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应运而生。本文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MOOC课程建设的具体实践,从课程建设思路、课程内容设计、MOOC资源建设、线上教学组织、课程成绩评定等方面研究MOOC课程建设模式,以期为高职计算机类MOOC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课程建设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陈园园.《计算机应用基础》MOOC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36):17-19.
A Study on MOOC Course Construction of"Computer Aapplication Foundation"
CHEN Yuan-yuan
(Su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Suzhou Jiangsu)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OOC(large-scale online open courses)came into being.Based on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MOOC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this paper studies MOOC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mode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deas,curriculum content design,MOOC resource construction,online teaching organization,curriculum performance evaluation,etc.,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MOOC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Large-scale online open courses;MOOC course construction mode
一 引言
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出现,满足了学习者对数字化、移动化、碎片化学习的需求[1]。2016年7月,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十三五”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获得立项建设。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MOOC课程的建设及该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运行六期的具体实践,对高职计算机类MOOC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二 课程建设思路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涉及面广、影响大、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课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入校前已基本掌握上网技能,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新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习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传统授课方式很难顾及各个层次的学生。
MOOC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宽了教育对象范围,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订制学习任务和学习进度。多元化的资源、课程学习自主的特点,要求MOOC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零基础初学者的学习情况,同时结合学习者考证的实际需求,在保证课程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将每个项目按技能点进行分解,围绕核心技能点录制微视频,方便不同学习对象的多样需求[2,3]。
三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可面向中高职所有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需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一新生;也可以向社会开放,在线为企业员工提供办公软件的技能培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以实用为主,突出实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涵盖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证的全部内容,主要分为四大学习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模拟综合练习,具体如图1所示。
每个学习模块围绕一个主要的教学手段来实施:第一模块主要以课件为教学手段,使学习者了解计样例如表1所示。
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网络的基本知识;第二模块以任务为驱动,使学习者会熟练进行文件操作,能进行软硬件资源管理;第三模块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完成各个项目,使学生会熟练进行文本编辑、格式设置、图文混排等文字处理,会熟练创建数据表、格式设置、数据计算处理、创建图表等,会制作演示文稿、进行动态处理;第四模块在模拟考试环境中进行综合练习,使学习者会使用考试环境,通过综合练习加强各项技能的训练。
四 MOOC资源建设
MOOC资源建设以微视频为主,视频以技能点为单位,依据技能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呈现形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四大学习模块通过项目整合,每个项目又采用碎片化的方式进行组织,围绕核心技能点录制5到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这样方便学习者自学,为打造个性化定制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模块三:Office办公软件——Word”的技能点拆分在微视频完成的基础上,配套建设学习课件PPT,富文本网页,随堂测验及讨论话题。从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需求、实际环境来建设以微视频为主体的课程资源。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在资源建设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使用动画模拟、实物操作等来化解难点重点。表2以“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例,展示了资源建设的多种形式。
五线上教学组织
MOOC允许任何人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根据个人的学习时间、方式和习惯进行线上学习。其最大的特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引导、交流,鼓励研究、探索。线上教学组织依赖在线平台的技术支持和课程运维的实效性。为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建设。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为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在每个线上模块结束时增加线下教学。社会学习者,可以通过直播课的形式,拉近教与学的距离[4]。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打造混合金课,能及时化解学习者线上学习的难点、疑点和盲点[5]。
(二)学情跟踪反馈机制
推进教学平台技术革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细粒度内容及学情跟踪[6,7]。通过大数据的应用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学情跟踪反馈机制,有效提升学习者的线上学习效果。
(三)新形态的教材建设
围绕在线开放课程,更新课程标准、课程设计。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与在线开放课程配套的立体教材、电子教材。配套在线课程的教材,既是与在线开放课程、混合教学改革配套的立体化教材,又是将教、学、做整体设计、混合编排的一体化手册[8]。
(四)在线课程考评机制
在研究国内外在线课程考评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具有高职特色,通用、可复制的在线课程考评机制。要构建科学的网络课程监督管理评价体系,不仅要从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而且在评价人员上要多元化,在评价内容要多方面化,在评价方式要多渠道化,真正做到以评促学,评教结合的动态评价体系[9]。
六 课程成绩评定
课程由六幕组成,每一幕中有不同的模块或任务,具体包括视频、课件、素材、讨论、测验,每一幕结束有客观题测试和操作题作业。课程学习结束后有课程考试(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本课程暂无证书。
视频学习中的随堂测验,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不计分;测验与作业,计入总分,45%(作业为操作题,要求进行作业互评,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课程考试,客观题和主观题,计分,50%;参与论坛讨论,5%(发帖和回帖数量达到30个或达到本课程论坛发帖平均数),课程成绩评定如图2所示。
七MOOC教学成效
截至2019年6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完成六期线上教学,我院从17级开始所有专业班级均采用线上教学,参与率100%。采用线上教学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第51次考证通过率为83.1%,和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第49次考证通过率66.2%相比,通过率有了大幅提升。2017至2018学年在线课程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4份问卷中本课程的满意度为95.6%,课程目标达成率为92.1%。
MOOC已成为信息时代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深刻地改变了教学模式。2010年以来,高职教育在MOOC建设与应用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接下来,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开放课程更新与线上运行的具体实践中,围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学情跟踪反馈机制、新形态的教材建设和在线课程考评机制等方面重点进行建设,打造线上线下混合金课。
参考文献
[1]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作网[EB/OL].http://www.chinaooc.cn/front/index.htm.(2017-07-24)[2017-12-15].
[2]顾京,韩冰.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戴勇.高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5):52-55.
[4]胡雯莉.高职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及O2O混合教学改革[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5):51-55.
[5]施蕙.基于职教云2.0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以“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9,22(03):31-34.
[6]蒋寒宇“.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学习需求与学情分析[J].才智,2019(15):100.
[7]潘紫璟.“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学情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405-406.
[8]王芳.关于“互联网+”时代新形态教材的建设与应用[J].文教资料,2019(24):183-184.
[9]郭富平.美国在线课程的评价原则及启示[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9(04):95-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