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对现代护理人文关怀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7 16:34: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仁、礼、信、和”等思想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也与现代护理人文关怀有内在关联。因此,本文阐述了儒家人文关怀思想对现代护理的指导意义,并深入挖掘儒家思想中的人文关怀思想,最后提出现代护理人文关怀体系的构建,以期切实提高我国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命哲学;现代护理;人文关怀

本文引用格式:张靖,邸淑珍,韩同敏,等.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对现代护理人文关怀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20,7(54):193-196.

Effect of Life Philosoph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n Modern Nursing Humanistic Care

ZHANG Jing,DI Shu-zhen,HAN Tong-min,FENG Li-li,BAI Jian-ying(Corresponding Author)

(Nursing School,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ijiazhuang,Hebei)

ABSTRACT:Confucianism is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whose ideas of“benevolence,propriety,faith,harmony”ar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humanistic spirit,with internal relationship with modern nursing humanistic care.Therefore,this paper expounds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 humanistic care thoughts to modern nursing,and excavates humanistic care in Confucian thought deeply,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nursing humanistic care system finally,to improv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s.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Life philosophy;Modern nursing;Humanistic care

护理学知识中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不仅包含疾病相关知识和技术,同时涵盖着服务、人类健康、人道主义等理论。因此,探析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对现代护理人文关怀的影响意义深远。

一 儒家人文关怀思想对现代护理的指导意义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医患关系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和精神命脉,党和国家现阶段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鲜活生命力。如今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国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程度逐渐增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护理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人文关怀精神理念,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但一直以来,在我国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生命的高度重视人文关怀精神并未充分体现出来,临床中医护关系紧张,这与人文关怀缺失有重要关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和理念,通过将其引入现代护理临床实践中,不仅能够为现代护理赋予丰富人文内涵,同时能够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对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意义重大[1]。

二儒家人文关怀思想指导现代护理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一)儒家人文思想


传统文化是我国庞大文化体系中,最具有内涵、活力的文化,儒家文化更是其中的精髓。《易经》是人文一词首次出现的古代文献,之后在《易·贲》、《后汉书公孙璜传论》中均有提及,“阴柔交错,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以及“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人文含义涵盖较为广泛,包括与人相关的文化现象、社会现象、事件等。孔孟提出“仁者爱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孟的思想价值体系中,均充分体现出“人本”理念,以及儒家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文化。

\

 
(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论

现阶段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将以人文本思想理念作为主要的价值观,重点在于对人的尊重、关怀和理解,将促进人的发展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作为社会发展的归宿点,充分凸显出人的社会地位和重要作用。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予以人的精神文化关注和重视,强调人的人格塑造和认可。人文关怀则是针对人的生活、生存现状给予的关怀,以及对人的生活条件、尊严给予的肯定,人文关怀是维护人的自尊心,给予人归属感的现实需求,重点在于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性的密切关怀。将该理念引入现代护理实践中,则要求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合理需求应给予满足,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和人格,根本目标是给予患者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通常被人称之为“白衣天使”,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才能进一步凸显护理内涵,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医患关系,通过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情谊,促进患者康复以及临床护理专业的发展[2]。

三 现代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基本内涵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在于肯定人的重要价值,对于生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敬畏与尊重。因此,人文关怀的本质为关爱生命,在敬畏生命的基础上发自内心理解生命的伟大,关注生命的处境并且给予扶持与帮助。人文关怀不仅蕴含了传统哲学的重要理论内涵,而且具有深刻的实践内涵,人文关怀整合了精神层次与物质层次的两项基本内容要点。在社会的整体环境中,人文关怀精神应当被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实践领域中,充分体现了关注生命价值与关怀生命境遇的人文关怀精神主旨。

人文关怀精神构成了生命哲学的基本内涵要点。在生命哲学的体系架构中,人文关怀占据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生命哲学的宗旨就在于关怀生命,因此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在践行生命哲学的实践领域内,对于生命实施人文关怀的举措符合了生命哲学的本质,因此值得被各个行业领域重视。在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的举措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谐社会不能缺少人文关怀的传统文化精神作为重要支撑,人们之间应当达到彼此互助以及彼此友爱的崇高道德境界,创建相互关爱的良好人际关系。 

具体在现代护理的重要实践领域中,融入人文关怀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实践价值。这是由于,临床护理领域与人文关怀精神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因此作为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做到将人文关怀精神渗透于日常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临床护理人员承担着繁重的患者护理职责,而且日常护理工作具有琐碎的特征。在此种情况下,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只有做到真诚关怀患者,才能营造更加融洽的护患关系,避免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护理纠纷。同时,作为护理人员应当能够换位思考,体察患者自身承受的内心折磨与身体痛苦,运用优质的临床护理技术来减轻患者的病痛,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因此可见,人文关怀精神应当贯穿于临床护理实践的各个具体环节中。

四 在现代护理实践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整体实施思路

首先是临床护理人员在对待患者时,应当展现出真诚关怀的态度。很多患者由于自身承受着病痛,因此将会造成患者在对待外界人员时出现厌烦的态度,无法做到正确配合临床护理人员。在情况严重时,某些患者还可能频繁与护理工作人员产生争吵,或者阻碍护理人员实施日常护理的操作。面对上述的情况,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展现出和蔼与耐心的态度,不得运用冷漠或者嘲讽的态度来对待患者。护理人员在实施日常护理的各个操作环节时都要保持耐心,做到换位思考并且体察患者的精神与内心痛苦,帮助患者逐步摆脱抑郁的心理状态,重新找回战胜病痛的信心。在此过程中,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就要做到尊重患者并且真诚关怀患者,确保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关爱态度,自觉摒弃抗拒临床护理的心理情绪。

其次是创造和谐与融洽的良好护患关系。和谐护患关系的全面构建必须建立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反之如果缺少了人文关怀精神作为重要支撑,那么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无法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甚至还可能会激化护患矛盾。护理人员在从事各种琐碎的患者日常护理操作时,应当做到严格遵循正确的护理工作流程,并且认真询问患者自身的感受。护理人员即便面对无法配合护理工作的患者,那么也要保持充足的耐心与热情,争取赢得患者的理解,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做到真诚的尊重患者,禁止出现散播患者隐私以及嘲讽患者等行为。护理人员应当确保及时获得患者对于日常护理工作的反馈信息,便于改进自身的护理实践工作,凸显以患者为本的临床护理实施目标。

第三是改进临床患者护理的日常工作细节。护理工作细节直接决定了实施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效性,在人文关怀理念用于指引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应当致力于日常患者护理细节的不断改进,运用优质的护理工作来感化患者,并且运用热情的护理服务态度来赢得患者的好感。护理人员在对待患者时,应当将患者视为自己的家人,耐心帮助患者摆脱病痛。护理人员只有做到了从细节着手来改进日常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才能逐步达到最佳的临床护理服务效果。

五 在现代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举措要点

人文关怀精神构成了现代临床护理日常工作的宗旨与目标,因此人文关怀精神应当渗透在医院临床护理的各个流程中。医院护理人员承担了照料患者与看护患者的神圣职责,护理人员需要认识到自身承担的护理职责所在,秉持以患者为本的临床护理宗旨。医院护理工作与生命哲学基本原理相融合的要点在于关怀患者,将人文关怀融入日常护理的工作过程,其中主要涉及如下的医院护理模式改进要点:

\

 
(一)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时应当保持和蔼与热情的态度

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时能否表现出热情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护理工作的整体实施效果。为了达到改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目标,那么护理人员就需要做到关注患者的内心情感变化,细心体察患者承受的病痛,并且运用和蔼与亲切的语气来感染患者,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医院护理人员禁止用呵斥与命令的语气与患者进行对话,在提供日常护理服务时应当面带和蔼的笑容,仔细询问患者目前的各项生命体征。

同时,医院针对临床护理人员应当实施专门性的日常护理培训,确保将护理人员培训的关键内容确定为临床护理礼仪、沟通患者的日常用语以及护理服务态度。护理人员通过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赢得更多患者对于医院护理工作的认同。护理人员在沟通患者时需要做到始终保持热情与温暖的态度,让患者感觉到亲切,消除患者内心的抗拒情绪与抵触心理。

(二)营造温暖的临床护理工作实施氛围

护理工作具有细节性的特征,医院护理人员只有做到了全面把握实施日常护理工作的各个操作细节,才能获得患者的信赖与认同,营造和谐愉悦的临床护理氛围。医院护理工作的开展宗旨在于帮助患者尽早获得康复,医院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责在于照料患者并且指导患者配合疾病治疗。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营造温暖贴心的临床护理气氛,确保患者能够将护理人员视为自己的朋友与亲人,自觉配合日常护理工作以及疾病治疗工作。

例如护理人员对于老年患者在实施日常的口腔护理过程中,应当保持充足的耐心,鼓励老年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口腔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当为老年患者详细讲解实施口腔护理的必要性,消除老年患者对于口腔护理的排斥与惧怕情绪,增强老年患者自觉配合口腔护理的意识。护理人员对于日常行动不便的特殊患者群体应当做到格外关注,防止患者出现任何的意外伤害事故,并且做到耐心叮嘱患者,全面重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身心健康。

(三)拉近护患之间的情感沟通距离

某些医院护理人员之所以经常与患者产生摩擦甚至争吵,其中的重要根源就在于护理人员没有做到运用正确方式来进行医患交流,导致患者无法充分表达针对护理工作的建议,并且造成患者自身的真实感受被忽视。因此可见,拉近护患情感沟通距离的重要举措就在于经常询问患者的内心感受,护理人员应当善于运用鼓励与肯定的语气来沟通患者,增强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好感。

为了避免频繁产生护患纠纷的现象,作为护理人员有必要做到经常沟通患者。在每日探查病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都要耐心询问患者的感受,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并且安慰患者,鼓励患者早日战胜疾病。护理人员如果能做到耐心与患者进行情感沟通,那么将会获得良好的护患沟通效果,营造了人性化的医院护理气氛。

六 构造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护理人文关怀理论体系

(一)以“仁”为护理人文关怀精神内涵


“仁”即仁爱、爱人,基本理念则是对生命的珍视和爱惜,以及对人尊严的重视和维护。“仁”与人本理念的含义十分相似,均是注重人的尊严和需要,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将其应用于现代护理实践中,则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护理理念则是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保障患者的日常生活。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设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思想理念,保护患者的尊严和隐私,维护患者的生命价值。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给予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慰藉,树立战胜疾病和痛苦的自信心。针对患者的倾诉认真倾听,并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因此,“仁”是每个护理人员必备的品质,同时也是现代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内涵[3]。

(二)以“礼”为护理人文关怀实施载体

与“仁”相比,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人的情感、道德在行为中的体现,具有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创设良好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如孔子所言,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等,均是对人本身行为的一种约束。“礼”在现代护理人文关怀实践中,是引导护理人员与患者以及家属展开交流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外貌形态,沟通过程中注意礼节。护理人员应保持整洁干净的仪容仪表,运用诚恳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注重患者的平等地位,立足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尊重。此外,“礼”在现代护理人文关怀中,还涵盖护理人员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即医院、社会、大众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按照工作规范展开护理工作[4]。

(三)以“信”为护理人文关怀行为标准

自古以来,诚信二字始终是最传统的美德,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现代护理人文关怀中,护理人员应始终秉持医者应有的诚信,保护患者的隐私、病情,不能随意泄露关于患者的一切临床资料,在发生护理意外事件时,及时与主治医师和患者进行沟通,避免患者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5]。同时,“信”字还体现在护理人员的诚实、守信、严谨的工作态度中,这样才能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使患者依赖护理人员,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诚信是护理人员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在工作岗位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前提[6]。

(四)以“和”为护理人文关怀价值取向

现如今我国正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则是其中重要的理论和价值观,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儒家思想中十分重视以和为贵,孔子所倡导的和气,是在遵守原则的基础上以礼制和[7]。在现代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均应对彼此角色有正确认知,在出现医疗纠纷和矛盾过程中,对矛盾能够正确的认知和处理,彼此均给予对方理解和宽容,才能真正的构建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为了和气一味向患者道歉,是双方求同存异,共同营造和谐的护理环境,这对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均具有积极意义[8]。护理人员在面对和处理护患矛盾时,应遵循“和”的立场,秉持“和”的价值取向,继而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护患关系[9]。

七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及内涵,其传承和发展意义深远。针对当今的护患关系现状,将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理念、儒家思想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以“仁”为护理人文关怀精神内涵、“礼”为实施载体、“信”为行为标准、“和”为价值取向,构造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护理人文关怀理论体系,切实强化我国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和业务能力,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翔,肖洪玲,夏哲远,等.儒家思想对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36):4593-4594.
[2]何虾娣,黄小敏,宋晓宇等.人文关怀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1):128-130.
[3]蔡鹏飞,陆翠,杨永强,等.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理论及策略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06):472-476.
[4]刘义兰,吴红艳,胡德英,等.护理人文关怀质量管理的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7,32(23):1-4.
[5]饶芸.浅谈护理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29):19-20.
[6]周伟芬,施琳.人文关怀现代护理模式在学龄期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09):1121-1124.
[7]谭璇,江霞,刘义兰.人文关怀现代护理模式在儿童斜视矫正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32):4068-4070.
[8]柏晓玲,楼婷,罗梅梅.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2(02):102-104.
[9]霍红.人文关怀与现代护理模式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价值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6,6(S1):193-1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8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