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4 11:25: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很多关注,德育教育更加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有了一定提升,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多并未较好构建,这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较好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上需要相应长效机制予以支撑,对应机制的构建则值得深思。本文首先对当前大学生在思想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而对目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策略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本文引用格式:张理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7(38):178-181.

On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ZHANG Li-hang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Abstract:In the new era,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and mo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Through the analysis,we can find that the stat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improved to some extent,but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well constructed,which also lead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not be carried out well.In the new era,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the corresponding long-term mechanism,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is worth pondering.First of all,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and then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and ways to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Long-term mechanism

一 引言

从我国目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特征来看,多数大学生的思想都比较活跃,但是他们缺乏辨别实质的能力经常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自己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不会盲目跟从别人,但是在实际问题中又常常站立不住立场左右摇摆;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努力想实现自我价值,但是他们由于长期生活在温室往往又承受不了风吹雨打的磨炼;多数大学生在新的思想面前跃跃欲试,但是由于自我调节能力差,常常又因无法接受认知与实践的差距而产生消极情绪,因此目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是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

 
二 目前大学生思想特点

(一)思想意识多样化


在现阶段的社会形式、经济形势以及学生面临的就业方面和各种利益关系等等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也呈现出多样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思想在不断增强,相对于学生思想中的社会意识以及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集体荣誉感等等就相对较弱,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并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长远发展。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下,学生的思想意识必然会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思想意识多样化进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主流社会间容易形成一些矛盾,这也是大学生思想十分前卫,且往往让人感觉雨中不同的直接原因。

(二)缺乏正确的道德观以及价值观

随着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人们在思想道德观念上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多元性的道德观念应运而生严重的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多数大学生在接受社会新型的道德观念时,更多的把追求自由民主作为自身的道德标准,在考虑人际关系时忽略了传统道德中要求人们应有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等,而是把利益作为衡量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缺少了这些优秀的传统道德的支撑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可以说是岌岌可危的[1]。道德观与价值观崩塌的危险越发明显,高等教育中三观养成、引导等工作开展的不到位加剧了这一现象,很多大学生也并未认识到自身观念存在的不足,而缺乏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也恰恰说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相应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三)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能够有效拉近人们的距离,使人们交往不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而且网络文化的传播也具有很高的时效性。但是网络的开放几乎占据了当代大学生所有的精神生活空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逐渐产生对网络文化的依赖,随着对网络的依赖加深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虚无感,这种影响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大的阻碍。网络上一些不当的价值观正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分析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同可以看出,其政治观念和取向受网络上相关信息以及网络文化的影响十分显著,这表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认识会产生很大影响,且这种影响很容易传递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

(四)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激烈的竞争等等都给当代的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生活上的压力,尤其是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中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考虑个人问题的同时还要肩负着家庭的责任以及家人的期望。多数大学生都是生活在父母的宠爱和保护当中,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心理上他们都已经习惯于依赖被人,所以在各种负面情绪以及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能力上显得十分脆弱,因此面对着重重地压力和问题部分学生不堪压力导致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到位,主客观多种因素对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影响很容易被放大。一旦心理健康问题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化解,心理健康问题堆积在一起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甚至诱发更为严重的问题产生。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构建的难点

(一)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薄弱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构建中,高校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十分薄弱,党组织虽然能够较好组织各项党的建设相关工作开展,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功能明显不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由多个主体参与,但一直以来,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基本主体,党组织并未被看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主体。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构建的角度看,大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一旦党组织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上便很难得到有效领导,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压力也会不断增加。久而久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很难进一步提升,在对应的机制中,党组织的领导、统筹优势也无法充分显现出来,这自然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长效机制的构建,同时也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中党知识相关教育缺位。

(二)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感低

现阶段,很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未给予共青团的职能、作用发挥足够关注,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参与感相对较低,这也成为了相应长效机制构建中的难点。大多数大学生均为共青团团员,但共青团组织的活动相对较少,固有的很多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较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常态化工作,共青团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组织和团体,其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主体,并在相应长效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从实际上看,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地位相对尴尬,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长效机制构建的角度看,共青团参与感不足时,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很难完善,很多大学生对也缺乏团组织相关的归属感,这自然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会对相应长效机制的构建产生很大影响。

(三)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偏低

高校内存在学生会与很多社团,但这些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偏低,这也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大学生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与学生的联系作为密切,且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素养等形成较为真实的认识。但从实际来看,学生组织更多将目光放在了身心的娱乐,以及学生组织的发展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认识并不充分。认识上的不充分,重视程度上的不足则使得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偏低,即无法充当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构建中涉及到具体工作主体的确定,且不同主体需要发挥出不同的作用,承当不同的责任。学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偏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时,其很难承当相应责任,这也会对相应长效机制的构建产生很大制约性影响。

(四)常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低下

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接受多项课程的教育,很多课程实际上都可以较好充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媒介。但常规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较为低下是不争事实,诸如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未较好渗透,这实际上也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具体构建。各学科教学是高等教育中时间占比最高,且作为基本的教育形式。常规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低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较少时,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也会十分困难。不仅如此,常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低下时,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环境很难形成,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也会不断降低,这也不利于相应长效机制的有效构建。

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措施

(一)通过党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现阶段的高校党组织可以说是学生中的政治核心,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入党都是十分积极的,对于各项党组织活动也都踊跃参加,关于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党员个人活动。首先在大学生中学生党员可以作为群体中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影响作用,所以学生党员应该加强自身的行为素质以及学习方面的努力,给学生起到一个带头作用,用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其他同学。其次学生党员应该严格的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加强学生们对于党的认识以及党的思想的认知,从而达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思想上与党更近。最后党员因自身接受党的思想领导更全面,所以在同学之间也很容易发现一些同学存在的不正确的思想,发现问题思想以后要积极的给予沟通解决,纠正错误的思想帮助同学走上正确的道路。

2.党组织的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在现在的大学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建立学生中的党章学习小组以及各种党知识讲座等,在现阶段的大学中这些活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参与和学习,使大学生能够把自己跟党员进行充分的对比,可以很好地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与学生党员之间存在的差距,可以有效的做到纠正自身的不对思想观念以及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树立健康积极的思想观念[2]。尤其是对于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等方面更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党章和党知识的学习从而加强自身思想上的觉悟也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这种教育形式的稳定和持久特别适合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

为了能够使大学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中发挥更好更稳定的作用,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党组织自身的建设和完善,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思想建设方面都应该保持我国优秀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加强现代优秀文化和思想的融入,从而能够更好的起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通过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现代大学校园中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其中最为活跃的要数共青团组织,他们是大学校园中最具群众性的组织也是大学生党组织最坚实的后备军。共青团组织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将整个大学校园贯穿到一起,这些活动也是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时代的新颖性以及内容多元性的特点,活动的主题思想也是多种多样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大学阶段的共青团员可以说已经达到普及,在各种团组织的学习和活动中可以保证全员参与,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参与度高以及长期性稳定性。2.团员从小学开始就已经陆续加入,到了中学基本都已经完成了入团仪式,在大学之前学生们就已经接了很大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现阶段大学生更高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帮助。3.共青团组织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青年组织,他们的各种组织活动都有很高的思想性和时代性等特点,这也正呼应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目前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些优势可以看到共青团组织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的有效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要加强组织建设,选择思想端正,政治觉悟高的学生担任主要负责人,可以很好地起到带头和引导作用。2.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团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以及政治修养,对于团组织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要明确共同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3.多举办具有明确思想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是学生们参与积极性最高的一项教育工作,通过活动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更好的达到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提高。

\

 
(三)通过学生联合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联合会是大学生组织中威信最高的组织,他是直接关系到学生自身利益的一个组织,因此在学生联合会中开展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个行之有效的途径。1.学生联合会是大学生群体中最基层的组织,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到基层学生的思想问题以及生活学习中的真实情况,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了解学生思想问题和基本情况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学生联合会是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组织,这对于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纠正错误的思想树立健康的政治观念等提供良好的平台。3.学生联合会也是学生和各个阶层的一个链接纽带,对于学生在各个环境中的思想情绪等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从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4.学生联合会是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涯并且代代相传的一个学生组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长效性,非常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3]。

具体的实行措施如下:1.要加强学生联合会各阶层干部的培养,选出思想和能力都优秀的学生作为学生会的干部,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2.要给予学生联合会发挥其职能的空间,在通过培养和教育后应该让学生联合会独立自主的进行一些问题的解决和管理,使他们在活动的组织以及开展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立场,提高政治认识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3.校领导和老师也要起到一个辅助和监督的作用,使他们开展的活动中能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自然不被动,使学生在各种学生联合会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着思想政治教育,不知不觉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四)通过“课程思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的使命,将立德树人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课程思政目标将以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更高质量全面发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和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前行、相得益彰,通过“课程思政”体现出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做到第一课堂的价值引领直接作用即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积极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进一步增强当代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文化认同。只有将各门课程建设体现出价值导向的达成和知识能力的达成有益结合,最终达成课程思政的目标。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产出导向,坚持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形成闭环,持续改进。形成课堂思政和思政课堂的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产出导向,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具体的措施如下:1.课程教学大纲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不偏离教学目标和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找准“课程思政”的契合点,建立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契合关系,修订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或相关课程、课时分配等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有效融入到课程大纲中,以利于课程思政的知识能力达成和价值导向达成。2.需要坚持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设计,即从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效有利契合点,建立相得益彰的联结点,避免在各方面的课程教学中随机、零散、碎片化、机械化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达到最大化的教育积累成效。3.充分挖掘和激发课程内涵的深度开发同时,把能体现“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怀、科学思维、工程伦理、专业伦理、科学精神、工匠情深、专业历史、人物教育”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教学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教案体系。4.“课堂思政”的建设成效坚持以学生获得感为检验标准,坚持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产出导向,形成可延续、可复制和持续改建的课堂思想成果。

五 结束语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应该将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的有益结合同时,更加注重充分的利用大学生党组织以及团组织和学生联合会,使这三大组织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需要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学生获得感为检验标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因此从这些方面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来看最佳的途径也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杨斯妤.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建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5):6-7.
[2]于甲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3]王宇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4]孙琳婧.浅析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3):218-219.
[5]韩玉霞.探析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的有效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8,5(52):207-209,207.
[6]洪俊,等.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影响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0):227-229.
[7]李梦婧.浅析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J].决策探索(下),2020(02):49.
[8]陈盼.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析[J].国际公关,2020(02):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