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双一流”背景下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7 11:24: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其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培养富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药学人才成为我国药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针对如何培养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几种途径,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药学专业;创新思维;培养途径

本文引用格式:曾岱,等.“双一流”背景下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20,7(52):46-49.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for undergraduates of Pharmacy Major under the"Double First-Class"Background

ZENG Dai,YUAN Jun,ZHU Xin

(College of Pharmacy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Hena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the demand for innovative talen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s increasing.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life.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pharmacy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pharmacy.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double first-class"university construction,this article proposes several ways on how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of undergraduates in pharmacy,hoping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related educato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Pharmacy major;Creative thinking;Training pathways

一 引言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42所世界一流大学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启动实施“双一流”建设,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药学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具有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进入21世纪,我国药学专业发展呈现出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形式多样和专业方向多样的特点[1],然而传统的药学人才培养方式缺少创新理念,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实践技能与医药行业实际需求脱节。药学工作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在今后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中开拓创新,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结合药学专业特点,谈一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几个途径。

二理论课教学环节融入创新元素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常常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和从属的位置,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得课堂教学这个教育阵地不能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不符合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培养高素质新型药学人才的时代要求。教师要把创新教育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利用好这种基本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教师在综合分析课程特点、学生的学情基础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讨论式、问题式、导学式、案例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设置疑问,并充分运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点“穿针引线”,以旧引新,引出新知识,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展开逻辑思维,探索规律。教师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动画、教学视频、虚拟实验软件等多媒体技术,结合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主动学习”的课程环境[2],利用课堂小讲课、小组讨论实现“课堂翻转”,这些手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课堂上有更多自主时间参与关键学习活动。课后组织开展撰写综述论文、小组研讨和网络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知识点。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疑”是思维的发动机,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质疑到解疑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

 
(二) 完善课程体系

一套良好的课程体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许多高校的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传统,以常见的药学类和化学类专业课程为主,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全面的药学专业知识与灵活的服务技能,不能很好适应市场对药学人才的需求,跟不上医药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高校亟需完善课程体系,以培养高质量药学创新人才为核心,强化基础、整体优化,一方面将创新思维培养融入到已开设专业课程中,另一方面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专业延展课程如化学信息学、药物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此外,人文素养的养成对于激发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药学专业教育往往专注于学科专业教育,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导致部分学生缺失人文素质,不能充分认识到药学责任感与使命感,走向工作岗位后缺乏对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因此应在药学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的渗透,开展与药学专业相关的人文课程,如医药发展史、药物发现与发展等,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心理素质,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差异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若能将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即实施“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就能够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更加多元化,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生生或师生互动交流,线下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讨论、教师辅导及实施考试的混合式教学[3]。在这种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传道解惑,有效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学生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完成小测验、头脑风暴问答、投票问卷调查、教师答疑讨论等具体的活动模块,由聆听者变为思考者,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 实验教学中激发创新思维

(一) 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基础创新活动


药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适应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实验教学是检验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4],也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效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质量的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通过亲身实践获取、主动探索获得的知识印象更为深刻。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应用所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科学态度,增强沟通协作的团队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药学创新人才,必须要开发和完善实验教学的创新教育功能,改变以往“教师热学生冷”、“照方抓药无创新”的学习状况。首先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要与时俱进,有新颖性和设计性,减少验证类实验,增加多学科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实验,改变以往各类实验相互独立、毫无联系的局面。其次,要革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独立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展开研究、获得数据并完成实验报告[5],不仅要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使学生创新思维活动融于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 建设开放性实验平台

开放性实验平台,是课程以外的实验技能训练场所,在满足开放时间、开放内容、开放对象的前提下学生可以申请开展实验。依托开放性实验平台开设的药学开放性实验项目以趣味性和科学性实验为主,旨在激发同学们学习药学专业的热情,普及生活中的药学知识,并拓展动手能力和实验创新意识,因此这种不同于常规实验课的实验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高校应将开放性实验纳入学校系统性的教学计划体系中,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实验类型上,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验内容上,整合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多门药学类实验课程,增加学科间交叉融合,还可以适当结合药学专业前沿领域的研究,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开放性实验的开设可以弥补实验课程中课时有限、学生动手时间少的不足,有利于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勇于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世界上最早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学校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后各地多所大学效仿麻省理工学院的做法,普遍认可本科生科研训练为一种有效的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实践经验表明,高校应大力倡导并资助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活动,建立较为系统的执行程序,包括立项、申请、实施、中期检查、答辩结题等环节,设立科研创新学分,设置科研基金,带动学生的积极性[6]。在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作为指导老师首先要深刻认识“创新思维”这个概念,弄清楚培养什么样的创新人才,为谁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根本问题[7]。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到科研实验室中,在导师的引导下开展基于科研项目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整合和创新[8]。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不懂如何查阅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阅读起来困难重重,不能有效提取有用的信息。如果学生能够在本科的早期阶段接触科研活动,学会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和总结归纳,就不会出现面对毕业设计课题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的问题了。药学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课题实施,又以实践收获反哺理论知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形成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这个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又提升和磨砺了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科研实验室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在其中的所感所获对自身未来努力方向也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高校可以激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各类学科竞赛,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安全用药知识大赛、药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药苑论坛等,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研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学科知识和实际需求凝练新颖课题,激发创新思维,并把创新的思维一步步变成创新的成果,真正把书本中的知识创新地运用到实践中来。

\

 
四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离不开良好科技创新氛围的建设。一方面,高校应加强教学实践环境建设,建立设备完善、理念先进的授课教室和实验室,能够承担各类创新活动。加强校企合作,与药学领域相关产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丰富学习形式与知识渠道,为实践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为本科生搭建科研创新平台,让学生较早接触科研前沿领域、培养科研意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9]。此外,高校应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学术活动,内容包括学术报告、学术周、学术论坛、暑期访学等,以交流促创新。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效拓展和延伸,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为本科生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学生能够拓展视野、交流不同的学术观点和专业知识,获取相互交叉的知识来源,完善知识结构。“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后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广泛的学术交流可以启迪智慧,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五 结语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创新思维的培养既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药学人才,高校需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从课堂教学、开放性实验、学术交流、课外实践等多个渠道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播撒智慧的种子,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使学生在收获“鱼”和“渔”的基础上,“悟其渔识”,有所领悟,形成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欣然,姚文兵,樊陈琳.我国药学本科专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38-40.
[2]杨洁,王迎进,李慧卿,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主动学习”课堂的构建——以大学分析化学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4):94-96.
[3]吴雅茗,唐灵芝,陈兰妹,等.信息化时代药理学教师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2):60-63.
[4]邓莉平,张泳,吴涛,等.药学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113-114.
[5]李鑫,王爱英,闫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6(26):62-63.
[6]朱必武,成声亮,刘筱,等.浅谈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意义及展望[J].教育现代化,2017,4(50):95-96.
[7]李靖宇,刘建利.以创新实验为抓手实施全程育人与创新思维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9,6(43):15-16,28.
[8]彭长根,牛坤,田有亮,等.基于项目的任务驱动式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6,35(4):39-43.
[9]张蕾,冯晓俊,王斌,等.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6):955-9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7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