德考察的重要性的论述,提出引进人才师德考察及培养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引进人才;师德考察;师德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李银蝶.地方高校引进人才师德考察与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36):41-43.

Research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Training Strategies of the Teachers Morality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Yin-die

(Lishui University,Lishui Zhejiang)

Abstract: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such problems as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and the shortage of funds.However,on the premis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reatment,environment and emotion,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ill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high quality,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s'morality,and formulate perfect measur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morality.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orality of the teacher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vestigation and training strategies of the morality of the teacher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lents;Investigation of teachers'morality;Cultivation of teachers'morality

一引言

高校的初心使命就是立德树人。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1];2019年,浙江省省委书记车俊在浙江农林大学知道主题教育时指出“要坚持以百年树人的担当传承初心使命”[2]。立德的要求包括树立师德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两方面。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其德行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立德当务之急是做好师德建设。地方高校在人才紧缺的大形势下求发展,人才流动性大,如何做好引进人才的师德考察与培养,对地方高校师德建设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关于引进人才的师德考察及培养的文献匮乏,故本文通过对引进人才师德考察的重要性、师德考察及培养策略论述或能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缺,以期为相关研究及高校管理提供参考。

二 把好引进人才入口关对地方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的道德是将学生、教师、整个教育活动引向好和善的方向发展的一种团体道德,具有社会性和行业性[3]。教师的师德将通过教师的教学、学术指导、生活关怀等行为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高校教学、科研、学科专业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人才引进是高校实现人才强校战略的关键环节,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国家栋梁,才能推动学校各方面发展,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

 
(一)把好引进人才师德入口关是为学校师德建设消除“污染源”

人才引进是扩充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源头,引进人才中不乏学术造诣高、德性好的教师,但在这支大军中也逐渐出现个别教师师德失范的现象,如:学生普遍反映某博士后不会上课,上课敷衍;某博士在网络上随意诋毁学生或学校;某教授随意发表不当言论;某博士因为待遇问题煽动其他引进人才对抗学校等等。如今高校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不仅数量增多,“质量”也在提升。所谓的人才“质量”往往指学历、海外经历、职称、学术造诣等,对师德的考察仅限于政审材料中出现的“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是否有参加邪教组织,是否违反计划生育”这几项内容,这些内容甚至称不上道德底线。若能在人才引进工作中严把师德关,就能将这些师德失范现象防范于未然。

(二)把好引进人才师德入口关能为学校教师提供师德标准

由于高校引进人才出色的资历和学术造诣,他们往往能成为其他教师的模范或标杆,在学科团队中起到带头作用或者发挥骨干作用,教师将自身与引进人才对比中找到差距,通过努力奋斗,缩小差距,从而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这是推动师资队伍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要师资队伍建设往纵深发展,势必需要引导教师提升自身修为的良性循环,而引进人才的教师德性在这一良性循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良好教师德性的引进人才才能吸引其他教师的合作与协助,才能成为其他人的标杆。学校对引进人才的师德考察使得这种隐性的教师德性显性化,引导其他教师培养自身高尚的教师德性。

(三)把好引进人才师德入口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人文环境不仅包括校园建筑、硬件环境等表层结构,还包括校风、教风等深层结构,校园人文环境的创建具有反功利主义与消费主义的特点[4]。引进人才作为学校科研或教学团队的核心成员,在校园人文环境创建中具有“榜样”的宣传意义,是未来校园环境变革的重要软环境,对教师、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

三 地方高校对引进人才的师德考察策略

(一)用人部门引进人才时进行的师德考察


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大多采用用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两级管理制度,用人部门是直接管理人才的部门,也是最先接触人才及评判人才是否对学校专业和学科建设有利的部门,对人才的师德评价具有先导作用。但目前很多用人部门为完成学校下达的引人指标,往往忽视师德考察,将师德考察等同于政审,把责任推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效的师德考察应做到如下几点。

1.详实面试前的材料研究:用人部门在面试前,应完善仔细研究拟引进人才的应聘材料,对材料中关于能力及能体现师德的部分进行比较研究,以便在面试中提高提问效率与效度。

2.关注面试时的表现及考官提问设计:面试时,用人单位需关注拟引进人才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针对这几方面设置问题并作出量化评分表。杜绝提问仅限于人才的专业知识及现有成就,或不注意提问的有效性而沦为“闲聊”等现象。面试要做好影像记录,便于追责及考核时做前后对比。

3.利用面试后的审批期作好进一步沟通:用人单位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引进申请到通过学校审批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用人单位与拟引进人才培养感情并进一步了解的良好时机。用人单位要与拟引进人才保持良好的、正常频率的沟通,关心并关注引进人才的表现,做好学校与人才的沟通纽带。

(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拟引进教师进行的师德考察

1.将师德师风考察纳入政治审查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面谈、函调、查阅档案、赴原单位考察等方式进行拟引进人才的政治审查,审查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对政治审查的全面性更有保障,与人才的面谈要做好影像记录,方便作动态对比。将赴原单位考察时,要将师德师风考察纳入考察目的,制作一张师德师风考察表,具体可从以下八方面展开:思想政治表现、关爱学生、教学科研育人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专业素养、是否有正确的三观、仪表和行为举止、廉洁自律。做好现场记录评价,作为教师师德档案材料。

师德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师德的考察也并非短时间就能得到结论,因此建议适当延长政治审查期,将人才入职前3个月作为“政治审查观察期”,做好定期谈话及观察记录,人才所在用人单位党支部、用人单位党委对人才在政治审查观察期的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表现进行评估,作为是否正式录用的依据。

2.将师德师风考核纳入协议

引进人才与学校需签订协议以明确双方的责任与权力,将学术规范及师德规范明确写入协议中,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引进人才的一项重要的聘期考核[5]。切实在引进人才过程中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形成协议约束力。

3.充分发挥学生在师德考核中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培养对象,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与教师接触,从而建立情感连接。教师的师德师风在教学育人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作为具有是非观的大学生,完全具备公正评价一位教师的能力。将学生评价纳入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不仅丰富了评价主体,也充分体现了作为新时代高校树人为本的治校理念。

4.将师德考核与人才待遇的落实挂钩

引进人才需进行年度师德考核,与教职工年度考核一起进行,年度考核由引进人才自行填写相应表格,用人单位作出考核意见,再由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出考核意见。

引进人才聘期达到中期时,需进行届中师德考核,由引进人才填写相应表格后,在学校组织的考核会议上作答辩,由人才考核领导小组对其进行评估。如考核不合格的,由人才考核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延期考核,同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暂停发放部分人才待遇。如延期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任关系或低聘,停发相应部分人才待遇;如延期考核合格,补发相应人才待遇。

聘期届满师德考核,引进人才提交表格后,在学校组织的考核会议上作答辩,由人才考核领导小组对其进行评估。考核合格,则结清人才待遇,除非人才自行提出离职,否则继续聘任。考核不合格的,停发人才待遇,由人才考核领导小组决定是否继续聘任。

\

 
四 地方高校对引进人才的师德培养策略

(一)引进人才入职教育


在入职教育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提供教育部、省市关于师德师风相关文件及学校考核要求,明确师德师风在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晋升及职务任命等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确学校对教师师德失范“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帮助教师树立政治立场坚定、敬业爱生、学术严谨、勇于创新和乐于合作的师德观。

(二)创建师德良好环境

创建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不仅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更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支柱,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具有陶冶、激励和引导等正面作用,在这种氛围下工作和学习的师生可以得到积极的信号,向这股正面力量靠拢。

创建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优化监管体系。成立师德监督小组,形成引进人才师德师风评估负责制,一旦出现教师师德失范现象,用人单位考察人、党支部考察人、政审考察人将被追责。第二,优化生活环境。引进人才刚到校工作时,往往背井离乡。一方面,帮助引进人才解决生活难题,人才安居才能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中。另一方面,树立典型榜样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建立新入职教师导师制,宣传向身边师德榜样学习等措施都可以帮助引进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第三,优化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包括硬件条件、师资队伍、学生队伍及规章制度,教学和科研平台是教师发展的土壤,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育人和科研工作更高效。

(三)加强引进人才师德实践建设

实践出真知,师德建设必须依托实践,引进人才的实践建设注重教师德性的养成和教师道德的社会性熏陶。第一,形成师德宣誓制度[6]。举行一定规模的师德宣誓仪式,并在仪式上进行师德教育,师德模范颁奖,教师在浓厚的气氛熏陶下感受教师使命,让教师不愿背离师德。第二,重视师德培训,将师德培训纳入引进人才的培训规划中,有步骤有体系地进行法律法规、学术规范、关爱学生、敬业爱岗、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培训,坚持树立师德模范,发挥榜样模范的示范作用。第三,实践锻炼中进行师德教育。鼓励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在实践锻炼中学习各行各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学习和借鉴中进行自身的师德养成。

五 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师德建设的建议

地方高校具有高校的共性,也具有地方特性,其高层次人才师德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地方高校的师德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教师在地方的社会地位。如政府在人才引进、差额拨款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岗位的设置与晋升等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将大大提升教师幸福感与职业自我认可度,从而衍生高尚师德。其二,地方高校应正确对待师德“止底”与“仰高”[7]。对引进人才的考核主要标准是“止底”,需要明确师德底线的具体条目,让教师明了哪些是不可以做的行为,同时,鼓励教师追求高尚的德行养成,树立师德模范,表彰师德先进,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其三,建立师德档案。师德档案可包含政审期间的师德考察和年度、聘期届中、聘期届满师德考核材料及师德奖惩信息等动态资料。师德档案中的信息必须经过学校相关部门的认定,师德奖惩信息需以文件形式存档。当今高校人才匮乏,高层次人才流动性大,档案审查是引进人才过程中必要的环节,档案材料可真实反映引进人才的各方面信息,但是一般人事档案中只包含学历、职称、职务、工资、党团、年度考核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师德档案。作为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建立师德档案亟不可待,让德高者畅通无阻,失德者寸步难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
[2]王国锋,马悦.车俊在浙江农林大学指导主题教育时强调: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高校高水平发展[N].浙江日报,2019.11.06
[3]宋晔.教师德行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48-52.
[4]苏君阳,刘冷馨.生态社会学视野中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误区及其超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9):127-133.
[5]项淑芳.落实引进师资人才的入职政审和师德考核[J].教育现代化,2019(7):82-86.
[6]康秀云,郗厚军.国外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特质、内在逻辑及经验借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195-200.
[7]陈帅,徐士元.高校教师师德他律与自律的互动机理[J].中国大学教学,2019(4):87-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