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党建与学风建设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0 16:41: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存在的学风问题,即职业规划迷茫,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纪律涣散,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学习方法不科学,缺乏独立处理困难的能力。以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建与学风建设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探索了高校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相互促进的实现举措,如朋辈教育,助力新生转型;分类指导,悦纳认可自我;学困帮扶,缩短学习差距;碎片学习,吸收化零为整;宿舍实验,联动理论实训等。高校党建与学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党建;学风建设;融合发展;探索与实践

本文引用格式:庄媛,等.高校党建与学风建设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52):142-14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Work of Party Construction and the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hool at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xample

ZHUANG Yuan,ZHU An-hong,GAO Ya-wen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 Jiangsu)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study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i.e.confused career planning and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lax learning discipline and lack of self-management awareness,unscientific learning methods and lack of ability to deal with difficulties independently.Taking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hool at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xample,explores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work of Party construction and the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or instance,peer education helps freshmen transform,classified guidance promotes self-esteem,give the underachievers assistance push to shorten the learning gaps,fragmented learning further to assemble the parts into whole,dormitory experiments linkage theory and practical training.The work of Party construction and the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lement each other,which have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Party construction;Study style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development;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一 引言

学风是高校的灵魂,优良的学风是高校的宝贵财富,加强学风建设是保证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建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组织拥有一支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队伍,对高校学风建设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探索高校党建与学风建设融合发展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线,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对高校党建与学风建设融合发展模式开展了探索与实践。

二 目前高校学风问题

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走进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全民文化素质提高的同时,高校也出现了各种新的问题,如教学质量下降、学风不正、就业压力增大等。这些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整体学风:学生对职业规划迷茫,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纪律涣散,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学习方法不科学,缺乏独立处理困难的能力;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积极性。学风建设成为了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维护的工作。

(一) 职业规划迷茫,缺乏学习动力

高中阶段,虽然学习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学习目标非常明确,“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成为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柱。进入大学,一下子从紧张束缚的学习氛围转为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当学生拥有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反而变得手足无措。加之,所学专业可能是父母包办选择、可能是被调剂而选择,很少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对所学专业不了解、不感兴趣,对未来职业规划迷茫,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不知道大学怎么度过,不知道毕业后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职业规划不清晰,没有学习和奋斗目标[1],最终迷失了自我,开始随波逐流,成为“佛系青年”。

\

 
(二) 学习纪律涣散,缺乏自我管理意识

学习纪律是高校对于学生的学习规范以及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严谨的学习纪律有利于提高学生把握时间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高校的学习形式相对比较“自由”,在课程培养方案范围内,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授课教师,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固定的同学,跨专业、甚至跨学院大班教学。因此,部分学生利用课堂考勤的漏洞,不遵守课堂纪律,迟到、早退、缺勤、上课玩手机、打游戏等现象严重。甚至个别学生为了通过考试,不惜铤而走险考试作弊,严重缺乏自我约束管理意识。

(三) 学习方法不科学,缺乏独立处理困难的能力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运用的方式和手段,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高校部分学生将课余时间主要用于打游戏、追剧、谈恋爱等休闲娱乐方面,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前从来不预习,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差,课堂效率低,对于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经常采取消极或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应付。畏难心理较重,对稍有难度的课程内容,不想学,更不愿意独立思考解决难题。考试突击复习,或侥幸及格,或面临多门课程重修。这些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利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 高校党建工作促学风建设

高校的党建和学风建设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2]。高素质的人才既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水平[3]。高校党组织拥有一支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党员队伍:高校教师党员以生为本,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促进学生人生价值和目标实现为工作导向,全身心投入高等教育事业;高校大学生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异的学业成绩、广泛的群众基础,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以高校党建工作促学风建设,探索了一系列举措,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一) 朋辈教育,助力新生转型

转型教育,也称适应性教育。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是指大学新生随着自身和外部环境改变而调整自身的特性和生活学习方式以顺应环境变化,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能力,是个体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生活学习状态的过程[4]。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大一是人生道路上的新起点,也是重要的转折点[5]。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每年9月份选拔优秀学生党员,将优秀学生党员分配至各新生班级担任班级助理,班级助理每周两个晚自习与新生班级开展主题交流,近距离、经常性地为新生答疑解惑,引导适应新环境,指导督促学习。比如,①学习《学生手册》,讲解校纪校规、评奖评优要求、毕业条件等相关内容;②介绍学院相关科技竞赛社团,带领新生参观科技竞赛获奖展品;③分享优质学习资源,传授学习方法和技巧;④督促指导新生班级开展英语四级真题模拟考试及试卷分析;⑤其他。

高校重视并做好新生转型教育,帮助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对新生未来的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学生党员作为新生的朋辈,他们具有相同的背景和共同的语言,鸿沟小、防御性低、互动性高,更易于与新生分享信息、传播思想、传授技能。

(二)分类指导,悦纳认可自我

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以本为本”,推行“四个回归”,将大众化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主导作用,通过分类指导,增强教师党员对学生学业指导的针对性,进一步促进学院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教师党员首先通过学业生涯规划摸底统计、一对一交流等多种形式,从学生入校以来各学年绩点、挂科情况、CET4及CET6成绩、专业兴趣、学期目标(短期)、职业生涯规划(长期)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进行摸底统计,为后续分类指导做好准备。然后对摸底情况进行分析,按照学业生涯规划六大类型(考研、考公、出国、就业、创业及其他类型)对学生进行分类,以便增强指导针对性,提高指导效率。最后根据不同类别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业指导计划,每学期至少分类指导一次,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类学生的学业困惑,进行个性化指导,包括具体政策解答、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调整和完善等内容,以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在教师党员的分类指导下,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业道路,最大化实现个人价值,悦纳自我,更好地回报社会。

\

 
(三)学困帮扶,缩短学习差距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每学期初都会开展学风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同时梳理出挂科4门及以上学生的详细信息并进行学业预警。随后通过学生座谈会,从“键对键”走向“面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耐心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建议。通过学生座谈发现,学困生大都性格内敛,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少,渴望被帮助但又无从寻找,无助感较强。

针对这种情况,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学困帮扶队伍。首先,分别生成“学困生帮扶人才库”和“学困生库”;其中“学困生帮扶人才库”成员为选拔的优秀大学生党员,“学困生库”成员为学业预警学生。其次,一对一帮扶组队;采取双向选择制,同寝室、同班级、同专业优先组队。最后,优秀大学生党员对组队学困生开展一对一帮扶,并定期接受党组织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评优资格挂钩。

学困帮扶充分发挥了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大学生党员参与学院学风建设,带动身边学困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6],营造了互帮互助优良学风。

(四) 碎片学习,吸收化零为整

新媒体平台传播具有迅速化、碎片化、多样化等特色和优势,是高校学风建设道路上的一把“双刃剑”,合理、正确、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对于高校学风建设而言也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转换学风建设思想观念,将传统的学风建设模式与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各类学风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实现口袋式、碎片化学习,从而减少期末突击复习的现象。如“学长学姐说”,推送内容为学生党员录制的保研/考研/科技竞赛/课程学习/资源分享等经验交流视频;“字幕版英语四六级听力”,学生党员通过剪辑、加字幕,将英语四六级真题听力裁剪成五分钟的小段字幕版听力,让学生真正听懂听力,通过不断地磨耳朵,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提高英语四六级通过率;“重要考试倒计时”,学生党员对考研、英语四六级等重要考试定期倒计时提醒,让学生在新媒体平台娱乐的同时,提高考试的紧迫性,督促学习;“各类课程精品教程”,学生党员从中国大学MOOC等优质教学资源平台搜索精品教程,并与学期开设课程同步推送……

新媒体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学习资源,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通过学生党员在新媒体平台推送学习内容,增加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为高校学风建设增添了色彩。

(五) 宿舍实验,联动理论实训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为电类工科学院,课堂里很多学习内容都需要在实验室完成,但是下课后学生想要继续做实验就没了去处。学院结合实际情况,为了方便学生随时进行实验,将实验室“搬”进学生宿舍,搭建了“宿舍实验室”项目。通过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构建良好的宿舍文化与学风[7]。

该项目以专业为单位,以各宿舍为实验小组,实验小组根据学院提供的学习手册,开展自主学习,并结合一定的实训项目(可自主设计,也可以参考学习手册的实训项目和数电模电实验,以及科技社团举办的相关活动)开展项目研究。最终由学院的教师党员参与项目验收,并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教师党员的科研项目或科技竞赛。

在学院教师党员的指导下,“宿舍实验室”更好地促进了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操作经验,充分发挥了大学生课堂实验和第二课堂科研训练与实践中的联动作用。

四 高校学风建设促党建工作

高校党建培养了一批有担当、懂奉献的党员,通过党相关知识的学习,将党的先进理念应用于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中,并通过各种方式去带动周围的学生,从而形成党建促学风的建设[8]。同样,高校党员在参与高校学风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发现自身不足,推动自主深化学习党的各类相关知识,引导党员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明确使命与责任,坚定不移跟党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五 结论

高校党建与学风建设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线,要时刻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学风是高校发展之“魂”,党建是高校发展的“指南针”,只有走对了路、走对了方向,高校教育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走到哪里都不会迷失方向。高校只有党建与学风建设融合发展,才能培养出有党性、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有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强.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的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2):135-137.
[2]金棱.高校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的有效互动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7):207-208.
[3]武靖.大学生学风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8.
[4]何亚萍,鲁菁.高校学生党建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为例[J].群文天地,2012(07):169-170.
[5]朱玲利,何庆领.高校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的耦合机制研究[J].学理论,2016(03):185-186+189.
[6]李丽华.组织文化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学风建设协同互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05):90-91.
[7]单绍军,等.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困境及构建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2):143-144.
[8]周辉,张欣鹏.高校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良性循环机制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7(09):10-12+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86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