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海南自贸区(港)的确立使得海南的旅游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而本应该为海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做好人才培养充分准备的旅游职业教育依然面临不少问题。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现有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一些改革建议,以期对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旅游管理专业
本文引用格式:袁琴英.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环境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55):1-3.
Research 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of“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Educ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ree Trade Zone(Port)Construction
——Taking the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ity as an Example
YUAN Qin-ying
(Hainan College of Software Technology,Qionghai Hainan)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Zone(Port)in Hainan province has made its tourism industry enter a new development cycle.However,the tourism vocational education,which should be fully prepared for the coming of the new era,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existing“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at home and abroad,taking Hainan College of Software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form suggestions based on“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education”,which is expected to of great help to tourism management talents training.
Key words:Personnel training mode;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Cooperation education;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一引言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海南岛年接待游客总人数从3320.4万人次跃升到67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379.1亿元增长到81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1.5%和15.4%,2017年入境游客人数突破100万人次[1]。而随着海南自贸区、自贸港的确立,海南的旅游产业更是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3]明确提出,党中央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的一张重要名片,要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国内外游客和当地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使海南国际旅游岛这张名片更亮更出彩。要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支持海南开通跨国游轮旅游航线,支持三亚等游轮港口开展公海游航线试点;有序推进西沙旅游资源开发,稳步开放海岛游;全面落实完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传统文化消费升级;鼓励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赛马运动等项目,支持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旅游产业的兴盛势必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从目前我省旅游职业教育的规模上看,其应该为海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做好人才培养的充分准备。而实际上,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旅游行业人员流失严重一直是旅游业的老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培养的人才职业岗位适应性不够,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存在不足。
二 国内外现有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本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如牛海燕总结的实习基地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双向进入模式、工学交替的3+1+1+1培养模式[4];张培茵,王玉归纳的“工学交替”“岗位实习实践”的浅层次实习基地式合作模式、“校企联合”的中层次实习就业基地合作模式、“人才订单”与“股份合作”等深层全方位合作模式[5];陈学春,叶娅丽提出的“三段式、零对接”校企合作模式[6];周扬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对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7]等。国外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则有最早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等。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学者们对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尚未达成共识。普遍认为,校企合作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应当根据专业特点,利用地域优势,结合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 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自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以来,一直倡导并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综观培养过程,依然局限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浅层次实习基地式合作模式。学校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关系也仅限于企业为专业教学提供实习岗位的浅层次合作。如何克服各种制约因素,深入、全面的开展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人才依然有待我们积极探索。
(一)建设旅游实践教学中心
为了使旅游教学与社会实际更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更真实的环境中实训、实习,成立旅游实践教学中心就显得必不可少。2017年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模拟导游实训室建立。该实训室主要实现三大功能。一是旅游资源展示。建立实训室并配套购买海南省旅游景点资源库和全国重点旅游景点资源库,通过视频讲解、图片展示、多媒体数字教学等,学生可以了解海南省景点知识,中国其它地区的旅游景点知识以及世界遗产知识。二是模拟导游讲解。在了解熟悉景点后,学生可以根据对景点的把握,利用景区导览视频进行模拟讲解。三是旅行社综合实训。通过旅游信息综合架、旅行社前台、旅行社计调、旅行社机票代购等,开设旅行社综合实训。并和导游模拟区形成旅游过程中导游带团的完整、系统的业务程序。学校拥有稳定的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使得教育更贴近于生活,学生通过在此实训、实习,熟悉导游带团的流程,提高景点讲解的能力,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拥有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中心也为校企深度合作的实现提供了场地和设备保障。
(二)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而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好的师资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成立之初引进了一位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一位旅游专业从教多年的讲师,其他老师大都为相关专业的硕士。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既拥有教育教学能力又兼备工作经验的“双师型”师资至关重要。因此,虽然具备高学历、高职称,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也要通过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掌握相关实践教学技能,才能胜任实践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自2017年以来,先后有两位专业老师赴酒店挂职锻炼,一位教师赴旅行社挂职锻炼。同时,聘请企业员工来校任教,指导实践实习。通过校企“联姻”,有效的培养了“双师型”师资,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校企双方的人力资源,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过几年的发展,学院旅游管理专业90%的专业老师取得了“双师”素质。
(三)加强校企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实习基地式合作模式,与企业的合作仅限于为专业教学提供实习岗位的浅层次合作,所以学校与企业除了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有效对接,在人才培养的前两年沟通交流不够。而人才培养期间与企业沟通的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够,不能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的经营活动,满足企业需求。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势必需要加强校企双方的沟通。为此,学校定期举办导游大赛、线路设计大赛等职业技能赛项,邀请合作企业资深职员担任评委,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评审,并代表企业提出宝贵意见。学校定期安排相关人员走访企业,一方面考察学生实习及就业情况,另一方面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并及时反馈信息于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当中;邀请旅游企业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论坛、宣讲会等,内容涉及企业介绍,行业动态,职业规划、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向学生传达最新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感受企业文化。
(四)合理安排校外实践及实习时间
目前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安排学生第三及第四学期各开展一周集中实践教学活动,第五及第六学期进行专业顶岗实习。在具体时间安排上,由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主体共同参与,各方在实践实习时间安排上的诉求有同有异,影响因素繁多,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针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通过学校和企业的交流与沟通,综合考虑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各种因素,学院在合作旅行社每年三四月研学游旺季期间派学生参与协助,开展导游口语训练实践教学;在每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召开期间派学生协助琼海的龙寿洋万亩公园,北仍村等旅游景区,开展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实践教学。针对专业顶岗实习的时间,弹性选择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都比较合适的最佳实习时间,既能完成学校的教学计划,又能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同时还能让学生达到较好的实习效果,最终能够让学校、企业和学生都能满意。
(五)组建旅行社分社,建立互动、互助、互利的校企合作关系
目前,学院校内旅游实践教学中心可以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模拟景点讲解,门市接待、计调、旅行社机票代购等活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动口能力。而为了使旅游教育与社会现实更紧密结合,为旅游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社会实践的环境和学生实习的平台,拟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进一步与旅行社合作共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私人定制、研学游、特色亲子游等。
同时,通过合法途径组建旅行社分社,可以独立招徕、组团、接待游客等。学生通过整个过程的实训、实习,熟悉旅行社产品开发、销售、促销、接待等各个环节,最终掌握旅行社操作流程。由此,学校师生既积累了实践经验,又能获得经济收益;企业既能拥有短期内便能适应就业岗位的好员工,也能通过分社间接创收。互动、互助、互利的校企合作关系稳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步形成。
四 结语
从本质上来说,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可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收益的培养模式。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利益的冲突、政策制度的不完善等。我们要克服各种弊端,对校企关系加以优化、深化,促使校企合作向高层次发展,达到校企双方协同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目的。校内建设旅游实践教学中心,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场地和设备保障;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个教学场地,两大教学资源,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合理安排校外实践实习时间,让学生较好地实现实践实习目的;组建旅行社分设,使旅游教育与社会现实更紧密结合,为旅游专业的师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社会实践的环境,最终实现互动、互助、互利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畅&许伟:“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任务清单”,http://money.163.com/18/0416/01/DFFQU6TS002580S6.html[2018-4-16].
[2]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13/c_1122680495.htm[2018-4-1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http://www.xinhuanet.com/2018-04/14/c_1122682589.htm[2018-4-11].
[4]牛海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12):149-150.
[5]张培茵,王玉.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63-165.
[6]陈学春,叶娅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三段式、零对接”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05):11-12.
[7]周杨.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协同创新为视角[J].天中学刊,2014,29(03):132-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