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加强党建带团建,提高“青马工程”育人实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1-07-02 09:28:01 文章来源:SCI论文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一 “青马工程”概况

(一) 基本内涵

“青马工程”是 2007 年 5 月,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工程”,旨在引导当代青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青马工程”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地武装当代青年思想,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如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使包括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骨干和团干部等在内的青年群体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坚定、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得以提升 [1]。而高校则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正是这项党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具体执行者。

\

(二) 培养方式

前文中提到,高校乃“青马工程”的执行者,那么, 具体的执行方式究竟如何?概括来说,各高校需要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培养能力的大前提下,采用选拔方式,在大学生中间挑选出一批优秀者来作为“青马工程”的学员,并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具体的培养方式包括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导师系统指导三种。其中,理论学习的主要方式又包括学习理论课程、举办专家报告会、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最新理论成果,以及分析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等 [2],而主要目的则在于促进“青马工程”学员政治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的提升。实践锻炼的主要方式为组织学生进入校机关部门实习和开展社会调查等,目的则不止在于增进学员对我国国情和民情的了解,且还在于使他们的社会实践与适应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导师系统指导这一培养方式是指在高校“导师负责制”的指导下,由导师负责结合各个学员的具体情况对其展开系统化的指导,要求是这种指导不仅要关涉学员的思想层面,且还要保证对他们的生活领域给予
足够程度的关心,最终实现提升学员思想政治素养及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 实施特点

总的来说,“青马工程”的实施主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具备个性化的学员选拔方式。目前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是通过讲座、报告、研讨、实践等方法对选定骨干大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培训 , 这种重点培养的方法便于组织 , 但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和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学校在“青马工程”学员的选拔上应采用丰富多样且不失个性的选拔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测试的前提下,还要组织参选人员进行个性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等。

第二,实施系统化的工程组织建设。由于高职学生知识基础、理论素养与学校教师队伍、硬件条件的差异,为了使团组织精神的传达工作进行地更为顺利、高效,部分学校会在青马班内设立团支部及相关职务;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院校会采取小班教学的形式,以江苏省的高校为例,部分高校为了使自身工作与省菁英人才培养班够成一体化的链条结构,专门设立了精英学院与菁英学院 [3]。

第三,选聘优质化的学员导师。由于导师制的实施,多数高校会组建由优秀专家及教师共同组成的导师团,并采用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令学员既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自主交流。

第四,选用多元化的培养内容。高校采用的教学内容不仅全面系统而且注重创新:一方面,采用模块教学方式,打造五大模块内容体系,既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也涉及志愿服务、课程研究及对外交流等;与此同时,打破单一的理论学习模式, 不仅邀请知名专家开展讲座,且还开发了传统文化和校史学习等新型学习项目。
第五,采用外延化的实践培训方式。一方面, 高校注重拉动各方外部资源,如与团市委等联手开展学员挂职锻炼计划;另一方面,注重开掘并整合内部资源,如打造海外交流学习项目等。

二 问题及对策

(一) 问题

第一,欠缺完善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在当前的“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跟踪培养不到位的问题十分突出,大部分学校虽已在客观上建立了跟踪培养管理体制,但是主观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此外,当前仍存在一部分学校尚未把参加“青马工程”培训作为学生入党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未将其纳入自己的学生测评与评优体系 [4]。

第二,内容和形式欠缺足够的吸引力,导致学员的参与积极性较低。不少高校确已在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上尝试进行了创新,但从效果角度看,不尽人意者同样甚多,创新工作的针对性仍有待加强。

第三,团干队伍力量较薄弱,各方面支持力量难以满足现行培训模式。现有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投入难以满足日益壮大的人才队伍和日益丰富的培训内容,管理团队的力量亟待增强。

(二) 对策

第一,启用党团联动机制以强化对“青马工程” 的保障力度。一方面,要在团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于反馈工作方面的团组织主动性较弱、反馈效率过低等问题,确保团组织能够定期且及时地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并在必要时能够获得来自后者的支持。另一方面, 要在党组织中确立完善的指导机制 [5], 以加大其对于团组织的支持力度:确保全过程参与“青马工程” 的开展,既包括选拔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制定,且还包括课程内容的确认对考核工作的参与;适度扩充院校中的团干人力,强化对“青马工程”各方面工作的管理;设立专项经费以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再者传承红色基因 , 促使青马工程有效推进,红色基因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 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在培养学生干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第二,建立系统化的工作管理机制。首先就是要加大对选拔培养对象的重视程度:其一,拓宽“青马工程”宣传渠道,扩大该工程在全体学生中间的影响力, 使学生得以加大自身对这项工程的认知度与认可度, 以有效规避以往存在于学员中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其二,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兴趣,尤其对来自与团组织联系密切的学生组织和各种新型组织的优秀学生,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充分的考虑。其次,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打造网络管理平台,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能够有效打破沟通障碍与交流限制, 且还在于能够将一系列相关工作纳入到网络登记与管理体系中来。值得一提的是,线上平台依然可以采用传统的“老带新”方式,因为这极有利于对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兴趣的培养 [6]。最后,要建立跟踪培养管理制度以实现对“青马工程”学员的持续化管理。为学员建立成长档案,从其进入青马班开始, 就要做到及时地记录其个人学习情况,直到其毕业离开班级;此外,还要邀请优秀毕业学员不定期来做回访,与新学员分享个人成长经验。

第三,完善导师制教育模式并强化实践教育这一环节。所谓导师制教育模式具体是指,业界导师和学界导师要在学员进入“青马工程”班后帮助其进行未来规划,具体来说,前者可以为学员指点专业性问题,而后者则可以结合学校资源与项目指导学员完成相关课题。除此以外,学校也要注重加强对学员的实践型训练,具体可以结合学员的个人需求及所提意见制定课程和实践锻炼内容。

基于上述方面 , 不难看到 , 高职院校的“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很强的关联和内在一致性 , 这使得在高职院校统筹规划、协调推进“青马工程” 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对接与推进具有基础性的依据。

三 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 一 ) 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和教育活动,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团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学校新任命的各级干部进行团务知识的培训, 及时提高广大团干部的理论基础和工作能力,全面掌握服务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深刻了解团干部工 作的性质和工作目标。结合当前现实 , 先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提升”,“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的困境和突破”,“网络时代如何做一个爱国者”、“学生干部”的建设 ,“怎么能少得多——编辑部漫游”,“语言艺术和沟通组织干部”、“集团干部的责任和熊”“TuanGan 拥抱新媒体青春正能量”, 如培训课程。

( 二 ) 提高团干部的素质,为广大学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马工程”培训在各高校开展了素质拓展活动。素质发展活动,各高校突出了水平,突出了特色, 让大家在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上都有了很大的收获。

( 三 ) 观看红色革命电影,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和指导学生的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 进一步巩固的良好的学习风格和学校精神示范大学 , 不断加强学习风格建设 ,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各种形式 , 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表 1 我校“青马工程”培训共青团干部培训课程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推进也我们必须把实践教育作为基本点。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有技能、有奉献精神的新时代技术工人。在今后的共青团高等职业院校工作中,要加大对“青马工程” 的投入,增强共青团思想政治活动的号召力,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更成熟的共产党员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华莉莉 . 高校“青马工程”十年回顾与反思 [J]. 青年学报, 2017(04):74-79.
[2]金亚红 . 基于黑箱理论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成效考察机制 [J]. 思想教育研究 ,2013,(1):73-76.
[3]董陶陶,胡孝四 . 重视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谈“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43-46.
[4]张晓庆 . 社会工作介入:提升“青马工程”育人实效的现实路径 [J]. 中国青年研究,2017,(09):114-119.
[5]冯诗琦 , 黄静 , 黄嘉任,等 .“大思政”视角下“青马工程” 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高校“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骨干联动培养模式探索 [J]. 教育现代化,2019,6(39):15-16.
[6]秦茜,马钰博 . 高校“青马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究 [J]. 教育现代化,2019,6(66):186-187+1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9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