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党建带团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4 15:03: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和要求,“三全育人”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必要手段和衡量标准。“三全育人”主体在“人”,重点在“育”,关键在“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多个角度都说明“协同”育人机制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点和难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存在三个问题:协同育人运作体制机制常态化、制度化不够,协同育人服务内容体系特质性、互补性不足,协同育人管理目标导向一致性、趋同性不强。提出建设方向和探索:进一步发挥团组织在党团组织协同育人方面的作用,紧紧依托社区这个平台和支部这个基层单位开展团的工作,切实做好党团组织在平台融合、品牌融合和服务融合工作。

关键词:党建带团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本文引用格式:谭颖等.党建带团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39):190-192.

A Study on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ty Building and League Building

Tan Ying1,LI Jian2

(1.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Guangdong;2.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and requirements,“three complete education”is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new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ortant methods,necessary means and standards of measurement.“Three education”the main body in the“people”,focus on“education”,the key in the“full”,full,full,all-round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education objects,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law,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so on many Angle to explain“synergy”education mechanism in the impor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is the key to realize“three education”and the difficulty.There are three problems in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operat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re normalized and not institutionalized enough;the service content system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s not characterized and complementary enough;the management goal and orientatio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re not consistent and convergence-oriented enough.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and exploration:further play the role of the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 in the coordination of party and league organizations in educating people,closely rely on the platform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grass-roots unit of the party branch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the youth league,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platform integration,brand integration and service integration of the party and league organizations.

Key words:party building;leads League build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operative education

十九大以来,高校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尤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和要求,“三全育人”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必要手段和衡量标准。“三全育人”主体在“人”,重点在“育”,关键在“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多个角度都说明“协同”育人机制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点和难点。

一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和二级院系党组织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由上述参与单位协同开展工作。正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参与单位较多,职能分工不同、任务不同,参与单位各自建设的平台和项目以各种名称存在着,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社区成长服务中心、团建工作室、创客空间、名辅导员工作室等,调研发现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主体有11个职能部门、校级平台有8个,校院两级平台共有160多个。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功能是一致的,呈现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反应的及时性和时代性、对象的专一性和针对性、功能的整体性和辐射性等特点,但是因为多个职能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设立的,功能和任务上各有侧重、条块明显、自成体系,工作连贯性不强、一致性不高,对工作效果无法及时掌握并进行直接有效地监督管理。

\

 
二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顶层上看,协同育人领导机构运作常态化、制度化不实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宣传和学工担任牵头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会议负责统筹协调,将包含上述部门在内的众多职能部门联系起来。领导小组会议时间不定,随意性较大,个别学校一学期开展一次、甚至不开展,单次时间短、间隔时间长、随意性大,没有设立工作专班。会议主要是通报上年度工作、讨论下年度工作规划、收集工作意见建议,联席会议讨论具体事务少、作具体分工少、解决实际问题少。现行领导机构运作机制没办法快速反应、紧密部署、环环相扣完成协同工作。

(二)从全员育人上看,协同育人参与单位主体性、能动性不够

全体教职工都是育人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无论是思政课老师、其他专业课老师或者工勤人员,都要履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职责;无论是通过讲授知识、管理服务育人或者自身言行示范,都是履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手段。目前,教师全员育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强。一方面,教师育人理念的转变既源于教师专业知识的供给,又来源于教师工作环境的现实要求,这种教育理念和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学校就全员育人较少出台专项文件,没有作出硬性要求,也没有提出具体的举措,更没有相关的考核机制和监督制度。

(三)从全过程育人上看,协同育人管理目标导向一致性、趋向性不足

由于缺乏统一的协同育人工作体制机制,使得协同育人工作上随意性较大,仍然一些职能部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可少做也不能做错”的想法,协同的意向性和必要性被人为降低。再加上官僚体制下存在一定的部门壁垒,各部门之间协同既需要有上级领导协调,还需要经过复杂的行政流程,往往会耗费比较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物力。各部门轻重一样,牵头部门与辅助部门分量不清,主要部门之间配合度不够、主导性不足,过程难以连接,无法形成完整的育人体系,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四)从全方位育人上看,协同育人服务内容体系特质性、互补性不强

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等“十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中,涉及到组织、宣传、纪委、团委、学工、后勤、信息中心等多个部门。在众多需要协同的职能部门里,各职能部门主要精力放在开展常规业务上,其育人理念不强、育人措施不多、育人针对性不强。即使开展的各类育人活动,往往同质性较强、相似度比较高,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等育人手段较为单一,无法达到相互增长、相互促进的作用。

三 党建带团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方向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分家,党建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政治基础和思想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为夯实党建工作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浓厚氛围。在大党建和大思政格局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是团建工作的重点内容,“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列入《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改革举措。

(一)畅通健全党建带团建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要紧紧依托党团建设,牢固树立“党建带团建”工作理念,落实党建带团建日常工作机制,综合发挥党建和团建两方面优势,加强党建带团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融合发展,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和团建工作推动作用,利用平台、人才、资金、项目等资源,整合更多相关单位积极参与,不断拓宽覆盖面和增强功能性,不断巩固和深化工作效果和工作特点,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成效,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关和质量关,既为党建和团建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又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有效破解团组织工作娱乐化倾向,巩固了党组织政治根基。

(二)以党团组织为基础拓展打造全员育人体系和制度

逐步拓展党团组织的覆盖范围,党团组织要做到应建必建,按照规定及现实情况及时调整党团组织设置机构和方式,做到有人聚集的场所和区域就有党的阵地、就有团的阵地。结合校院两级党委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党团工作创先评优评比表彰、党团系列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将全员育人工作按照一定比例的定量考核指标纳入组织和个人考核。

(三)紧紧依托社区党团平台整体推动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力推动思政工作进社区,按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建立党委领导、团委统筹、学工协助、多部门联合组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工作平台(含括党建、团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平台上设置党组织、团组织,由相应部门领导担任负责人,并在平台上建立常设机构和行政专班,配备工作队伍和经费支持,致力打造学校、学院(部处)、班级三个层次,党组织、团组织、行政班级三个主体“三横三纵”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通校、院、班三级工作阻碍,进一步增强学生党支部、班级和团支部的联系和作用,在学生中起到党团班三个组织的“粘合”作用,大力激发党团支部自身活力,引导社区党团支部在服务社区开展各项工作中有效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协调社区各党、团支部工作,统一思想、方向和步调凝心聚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社区成长和服务中心协同开展工作。

(四)切实做好党团组织平台融合、品牌融合和服务融合

除了在“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三个主体上进行融合协同,还要在平台、品牌和服务上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真正达到协同推进,整合资源,互补发展的目的。学生社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可根据学校特点、公寓分布、二级单位情况逐层统一部署设立,打造覆盖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体验基地和育人基地,依托社区工作站点把党团活动指导、学生事务服务、学业互动、心理辅导、创新创业指导、网络文化建设等服务送到学生身边,切实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和实践支持,让思政工作更贴近学生,切实解决师生实际困难。

\

 
参考文献

[1]曲一歌.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28-30.
[2]崔恒良,刘莹.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研究[J].中国共青团,2019(03):65-67.
[3]王继成,唐雁,李峰.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党建带团建模式构建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8(04):30-33.
[4]周学智,王子安,高思航.高校共青团改革视域下党团班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5):75-77.
[5]刘延海.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差异[J].教育现代化,2018,5(33):142-144.
[6]李波.浅谈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111+169.
[7]方韵诗.应用型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J].法制博览,2020(11):75-76.
[8]邓婵娟.课程思政:高校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5):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