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护理学生关于日语学习的误区及方法改进 ——以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生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3 15:01: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在不断地学习中,进行着学习模式的探索。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为了自己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想让自己成为社会上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想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必须在学好自己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门外语,方便自己的生活,还能让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让自己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竞争之地。为了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大环境,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护理专业学生都开展了日语方向的学习。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本项目以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康复与护理系为例,对护理专业日语方向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护理学生;日语学习;混合式教育;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任俊丽,张睿,杨玉萍.护理学生关于日语学习的误区及方法改进——以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生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54):126-129+136.

Misunderstandings and Methods Improvement of Japanese Learning of Nursing Students

--With Example of Nursing Students in Ningxi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REN Jun-li,ZHANG Rui,YHANG Yu-ping

(Ningxi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Wuzhong,Ningxia)

ABSTRACT:With society development,people have beei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education.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been carrying out education reform,to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intelligence,physique,beauty and labor druing promot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have been constantly exploring learning mode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meet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become 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of society.To have foothold in society,they should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based on learn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facilitate their life,broaden knowledge scope,so that they can have competition place in society with abundant talents.To improve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qua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adapt to environ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opening up,nursing students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carried out Japanese in recent years.With example of Rehabilitation and Nursing Department of Ningxi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the project investigates Japanese learning situ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KEY WORDS:Nursing students;Japanese learning;Mixed education;Teaching mode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正在不断地发展,每所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着变革,在高龄化发展的今天,学生进入社会会面临很多压力与挑战。目前社会上护理人员很受欢迎,一些医院很缺少专业的护理人员,特别是具有跨国知识的护理人员。所以高职院校为了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大环境,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护理专业学生都开展了日语方向的学习。本项目以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康复与护理系为例,对护理专业日语方向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护理学学生通过学习日语的专业发展背景,根据存在的现状以及原因,对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专业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在教学中不断地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跨国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能够适应岗位需求,成为具有高素质的、跨国意识的复合型医护人才,争取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

\

 
一 护理学发展的背景以及教学现状

(一)护理学发展背景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全球都在发生着变化,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地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个国家之间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来往,特别是经济、卫生、教育、国防以及医疗设备等方面的交流。目前,虽然国家放开了二孩政策,但是很多夫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都不愿意生二胎,所以就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老年人居多,虽然一些国家比较重视医疗,但是全球护理人员还处于短缺状态。中国是人口大国,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培养更多的具有跨国知识的医护人员,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速国际化进程的需要,是护理专业面临改革的发展必然条件。在如此激烈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适应岗位所需的条件,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要。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宁夏一所具有民族品牌的全日制学校,有着60年办学历史,最早建于1952年,被称为吴忠师范,经过岁月的洗礼,在变革中推陈出新,在2006年正式更名为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主要的办学宗旨是“进行内涵发展,建立特色学校,人才强校”,在不断地发展中康复与护理系15级、16级、17级分别招收一个班级的日语方向护理学生,正是因为这样护理专业在不断地探索中总结经验教训,受外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2]。

(二)护理学生关于日语学习误区的原因

1.护理专业日语课程具有局限性。当前,护理专业毕业的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会留在国内进行工作,部分学生要想出国工作,特别是去日本工作的话,需要的不仅是国家的需求,还有自己的因素,学生需要具有较硬的知识基础和文化素养。还需要获得两个证书,需要学生获得国际日语等级考试,这个等级考试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毅力,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考得此证书。里一个证书是资格证书,主要指的是具有在日本工作的日本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这个考试也很有难度,不仅需要学生具有硬件,还需要学生日语语言知识学得准确,专业知识扎实,是一项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试[3]。但是据调查发现,现在的护理学中的日语学习,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本专业知识的教授,而忽视护士理论和日语知识的融合,其教材比较老化,很久都没有进行整改,很多内容已经跟不上国际形势,让学生很难了解最新的文化知识,对于教师也是一种较大的挑战。

2.护理专业日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在护理专业的日语学习中,教师主要教授的是精读和会话两个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日语口语的锻炼情况,一般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是六个学期都有,精读是一周大约是六节到八节,而口语是一周2节[4]。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技能,但是在教授的过程中并没有考查学生的职业技能。在高职院校护理学专业的日语口语一般都是由外教来教,但是这些外教具有不稳定性,流动性较大,学生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一旦出现了不稳定性,就不能进行口语教学,学生的口语得不到锻炼,口语课也会取消。

3.护理专业日语课程与本专业衔接不到位。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日语教材都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教材,都是新编的教材,其内容具有时代性,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日语交流能力也有所提高,考试也能考取很高的成绩。如此优质的教材,很适合学生使用,学生通过学习收益也颇大,但是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点,其日语教材不能喝护理专业知识相衔接。虽然一些学者和专家经过探索和发现,想研究出一套符合学生需要的教材,能够和本专业衔接上,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研究出这样的教材。虽然国外有适合护理专业学生的日语教材,但是其价格比较美丽,很多学生是不愿意承担的。这就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虽然学习了日语知识,但是所有的护理学知识却和日语内容衔接不上,对于学生来说,毕业后也不能符合日本护理专业岗位需求,学生毕业后日语知识很难得到发挥。

4.护理专业日语课程教学模式制约学生的发展。受时间的限制和护理学本专业的限制,高职院校护理学专业的日语教师,讲课内容比较多,学生大多是五年制的,很多学生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是初中起点或者是高中起点,其基础比较薄弱,对于比较抽象的、枯燥的日语知识不能产生兴趣[5]。因为很多学生以前虽然接触过日系动画片,但是对于日语知识的学习还处于零起点,面对老师讲授的知识,还比较模糊,不能适应日语教学模式,长久下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会丧失兴趣,很难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的这种单一的授课模式,也不受学生的欢迎,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的地位处于被动地位,其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学习知识也是死记硬背,很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

二 日语学习现状

康复与护理系15级、16级、17级分别招收一个班级的日语方向护理学生,本项目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日语方面存在一些误区:

(一)被动学习,主动性不够

学生入校分班时,自主选择进入日语班。由于英语学习的普及,学生掌握了学习外语的技巧,学生认为学习日语和学习英语方法一样,日语和汉语更相近,会更容易学习。初学日语,学生兴趣高昂,氛围浓厚。一段时间过后,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就丧失了学习兴趣,选择了放弃。迫于考试学分,只是机械的、被动的完成课堂学习,抱着得过且过,应付考试的心理。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日语时缺乏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吃苦耐劳精神。由于学习态度不对,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考级的成绩也很不理想[6]。

(二)投入时间不够

一方面作为医学生,学习时间本来就很紧迫,对于职教护理学生来说,两年的时间要学完全部的护理课程,时间尤为宝贵。系部在日语课程设置上已经尽可能地增加课时量,学生在校期间在日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每周平均约有7小时,平均每天1小时。但依旧不能保证足够的日语学习时间。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就要求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率完成第三语言-日语的学习(第二语言为英语)。

另外一方面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学生从小没有接触过日语,对日语学习缺乏信心。课堂有限的时间,老师只能有侧重点的讲授一部分知识。很多学生不能在课外自主学习日语,把希望全部寄托于课堂,期待课堂学会所有知识。此外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日语是为了为以后找工作多一个选择,但不是唯一的选择,会产生懈怠心理。甚至有学生是仅仅是因为觉得日语新奇好玩,选择了日语,在最初的好奇心理过去后,就放弃了学习。

综合以上主观和客观条件,是导致学生日语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时间的累计,需要制定个体化的学习。不能保证时间的低效率学习,自然不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

 
(三)缺乏思考

学生习惯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自己坐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对学习的知识没有归纳整理,融会贯通为自己的知识。记忆知识是学习新事物的必经之路,单纯记忆不能达到知识为我所用的效果。要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必须经过记忆、运用、体验和反思的过程[7]。

学习的本质是老师抛砖引玉对知识进行传授,知识的融会贯通需要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把老师当成了学习知识的唯一来源,把自己放在学习知识的次要地位,混淆了谁才是知识学习的主体,本末倒置。对于很多知识点的学习,学生把希望寄托于老师,自己则选择不动脑的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给出类似的语境、题型,学生就会不知所措。

(四)缺乏语境

学院地处我国偏远地区,缺乏很多大都市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浓厚的日语学习氛围、日语交流场所、日语文化环境学生的学习仅限于课堂上的交流。

语言作为一门特殊学科,最重要的在于听说能力以及语感的培养,缺乏语境的背语法、记单词,只能培养“哑巴日语”。语言本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连接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学生只有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学习语言,脱离文化的民族语言是不存在的。日语考级的考试要求又决定了学生必须注重听力,这就导致部分学生总成绩过关,但是听力不过关,依旧无法拿到证书[8]。

三 日语教学改革

影响日语学习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中日文化习惯的差异,图书资源等,但关键的还在于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鉴于此,本课题组成员对日语授课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改革:

传统的日语教学法曾经在日语习得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国际交流的加深与扩展,传统的日语教学法已表现出了众多的弊端,与实际工作脱轨,影响日语学习者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心理上沉重的挫败感。本项目授课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建立课堂教学资源库,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传统的授课过程进行改革。

(一)建立课堂资源库

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上传课件,教学相关视频,习题等。让学生在课堂外可以对课堂知识点进行复习梳理,巩固记忆。通过习题练习,老师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的个体化学习差异,再进行个别指导,达到督促学习的目的[9]。

(二)拓展课外资源

由于日语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很低,所以相配套的教材学习资料也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感,老师会在平台上上传一些流行的日语电视剧、动漫、电子书链接等等。枯燥的学习教材,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外延伸,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中日文化差异,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口语练习

学生的发音不准,很多学生会选择减少说日语的次数,“哑巴日语”成为日语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针对此现象,老师在平台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增加课文的阅读,让学生录视频上传平台,老师逐一听,并进行点评,指出问题。此外老师也会选择一些有趣的视频,让学生为其配音,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口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的口语表达有很大提升。

(四)从零开始-启蒙读物

借鉴儿童识字从启蒙读物开始的经验,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朗读日语儿童绘本,从零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日语的学习。学生把绘本中的故事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并挑选优秀的情景剧录制成视频上传蓝墨云班课,供大家学习,使枯燥的语言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此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让枯燥和僵硬的课堂变为气氛活跃的课堂,老师和学生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五)个性化答疑解惑

针对日语课堂教学任务繁重,课后作业出现的问题缺乏深入分析,学生不能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因此授课老师在正常授课以外,增加了晚自习习题讲解,让学生学练结合,老师解疑答惑[10]。

(六)增加文化的熏陶

中日文化有很大差异,如何让学生以日式思维去组织语言、思考问题,是关系学生学习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日语任课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和培养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教育意识。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和实施,不能局限于对学生进行中日文化差异性的灌输,而应将跨文化教育的理念与日语单词、句法、语法等的教学进行高度的融合,从而实现日语教学与中日文化教学之间的有效互动,使文化教学贯穿于日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文化性思维推动语言性思维的发展。本课题组的日语授课老师是在日本有过十年生活经历的留学生,其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日本本土文化气息的物品,让学生亲身感受日本文化,培养学生日式思维。例如在一次课堂上,授课老师把从日本带回来的筷子、以及日本的餐厅宣传页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差异,学生的课堂气氛明显优于单纯的PPT授课,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七)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培养学习自主性,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日语学习习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方法只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要想学好日语,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达到知识的深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增加,学习效果明显有所提升。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时间的积累,希望通过我校的教学改革实验,能够为我国的日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帮助学生顺利取得日语等级证书,培养出日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合格的国际化护理学生。

四结语

护理专业的日语学习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外语课程,主要是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是从目前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护理专业中开设的日语课程,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存在着很多误区,如学生被动学习,主动性不够,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缺乏学习兴趣,不能自主学习。学生本身就是护理专业,有很多专业知识需要去学,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缺乏思考的机会,口语也得不到锻炼。需要国家和教育部门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建立课堂教学资源库,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传统的授课过程进行改革,较强学生的口语训练,从零起点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进行个性化答疑,进行文化熏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护理学专业日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惠淑.探讨大学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9(07):121-122.
[2]杨静.浅谈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S1):301-303.
[3]  洪梅.大学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08):106-107.
[4]袁涛.浅谈当前大学日语教学的改革[J].科学中国人,2015(06):263.
[5]刘佳.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2017(19):186-187.
[6]  陈晓凤.普通高中日语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J].试题与研究,2019(33):136.
[7]王芳.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03):127-128.
[8]金玉花.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实证研究——聚焦于日语专业生的“认知”和“态度”层面[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9(01):59-68.
[9]张思凡.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8(12):184.
[10]周超.日语翻译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8,5(08):143-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